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毛姓起源探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24  作者:刘君  浏览次数:24833
核心提示:  毛姓起源探析  河南温县 毛新田  毛国是西周初年建立的重要诸侯国之一。《辞源》毛部注释:“周诸侯国名。姬姓。文王子封此……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

  毛姓起源探析

  河南温县  毛新田

  毛国是西周初年建立的重要诸侯国之一。《辞源》毛部注释:“周诸侯国名。姬姓。文王子封此……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叔郑建国有功,官升公爵,被分封在毛地,建立毛国,史称“毛公”。

  西周时期,毛姓先祖在周王室地位显赫,清朝时期发现的班簋、毛公鼎等青铜器铭文中都有记载。据班簋上的铭文,西周中期周成王时期,毛姓先祖毛伯爽被周成王委以“三军统帅”,讨伐东夷,“三年靖东国”,对“成康之治”有成就之功。据毛公鼎上的铭文,西周晚期周王为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尚书·伯囧》《竹书纪年·摄命》关于此事的记载与毛公鼎上的铭文高度吻合。

  自东周开始直到春秋晚期,毛公一直是周王室重臣。公元前520年,毛国国君毛伯得参与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辅佐王子朝夺取王位。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王子朝和毛伯得等人携典奔楚,后失去封地,毛国灭亡。为纪念故国,毛国人以及后代子孙就以国为姓,尊毛国首任国王叔郑为毛姓得姓始祖,自此毛姓诞生。

  毛国灭亡后,正史典籍不再收录有关毛国及毛姓族人的史料。直至战国末期及秦末汉初才有了毛遂、毛亨,毛苌等毛姓族人的记录。与毛国相关的历史资料十分匮乏,毛国封地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目前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如陕西岐山说、扶风说,河南宜阳说、武陟说,济源说、原阳说、荥阳说,还有河北鸡泽说等。有学者根据毛公鼎、毛伯敦的出土地,判定毛地在陕西扶风,后来迁至河南宜阳(一说荥阳)一带。本文认为古毛国封地在邢丘地区,即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的平皋为中心的区域。

  《班簋》明确记载毛国封地在邢丘

  班簋也称毛伯彝,为清宫旧藏,现保存于首都博物馆。簋通高27.7厘米,口径26厘米;四耳饰兽首,下垂长珥作为支柱,其后又另有小耳;口沿下饰冏纹,夹有两道弦纹;腹饰阳线构成兽面纹;低圈足,无纹饰。内底有铭文20行198字,为西周中期周穆王时毛班所作。铭文内容为:“隹八月初吉,才(在)宗周,甲戌,王令毛白(伯)更虢城公服,(屏)王立(位),乍(作)四方亟(极),秉緐、蜀、巢令,易(赐)铃(勒)。咸,王令毛公(以)邦冢君、土■(徒驭)、呈戈人伐东或(国)■戎。咸,王令吴白(伯)曰:(以)乃师左比毛父;王令吕白(伯)曰:(以)乃师右比毛父;(遣)令曰:(以)乃族从父征,■■(诞城),卫父身。三年静(靖)东或(国),亡不成■(仰)天畏(威),否(畀)屯陟。公告氒(厥)事于上,唯民亡茁(拙)才(在)彝,昧天令,故亡。允才■(哉显),隹苟(唯敬)德,亡(攸)违。班拜稽首曰:乌乎(呜呼),不(丕)丮皇公,受京宗懿,育文王王姒圣孙,隥于大(服),广成氒工(厥功),文王孙亡弗褱(怀)井,亡克竞氒■(厥烈)。班非■(敢)觅,隹乍卲(唯作昭)考爽,益(谥)曰大政,子子孙孙,多世(其)永宝。”

