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头条讯(田为 曹玥)4月7日,黑龙江省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召开。会议对受到全国五一巾帼奖表彰的15个标兵岗和15名标兵进行转奖。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候静波教授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哈医大二院候静波教授(左4)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
据了解,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鼓舞激励广大女职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更好发挥“半边天”作用,3月24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京举行2023年全国五一巾帼奖表彰大会,共表彰了450个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450名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心脏病介入领域的“铁娘子” 屡创生命奇迹
候静波教授作为心内科副主任,二十五年来致力于心血管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带领团队在冠状动脉腔内影像研究、危重心脏病患者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精准治疗领域全国乃至国际领先,被同行誉为心脏病介入领域的“铁娘子”。
于波教授和候静波教授查房
2003年候静波教授毅然投身于当时的前沿诊疗技术——冠脉介入。作为全国少数女介入医生,无惧压力和歧视,扛着二十斤的铅服,顶着X射线的照耀,与男同事们并肩作战、不畏艰难、不断钻研,早上六点工作到第二天凌晨成为了她的“日常”。四年的时间她快速成长为科室冠脉介入治疗主力之一,唯一女冠脉介入医生,个人完成科室冠脉介入治疗量的1/3。2009年她已经是国内、国际哈医大二院冠脉介入手术转播的唯一指定术者,手术风格沉稳,技术精湛,胆大心细,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成为国内众多女心血管医生努力的标杆。现年个人完成冠脉介入治疗3000余例,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疑难病变的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团队年完成冠脉介入量超万例,全国前六,复杂冠脉介入比例超过50%。很多复杂、几乎同不开的病变血管也被一一攻克,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候静波教授(右)进行冠脉介入手术
立足于黑龙江省心脏病危重症比例高,死亡率高的现状,为提高区域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质量,在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的指导下,候静波教授带领队伍创建单独心内科团队ECMO置入支持危重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模式,可在20分钟内完成ECMO置入,为危重患者抢救创造了条件,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成功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高达97.4%。开展ECMO辅助危重冠心病患者急诊救治超300例,危重患者救治能力列全国前列。团队ECMO支持下抢救危重患者,如“喉头水肿,零造影剂盲开通心脏三根血管”等,屡创生命奇迹。
磨砥刻厉 潜心研究 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北疆,受寒冷气候、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位于全国前列。2005年,学科带头人于波教授引入了中国第一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仪器,在2008年至2022年,十四年期间候静波作为团队的一员,从“零”开始,从临床问题出发,设立研究方向,带队进行封闭训练,夜以继日整理基本数据,因为长时间领着学生测量OCT数据,OCT图像是黄色的圆圈,一出门看天空都是漫天“黄圈”飞舞。
在国内、国际会议上进行介入手术展示
目前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已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腔内影像OCT数据库,实现冠脉介入精准优化治疗。候静波教授作为核心成员创立了冠心病精准介入诊疗体系并推广至全国,自主创新研发国际领先的腔内影像设备(OCT-IVUS一体机),为推动我国冠心病介入精准优化提供了体系和设备支撑。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不同,是不是都需要加支架?带着这个问题,团队开展前瞻性研究,在国际上开创性提出斑块侵蚀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可避免支架植入的科学假设,改变众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策略,打破了常规支架植入现状。研究成果在全球规模最大的心血管会议主会场进行专题报告,在国际舞台发出了中国学术强音,引起高度关注。此外,团队最先在国际上提出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SNA)破裂是晚期冠脉支架致死性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建立了冠心病介入后再发事件的影像学预警指标,为精准优化支架植入提供了标准。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为人梯 服务龙江 打造团结战斗的科室文化
在教育教学方面,候静波教授甘为人梯,倾尽所能培养高端医学人才,在申报国家心肌缺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申报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申报十三五重点课题过程中,她吃住在院、克服身体上的病痛,为申报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心内科党支部书记十二年,她在实践工作中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党员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申报并获批建设黑龙江省首批“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作为党课开讲了的主讲人录制了“传承于维汉精神,献身新时代医学事业”的党课,点击量超过200万。
柔肩挑重任,巾帼绽芳华。二十五年从医之路,候静波教授从稚嫩到成熟,从学习到深入研究,女介入医生的辛苦不言而喻,但在生命所托面前,不言放弃,全力以赴,执着、坚韧、忠诚是她永远的从医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