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盛夏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浓浓的秋意成了时光的主导。白露之后,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秋燥,这时候该如何调养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健康与五脏调养更紧密的结合起来,使自己进入冬天有一个更好的“封藏”,今天,刘爱华教授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白露时节应该如何养生。
刘爱华教授是河洛中土慢病管理研究院院长、郑州道爱堂中医馆创始人、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李振华亲传弟子,刘爱华教授善于运用辨病、辨证、辨体质的“三辨”思维帮助患者调理身体、诊治疾病,今天借“白露”这个季节交替时机,给大家分享养生话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克服“秋燥”应当清润肺燥
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能够感受到的,天气在转凉,原来我们吹空调,现在不敢吹了,凉席也被卷起来束之高阁。秋天,虽然空气中散发出丝丝凉意,但这时候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燥”。
六淫之中就有燥邪,燥邪最容易伤害人的津液,甚至引起肺部不适。在五行之中,五脏与五行是相互对应的,心、肝、脾、肺、肾,每个脏腑都与特定的季节、情感、颜色、味道等相对应。肺属金,与秋天相对应,因此上,这时候肺部的保养至关重要。五行与五脏也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金能生水,因而白露这一时期,保护肾脏也非常重要。
那么,白露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克服“秋燥”呢?刘爱华教授认为,我们可以选择食用一些有助于润肺的食物,如梨和蜂蜜。此外,为了应对秋季的干燥,品味一杯菊花茶或桂圆红枣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调和身体,还能带给我们一丝秋日的温暖。
经历了炎夏的体能流失,调补气血为“封藏”。
我们经历了一个炎热的夏季,夏天气温比较高,人很容易出汗,汗就是津液,并且在出汗的时候,气也会跟着一起外溢,出汗太多就容易耗气伤津。白露之后,正可以调补人体气血。
《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明确指出了气和血对人的重要性。气和血均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说白了,从肌肤的润泽到内脏的功能,都与气血的盈亏紧密相关。
白露时节,由于气候的转凉和干燥,人体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唇色淡白、手脚冰凉等。养护气血,我们首先可以从饮食入手。食用红枣、桂圆、枸杞、当归等食材,可以帮助我们补气养血,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而糯米、山药和花生则有助于强健脾胃,增强消化功能。这些食材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助我们应对秋季的干燥和寒冷。
秋天,人容易急躁,心情不能急躁
很多人认为,夏天天气炎热,心情容易烦躁,其实,进入秋天以后,季节交替,很多人心态上也会表现出不适应,比如心情抑郁,烦躁不安等等,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变得非常差,对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影响也非常大。
这时候除了饮食调养外,心态的调整也非常重要。人们可能会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感到一丝忧郁。此时,欣赏那金黄色的秋叶、进行冥想或瑜伽等心灵锻炼,都能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和。随着气温的骤降,静脉曲张的症状可能会加重,因此,选择合适的衣物、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坐着、适当的锻炼都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注重饮食的营养均衡,都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户外活动,如郊游和徒步旅行,都是很好的选择,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欣赏秋天的美景。最后祝愿大家白露时节多注意养生,细心观察和调整生活的点点滴滴。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欣赏每一个季节的变化,与自然同步,让自己的健康诠释美好。
刘爱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李振华亲传弟子,擅长运用中医辨病、辨体质的辩证思维诊治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合并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高体重及其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以及乳腺增生、多囊卵巢、肺结节、慢阻肺、肺纤维化、带状疱疹等。同时在用中医三辨思维辨治各类癌症,非化疗或者化疗后疗效不佳者,能明显改善生存治疗,提高生存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以及对慢性病健康管理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记者 李新民 通讯员 李书纬 王政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