  该铭文记载的大致内容是,八月上旬某吉日,甲戌时(11时至13时),在镐京,周王命令毛伯接替了虢城公的职位,统领禁卫军负责保卫王室,同时掌管王室政务,并监管繁、蜀、巢诸国有关政务,还赐给了毛伯军事指挥的节符。不久,周王命令毛伯统领大小邦国的首领,制造战车,征召战士,积极备战,谋划攻打东部的夷族。之后,周王命令吴伯,“率领你的军队作为左翼部队辅助毛叔父”;周王又命令吕伯,“率领你的军队作为右翼部队辅助毛叔父”;虢城公谴命令道:“带领你们的本族将士跟随宗长出征,在出城后要注意保护好宗长的安全。”经过三年的征伐,然后平定了东夷。毛伯得胜班师回朝,屯兵于陟,即今河南温县东部平皋及周边地域,并向周王报告战果。毛公把上述情况告诉了班,并告诫说,东国狷戎是因为失德,违背了天命从而招致灭亡,所以要敬德爱民,不要有丝毫的违背。毛班当即跪地磕头道:超凡伟大的太太公啊,被文王封为宗懿内亲诸侯国的国君,养育出了英明神武的文王圣孙,担任了周王朝执政大臣的职位,建立了征伐东夷的丰功伟绩。文王的子孙们须怀德不怀土,要再立新功。毛班我不敢埋没先祖的功勋,特制作了宝簋,以铭记、传颂先祖的丰功伟绩,后世子孙要世代永久铭记珍藏。

  中国科学院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古文字研究专家、研究员黄盛璋先生对《班簋》的铭文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撰写《班簋的年代、地理与历史问题》一文,就其年代、地理、史实三个基本问题阐述了明确意见。

  对《班簋》铭文中的“屯陟”,黄盛璋认为“陟”是地名,“毛公三年靖东国,班师回屯于此”。为了进步证实其观点,黄盛璋引下面的文字,“小臣佡簋记白懋父征东夷,‘于厥复归,在牧师’;小臣单觯记,王后佢克商,在成佣”,意思是班师回屯于一地,并进行赏赐。黄盛璋认为,“陟”即涉,因涉河而得名,隋代分修武县置武陟县,即取义于武王伐殷在此经过。本铭之“陟”乃毛公伐东国得胜班师屯驻之地,应为黄河沿岸之重要津口,陟,当因涉黄河而得名。黄盛璋说:“虎牢(成皋)原为周东方之重关,必为王室直接控制。周东迁后,郑武公辅平王,平王赐之自虎牢以东(见《左传》庄公二十一年及杜注),西周时自为王室直接领土,而由毛班及其族驻守此地,或者此地即为毛班封邑,也未可知。”“毛的地望,旧有上邽、宜阳与旄丘诸说(见《路史·国名记》),上邽在甘肃天水,显然太远。宜阳旧以其地有毛泉,因加比附(亦见《路史·国名记》),这是不足为凭的。宜阳与毛的关系记载也毫无可考。旄丘见于《诗经·卫风》,其地近卫,而‘旄’与‘毛’音同,毛国在此,较上二说稍为合理,并有地名可据,但记载亦无确证。旄丘究在何处,也不能详,今浚县西至淇县(旧为朝歌,为卫国都)中间须翻越一块高岗,地方上即称此岗为旄丘岗,可能也出于比附。但毛国封地在东方,与卫相互抵角,共同监视殷故国,并镇压东方。以当时斗争需要看,这样分封、布置是合乎事理的,毛也可能在城附近,但早期关于毛之地理位置,文献已全无可考,一时还难于确定”。

  周王室分封诸侯的目的是王室安全、天下安宁、江山永固;受封的根据是血缘的远近、功勋的大小、能力的高低等。同姓诸侯、异姓诸侯在受封待遇上区别很大。同姓诸侯,多数封在黄河流经的区域,如晋国、卫国、鲁国等,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适宜耕作。而异姓诸侯,齐国为姜太公之后,因为功勋卓著而获得首封,其他异姓诸侯的待遇显然比不得同姓诸侯,如秦国被封在接近戎狄的危险地带,楚国、越国处于南方蛮荒区域。由此可以推论,作为重要的同姓诸侯国之一,毛国的封地不会距离京畿太远,不会远至蛮荒地带、危险地带,其封国在黄河中游是可能的。

  位于温县赵堡镇北平皋南的古黄河渡口毛毛嘴,与荥阳市汜水镇(古城皋)古柏渡口隔河相望。“皋”的意思指水边高地,城皋、平皋是黄河南北两岸的高地,均为古代黄河重要津口。古毛毛嘴原拥有的大面积柳树林,被称为“毛家大柳园”。

