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健康 » 正文

追忆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创始人:宋光瑞教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06  浏览次数:56305
核心提示:初心向党、仁心为民  追忆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创始人:宋光瑞教授    一个高度概括人生的词语(两个字):笃行  100字评价语:  “一片冰心在玉壶”,从事肛肠工作60载,与脏臭的肛肠疾病打交道,却乐在其

       初心向党、仁心为民

  追忆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创始人:宋光瑞教授  

  一个高度概括人生的词语(两个字):笃行

  100字评价语:

  “一片冰心在玉壶”,从事肛肠工作60载,与脏臭的肛肠疾病打交道,却乐在其中。“敬业奉献、用足人生”,他日日夜夜,风风雨雨,兢兢业业,与时间赛跑,创建医院、著书立说、研发专利,为了患者,他一刻没有停息,一生没有放弃。

  300字简要事迹:

  宋光瑞,从医60余载,治愈病人无数,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医疗技术,对各种肛门病和大肠病在治疗方法及用药上均有自己独到之处和绝招,是深受肛肠病患者敬重的专家。为了解决患者疾苦,80多岁仍坚持每日坐门诊,接诊病人,做手术;发挥余热,毫不保留的把临床经验传递后人,培养出无数肛肠界知名专家。为了发展壮大肛肠事业,研制了30余种专科新药方;研发了多种肛肠专科设备,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主编了《中国大肠肛门病学》、《大肠肛门病综合征》、《宋光瑞肛肠病临证经验实录》、《新编大肠肛门病学》等多部著作,为大肠肛门病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一生是为中国肛肠事业奋斗和奉献的一生。

  主要事迹:

  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力量叫榜样,有一种信念叫坚守。在我们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就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就是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的开创者,也是一个仁心仁术的好医生,更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好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坚守在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从青春年华到日染桑榆,一干就是60年。60年就是21915个日日夜夜,在这21915天中又怎么会没有故事呢?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位平凡却不平庸的人,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的院长——宋光瑞。我的老师,这位来自河南安阳的老人,从事肛肠事业60载,风雨兼程,兢兢业业,对病人他关怀备至;对学生他倾囊相授。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宋光瑞老人依然坚守在临床医疗的第一线,继续发挥着他的光和热。

  举步维艰建医院,排除万难终如愿

  30多年前,肛肠病只是普外科的一个小小分支,并没有得到医学界的重视,我还清楚地记得1980年,宋光瑞教授还在之前的向阳区医院外科,当时科室还只有十几张病床,而我们的病人却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除了省内,还有新疆,深圳,黑龙江,甚至有巴西、美国等国外慕名而来的病人。在那个时候病人住院非常困难,周围旅社住的几乎都是我们的病人,好多病人都是住院报销,不住院不报销,这对病人的经济压力很大。为了解决这种困境我的老师几经周折,带着我们一行七八人,不畏艰辛创建了现在位于陇海东路—51号的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当时宋光瑞教授手中仅有东拼西凑筹集的20万元资金,这对建立一个医院来说真是杯水车薪,是何等的艰难和不易,每每想起那一幕幕,我们都止不住的叹气。时间到了86年的冬天,那一天,天上飘着大雪,真可以说到了哈气成冰的地步,宋光瑞教授和司机一起到西三环去拉下水管,为了节省开支,他和司机两人兼做装卸工,一根碗口粗细的下水管足有六米长,30多根,两个人愣是你推我抬的把水管装上了车,当时拉水管为了省钱,用的是小客货。客货车身短,半截水管还悬空外面。宋光瑞教授就站在车厢中,一手扶着车厢,一手抱着管子,生怕管子滑动掉下来,那么冷的天,他的手都冻僵了,50多岁的人,多遭罪啊。现在想想都后怕,万一管子掉下来。后果将不敢设想。不仅如此,还有盖房子的水泥、大沙、石子,都是宋光瑞教授带着我们一起,亲自装车,卸车,就连做门窗的木料都是我们自己亲手用锯拉开。创业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变变成了能工巧匠。医院的每一块砖瓦,每个窗户,每一个设备,每张病床都留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和泪水。在建院的日子里,我们很少能按时吃饭,宋光瑞教授每天都在工地陪看厂工人到半夜,生怕建筑材料被人偷走,两年来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现在给大家讲起来是这样的轻松,可那样举步维艰的日子真的是不堪回首。

