一门十警,血液流淌忠诚
2019-10-15 22:08  点击:184469
   日报头条贵阳讯(郭城 苟敬萍):中秋节,63岁的郭凤英起了个大早,翻出存在衣柜的警服熨起来。警服已从最初的军绿色变成了现在藏青色,却陪伴了她31年。自从父母离世后,在家里排行老大的她无数次邀约兄弟姊妹,却没有凑成一张齐整的合影。眼看远在贵阳的老三即将退休,又逢传统佳节,一家人再次相约都匀,希望能实现十多年的夙愿。
  

 
70年代末郭家全家福
  
  临近中午,兄弟姊妹陆续到来。在摄影师的调度下,幸福的团圆被定格,一张特殊的警察合照给相聚画上了句号。9名身着笔挺警服的郭家男女整齐站立,胸前党徽在佩戴的勋章映照下熠熠生辉。居中那张被捧在胸前的黑白相片格外引人注目,相片里满头银发的老人同样穿着警服。
  
  老人叫郭建斌,山东阳谷县人,1947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分别荣立过一等功、二等功。随部队渡江后西进贵州来到福泉,1949年11月,郭建斌从部队转到地方工作。从此,郭建斌把自己当成一棵树,扎根在福泉这片热土。他先后担任公安助理员、乡长、镇长、治安股长、副区长、区委书记、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公安局教导员等职务。解放初期,郭建斌多次上演单刀赴宴、智擒土匪的故事,在当地老百姓中传颂。
  
  大女儿郭凤英诞生于寒冷的冬天。刚刚生下来的第三天深夜,父亲郭建斌接到岔河公社报案,河里发现一具无名尸体。冒着漫天飞雪,郭建斌义无反顾地带着局里几名干警,步行30多公里在天亮前赶到现场。这一呆就是好几天,直至将凶手抓捕归案。
  
  “父亲忙,很少在家。有一年他到牛场办案,我和三哥去看他,在牛场派出所呆了两天,都没见上父亲的面,他安排我们自己到政府食堂打饭吃。那一年,我5岁,三哥8岁。”在老四郭玉贵的眼里,那时候的父亲总有忙不完的事,抓不完的坏蛋。
  
  “父亲对子女比较严格,小时候,我们的头发都必须剪得很短,对我和两个弟弟,从不溺爱。因此,我们从小就学会了独立。”提到父亲,老三郭玉荣洋溢着幸福。
  
  伴随父亲传奇的故事、忙碌地身影,郭凤英带着弟弟妹妹们渡过了艰苦而温馨的童年。1976年1月,郭凤英参军成为一名通讯兵。1979年自卫反击战打响,她随部队上了前线。也在这一年,老三郭玉荣考上了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
  
  1980年郭凤英从部队转业分配到福泉县公安局,随后与在都匀市公安局上班的王建忠成婚。不久,郭玉荣也从学校毕业到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尖山派出所工作。
  
  一下子,郭家新增了3名警察,郭建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却很严厉对郭家3名“新警”说:“如果你们想图安逸,就不要选择做警察;既然做了,就不能叫苦,要比别人多付出。”
  
  也许是父亲的激励,或许还是骨子里的传承,郭家3名年轻的民警奋发地努力、默默地坚守,渐渐成为那个时代警察的佼佼者。
  
  郭玉荣在派出所期间,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不断形成辖区打击和防范的有效措施,保障了一方稳定。尤其在83年侦办多起大要案件,先后评为区、市“先进工作者”。1985年作为业务骨干调到贵州省公安厅技侦处。1987年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技侦专业,后面又通过自学考试学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技侦本科专业。从此,郭玉荣便一直奋战在贵州公安技侦一线。陆续参与侦破“11.3”“2.03”等在全国、全省颇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多次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入选全国侦查专家人才库。2013年,郭玉荣被组织任命为贵州省公安厅技侦总队副总队长。
  
  “公安工作几十年,干技侦都上瘾了。”虽然郭玉荣今年已经57岁,但全省范围内的大案要案,他都要到现场,翻山越岭,从不退缩。
  
  郭凤英、王建忠这对异地夫妻警察更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履行着对父亲的承诺。通信、预审等多岗位磨练了郭凤英睿智,田间地头无不闪烁着她调查取证的身影。远在60多公里外的都匀市,丈夫王建忠更像一个停不下来的马达,在派出所多年的摸排滚打,他两次荣获“全省十佳派出所长”。这荣誉背后的艰辛,郭凤英比王建忠更有感触。
  
  1983年两人的孩子王卓来到人世。怀抱自己的长孙,55岁的外公郭建斌满面红光,王卓那幼小的眼眸装满了高大的郭建斌。也许传承就是一种传递,更是一份力量。
  
  1999年,郭家增添第四个警察。老四郭玉贵从武警黔南支队转业来到黔南州公安局。先后在刑侦、禁毒岗位工作多年,尤其是在禁毒一线就奋战了14 年。都说禁毒民警是刀尖上的舞者,他多次化妆深入制贩毒分子内部,凭着机智勇敢,侦破了一个又一个毒品案件。2005年,郭玉贵和同事通过斗智斗勇,破获一起25公斤毒品案件,这是黔南建州以来缴获毒品数量最多的。郭玉贵第一次卧底人生,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毒品交易成功时,他的后背湿了一片,随后他亲手抓获了一号毒贩。
  