  宣阳仅是商代毛人部落故地,与毛姓有关的地名、人物、历史遗存、传说故事,县志均没有任何记载,故毛姓起源于宜阳之说不成立。有说毛氏封国在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以清道光末年(1850年)在该地出土的西周晚期之青铜器毛公鼎为依据,那是不确切的。陕西岐山、扶风那里均无任何记载,那里本来就是周人的发祥之地(周原),而毛国首领叔郑是周文王的后代,灭商之前,毛叔郑在镐京附近已有小块封地,此为毛公鼎等文物出现在那里的理由,不管他封地在什么位置,他还在西周王室担任着重职,当时将毛公鼎埋藏在国都附近,是很正常的事,故不能仅以此作为推断毛国位置的依据。

  邢丘地区位于西河地域

  开封市山陕甘会馆西侧《华夏寻根墙》上铭刻着“毛•西河”。确认“西河”是毛姓的发源地。毛姓的发源地在“西河”,也是各地毛姓宗亲和社会共识。湖南韶山毛氏族谱中有“西河堂家藏”。浙江衢县航埠毛村的毛氏先祖曾在村西开掘一条大壕沟,引入河水,称“西河”。毛璩之墓本来就在衢江南岸几里地,其子孙又在墓西挖掘一条人工河,取名“西河”。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自己和时人都称之为“西河先生”,是以西河郡望相称。荥阳广武镇毛氏十八世孙、进士出身的毛遇顺,他在“毛氏族谱序言”中写道:“我毛氏为召尹之后,文王之子聃叔,武王之同母弟也。武王封聃叔於西河,西河为古毛地。故后世别派分支,以毛为姓,以西河为氏。”滑县太和毛氏家谱鼻祖文以“西河望族,祖宗毛叔郑”开篇。郑州市毛庄毛保全先生说,郑州毛庄老祠堂的铭柱上刻有“西河衍派家声振,东来祖宗瑞泽长”的对联。

  那么,古西河的确切位置究竟在哪里呢?

  《禹贡所载随山浚川之图》记载:“西河东、南河北、东河西”为冀之境域。在书经卷二《夏书•禹贡》记载:“雍州之域,西距黑水,东距西河”。《尚书集注》中记载∶“谓之西河者,主冀都而言也”。《晋书•地理志》记载:“西河有隰城,西河国里有隰城”,周隰城遗址位于武陟县城西南部10公里的北郭乡。《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怀有隰城,隰城属西河”。周武王改邢丘(今温县北平皋村)为怀,春秋置怀邑,秦置怀县,怀邑、怀县的治所在邢丘地区。怀县城遗址,位于温县北平皋东北的城子村。隰城隶属怀,“怀”在西河地域。

  毛天哲在《毛氏族西河郡望考》一文推断:“毛氏于春秋周敬王时,因拥王子朝争王位而失爵、邑,与孔子生活时代大致同时。故欲明东周时毛氏族世居地,可寻找同时代传世载籍相引证,最合适的就是卜商,即子夏。卜姓与毛氏一样,后世族人俱以西河为郡望,可以说,明白了卜姓郡望之由来,也就可大致解毛氏郡望之惑也。”

  《温县县志•人物传》记载:“卜商(公元前507——?)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人,生于温县今城西七里古贤村,后移居卜杨门村(生地因卜子而得名古贤……卜杨门亦因卜氏居住而得名)。卜子夏墓,位于温县城西北5公里处黄庄镇卜杨门村南。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史记》载,孔子去世后,“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尚书大传》有云:“子夏对夫子云,退而穷居河济之间”。则“退老西河”与“穷居河济之间”两者同义也”。钱穆认为西河在河济之间,即济水与黄河之间。高培华在《子夏家乡地望与国籍归属考》一文中说:“子夏家乡温邑地处‘河济之间’又称作‘西河之上’,简称‘西河’”;“子夏自谓退居‘河济之间’,曾参谓其退老‘西河之上’,皆指其回到家乡温邑”。

  子夏是孔子高徒,他为孔子守孝三年后,于公元前475年返乡温邑(今温县)设帐授徒近二十年,名声大振。子夏所居住的“西河”“河济之间”,只有温县中南部同时具备既是“西河”地域,又是“河济之间”。

