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头条毛国兵报道 (文:吴会菊 贺玉玉):9月19日,中国地标节组委会等单位联合发布《河南省地理标志红薯品牌价值排行榜》,“汝阳红薯”以51.55亿元的品牌价值排名第一。
全国地理标志红薯品牌共39个,品牌价值总额为655.50亿元,河南省地理标志红薯品牌共12个,“汝阳红薯”位列其中。
这是汝阳县立足生态优势,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
两年来,汝阳县立足洛阳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扭住乡村振兴、城市提质、开发区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用好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三个重要抓手,发展绿色建材、绿色矿业、新能源、特色农业、文旅康养、白酒酿造六大产业,围绕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汝阳的“13361”工作思路,确定了“南菇菌、中薯烟、北种养”的特色农业产业布局,聚焦“汝阳红薯”“汝阳香菇”两大产业,全面开启“生态产业化和产业品牌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汝阳实践。
特色农产品得天独厚
汝阳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地貌呈“七山二岭一分川”,生态是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所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汝阳红薯’不得了,香甜益神味道好,特殊土壤长珍品,皇上吃过封它宝。”这是在汝阳民间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汝阳红薯”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相传光绪巡游洛阳时,曾品尝“汝阳红薯”并赞不绝口,随后将“汝阳红薯”列入御膳,“汝阳红薯”从此名扬天下。
“汝阳红薯”为啥好?因为汝阳70%的耕地分布在丘陵坡地,是典型的火山岩沙粒土质,有机质含量高,且天然富硒。
“汝阳红薯”的群众参与度高,种植面积豫西第一。“汝阳红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汝阳县荣获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县称号,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汝阳县柏树乡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红薯)。
汝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炎帝时为上世国,黄帝时为汝滂化国。史料记载,5000多年前,炎帝与黄帝化干戈为玉帛,建立部落联盟,举行祭天大典,祭天之所就在现在的汝阳西泰山。
5000多年前,炎帝“植五谷、尝百草”。菇乃百草之一,传说炎帝画像中所拿的菌菇就产自汝阳。
所谓传说,不足为证,但在清朝道光十八年编撰的《伊阳县志》中,即有“汝阳香菇”的记载。
“汝阳香菇”菇伞开花、肉质紧实,清水一煮就菇香四溢,轻尝一口便唇齿留香。
2017年,“汝阳香菇”被原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19年,荣获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2016年,汝阳县被认定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9年,被授予河南省十大食用菌基地县称号;2020年,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为洛阳市首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汝阳县付店镇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香菇),三屯镇、十八盘乡是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镇(香菇)。
此外,汝阳县还是优质烟叶生产区,“烟薯轮作”在汝阳并不新鲜;汝阳县种植着中国唯一的甜艾品种——汝阳甪里艾,种植历史已有两千余年;汝阳县种植着七彩花生,是河南省优质花生商品生产基地县,也是全省最大的花生集散地;汝阳县是“全国杜仲之乡”,王坪乡是“杜仲小镇”;汝阳县是全省40个养牛培育大县之一……
如今,特色农业产业已成为汝阳的最大优势、最强支撑、最亮品牌,拥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个、无公害农产品42个、绿色食品65个。
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何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品牌农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好山水产出的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汝阳县委、县政府重点围绕强化科技支撑、建立标准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农旅融合,从完善平台建设、完善保障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多媒体推广等方面,统筹部署、协同发力、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全力打造汝阳区域公共品牌。
4月9日,“花开洛阳·汝此香甜”——汝阳水果红薯、汝阳花菇战略品牌发布会暨汝阳现代农业全球招商推介会举行,现场发布“汝阳水果红薯”薯小龙、“汝阳花菇”菇小凤两大战略品牌。
汝阳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国家甘薯研究院、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等科研单位合作,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建立统一管理模式,通过高标准建立汝阳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汝阳)水果红薯研究院、中国(汝阳)花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生态花菇示范基地等,助力红薯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7月7日,汝阳县召开香菇产业发展座谈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参加座谈,为香菇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促进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
8月11日,首届汝阳水果红薯文化节暨2023年红薯开挖节公益助农活动在柏树乡窑沟村举行。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团队带领电商直播团队现场直播带货,汝阳籍奥运冠军鲍珊菊更是通过直播连线宣传汝阳,一时间,汝阳红薯香飘万家。
8月28日,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汝阳水果红薯”“汝阳花菇”等特色农产品亮相展会,获得一致好评。
如今,汝阳红薯产业有3万余农户参与红薯生产,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量达30万吨,拥有专业组织55个,有薯干、薯片、薯条、酸辣粉等深加工产品22种,综合产值突破15亿元,基本形成了种植基地规模化、绿色栽培标准化、贮藏加工多样化、品牌营销规范化的特色红薯产业发展格局。
汝阳香菇产业有香菇种植专业村98个,种植农户7800余户,国家级和省市级龙头企业9家,香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组织110家,常年种植香菇1.5亿袋,鲜菇产量15万吨,产值28.5亿元,目前种植香菇7800万袋,鲜菇产量7万吨,产品有鲜花菇、香菇脆、香菇预制菜等20余种,综合效益47亿元,形成了集菌种研发、菌棒生产、花菇种植、精深加工等于一体的特色香菇产业体系。
“生态产业化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动能’,产业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汝阳县委书记赵振峰说,汝阳县充分发挥山水生态优势,打造了总长210公里的农文旅“百里画廊”乡村风景道;将扎实推进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基础;将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将联合国家级农业产业龙头协会,共建“中国水果红薯之都”,打造“国际生态花菇示范基地”,把汝阳的土特产做成大产业、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