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众说纷纭聊戏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17  浏览次数:100031
核心提示:众说纷纭聊戏曲——以《醉梨园一中国传统戏曲之美》为话题(二)特邀嘉宾;张大新 黎羌 李宝宗我是“华夏文化大观园”主持人,很高兴能继续主持“ 众说纷纭聊戏曲——以《醉梨园一中国传统戏曲之美》为话题”的专栏节

众说纷纭聊戏曲

——以《醉梨园一中国传统戏曲之美》为话题

(二)

特邀嘉宾;张大新   黎羌   李宝宗

 

我是“华夏文化大观园”主持人,很高兴能继续主持“ 众说纷纭聊戏曲——以《醉梨园一中国传统戏曲之美》为话题”的专栏节目。今天非常荣幸地又一次邀请到三位常年研究与探索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专家,他们分别是河南大学文学院张大新教授,西安翻译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黎羌教授,郑州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李宝宗执行馆长,来到我们华夏文化大观园来做客。

他们接着要聊谈的仍然是广大读者与观众喜闻乐见的话题——对中国传统戏曲之美的讨论,以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发行的《醉梨园》一书为例,天南海北、纵横捭阖、畅谈中国戏曲艺术的历史源流、剧种形成、风格特色、发展趋势、审美价值等问题,只不过此期要将其范围扩大至海外与丝绸之路沿途各国,以显示中国传统戏曲在传播过程中巨大的艺术魅力。希望广大读者与观众一如既往地喜爱、参与和鼎力支持。

主持人:集人类文学艺术之大成的戏曲形式, 有机融合有音乐,舞蹈,诗歌,杂技,曲艺,魔术,美术,表演等因素,在现当代中国有三四百个剧种,受到广大观众与读者的热烈欢迎,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影响 ,在戏曲文献与传播方面,张大新教授、黎羌教授、李宝宗馆长你们对此有许多研究成果,值得介绍。《醉梨园》一书最后一章“走出国门的中国戏曲”,特别提到中国优秀戏曲作品输入西方国家的历史,自古迄今,不绝如缕,文中写道:“沿着 国际大通道‘丝绸之路’,伴随着东方的丝绸、陶瓷、香料西行,许多中国传统戏曲文集亦流传输入欧洲各国。” 。另外还提到: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剧考》中,曾把《赵氏孤儿》与《窦娥冤》相并列, 并称誉之“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黎羌教授您能在此方面出版过《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等相关著作,能否进一步介绍一些中国传统戏曲文献在国外流传的情况吗?

黎羌:当然可以,并想在此给读者再提供些新史料,事实上,中国戏曲文献与作品不光输入欧洲各国,还流传至东北亚、东南亚诸国。据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最近二三十年中国中国新发见之学问》中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 丝绸之路戏剧材料在不断被发现,特别是那些本土湮灭遗失传入西方诸国的戏剧文学作品。丝绸之路戏剧艺术不断发展变异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各国各民族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东西方杂交戏剧品种中即可见到行走的足迹,以及发展的历史。东西方戏剧交流与传播有两条道路,一个是从东方流向西方,一个则是从西方流向东方,形成了相互流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在历史上,沿着西行的丝绸之路有许多中国传统戏曲作品流传边疆与毗邻国度,还有甚者越亚洲诸国输入欧洲。我们通过罗书华、苗怀明等著《中国小说戏曲的发现》得知:“早在30年代,戴望舒在《爱斯高里亚尔静院所藏中国小说戏曲》一文中,就著录了《风月锦囊》一种,但长期以来都无人问津。五六十年代,美国夏威夷教授罗锦堂在《大陆杂志》第13卷、14卷及其《锦堂论曲》中发表了几篇关于《风月锦堂》的文字,引起了中国艺术研究与孙崇涛先生的注意。”

沿着丝绸之路中国古典戏曲如何传入欧洲,其中有许多奥秘不得而知,在李占鹏著《二十世纪发现戏曲文献及其整理研究论著综录》一书中,我们还了解到,国内外学者在欧洲诸国发现《乐府玉树英》《乐府万象新》《大明天下春》与《满天春》《钰姸丽锦》《百花赛锦》等中国古典戏曲集的经过与成果。充分反映了古老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在近现代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李占鹏在书中介绍:《乐府玉树英》,为戏曲、俗曲选集,全名《新锲精选古今乐府滚调新词玉树英》,为明汝川黄文华选辑,书林余绍崖绣梓。收录戏曲作品51种,单出106出。《乐府万象新》,亦为戏曲、俗曲选集,全名《梨园会选古今传奇滚调新词乐舞万象新》,为明安成阮祥宇编,书林刘龄甫梓。收录戏曲作品54种,单出117出。《大明天下春》,亦为戏曲、俗曲选集,全名《精刻汇编新声雅杂乐府大明天下春》,辑选者不详。收录戏曲作品44种,单出97出。另外还有俗曲曲牌294首。

