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田老庄乡杨新庄村掠影
(常红锋 林娜)在中国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战中,对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自然条件低劣等不具备生存条件和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的贫困群众,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搬迁到生活和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开发式移民,并妥善安置。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960多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脱贫,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范围最广、人口最多的一次移民搬迁,为全世界减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3年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搬迁群众实现人口市民化、就业多元化、产业特色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转变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该文件对搬迁后的人口市民化提供了政策支持,使搬迁后的移民融入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制度安排。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大规模移民,共计搬迁安置123.26万人。同心县田老庄乡原有4500多户,17800人,搬迁后仅剩443户1100人。自治区和同心县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搬迁后乡村的生态恢复和生态治理。
移民搬迁后的乡村情况怎样?搬迁后的乡村是土地撂荒?还是生态恢复?同心县田老庄乡杨新庄村,一个耄耋老人,为了坚守心中的那个梦想,用13年的时间,趟出了一条生态恢复绿色发展的路子。
出生于同心县田老庄乡杨新庄村的兴俊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兴义,看到搬迁后出现土地撂荒,植被自然恢复比较困难,决定通过投资为改变家乡面貌做出贡献。据了解,同心县田老庄乡杨新庄村原来100多户,人口400人,整村搬迁至同心县下马关田园村、南安村。现在仅剩8户29人,是应杨兴义之请作为护林人员置留原村。
从2004年开始,每年春天、秋天杨兴义都回老家种树,先在山荒坡地挖了10万个鱼鳞坑,种植柠条。2009年,正值杨新庄扶贫搬迁开始,杨兴义从董事长位置上退下来以后,每年有一大半时间都驻守杨新庄,日夜奋斗在高温酷暑的荒野。从山林的规划、树种的选择、坑位的排布、栽种的深度、水肥的定量、填土的技巧,他都不辞辛苦,亲力亲为。旷野里肆虐的风沙,掠过他的面颊,汗水遮住他的视线,正所谓“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但他擦擦汗,喝口水,接着埋头干了起来。艰难困苦没有消磨掉他的雄心和壮志,他立誓要改变杨新庄的面貌。他心中燃烧着一个信念:一定要把移民搬迁后破败的家乡,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心灵安详归栖暖暖故园。
同心县田老庄乡杨新庄村,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地带与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带,荒山秃岭,沟壑纵横,位于我国胡惟庸线(400毫米降水线)的西部,属于干旱区气候。杨新庄平均年降水量只有272.6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325毫米以上,“十年九旱”是这里的自然特征和真实写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在此干旱的黄土沟壑地区造林,如不及时浇水很难成活。为保障造林的成活率,杨兴义从40千米以外的同心县下马关镇政府所在地,用罐车拉水,一棵一棵连续浇灌。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加,每天由2车水增加到4车水,还是供应不上。他又利用开采石油的钻井技术优势,在杨新庄打水井,水井深度已打到1366米,还是不出水。经过奔走吁请,多方协商,同心县政府决定从扬黄工程中配给田老庄乡政府的自来水中加大半个流量,支持杨新庄生态绿化用水。
杨兴义自费从火石滩修建供水管道6千米,将自来水引入杨新庄,并修建了蓄水池10个,蓄水4万方。在林地又布设供水管道12.5千米,用于灌溉,在景观林地使用滴灌新技术以利节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用于输水的资金达到40万元以上。
杨新庄虽然降水稀少,但在降水来临的七八月份,降水又相对集中,容易形成洪水灾害。要改变这里的生态环境,首先要进行水土保持治理。于是,杨兴义又购置挖掘机、推土机、吊车、发电机等机械设备56台。他亲自设计,修建拦洪坝10个,淤地坝21个,硬化路面51千米,铺设电缆线3万米。杨新庄的淤地坝、拦洪坝,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黄河的输沙量,对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改变了杨新庄的空气湿度,生态小环境发生了转变,生态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至此站在拦洪坝上的杨兴义,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天台山,是杨兴庄北面的一座山峰,海拔2010米。民国时期的《平原县志》称“天台晚霞”为“平原八景”之一。山顶有明代的烽燧一座。杨兴义以天台山为中心,在庙湾、中湾、野之湾等处川道种树、山上种柠条、坡地种草。经过13年的投资和努力,杨新庄种植经济林482亩,景观林996亩,生态灌木柠条2200亩,共计3678多亩,种草8000亩,育苗1000多亩,植树20万株。经过统计,平均每棵树投入资金805元!“杨兴义的这个壮举,填补了宁夏扶贫搬迁土地复垦的空白,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其他乡村搬迁土地摞荒后的生态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北方民族大学一名长期研究移民搬迁的教授对此深有感触。
杨兴义给人的印象是一副威武刚猛的铁汉形象,实则心地善良,内心柔软。他生性如此,见不得人掉眼泪,因为他也是从苦日子中过来的,知道穷汉的难。所以,他下决心发家致富赚大钱,尽最大努力为贫困乡亲,为弱势群体和需要救助的人提供一些帮助,为慈善公益事业做一点贡献。
杨兴义告诉记者,他从1986年前后就开始参与慈善公益活动了。只要是做慈善公益事业者求到他这里,杨兴义必定慷慨捐资。所以,宁夏的慈善公益排行榜上,杨兴义一直名列前茅。他在慈善公益大道上走过了30多个春秋,在扶贫济困,支教助学,抗险救灾,文化建设等公益事业中,先后拿出上亿的资金,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及社会各界的赞誉。过亿的资金在普通人眼中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它却是一张张渗透着杨氏父子血汗的真金白银。从收购废品到油田开发,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吃了多少难以想象的苦头都无人知晓。今天的兴俊实业集团,是靠杨氏父子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换个角度来思考,杨兴义广施善行的动机是什么?说他是基于心地的善良和对弱者的怜悯,则不够全面,更深层次的因素是为国尽孝,为党尽忠。他常对人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对党的态度是尽忠、报恩!一语中的,道出了杨兴义的肺腑之言,他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激发了他对慈善公益事业的热心!
