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星星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来源:https://static.dingxinwen.com/dd-sharepage/detail/index.html?id=3415672#/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建设农业强国,实质是以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与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当前,河南省生产全国粮食总产的1/10、小麦占全国的1/4,2022年的夏粮总产量、播种面积均居全国第一;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占全国的1/10、生猪出栏量占1/10、鸡蛋占1/8;油料作物产量、肉牛饲养量居全国第一;家禽、肉羊饲养量居全国第二、第四;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速冻水饺也都产自河南。因此,河南省在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征程上先行先试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供经验借鉴责无旁贷。
2021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在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进一步优化政策保障体系,提出“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强化农业强省建设顶层设计。事实上,河南省始终默默践行以科技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牢牢扛稳了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从未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从“十二五”末到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由1189.32亿斤增加至1308.8亿斤;2022年,河南夏粮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继续蝉联全国第一,不仅总产、单产均创造了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62.61亿斤(占全国1/4)和447.31公斤/亩,实现亩均增收100元以上,中原粮仓再次丰盈。经过“十三五”发展,河南省小麦生产基本实现良种和全程机械化全覆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6.6%增加至63.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77.5%增加至85%以上,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农业科技已成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同时,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种业“芯片”研发不断突破。2000年以来,河南农业领域主持完成项目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励的有51项,其中2个小麦品种(郑麦9023、百农矮抗58)、2个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等4个育种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十三五”期间国家审定品种中,涉及河南选育的共423个,占总数的10%,其中,夏南牛、黄淮肉羊等畜禽品种也填补了河南及黄淮海区域育种空白。此外,涌现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形成了稳定的农业人才队伍;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成效突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CIMMYT-中国(河南)小麦玉米联合研究中心、小麦工程国家实验室、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落户河南。为了确保农业科技支撑河南农业现代化,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于2021年启动“一村九园”数字化建设,通过“数字村庄”“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菜园”“数字茶园”“数字菌园” “数字药园”“数字花园”“数字牧场”和“数字渔场”等涉及农林牧渔全产业的数字化程度,有效促进河南农业科技水平提升。
从数据上看,不论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还是与其直接相关的一二三产,河南省作为农业产业大省名副其实;然而,从农业产业现代化程度到农业产业竞争力、从农产品品牌评价指数到产品市场定价权等维度看,河南省农业产业“大省”不等同于农业科技“强省”,具体表现为:
一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不足。与农业大省地位相比,河南省农业科技投入占科技经费总额10%左右,资金缺口较大;农业科技对未来高新技术创新不足;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科技领军人才及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水平不高。
二是产学研合作不紧密,支撑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整体偏低;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常态化投入机制还未建立,从科研物质条件投入看,每名R&D人员研发仪器与设备支出为3.71万元/年,低于国家每人每年6万元标准。从人力投入看,全省每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4人,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4%,这些问题又进一步限制农业科技人员创新潜能的发挥。
三是农业创新创业基础不牢固,支撑农业现代化的源动力不足。农村基层科技工作仍然薄弱,具有独立科技管理机构的县(市)比例较低,且50岁以下农业科技人员流失严重;县域企业特别是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未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比例约10%,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比仅为37.6%。
总体来看,全省农业在现实当中的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生产工艺流程、监督检验技术、科技人才队伍、流通过程追溯等领域,与河南农业强省建设的要求相比弱项依存,对实现“两个确保”目标的农业科技支撑动力不强。
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作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领头雁”,建设现代化河南,大头重头在“三农”,潜力和空间也在“三农”,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河南将继续锚定“两个确保”,围绕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坚定走好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为河南省在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征程上先行先试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供经验借鉴。
同时,习近平强调,农业强国建设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但要体现中国特色,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结合河南省农业实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中原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领域新突破,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主化创新,可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晰科技强农战略方向
河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农业科技大省,同时又是育种大省和用种大省,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结合已有基础和优势,面向世界生物育种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要、面向农业生产主战场、面向广大农民需求,把握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围绕河南省十大优势特色农业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始终把握好良种繁育自主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自主化等两个“自主化”。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战略思路,通过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促进由“中国粮仓”向“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转变,分享产业连剩余价值;通过优化市场主体内部管理、加大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市场资源效用以增强价值链、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的有机融合,突出平台的要素集聚、示范引领等作用,构建资源优势互补、部门协同合作、三产有机融合的供需链,实现高水平的农业产业链条化。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三支队伍建设,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返乡创业科技支撑制度、留学专家服务基层政策等,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专家走进千家万户,打通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确保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战略方向不偏。