经他所查询,上述晚明代戏剧三种散出选集,“在国内不仅没有目录留存,而且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相同版式的刊本”,故尤显弥足珍贵。“《乐府玉树英》《乐府万象新》《大明天下春》三种曲集的发现在中国曲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首先,它为中国戏曲剧作提供了又一批不同版式的剧目的单出选萃,虽然它们都不完整,但是,传存至今的这些曲文也是很有价值的。”其次,这三种曲选保存了迄今已散失的许多剧目及其出数。”“再次,它们收录的许多时令小调、游艺散曲也是晚明地方俗文化的最为珍贵的体现和反映,从此可以看出晚明地方的民情习俗和社会风尚。” 、

另外据罗书华、苗怀明等著《中国小说戏曲的发现》评述:“60年代以来,剑桥大学图书馆、萨克森州立图书馆(德累斯顿)陆续发现《满天春》《钰妍丽锦》与《百花赛锦》等三种闽南戏曲管弦选本,龙彼德对此作了最早的考释。”对此书李占鹏著文评介:“这三种戏曲选集的发现在中国戏曲学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们为中国戏曲、散曲及小曲提供了一批样式别致的作品文本。其次,它们为闽南地方戏提供了又一个坚实的例证。再次,这3种选集在版式上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其他选集的样本。..... 最后,这3种曲选都收藏在英国和德国,它们与收藏在西班牙的《风月锦囊》,丹麦的《乐府玉树英》、奥地利的《大明天下春》一起构成了中国戏曲在欧洲的流布图。

另外还有“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的发现更为神奇,从中可以看出,欧洲即便与中国远隔重洋,也对中国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以及欧洲和中国并不稀疏的文化交流。


张大新: 关于“永乐大典”中《张协状元》等剧作的发现有一段传奇般的故事。1920年,中国学者叶恭绰先生游历欧洲,在伦敦街头一家小古玩店偶然发现此书,叶恭绰先生深知此书的重大价值,购回秘密保存在中国天津一家银行的保险库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占领天津。此书复遭厄运,不知下落,成为至今不解之迷。幸有此书的抄本流世,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后又经著名戏曲理论家钱南扬先生整理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本》1979年10月第一次出版。

自20世纪初《张协状元》被发现以来,重新排演这个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剧本,曾是中国戏曲界许多艺术家和理论家的梦想。1992年中国戏曲学院于少非先生邀请二十多位中国戏曲界著名专家学者和数名国内一流戏曲表演艺术家共同努力,于1992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南宋戏文《张协状元》。

这次学术性的演出即获成功。中国国内数十家新闻媒介相继报道了演出消息和发表剧评。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当年十一月为此剧成功首演召开专题座谈会。与会学者、专家一致对学术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戏曲理论家张庚先生认为此次演出,基本上再现了南宋时期戏曲的风貌。《中国戏剧电影报》还将次此演出评为当年戏剧界十大新闻之一。

《张协状元》自首演成功以来,在海外学术界也引起广泛关注。1996年6月应邀去芬兰访问演出,同年还应邀赴爱沙尼亚访问演出,2001年6月赴挪威演出,都获得很大成功。

大家知道,《张协状元》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南戏剧本之一,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这确实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不可思议的神奇之事。当年叶恭绰先生在伦敦街头一家小古玩店偶然发现了《张协状元》全本!21世纪初,陈玉成先生在乾隆刊本《太古传宗》中发现了元杂剧《西厢记》全谱,同样是值得学界关注的文化事件。

这对我们中国戏曲艺术研究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黎羌先生在《醉梨园》在“异军突起的南曲与南戏”一节中讲道: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由宋杂剧、唱赚、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的南戏,虽不如北杂剧盛行,但在南方民间仍流传广泛。明成化、弘治以后,南戏进一步发展演变为“传奇”,对明清两代的地方戏曲影响颇大。温州、永嘉戏曲的诞生,南曲、戏文与南音的形成,促成大量南戏剧本的创作与演出。除了《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合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以及《琵琶记》之外,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大名剧“荆刘拜杀”,即《荆钗记》《白免记》《拜月亭》《杀狗记》等四部元代南戏剧本。明代王骥德《曲律》指出:“称戏曲曰‘荆刘拜杀’益不可晓,殆优人戏单语耳。”