  “1985年,父亲因病永远离开我们,当时他只有57岁。遗憾的是,他不知道我也当上了警察。”郭玉贵说这话时,语气低沉了许多。他接着又说:
  
  “父亲泉下有知,会很高兴的。”
  
  让郭建斌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离世20年后,自己疼爱的外孙王卓通过公务员招考,成为黔南州公安局民警。他更没有想到的是王卓的妻子也成为一名警察。
  
  像父母爱情一样,王卓与妻子王钰经历多年异地分居后,回到都匀终于有了自己孩子,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落到已退休多年的王卓父母身上。
  
  “我们根本没有时间享受退休生活,得帮他们带孩子,算是弥补以前没好好带王卓吧。”王建忠愧疚的说到。
  
  郭玉凤和王建忠婚后不久生下了孩子王卓。那时,王建忠在都匀市新华派出所任所长,郭玉凤调到了都匀市公安局预审科,两人工作都特别忙。王卓还不到三岁,就送到幼儿园,成了每天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有一次,王卓发高烧,放学后,一直没人来接,最后,老师只得将他送到公安局值班室。再后来,王卓每天放学后,自己绕几条街,走到公安局,在值班室等候父母下班。很多次,他都是靠在值班室的椅子上睡着了,被父母背回家去的。有一段时间,郭风英要出去办案,王建忠又要出差到贵阳。没办法,王建忠只得带王卓一起出差。整整半个月,把王卓反锁在招待所的房间里。
  

 
左起:王钰、郭炼刚、郭玉贵、郭玉荣、郭凤英、王建忠、王卓、吴钊、宣毅
  
  传承是一种力量,这力量中包含着一份如高山、大海般深沉厚重的爱。
  
  王卓在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进入黔南州公安局后,苦心钻研迅速成为侦查部门的业务骨干。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那一枚枚沉甸甸的奖章记录着他默默奋斗的传承之路。追随王卓从四川来到都匀的妻子王钰,经过派出所、刑侦多警种磨练后成为都匀市公安交管局车管业务窗口的民警,清秀的面容、甜美的语音加上她耐心、娴熟的服务,迅速成为老百姓的点赞之星。
  
  帅气的宣毅是王卓姑姑家的孩子,2006年从贵州警官学院毕业,在都匀市公安局从事特巡警工作,11年的风雨历程完成了他人生的蜕变。2008年1月21日凌晨,那是一个冰雪凝冻的日子,宣毅与同事一起,翻越雪山,在厚厚的冰冻路面艰难爬行,经过14小时的冰雪鏖战,将被困雪山顶上的5名群众平安救出。救援路上,宣毅在悬崖附近意外滑倒,所幸,他抓住一个突兀的冰块,同事们拿来缆绳,将他拖了上来。这就是后来感动中国的“螺丝壳绝地救援”。从此以后,宣毅更感受到了生命与责任的意义。特巡警工作期间,宣毅多次参与处置重大案事件,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00余名。2018年10月,宣毅从特巡警副大队长转岗到了王司派出所任所长。从此,守护少数民族村寨的重任又扛在他肩上。其实,宣毅特别想去干刑侦,因为更有成就感,“就像小时候一次次成功解答数学难题一般感受!”
  
  85后的吴钊是郭家二女儿郭贵云的儿子,现任都匀市公安局刑侦大队责任区中队指导员,从贵州警官学院毕业10年来一直坚守在侦查一线。“10年的工作平凡却充满惊喜。”从具体细致的刑侦个案到庞大复杂的经侦集群案。从通宵达旦的侦查审讯到天南海北的追捕。吴钊迅速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一线指挥员,面对复杂的问题,总能主动担当完成。每次抽丝剥茧、攻破疑案时吴钊脸上掠过的微笑,兴许就是宣毅特别想拥有的感受。
  
  郭玉贵的儿子郭炼刚高中毕业填写志愿时,没有跟父亲商量,自己做主填了警察学院。2016年,郭炼钢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毕业,考到黔南州公安局,成为技侦支队一名年轻的民警。虽然同在一个单位、一个住所,转岗到治安支队的郭玉贵与儿子却是聚少离多。对于儿子,郭玉贵的希望是:科技时代,警察需要掌握的技能更高,更专业,希望他认真学习,尽快成长,能迅速适应新工作。
  
  小时候,表兄弟们都喜欢跟着王卓玩,觉得他胆子大,脑子灵活。几个表兄弟在一起,除了儿时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现在又增加了同一个职业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就在今年8月,在王卓过硬技术支撑下,宣毅与吴钊长途奔袭2700多公里,在广东汕头将辖区发生的一起诈骗案件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
  
  郭家最小的儿子叫郭鲁黔,自主择业人。郭鲁黔的妻子金德丽经常会跟还在读书的儿女说:“伯伯、姑姑家都有人当警察,只有我们家没有,你们要努力啊。”
  
  有人笑着问王卓:“你们家的第四代会不会也出现几个警察?”
  
  王卓笑了:“难说,我儿子经常都说,长大了他要抓坏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岁月更替中,有一种精神,总是在悄然无声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