(二)聚力科技强农战略目标
以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为逻辑起点,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重点解决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力量分散、重复研究、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科学对待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基础研究周期长、投入大、回报慢、公益属性强等特点,社会长期投入发力,成为了各类技术领域的弱项和短板。因此,应充分发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通过建立稳定支持机制,持续开展农业科技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确保“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实现赶超”目标的实现。
对此,根据农业领域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特点和规律,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实行长期持续稳定支持机制,通过强化竞争择优,重点支持创新能力强的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和优秀科技人才、研发团队,培育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创新基础平台和设施。同时,通过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首席专家负责等有效方式,协同解决创新领域的难题难关,加快补短板和追赶超步伐。对于应用研究,要尽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补助引导为辅、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以灵活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回应农业农村发展合农民的关切。
(三)激活科技强农战略驱动
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精准定位三个靶向。
一是靶向生物育种。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着力扬优势、破卡点、锻短板、强基础,攻坚克难,勇攀农业科技高峰。扬优势,主要围绕小麦、玉米、花生等优势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力量布局,把特色做优、优势做强;拓领域,进一步拓宽视野、拓展范围、提升水平,打造汇聚南北方、覆盖粮蔬果、贯通产学研的种业创新链条;攻难关,紧紧抓住以组学技术、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等为核心的新一轮种业科技革命,围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制、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全基因组选择、分子设计和人工智能育种等技术短板,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探索,争取在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创新等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上实现突破。
二是靶向农业设施装备。农业机械、农业设施等越来越深刻影响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与方向。围绕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农业设施装备短板,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加强农业设施装备薄弱环节研制,强化现代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创新体系构建,推动全省农业装备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农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加快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航空植保重点实验室等农机科技创新主体建设,将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农机装备创新平台,提升设施装备研发水平。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推进食品机械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加强共性技术研究,开展应用研发和成果推广服务,提升食品加工装备创新能力。推动农机装备设施产业集群式、链条式发展,促进农机装备制造上下游和关联产业配套协作,构建纵向连接、横向配套的完整农业智能装备产业链。
三是靶向智慧(数字)农业。加大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加强现代农业大数据的研发与深度应用,建立信息抓取、多维度分析、智能评价模型,开展涵盖科研、生产、经营等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智能数据挖掘和分析,提升动植物表型信息获取技术装备水平,获取海量表型性状数据高通量,通过智慧(数字)农业,加快农业“经验式、不确定性”发展向“精确式、定量性”转变。
(四)优化科技强农战略布局
发挥新型协同作战的体制优势,整合全省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制度优势是我国最大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体制优势上的具体体现。河南省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高地,首要要把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着力点,在放活成果、放活人员、放活机构方面落实招,建立起符合创新规律、市场规律、能够充分发挥科技人员潜能、激发创新活力、运营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生态,营造企业主体、多方参与、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氛围。
二是基于全产业链条思维,深挖农业科技资源整合效能。遵循《河南省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为核心,集聚科技型企业、人才、园区等创新资源,以黄河为主轴,围绕作物产前(基因挖掘、种质资源创制)、产中(育种、栽培)、产后(贮藏、加工、文化传承)等全产业链条,整合全省沿黄地区优势创新资源,在沿黄的洛阳、焦作,新乡、郑州、开封五市,加快建设粮食作物胁迫生物圈、优势农业种质资源库、粮食加工科技创新中心等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和研发机构,打造布局科学、功能清晰、有机融合的“中原农谷”,形成中国黄河农业科技创新隆起带,构建示范带动明显、梯次分明的农业科技创新格局。
三是基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视角,深挖科研院所资源重组效能。推动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安阳棉花所、新乡灌溉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整合创新资源,组建中国农科院河南分院;探索校地协同育人理念和模式,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涉农科研院所可在教科研资源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联合成立农牧水类工程大学,构建校地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加快欧洲农业物理(新乡)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和机构建设,形成世界一流的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科研试验示范基地集群,搭建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协同创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五)增强科技强农战略力量
基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落户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以及农业科技资源相对聚集等优势,支持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科创条件及能力。
一是强化农业科创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CIMMYT-中国(河南)小麦玉米联合研究中心、小麦工程国家实验室、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原农谷”建设。
二是提高科研平台运行效率。建立育才、引才、用才和对外合作新机制,通过科学合理利益联结,激发农业科研人才从事科技创新活力,实行分类评价,将农业科研成果对产业发展贡献和效益大小,作为职称评聘、晋级晋职、专家荣誉、奖励等的重要因素和标准;突破传统的人才管理体制,可采取人员“双跨单聘、单聘为主”(没有时间限制的保留事业身份一切待遇,由企业聘用,按照企业人事薪酬制度管理),成果“两权分处,各享其所”(成果第一所有权归属发明人原单位,开发处置权归企业)的管理模式,兼顾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科研平台运行效率。
(梅星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河南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2022ZT32)阶段性成果;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智库研究项目(2021-ZKYJ-23)阶段性成果;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项目(21240041043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