 

《张协状元》 是中国宋元南戏作品。南宋时温州九山书会才人编撰。载于明《永乐大典》第13991卷,今存全本。是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南宋戏文,也是中国迄今所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戏曲剧本。

《张协状元》的剧情梗概:书生张协赴考遇盗,得贫女相救,后结为夫妇。张协中状元后,虽拒绝枢密使王德用的招赘,但贫女寻夫至京,嫌她“貌陋身卑,家贫世薄”,不肯相认,竟于赴任路上剑劈贫女。后贫女为王德用收为义女,终于重圆。

此剧与久已流传的《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等作品一样 ,写男子发迹负心主题。贫女勤劳善良,严斥张协忘恩负义,楚楚动人;而张协则心狠手毒,名利熏心,但最后大团圆结局,削弱了作品的感人力量。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贯串主线清晰,曲文质直浅近,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气息,提供了不少早期南戏的戏曲史料。

十二世纪初叶,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流行一种被后世称为南宋戏文的戏曲形式。因其最初产生在中国浙江的温州,故又称为温州杂剧。它对戏曲后来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这一时期产生的剧本绝大部分都已失传。

《张协状元》是南宋戏文早期的剧本,距今大约800年之久,是中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戏曲剧本。因此,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张协状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史料,被现代史学界誉为“中国第一戏”和“中国戏曲活化石”。

主持人:在中国古典戏曲作品中,元明时期的杂剧、传奇经典作品非常丰富与多样,黎羌教授在《醉梨园:中国传统戏曲之美》中的“戏曲文学”一单元中,列举了许多代表性剧作家与优秀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还有四大名著改编戏、包公戏、孟姜女戏、昭君戏、杨家将戏 等。其中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西方世界最为流传。李宝宗馆长、张大新教授,你们能否将此剧作的成功之处与文学、艺术价值给广大读者与观众作些介绍,普及一番中国传统戏曲文献解读与文化审美知识。

 


李宝宗:除了《张协状元》之外,我还想在此评介一下 《西厢记》在海外流传的情况,就有学者调查,在日本学界最流行的中国古代诗文,即唐代白居易的诗歌,还有元代王实甫的曲作。黎羌教授在《醉梨园》一书《王实甫与〈西厢记〉》一章中记载:提起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的爱情戏曲《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此部取材唐代传奇《莺莺传》,又以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官调》为蓝本,演为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杂剧。当时号为“天下夺魁”,令其他杂剧一时减色。其实他还作有《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大王歌舞丽春堂》等杂剧,这些作品一直无人问津,兴许是被过于耀眼的《西厢记》遮掩了光泽。”

学界都知道,元曲大家王实甫还是制曲作词之名家。他那首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小令名曲《天净沙·秋思》,一直被后人视为传世佳作。此首元曲小令一步一景,步移景换,处处是诗、字字是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关于王实甫的《西厢记》,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杂剧名作了,不过人们昔日关注的多是他的案头剧作。 我想在这里聊一聊关于《西厢记》北曲原谱的发现与原调重唱问题。今年5月27日下午,我在郑州市档案馆三楼“郑州戏曲声音博物馆”听了陈玉成先生根据乾隆年间刊印的《太古传宗》中元曲《西厢记》原谱吹奏的及其弟子们演唱的《醉花阴》等几首《西厢记》唱段,又听其“元曲没有失传,有200多个曲牌共635首曲子的曲谱就保存在《太古传宗》的前四卷中。元杂剧《西厢记》和大批散曲现在能够原调重现/原谱重唱了。”的介绍后,兴奋莫名,就立即把他介绍给了任二北先生的高足/曾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现任温州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音乐史学领域颇有建树的王小盾先生。

在6月24日于西安翻译学院举办的“丝绸之路民族戏剧学与秦岭演艺文艺高层论坛”上,当我向张大新先生提起陈玉成先生的用元代原谱吹奏/演唱《西厢记》的事情时,我才知道他对此事早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我们就请张大新先生来给我们讲讲这个重大发现吧。

 