  身虽险,意却坚

  还记得有一年的冬天。那天,雪下的很大,路很滑,宋光瑞教授在上班的路上摔倒了,手腕被摔成了骨折,医生让他住院观察,同事让他在家休息,可由于他事先约了一个病人,不管大家怎么劝,他都依然要坚持去上班。他说:“我是医生,我必须要去工作,我和病人约好了,医生怎么可以失约。如果我休息一天,病人的痛苦就会增加一天,假如因为我休息,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加重,这就是我的罪过。我们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份职业,病人就大于天。”为了不失约,赶到医院的他骨折的左手手臂打着石膏绷带,右手戴着手套给病人检查,紧跟着又亲自指导助手及时给病人做了手术,患者和家属都感动的竖起大拇指,感谢院长。

  同事们说:“宋光瑞院长就是个超人。”2019年6月的一天,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双下肢和脚高度水肿,每天连鞋子都穿不上,他还是坚持每天坐诊,不限号,看不完病人不吃饭,有时候看到下午两点多,甚至都忘记吃饭了,真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下,终于有一天,由于病痛和劳累引起了宋老突发性心脏房颤,当时他的心率200多次/分钟,其他各种指标也都不正常,他这才不得已在同志们的强迫下直接住进了医院抢救室。人们常说,心脏病发作的抢救黄金时间是4分钟。当时他的情况非常危险,由于抢救及时,两天后他脱离了危险期。心率正常了,四天后,在他的坚持下就出院了,他的主治医师都感到不可思议的说:“做为医生,我们年轻人与他的差距太大了,我一定要向他学习。”一个人,一个故事,看似平凡简单,他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梦想和激情。宋光瑞教授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在平凡的小事中,实现了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升华,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就像一颗无名的星辰,点缀在浩瀚的星空,看似渺小,却闪耀着夺目的光辉,照耀着你我,感动着大家。

  成功的路上也许注定孤独

  宋光瑞曾对他的学生们说:“做医生是幸福的,他很庆幸,在他的生命中选择了这个职业。”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进取的一生,更是曲折的一生。有人说:“老天是公平的”。然而老天又是这样的不公平,把人生的三大不幸,都给了这位老人。宋光瑞老人,4岁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女。如果这三大不幸不是降临在宋老的身上,而是换做别人,一定会摧毁这个人的意志和一生。可是我们的宋光瑞教授在经历了这三大不幸时,却仍然成为时代的佼佼者,不得不让人敬佩。

  在宋光瑞教授4岁时,他的母亲突然离世,在那个各种物资都匮乏的年代,他的生存环境可以想象是多么的残酷,但他依然在那样的困境中,刻苦钻研考上了豫北医专,成为了一名医生,随着工作条件的改善,他有了固定的工作,娶妻生子,其乐融融,可老天又给他开了一个玩笑。2018年元月六日,他的老伴因为重感冒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继发肺部感染。他为了不影响工作,就让老伴在家中自行用药治疗,后来病情加重,才被120拉到了医院,老伴儿住院期间,他还是每天坚持来医院上班,他说:“他的病人离不开他,他预约的病人需要他做手术。”就在他的老伴住院八天后,由于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老伴的病逝,是他心头的最痛,是悲痛,更是自责。老伴儿火化当天,他依然在坐门诊,我们不相信命运,真的不知道该怎样解释老天,解释命运。这本身就是一个残酷的记忆,但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就在一年后老伴祭日的这一天,他唯一的女儿因癌症晚期全身转移也离他而去了。在某年的同一天,同一个时辰,他的两个挚爱的家人与他相继而去,拥有怎样坚强意志的人才能够承受这样的打击。可我们的老师,也是在女儿出殡的那一天,他仍旧在坐诊看病,他真的不痛苦吗?不是,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他没有吃一口饭,没有喝一口水,也不说话。看着他的眼泪不停地从眼眶中流出,我们陪着他一起流泪,劝他回家,他摇摇头,我们深深的知道,他不是无情,他是坚强,他是用他特有的感情和行动,诠释着他对家人的爱,他用他的坚守稀释着他内心的强大和悲伤,他身体力行的演绎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仁心仁术。