  地方志和历史遗留关于焦作市邢丘地区位于“西河”的记录非常丰富。孟州市中龙宿村毛家老祠堂悬挂的灯笼上有“西河”的字样;武陟县列音寺从民间请回一尊铭刻“圣勅•西河佛堂”字样的佛像。武陟县毛氏家族祖坟中出土的墓志铭记载有“西河儒杰”。皇清诰封一品太夫人、晚清重臣毛昶熙的母亲姜太夫人的墓志铭中记载:“豫州庞衍居天地中,大河以北气勃而隆,坤贞道亨爰鐘汴媛,太岳之裔生而令喜,嫔于德门西河儒杰,坟荫慈嫜炳孝以节……”铭文中之所以恭称毛母“嫔于德门西河儒杰”,是因为姜太夫人的丈夫毛树棠为进士出身,家在武陟县所处的古西河地域。

  乾隆二十二年《武陟县志•流寓》记载:“慧裙原籍陇西人,祖公李让七历仕宦。因有西河之戚,弃家遨游。抵于河干之邸阁镇止焉(邸阁镇北有黄河故道,废堤尚存)。构木为寺,坐卧其中,罕与人接,久亡。其孙释子慧裙自陇乘桴顺而下,方久且桴于岸,即君祖所在,至邸阁遇祖,朝夕课诵,潜心修持,后同时入定,里人立“祖孙词”(后改为景德寺),纪念祖孙二人。人们用黄泥包骨,塑像敬奉,称为“包骨像”,立有包骨牌位敬奉传之于今。因为“西河之戚”,他们才弃家遨游而来到西河走亲戚。《武陟县志》的记载与武陟县邸阁村北的景德寺碑记也完全相符:“景德寺内闭风光,闲游西郎见二神。白发老翁骨体旧,少年童子气象新。当年做官经七任,如今成佛光万春。偕问僧人言此事,翁孙俱为陇西人。”现在寺院内的僧人和当地一些老先生,还不断向来寺院内的游人讲述来武陟邸阁镇走亲成的两位陇西人的传说。

  乾隆二十二年《武陟县志》有叙文记述:“本朝丁礼部,则以六十七岁举一子,有梦甚奇。毛西河为之记或谓府君……云,今邑(指武陟老县城,1980年因沁河改道已搬迁)之东门外有府君庙,每岁六月六香火甚盛”。

  武陟县城北有毛家祖坟地,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武陟县志•流寓》中记载:毛伯凤,云南人,由举人选授知县,来河南任延津、卢氏、祥符诸邑,事皆有惠政。擢黄、沁同知,卒于官无力归葬,遂居于二堡营(今二铺营村)。毛伯凤知道武陟是古毛地,毛氏的祖根在武陟,因此晚年不再回原籍云南,他要落叶归根,将自己葬于祖先的故土。

  《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佐证焦作市邢丘地区所在的黄河北岸,古时称“西河”、“西河内”,渑池在黄河南岸称为“西河外”。

  “西河”即西边的河,毛氏居住地的西边有条大河,这是毛姓族人居住地的最为显著的地理标志。这条河当然是黄河,但是,“西河”是黄河的哪一个段?由于黄河九曲回肠,大体呈“几”字形,能够称为“西河”的地方,理论上不会只有一处,而就黄河河道本身而言,根据西周中期的地理典籍《禹贡》,黄河山西、陕西段为“西河”,“西河”以下东流至孟州、温县、武陟一带为“南河”,之后折向东北而称为“东河”。《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河内属于冀州,冀州西界为西河,东界为东河,南界为南河。

  除了作为河段意义的“西河”,还有作为人的居住地意义的“西河”。作为居住地的“西河”与“西河”河段的关系是,居住地距离大河不远,而且方位大体在“西河”河段的东面。如果居住地在河道的西面,则只能称为“河西”,如河西走廊。