张大新:我和陈玉成先生认识,也关注过《西厢记》北曲原谱的发现与原调重唱问题。今年4月30号的《人民日报》网络版,有一篇介绍这方面情况的报道,题目为《中华传统文化重大发现:元曲曲谱没有失传,元杂剧和散曲能原调重现》,主要内容如下: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宋词、元曲,传唱了千百年。如今词牌、曲牌仍在,唱谱失传,宋词、元曲只能朗诵。但是,曲学研究者陈玉成经过十数年挖掘、研究,元曲曲谱没有失传,元杂剧和散曲能原调重现。

4月27日,郑州市东明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三楼。在记者听罢悠扬婉转,一咏三叹的一曲《醉花阴》之后,从嘴边移开曲笛的曲学研究者、郑州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陈玉成说:“与听过的昆曲不同,这是用乾隆年间刊印的《太古传宗》中元曲《醉花阴》的原谱演唱。”他接着说:“元曲没有失传,有200多曲牌共635首曲子的曲谱就保存在《太古传宗》前四卷中。元杂剧和散曲能重现原调。”

56岁的陈玉成,祖父早年以唱谱写谱为业。陈玉成受家庭影响,很小时就能唱曲和开工尺谱。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书期间,陈玉成翻阅了大量关于昆曲和南曲、北曲的书籍,始终解不开心中疑问:元曲为什么曲谱消亡?大学毕业后,陈玉成一直在续求这个答案。我们期待着陈玉成先生对此重大学术问题解读的新贡献。

2010年,陈玉成从国家图书馆复印到了《太古传宗》共三册六卷。之后,又从台湾买到了由清代和硕庄亲王允禄主持官修的共82卷的《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在多年研摩和无数遍开谱研唱这两书数千支曲谱之后,陈玉成有了最终判断:

  • 《太古传宗》中《琵琶调西厢记曲谱》和《琵琶调宫词曲谱》为明代万历年间之前的曲子,是未经清庄亲王修订的元明时期曲谱;二、庄亲王编修的《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收录了唐宋词、宋元诸宫调、元明散曲、南戏等曲调2094个曲牌(加变体共4466个),但这些曲调,皆以当时流行的昆腔唱法为标准,作了大幅修改。正是这一官修,使宋词、元曲等本始面目就此失传。

陈玉成说,未经修订的《太古传宗》亦即原汁味的元曲,与官修《九宫大成》的曲谱曲调有根本不同。其一,《太古传宗》曲谱均为七声音阶;《九宫大成》则南曲为五声音阶、北曲七声音阶,南曲废除了半音。其二,《太古传宗》曲牌板式灵活,不限板数;《九宫大成》则板式和板数基本固定。常出现同一曲牌,《太古传宗》里的板数比《九宫大成》里的板数多一倍。其三,《太古传宗》中,同一曲牌不同曲文声腔重复,具有鲜明旋律特征,属于以腔传词。《九宫大成》则同一曲牌不同曲文声腔不同,旋律特征不明显,属于以字行腔。

陈玉成坚信《太古传宗》是元明曲谱,还缘于该书来源。《太古传宗》序和原序载,该书源于明南教坊乐工顾子式。顾子式将其传予姪孙顾峻德及顾俊德好友汤彬和。汤彬和传予女婿徐兴华,顾俊德则传予学生朱廷镠。徐兴华、朱廷镠是参与编撰《九宫大成》的乐工。《九宫大成》完成以后,二人将此家传旧谱献给庄亲王。在庄亲王支持下,二人又增补《时剧新谱》两卷,交付朱廷璋、朱珩,刻印成书。

主持人,我们说道中国传统戏曲的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的作用,不能不谈西域乐舞戏剧与中原乐舞百戏戏曲的关系,以及中国戏曲对东南亚、东北亚诸国乐舞、戏剧的深刻影响。黎羌教授在中西、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学术研究方面耕耘多年,成果卓著,是这方面的大家,他的 《中外剧诗比较通论》《丝绸之路音乐研究》《西域音乐史》《东亚乐舞戏剧关系研究》《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东方乐舞戏剧史论》等著作 ,在学界影响很大。新近出版的《醉梨园:中国传统戏曲之美》一书对此亦有涉猎。李宝宗馆长、黎羌教授在此方面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与话题,不妨翻箱倒柜亮出来聊聊,中国戏曲艺术对东南亚地区诸国的影响。

