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健康 » 正文

糖尿病的几大隐形“埋伏”,带你了解一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24  浏览次数:27095
核心提示:日报头条讯:糖尿病并发症危害巨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眼底病变所致的失明、慢性肾衰竭或心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死亡等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据估计,全球有 42,000,000 成人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及其

      日报头条讯:糖尿病并发症危害巨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眼底病变所致的失明、慢性肾衰竭或心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死亡等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据估计,全球有 42,000,000 成人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

  

  面对来势汹汹的糖尿病并发症,到底如何过招?

  

  “埋伏”之一,眼睛“中枪”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都希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采集世界的炫彩。糖尿病眼部病变主要有3种: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常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期,又称“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通过眼底照相来发现。这个阶段尚不可怕,还不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

  

  如果听之任之,眼底会出现点状出血,病变就进入了前增殖阶段,此时还可能引发大面积的眼底出血,“心灵的窗户”就开始逐渐关闭,影响视物,需要使用激光来把出血的血管“焊住”,制止出血。

  

  病情进一步发展,新生血管抢占了眼睛的很多“地盘”,那“心灵的窗户”就可能彻底关上了,从此进入“暗黑”世界。这时激光,甚至手术,可能也爱莫能助,留下的只是一声叹息。

  

  “埋伏”之二,肾脏“中枪”

  

  肾脏和眼睛是一条战线上的“两兄弟”,眼睛“战事”吃紧,肾脏基本也会“中枪”。人们用眼睛去看世界,医生可以通过眼睛来看肾脏。

  

  医生如果看到糖尿病患者的眼底视网膜出了问题,那么肾脏极有可能也已出现问题。医生还会根据尿液检查和抽血化验肾功能来看看肾脏问题有多严重,所以糖尿病患者平时不能只关注血糖,还要看看尿液情况。

  

  肾脏早期的问题,血糖控制至关重要,如果血糖控制得比较好,就可以减缓肾脏损害的“脚步”;如果进一步发展,尿里会出现本不该出现的东西——尿蛋白,这时单单控制血糖就不够了,需要借助于抗高血压药来帮忙,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普利”家族)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缬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等“沙坦”家族)。此外,患者还应关注血压、血脂等问题,一样不管都不行。

  

  “埋伏”之三,血管“中枪”

  

  血液流经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受到高血糖的“腐蚀”。心脏和血管实现了血液的“管道运输”,接触高血糖的机会最大,而且总是最先接触高血糖,因此心脏、血管常会遭受高血糖的攻击而出现问题,如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冠心病。如果脑部血管出现病变,可能会发生卒中等意外。

  

  心脏、血管是“红色的生命线”,是重点保护对象,所以早期病变只能依靠检查来发现,如果哪一天血管堵住了,或是破裂了,感觉到“心痛”“头痛”,那病变就已经很严重了,即便经过积极治疗,也会留下后遗症,甚至丢了性命。

  

  “埋伏”之四,神经“中枪”

  

  神经感知到外界的温、凉、痛、胀,将这些信号传递给“司令部”(如大脑、脊髓),经过“分析、研究、讨论”,“司令部”达成协议,发出指令,身体的不同“部门”接受指令并执行,身体和谐。

  

  高血糖会“腐蚀”神经,那么“司令部”的“上传下达”就会出现问题,就如同电缆线外的绝缘皮或是保护套被腐蚀,铜线直接外露,线路易发生跑电和短路一般。

  

  手足麻木、感觉虫爬、烧灼感、疼痛、半夜腹泻、便秘、食欲减退等背后的“嫌疑犯”可能都是神经病变。

  

  神经病变无论轻重,治疗的前提都是要把血糖控制好,减少每日血糖的“大起大落”,否则采取任何办法,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神经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必要借助于药物治疗了,如甲钴胺、依帕司他、硫辛酸等。

  

  “埋伏”之五,脚部“中枪”

  

  脚部每天生活在人体“最底层”,承受着身体巨大的压力,同时还肩负重要的工作。前面说了高血糖会让神经、血管很受伤。神经受伤,脚部感觉会减退,外界很多危险信号脚部全然不知,如脚磨破了、烫伤了不知道等。血管受伤,破了或是伤了的脚部因为血供不好,长期不容易长好,若处理不好,往往一个小伤口就可能会导致失去一条腿,不仅导致残疾,还可能失去生命。

  

  血糖监测

  

  糖尿病初期,除了按照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治疗,适量的运动,口服药物治疗还要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如果血糖平稳,就可以两周左右测一次,如果血糖波动较大,就需要测得频率高些,同时,监测血压和体重。

  

  三个月左右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半年查一次肝功能、肾脏功能、血脂、散瞳查一次眼底,以了解有无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及时了解并发症的发生。

  

  学会自己摸足背动脉的搏动,了解下肢动脉血管的血运情况。

  

  同时还要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多运动,使血糖控制在平稳状态,尽量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总之,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预防并发症来“敲门”,糖尿病治疗的最佳时机稍纵即逝,降糖路上危机重重、“十面埋伏”,你若中枪,很是不好受,甚至可以说“招招致命”。认识到这一点,相信对糖尿病病友更好地管理自身糖尿病会有很大的帮助。(记者:李新民  通讯员:王梦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