  黄河出峡谷之后,河水由孟津、孟县东流,在温县、武陟以下一带折向东北,经新乡、浚县流向河北,公元前602年从宿胥口(现今淇河、卫河合流处)改道,在河南省域流经滑县、濮阳等地。子夏生活在改道后的春秋末期、战国早期。《史记》载,孔子去世后,“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子夏为温县人,求学于鲁国,子夏后来居住“西河’,子夏所居住的“西河”究竟在哪里?有“点”和“面”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点’,即“西河”是一个不大的区域,对“西河”作精确定位,如钱穆将其定位于长垣,还有人说是安阳附近。另一种理解是“面”,即“西河”是指从温县、武陟一带北折转弯处一直到新乡、安阳、濮阳一带的黄河河段,应为该河段的东部附近地区。

  从《九州图》不难看出,黄河经孟州、孟津,东流至温县、巩义境洛水入河口“洛汭”以东,即遇大伾山阻挡,在温县平皋东折向北流,古黄河向北流的拐点在温县武陟之间。武陟县北的古阳堤,乃是现存的古黄河大堤。那么,可以确定武陟部分区域在北流古黄河以东,武陟、温县一带均属于古西河地域。

  根据史志记载、出土文物和专家分析,“古西河”的确切地理位置,就是古冀州地域,即“东河西,南河北,西河东”包括邢丘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域。邢丘地区地处“古西河”地域,周封毛国在邢丘地区。位于西河地域“河济之间”以邢丘为中心的古怀大地,才是毛国封地,中华毛姓源于河南省焦作市邢丘地区。西汉年代设立的西河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市境),东汉移至山西离石县;唐天宝年间又改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为西河郡、西河国等,这些地方与毛姓的祖根源地的“西河”均无关联。

  邢丘地区位于古代文明中心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邢丘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邢丘地区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地;商及西周属畿内地,东周为晋南阳地,战国时属魏地,秦属三川郡,西汉属冀州河内郡,东汉属司隶部河内郡,三国属魏国冀州河内郡。

  邢丘地区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远在8000多年前的怀川平原上就已经有了原始的村落。当时的邢丘地区,济水穿境而过,黄河、沁水交汇,土地肥沃,林木苍郁,野兽众多,是不可多得的人类栖息地。这里日照充分,渔牧农林皆宜,对于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先民而言,是个理想的风水宝地。


  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古文明,是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史记》记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百千岁。”可见,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三河文明”,也就是以山西境内的古河东、河南境内的古河内和古河南为三大核心区的中原文明。

  尽管中国的境内的河流很多,但古文献中所提到的“河”“大河”,是特指黄河。中国境内的山也很多,但古代文献中提到的“山”,多数也特指的是太行山。太行山被古人称之为“天之脊”,黄河被古人称为“地之脉”,在“天脊”与“地脉”之间,有一个古称“覃怀”,又叫“河内”的风水宝地。她的核心,就是邢丘地区。这里的东南西三面是黄河,北面是济水。黄河过了洛水入河口,受到武陟至荥阳的古大伾山阻挡,由邢丘(今温县北平皋)处改变向东流向为向北流向,黄河的悬河点在今温县北平皋南。武陟县境内南北向的洼地,为黄河故道。

  古济水的流向在《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后在温县北平皋东北第二次潜流地下,至荥阳再次浮出地面,谓之荥泽。济水流经原阳时,第三次潜流地下,至山东定陶浮出地面,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入海。后来黄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渐冲入济水河床而入海。

  《尚书·禹贡》篇记载:“覃怀厎绩,至于衡漳”。温县北平皋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东南隅,濒临黄河北岸,处于温、武、荥三县交界之中心。既是千年古村,村四周皆为古文化遗址。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经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汉代等历史时期。遗址分四部分,分别是村西仰韶文化遗址、村北龙山文化遗址、村东二里头文化遗址和村东北古邢丘城遗址。又是帝都之乡,殷商祖乙迁都邢丘(今温县北平皋村),历经六代,再迁都至朝歌。邢丘是殷商王朝的三大政治中心之一,北平皋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韩诗外传》记载,“周武王伐纣至邢丘(今温县北平皋村)改邢丘曰怀”。《覃怀注疏》记载,“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善覃怀二字为一地,故云近河地名”。“覃怀”字意来自甲骨文中的解释。考古学家罗振玉说:“覃像酒盈樽(古代的酒壶)”。郭沫若和陈梦家说,“覃”字上面的“西”字,是酒壶的盖,西下的“曰”是酒壶的大肚,“十”字底部为尖状,插入地中便于存放。这些历史大家考析的覃字,正是古代覃怀地区的形貌。覃怀地区,西与北是太行山脉,南与东是万里黄河。在今邢台、安阳一带为“西”处,在今焦作、沁阳一带为“曰”处,在今温县北平皋为“十”的下底处。北平皋三面环水,中为突起高地青峰岭。黄河过此后,开始东北去,故称底尖部。