李宝宗:黎羌教授在今年年初在《东南大学学报》发表了一篇《论中国戏曲文化对越南传统戏剧的影响》,那咱们就从中越两国戏曲文化角度谈起。东南亚诸国与我国山水相连,越南自古迄今更是友好邻邦,在历史上曾流行华夏中原地区的金石、鼓吹、乐舞与戏曲,据《三国志·吴志·士燮列传》云:此地“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出入鸣钟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时至古林邑,于隋唐时又称“占城”或“占婆”,据《隋书·南蛮列传·林邑》记载,此地“乐有琴、笛、琵琶、五弦,颇与中国同。每击鼓以警众,吹蠡以即戎。”可知其礼乐与华夏风俗更为接近。 

相当于中国宋朝之越南黎朝龙铤王时期,当地有一位稔熟华夏乐舞的优人或杂剧演员名为廖守忠,敷演一支华夏失传的杖鼓曲《黄帝炎》,受到朝廷的高度赞誉。在他举荐下,朝野还流行起《降黄龙》、《宴瑶池》、《庄周梦蝶》等中国唐宋乐舞,更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至大越时期,元代杂剧艺人抵越南传戏可谓轰动当地文化界的一桩盛事,据《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七“陈裕宗”大治五年(1362年)条记载:“ 先是破唆都时,获优人李元吉,善歌,诸势家少年婢子从习北唱,元吉作古传戏,有西方王母献蟠桃等传。其戏有官人、朱子、旦娘、拘奴等号,凡十二人,着锡袍绣衣,击鼓吹箫,弹琴抚掌,闹以檀槽,更出迭入为戏,感人令悲则悲,令欢则欢,我国有传戏始此。” 

至黎太宗绍平四年(1437年),越南朝廷诏宦官梁登仿照华夏明代乐器创制新乐,对此,夏应元先生在《中越文化交流》一文中有详文记载:“梁登所进献新乐”,有“堂上之乐”与“堂下之乐”。另有“越南旧戏,在音乐、服装和表演形式等方面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影响,中国的戏剧人物,过去也常出现在越南戏剧舞台上。” 、

 

     

黎羌、正是在中越传统乐舞戏剧文化的基础上,越南才诞生了诸如水傀儡剧、嘲剧、(口从)剧等歌舞乐诗相结合的地方戏剧艺术。越南民间流行的一种在水池内表演的水傀儡剧,只有傀儡浮在台座上,为其操纵的棍、绳与自动装置都隐入水下。演出开幕时,操掌者先敲锣打鼓,鸣燃爆竹,然后是神话中的龙、凤、独角兽、乌龟等“四圣兽”陆续登台,歌手、乐手与表演者都站在水中,吟唱嘲剧曲调。艺术再现农耕、渔业、劳动等日常生活故事。

与此关系密切的嘲剧以谐谑、调笑为主,内容取自生活寻常事,表现人间爱情欢乐、离别悲哀以及讽刺社会丑恶现象。演出时没有舞台、布景,只用系在木桩上的绳子划出表演场地,伴奏乐器是锣、鼓、箫和胡琴。

相比之下,流行于越南中部和南部地区的“ (口从)剧”更接近华夏乐舞戏剧,对此剧种王耀华先生有文记载:“ (口从)剧来源于中国戏曲,形成于13世纪,衰微于18世纪,又于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叶再次兴盛。剧本内容多取材于中国的历史故事。服装、脸谱、动作也与中国戏曲相类似。乐队组成与戏剧有许多共同之处,由战鼓(或板鼓)、铜锣、铙钹、胡琴、唢呐、三弦、筒或短琴(类似于阮)等乐器组成,原本为宫廷戏剧。后来也有流动戏班在村镇、寺庙、祭坛、集市演出。” 

张大新、越南安南人梁世荣于1501年刊刻过一本有关当地乐舞戏剧的文艺理论专著《戏坊谱录》,叙述与总结了古代越南嘲剧与从剧在官宦缙绅与黎民百姓之间搭棚唱戏,以及戏曲演员在歌舞、表演与打鼓艺术的经验,并提及黎朝时期安南宫廷乐舞戏艺术方面完全摹仿了明朝礼乐规制,可知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越南之滥觞。

另外有一种水上木偶戏为越南特有且深受越南农民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在农村,当中秋节或举办庙会时,农民在村边的池溏水面上搭起一座二三米高的舞台。表演时,操纵木偶的艺人藏在舞台里面,艺人通过线操纵木偶,观众站在岸边观看。表演题材丰富多样,由于以水面为舞台,演出节目的场景多与水有关,如竞舟、舞龙、犁水田等,表现得十—分逼真,独具特色,可演出人物众多的大戏。

