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层 » 正文

柴桑区探索“光伏+”模式 推动能源 绿色转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5-26  浏览次数:94228
核心提示:  日报头条讯(吕小平):近年来,柴桑区锚定“双碳”目标,围绕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通过政企联合、研用结合等途径,以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林光互补、风力发电、储能、矿山修复、乡村振兴为基础,加快推进

    日报头条讯(吕小平):近年来,柴桑区锚定“双碳”目标,围绕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通过政企联合、研用结合等途径,以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林光互补、风力发电、储能、矿山修复、乡村振兴为基础,加快推进绿色能源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严格企业准入标准。为确保我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全面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坚定绿色低碳发展决心,前期通过组织专班学习、调研、讨论等多种方式,研究制定了《新能源企业入驻柴桑区择优竞选工作方案》,并通过区常务、区常委等多次会议审议下发实施方案。我区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2022年1月份先后组织两次新能源企业洽谈、磋商,摒弃所谓“招投标、设门槛”等老一套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不公平的竞争方式,以《新能源企业入驻柴桑区择优竞选工作方案》为依据,制定评分细则及评分标准,邀请新能源行业专家及区司法局、审计局等单位组成专家组现场对各企业项目方案、相关资信证明材料打分,司法公正处、区纪委全程现场监督,新能源项目审批部门包括区自然资源局、林业局、水利局、生态环境保护局、文广新旅局、人武部、供电公司等参会观摩,并现场宣布评选结果,最终择优选出三家“有创新、有活力、有底蕴、有实力、有发展”的新能源企业。在全省申报规划库集中式光伏、风电等18个亿元以上项目及68个新能源项目。

  二是加强资源有效管控。全面推进能耗双控工作,坚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按照产能置换、淘汰落后的原则,制定《柴桑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实施意见》,实现能耗指标“季度预警、年度预算”。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2022年完成固定资产节能审查6个,建立“两高”项目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预计完成市级下达的能耗双控目标任务。鼓励企业加强节能技术研发、改造、推广,持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截止2022年,柴桑区已建成各类新能源项目共有45个、户用光伏749户,总装机容量为192.93MW。具体为:

  (1)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12个。均在沙城、赤湖两个工业园区,总装机容量33.179MWp,年均发电量3465万度;

  (2)已建户用光伏749户。装机容量12MW,年均发电量1200万度;

  (3)已建村级光伏扶贫发电站20个。规模1MW,年均发电量100万度,覆盖行政村15个;

  (4)已建风电项目2个。分别为江洲风电场和新洲风电场,总装机容量96MW,年均发电量1.7亿度;

  (5)已建垃圾发电项目1个。为光大环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50MW,年均发电量3亿度左右;

  (6)已批复华能公司党政机关屋顶光伏项目40个,装机容量6872.48kW,目前已建成10个,装机容量752.4kW。

  2022年,我区居民、非居民总用电量约10亿度,新能源发电量约5.18亿度,占比51.8%,折合标煤6.37万吨。

  三是创新引领绿色能源开发新思路。重点申报矿山修复+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项目、矿山修复+农光(渔光、林光)互补+新型储能+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项目等创新项目,不仅体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而且还能在能源供给、能源消费、能源创新、能源产业上实现突破和引领,实现“一地多用,多能互补”的集约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未来,柴桑区还将基于当地浓厚的江南文化底蕴和优厚的种植条件,聚力打造以“圩田漫享旅游休闲为轴”、“水上酷享运动为线”,兼顾渔业观光、休闲垂钓、花卉观赏为一体的立体式综合旅游示范区项目,最终将柴桑打造成为清洁主导、多能互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兼具特色旅游文化的新能源示范基地。

  四是打造场景运用基地。深入推进“光储充”一体化绿色综合能源示范项目,着力打造“庐山高铁站停车场”光储充、光氢储一体化充电(氢)站、“江洲零碳岛”等光伏+产品场景运用基地。为推进“零碳社区”建设,柴桑区2022年9月在渊明公园启动“光储充”一体化绿色综合能源示范项目。该项目集光伏长廊、伏光座椅、光伏“太阳花”、“阳光书屋”、智能化健身器材、“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等于一体,并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打造零碳社区。在区委区政府、区发改委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历时五个月的辛勤付出,2023年2月初,渊明公园“光储充”一体化绿色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该“零碳社区”年可发电5.41万度,为824户居民提供绿色电能。同时,每年可节约标煤563吨,减少碳排放140.9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7.36吨,是我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有力举措。

  五是筑牢安全防线,守好户用光伏安全底线。为大力实施“一号改革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针对我区户用光伏建设,我委分别于今年5月22日印发《关于提醒广大群众严防“户用光伏”骗局的通知》(柴发改字[2022]52号文)、6月22日印发《关于加强柴桑区户用光伏建设申报管理的函》、7月22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柴桑区户用光伏建设申报管理工作的通知》、7月29日印发《关于再次提醒广大群众严防“户用光伏”骗局的函》、9月23日印发《关于提醒国网柴桑区供电公司依规审批户用光伏项目并网的函》,明确规定户用光伏申报流程,并提醒广大人们群众识别光伏骗局,要求相关管理部门恪尽职守,切实加强户用光伏管理工作,筑牢户用光伏安全底线。省能源局、市发改委高度赞誉我委户用光伏管理办法,并将我委做法作为典型案例报送至国家能源局。周边区县发改委均来电请教我区户用光伏管理做法,防止出现户用光伏诈骗。

  “十四五”时期,柴桑区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下一步,柴桑区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落实到产业升级之中,持续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和绿色低碳产业化,撬动绿色发展增长极,着力培育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和降碳减污双赢的新路,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贡献柴桑力量。 (供稿: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发改委 李辉、姚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