  甘于奉献,清正廉洁

  身为一名医生、学者,一位共产党员,他时刻谨记党的教诲,从不因工作便利,谋取个人的利益。哪怕是患者出于感谢,也绝不接受患者物质上的礼物。

  2005年9月的一个下午,宋光瑞教授刚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从手术室出来,便看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汉,弯着腰,捂着肚子,坐在他诊室门口的凳子上。宋光瑞教授赶紧把老汉让进屋,给他倒上一杯热水。经过详细检查和询问病史,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大家都知道,“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24种难治性疾病之一,腹痛、腹泻、大便带脓血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吃啥拉啥,这边儿吃那边儿拉。严重的话,每天大便20多次,病人甚至把床放在厕所门口。

  老汉说:“大夫,俺犯病十多年了,啥药都吃了,啥法儿都试了,就是不见效。听说你这儿能治这病,俺就搭火车来了。这次俺把家里的老黄牛也卖了,弄了一点儿钱,你好好给俺检查检查吧,看看这病还能治好不。要是没啥希望,俺干脆就不治了,回家等那一天吧。”说完老汉蹲在地上直抹眼泪儿。

  宋光瑞教授看着衣衫褴褛、饱受病痛折磨的老汉,动情地说:“你这病虽然难治,但不是不能治。只要你做过的检查,我们就不再做了,挣俩钱不容易,能省一个是一个。老哥儿,您放心,我们尽量让您花最少的钱把病看好。”

  接诊后,宋光瑞教授把病人安排在离自己办公室最近的一间病房,一有空就到病人床前揉揉他的肚子,捏捏他浮肿的腿,告诉他一日三餐怎么吃既便宜又有营养,嘱咐他晚上睡觉一定要把被子盖好,防止因受凉加重病情……

  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宋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用本院特色自制中药点滴灌肠,配合全身治疗,并同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终于在入院50天后,老汉痊愈出院了!两个月后,老汉再次来到医院,见到宋光瑞,如见亲人般兴奋,他激动地说:“俺花几万块钱没看好的病,在这儿几百块钱就给看好了,恁还待俺那么好,到哪儿俺也没遇着过。这是俺两个月攒的土鸡蛋,总共25个,不多,听城里人说这土鸡蛋营养高,给恁尝个鲜。”

  宋光瑞教授热情地招呼老汉坐下后,微笑地说:“老哥,治好病是应该的,您的情谊我们收下,这鸡蛋我们不能收,这是纪律。”可老汉执意不肯,见拗不过张老汉,宋光瑞掏出50元为患者支付了药费。殊不知,25个鸡蛋不足十元钱,这岂不是亏大了?宋光瑞说了这么一句话:“是我们赚了,别人赚得的是金钱,我们却赚到的是患者的心啊。”

  听着这句朴实的语言,看着这25个鸡蛋。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模糊了老师近在咫尺的身影!至今回忆这段往事时我仍忘不掉老师这一席话给我的感触。这25个鸡蛋变得格外沉重,变得格外尊贵,它承载的是一个老共产党员25年始终不变的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情怀。

  精于学,诚于心,笃于行,立于信

  宋光瑞教授将他的人生格言贴在墙上,时刻鞭策自己践行。他说:“不经商,不种田,兢兢业业把病看,不争百姓造孽钱。”

  宋光瑞教授不仅在工作业务中精益求精,在学术研究中也非常关心关注年轻医生的成长,时常与他们交流谈心,手把手教他们手术。并为他们创造和争取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在他的带领下,肛肠医院的青年医生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一个个成长为行业精英。

  宋光瑞教授时常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他倾囊相授,言传身教。他要求员工要做到“四匠”:看病匠、手术匠、读书匠、教书匠。作为一名医生,宋光瑞教授展现了他的仁心仁术;作为一名院长,他毫无保留的以爱育人;作为一名长者,他关爱下属,与大家同甘共苦共进退;作为一名党员,他廉洁自律、遵纪爱党。这就是患者口中的好院长,青年医生口中的好老师,同事身边的好榜样。