 越南戏剧以中国元杂剧为基础,吸收了一些越南流行的歌曲后形成的,是传统的古代戏,兼用韵文和散文,分折演出。唱词和说白全用越汉音。唱腔缠绵悱恻,舞蹈性较强,所演多为忠臣孝子等故事。 在词藻、曲调、身段等方面也都刻意求工。 从剧为求生存请来一些中国剧团,同台演出以《三国》、《水浒》、《征东征西》等中国小说为题材的剧目。两国演员虽各用自己的母语演唱,却能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习惯称口从剧为“中国从剧”。   

越南学者陈庭言曾说道:“中国戏剧艺术对潮剧的影响,或多或少推动了潮剧的形成成和发展。由于东方传统或戏剧艺术的基本原则的相同,无论目前还是未来,研究和接受中国戏剧精华对潮剧的影响,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 

越南博士陈国俊阐述:“由于具有悠久的邻里关系,中越两国之间很早就有文化方面上的交流,越南戏测通过多途径并在很多方面上接受了中国戏剧的影响。独特的中国文化的精华,从而鼓励、刺激越南戏剧不断创新、发展进步而更好地满足越南多民族,样性的文化的发展需求。”

 

《醉梨园》作者在汤显祖故里进行学术考察

《众说纷纭聊戏曲——<< strong="">醉梨园一中国传统戏曲之美>为话题》

未完待续

 李宝宗、相比起东南亚地区,东北亚的日本、韩国更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流播区域,《醉梨园》中“戏曲伴奏乐器外来客”一节中讲:民族乐器中还有不少出自古代中原本土的乐器,警如编钟、方响、古筝古琴、陶娱、画角等,但这些在古典戏曲中并不常使用。古典戏曲中所用的些主奏乐器,不少是来自周边国家与地区的“舶来品”。诸如琵琶、箜篌、胡琴、羯鼓、饶钹、拍板、羌笛、胡琴等,都是地道的“外来客”,并借道中国,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至日本。

大家知道,日本有一部《信西古乐图》,这是一部约成书于12世纪前后,由日本禅信大僧正三条宫书,御室绘图,后花园帝亲书舞名及引注,以唐代乐舞为主并绘有散乐、杂技百戏的日本古籍,书中以各图右上角加汉字说明以及分类注释的方式,介绍了从大唐传入日本的各种散乐乐器和舞蹈与杂技。有腰鼓/羯鼓/揩鼓/答腊鼓/毛员鼓/都昙鼓/侯提鼓/鸡娄鼓/筚篥/五弦/琵琶/箜篌/方响/芦笙等乐器,有秦王破阵乐/团乱旋(胡旋舞)/太平乐/还城乐/胡饮酒/苏莫者/苏合香/采桑老/狮子舞/大面/拨头/踏摇娘/窟子等舞蹈,有三童叠立/柳肩倒立/柳格倒立/弄玉(跳丸)/卧剑上舞等杂技。原为一幅横长卷,乐舞等节目图由右往左,依次毛笔绘制,笔法娴熟流畅,人物线条简洁,动态鲜明,衣冠饰物及舞具器械特征清晰。

 


正仓院-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正仓院紫檀木画槽琵琶 第2号

 

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螺钿紫檀琵琶背面长99.6幅41.5厘米

另据《隋书·倭国志》记载:“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 607 年),派小野臣妹子为使节,在山东上陆……”从那时起,日本便派出大批遣隋使/遣唐使,到长安来学习考察,并携回《乐书要录》十卷及琴/瑟/筝等乐器. 琵琶公元756 年,我国传入日本的螺钿紫檀琵琶和紫檀琵琶各一面,藏于古都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中,是标准的唐制四弦曲项琵琶。公元 834 年,日本仁明天皇派遣唐史准判官藤原贞敏来长安,从琵琶名家刘二郎学艺。二郎 6年之内传授数十曲谱,并将弹筝女儿嫁其为妻。藤原回国时,二郎赠紫檀、紫藤琵琶各一面作为纪念。贞敏回国后将琵琶献于朝廷,成为皇宫中有名的“玄象”“青山”二宝。