为了使家乡变得更加美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杨兴义又投资1.2亿元,建成天台山文化生态园,给这块贫瘠的土地增添了美丽的景色和文化的色彩。为了高效运营已经建成的天台山文化生态园,成立了天台山文化生态园有限公司,杨兴义亲任指挥,杨薇为副总指挥,杨兴智为生态项目经理。并成立了天台山慈善林场,负责保护种植的林草,建设了办公及住宅房屋面积1.89万平方米,添置监控34台。为使天台山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将天台山规划建设分为三期,第一期规划投资2.8亿元;二期到2035年,规划投资3.2亿元,努力建成4A级景区;第三期计划投资2亿元,按5A级景区打造。在建设生态家园的伟大实践中,杨兴义的视野越来越广阔,胃口也越来越“大”。他一步一个脚印,朝着那个心中的目标不断勇毅前行。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杨兴义少年受罪,青年受苦,壮年创业,老年行善,走过了一条坚实的人生之路,也摸索总结出了一套人性化的管理企业的制度和办法。他爱企业,也爱家乡,更爱绿水青山。杨兴义说,“我每到一处看到花红草绿,我就恨不能将这些葱绿复制到自己的家乡。”这是宁南山区汉子杨兴义耿直忠语的真情吐露,更是他对家乡青山绿水的的美好期盼。
杨兴义表示,“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放羊娃出身的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像香山的红叶了——总是想把最显眼壮丽的一面迎风展示出来,回馈给社会。”“这种红叶般回馈社会的迎风展示,既不是图报,也不是显摆,而是因为我的内心,时常涌动着一股感恩的热流。”天台山文化生态园纯属慈善公益事业,没有经济效益,只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杨兴义只图再创造山清水秀,复原“天台晚霞”,建设绿色家园,看山望水忆乡愁,安放心灵归故里。
让鲜花绽放于天台坡道两侧,让花香弥漫在天台山周边。这是杨兴义先生一生都在追赶的一个梦。天台的周边,三湾绿树成荫,山坡草木葱茏,红墙、绿树、水池交相辉映,这是用汗水与梦想谱写的华章,在黄土高原沟壑中像明珠一样绽放,将成为宁夏南部山区乡村移民搬迁后生态治理的一个典范。
为了杨新庄文化生态园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能够可持续发展,也为了我国移民搬迁的乡村生态尽快恢复,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北方民族大学西北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多勇教授建议:
首先,要组织科技人员对造林的树种进行筛选,通过实验,筛选一批适合当地降水量、免浇水的植物种群。生态恢复措施是通过造林恢复植被,改变生态环境,要乔、灌、草三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灌木的生长可以遮阴,使地面草长起来,减少蒸发量,给土壤干层补水,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变生境,从而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在重视生态措施的同时,当地政府应该重视工程措施,如打坝、修路、修梯田、硬化道路,减少水土流失,要将移民搬迁后的乡村纳入生态建设的规划中;
其次,在干旱地区,由于村民迁走出现土地撂荒,缺水的地方要通过就地打井寻找水源,国家远距离调水不能忽视已经移民迁出的乡村,要为当地生态恢复解决水源问题;
第三,地方政府仍要将移民搬迁的乡村纳入规划,通过植树造林与生态恢复,采取平田整地等措施,纳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一盘棋”。在村民迁走后,农业用地要转换成林地,建成山川秀美的乡村,方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图片均为受访资料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