  有人说肛肠科的工作最脏。没错,因为即便是病人身上发出多令人窒息的异味,他们依然要为他检查,换药,擦洗,手术;有人说这份工作最累,没错,因为有时做台手术要站几个小时,常常顾不上吃饭,也来不及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有人说这份工作最委屈,没错,因为每天都要面对病人和家属的情绪。这所有的这一切宋光瑞都在和全体医护人员一起承受。从建院至今,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没有一起投诉或医患纠纷,他用自己的专业、专注、专心为病人解除病痛,并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研发了30种专科新药方;由于肛肠科的设备特殊、市面上没有卖的、他根据临床需求研发出了“自动洗肠机”、“蹲位检查机”、“痔瘘熏洗机”及“直肠给药机”等多种专科设备。并先后获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985年,当时仅有中级职称他出版并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百万字的大肠肛门病著作《中国大肠肛门病学》。此书奠定了我国大肠和肛门疾病理论基础,推进了中医肛肠事业发展,成为业界公认的肛肠理论教学参考书及工具书。在参加香港书展时,被香港文汇报头版报道,称赞该书为“精品”。为编写这部书,宋光瑞教授前后8年间每日只休息两个小时,由140斤瘦到90斤。由于身体严重透支,他曾多次大口吐血,几近垂危。

  此后,宋光瑞教授还主编了《中国肛肠病学》、《中医肿瘤治疗学》、《大肠肛门病综合征》等专业书籍。其中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宋光瑞肛肠病临证经验实录》一书,是由宋老亲自总结并整理了他行医60年来的临床经验,而由他参与主审的《新编大肠肛门病学》一书更奠定了他在肛肠学术界的崇高地位。《新编大肠肛门病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约200万字。这两本书分别被郑州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架收藏了,受到大学领导的热情接待,同时还为我们颁发了证书,此外,他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撰写的“12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一文于1983年被全文翻译编入日本《中医临床讲座》一书。他的荣誉还有很多很多,他曾是我们河南省第六、七、八、九届政协委员、他写的很多提案都被政府采纳、他还是我们河南省第七届党代表,受到了当时河南省省长李克强等领导的高度赞扬,我的老师说过“谁说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谁说泥腿子不能打江山。”虽然他的学历不太高,但他敢于拼搏、乐于钻研在他的带领下,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由一个区级小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渐成为如今的三级甲等中医肛肠专科医院,同时也是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在此基础上,2018年我院又被国家中管局评为全国华中地区中医肛肠诊疗中心。

  宋光瑞教授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医生,他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医疗第一线,60余年,他没有惊人的壮举,只是周而复始地迎来送去一位位患者,竭尽全力,不愧对那一双双信赖的目光。在这60多年间,他始终做到了,并让病人感受到了。宋光瑞教授不仅有高超的医技,更有他的医德仁心。从他倡导的“四匠”精神中,不仅仅看到的是他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更有他数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全心全意去做好做精一件事的精神,他踏踏实实在专业上下功夫,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不惜力,不怕费事,甚至费尽周折和心血,没有收获也无怨无悔,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研发,不断攀越。才使肛肠医院日益走向精致。

  宋光瑞教授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一位好医生,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对他来说“敬业奉献,用足人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他坚守的人生格言,他时刻激励着肛肠医院的每一位医生、员工在工作中践行和修行。“不经商,不种田,兢兢业业把病看。”是他始终坚持的正能量的舆论导向。这就是“共产党人”,“讲政治,有信念”的具体表现,他坚守医院、手术一线,取得了那么多的荣誉,却从来不向组织提条件,这不就是他“讲规矩,讲纪律”的真实写照吗?他始终操守职业道德,为人谦虚低调,这不就是他一个共产党员“讲道德,讲品行”有力印证吗?

  苦心人天不负,肛肠医院创建30余年,在他的带领下,研发和创造了多少第一,填补了多少空白,如果说那一篇篇论文,一项项专利,是宋光瑞教授人生奋斗的“奥运金牌”,那一面面闪闪发光的锦旗,那一篇篇报道,那些大大小小的奖杯,那一个个手术的成功案例,则是肛肠医院发展的《史记》。(记者:李新民  通讯员:梁志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