唐代的燕乐传于日本者在百曲以上,当时传写《破阵乐》琵琶曲谱至今仍存……羯鼓 盛唐之时,我国羯鼓东传日本,约在日本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年)。日本《西大寺流记资财账》中的大唐乐器、唐乐器中,都有羯鼓之名。


日本东京都奈良东大寺正仓院藏大唐东传五弦琵琶

 

1驯狮师”/2吴公子/3吴王伎乐面

 

4迦楼罗/5婆罗门/6金刚伎乐面

 

7吴女/8昆仑/9老人伎乐面

 

10小男孩/11醉胡王/12醉胡王伎乐面

 

13狮子舞14驹形舞15狮子舞伎乐面

大家看看上面这些日本正仓院收藏的从大唐传入日本的部分伎乐面,就会对中国戏曲对日本戏剧的深刻影响留下更为深刻而精彩的印象了吧。


16失名17利岸18失名伎乐面

同样精彩的还有日本东大寺正仓院墨绘乐舞百戏图弹弓,长162厘米,手握部分宽2.9厘米。弓的内侧被削成从上到下的梯形横截面,在削过的表面上,墨绘微型画。画中描绘有男女伎乐(所奏乐器分别为大鼓、腰鼓、手鼓、箜篌、琵琶、筚篥、横笛、芦笙、排箫、铙钹、拍板,铜锣等),舞伎,百戏(顶竿、跳丸),观众等各色人物90多个,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宏大的乐舞百戏场景。

这只是从大唐传到日本的戏剧面具的一部分——由此,不难想象中国乐舞百戏对日本戏剧的深刻而精彩的影响了吧?

主持人,我们在考察中国地方戏曲 走向世界的历程中,发现在此期间,生活在陆路与海陆“丝绸之路”沿途的华人华侨是主要推手。常言道:“有海水的地方都有华人”,同样,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自然有着丰富多样的中国戏曲艺术。根据我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带建设,系指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地方戏曲在此沿线主要有“ 国剧”京剧与各种地方戏曲剧种,以及许多少数民族戏剧等。 还存留活跃着古老的木偶戏、皮影戏、傩戏、目连戏等。黎羌教授您能否聊聊这些中华民族丝绸之路文化大观园中诞生的戏曲艺术奇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如何在海外开花散叶,吐露芬芳的呢。

 黎羌,通过文献记载与各种数据统计,世界华人主要分布地区在东南亚、东西欧洲,以及北美洲,再有少量在西亚、北亚、北非、大洋洲、南美洲。在这些地方世代相传工作、生活的华人、华侨,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海一般的深情,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戏曲艺术方面作出巨大的贡献。

诸如在东南亚地区,泰国华人华侨主要来自中国南方地区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地,所带去的地方剧种主要是潮剧、粤剧、琼剧等,还有福建、广西家乡戏。“粤剧”原本称之为广东大戏或广府戏,其声腔以北方二簧、梆子为主,兼有高腔、昆腔、民谣说唱、小曲杂调等,以广东地方方言演唱,深受泰国华人华侨的欢迎。

 最早流传于泰国的潮剧是用中国广东潮汕、港澳地区,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种较为古老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 马来西亚地区因陆路与海路的地理优势,此地朝野在历朝历代与中国南海水域的省份如广东与福建地区来往密切,此地除了输入大量的广东西如潮剧、粤剧、琼剧等之外,从福建地区接纳如高甲戏、莆仙戏、闽剧、歌仔戏、梨园戏、南管戏、闽西汉剧等是一个独特的华文戏剧文化现象。

据温广益等著《印度尼西亚华侨史》记载:清代中期,中国的戏曲、舞蹈等艺术曾通过华侨传播到印度尼西亚,逐渐融化为此地古老的“皮影戏”,后来发展成为真人表演 。华人表演艺术形式将中国许多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薛仁贵征东全传》《封神演义》《杨家将》《花木兰》《聊斋》等翻译成为柏达维马来由语进行演出,独具风格与地方特色。

在欧美地区,于欧洲俄国、德国、法国等地,还有日本国、中国戏曲大师梅兰芳、程砚秋等进行的精彩的京剧演出,如《宇宙锋》《汾河湾》《刺虎》《打渔杀家 》《虹霓关》《贵妃醉酒》《木兰从军》《麻姑献寿》《霸王别姬》《钟馗嫁妹》《红线盗盒》《西施》等优秀剧目。更是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之美展现在世界文艺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戏剧经典的灼人风采。 


      未完待续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