  温县北平皋(夏为覃怀地,商为邢丘,周为怀)位于河济之间地青峰岭高地上。这里属于黄土丘陵地形地貌。与班簋中的“陟”所表示的地形地貌相符。“陟”乃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阜,从步,左边是“阜”,指土丘、土山。右边是“步”,指两只脚行走,“阜”与“步”联合起来,表示在丘陵地带行走。古代中国人观察自然、积极探索与环境共同繁荣的居住法则。《撼龙经》云“二水夹处是真龙”,中国风水中称二水夹处高地为“龙穴”,是适于人类定居的风水宝地。古都西安位于泾渭之间高地,古都洛阳位于河洛之间的高地。商朝定都河济之间的邢丘(北平皋),亦是古人确认的“龙穴”宝地。

  黄河北岸邢丘地区的青峰岭,民间称谓怀山。青峰岭脚下便是洛水入河口“洛汭”,清澈的洛水与雄浑的黄河相会,形成天然的太极图,蔚为壮观。河图洛书传说亦出于此。相传伏羲氏在青峰岭和邙山创立八卦,神农在青峰岭辨药尝百草,治疗民间瘟疫。神农为排除青峰岭腹地污水,根除古怀地区瘟疫,手执天帝所赐神鞭,在青峰岭上挥了一鞭,产生了横贯青峰岭的深沟——“神农涧”,“神农涧”做为温县东西走向的官道,沿用至二十世纪末,历时数千年。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把邢丘地区盛产的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列为中药之上品,称为四大怀药,流传至今,并成为品牌,名闻天下。在邢丘地区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诞生了很多奇迹,先哲卜子夏、宣皇司马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都诞生于此。

  毛公在朝中官位显赫、功勋卓著,被分封在这处条件优越的“风水宝地”,而不是贫瘠的山区或边远地域,方能符合其尊贵的身份。毛国封地在条件优越的焦作市温县平皋为中心的邢丘地区,合情合理,确凿无疑。河南《历史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登载孟丹、毛三、古保德、王光先、毛燕军、毛燕德等人合著的《伟人毛泽东祖籍在河南武陟》一文认为毛国封地在西河,也就是邢丘。

  毛姓起源於邢丘,枝繁叶茂遍布九州。春秋晚期,毛国灭亡后,毛姓子孙大部分仍留在黄河中游的邢丘地区。以毛伯得为首的部分家族成员在南召、平顶山郏县一带生息繁衍,其中有一支迁往庐江(今属安徽)。毛姓还有的迁徙到了江苏、河北、山东和山西。

  三国时,魏国魏明帝娶河内郡(今温县、武陟一带)毛氏之女为皇后,即明悼皇后。毛皇后的弟弟毛曾到原武(今属河南原阳)为官,其后裔在原武繁衍生息。这支毛氏经历了三国、西晋几个朝代,人丁兴旺,名人辈出,从而使原阳成为毛姓的望郡。这支毛姓出了毛苌、毛宝(晋代辅国将军)。晋时阳武人毛宝带兵南渡,毛姓在江南开疆拓土,繁衍生息,子孙遍布江南数省,毛宝被尊为江南毛姓一世祖,这一支毛姓最为兴旺。

  当今毛姓遍布世界各地,浙江、江西、江苏、川渝湘、河南等是毛姓主要聚居地。2021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毛姓在全国的排名为76位,人口约325万。留居中原河南一带的毛姓族人,是全国毛姓族人三大聚居地之一,因河南历史上是毛姓的主要郡望之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的毛姓人口有三十万之众,在河南姓氏人口排名中占据79位。毛姓起源地焦作市六县四区毛姓总人口约一万五千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