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娱乐 » 正文

上海民族乐团《英雄》《栀子花开了》演出获关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25  浏览次数:114655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罗群▲ 民族音乐史诗《英雄》演出剧照蔡晴 摄▲ 多媒体音乐现场《栀子花开了》演出剧照 蔡晴 摄11月27日、28日,上海民族乐团民族音乐史诗《英雄》、多媒体音乐现场《栀子花开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罗群

▲ 民族音乐史诗《英雄》演出剧照    蔡晴 摄

▲ 多媒体音乐现场《栀子花开了》演出剧照   蔡晴 摄


11月27日、28日,上海民族乐团民族音乐史诗《英雄》、多媒体音乐现场《栀子花开了》相继在沪上演,两部不同风格、类型的原创作品向观众展现了当代海派民乐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呈现出民族音乐的时代价值与当代气质。

多年来,上海民族乐团始终秉持“民族音乐、当代气质、国际表达”的创作理念,以推动中国民乐创新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这条创作道路上,上海民族乐团并不孤独,不少艺术团体、音乐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着、奋斗着,让民乐更多彩,让传统更年轻。

Part.

1

沟通过去与当下

观众对《英雄》《栀子花开了》已不陌生,而此番演出仍吸引了大量乐迷到场欣赏。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寻找新的知音。《英雄》《栀子花开了》以不同的方式沟通着过去与当下,张扬着蓬勃的生命力。

首演于2018年的民族音乐史诗《英雄》以上古创世英雄为灵感,砥砺民族精神、传承英雄情怀。《英雄》分为《开天辟地》《乐律之音》《创文造字》《治江理水》《问天逐日》《人民英雄》6个篇章,磅礴的民族管弦乐引领观众走近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盘古、伶伦、仓颉、大禹、后羿。在音乐会末章,作品将视角回归当下,用交响合唱勾勒当代英雄的面貌,向各行各业无私奉献的人民英雄献上崇高的敬意。“我们用民族乐器讲述可听可感的神话故事,演绎中国英雄的形象,希望与观众们一同回归民族文化源头,在当代民乐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更向我们身边每一位平凡的英雄致敬。”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

不同于《英雄》的雄伟恢弘,多媒体音乐现场《栀子花开了》展现了青春唯美的民乐“小清新”。作品融音乐、绘画、多媒体等手段于一体,新生代民乐偶像登台献艺,演绎《邂逅》《相恋》《离别》《花开》4个篇章,展现民族音乐的青春气息和时尚质感。自2017年首演以来,《栀子花开了》收获了许多观众尤其是青年学子的好评。此次演出的排练指挥彭菲说:“从最初的相遇至今,《栀子花开了》已经陪伴我们走过几度寒暑,期望能与更多观众分享音乐的朝气与美好。”

Part.

2

既古典,又“洋气”

显然,《英雄》《栀子花开了》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气质。正如罗小慈所说,海派民乐创作要勇于创新,要有“绝不重复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在这一理念驱动下,上海民族乐团将创作的根脉向多方延伸,探索当代民乐创作的多种可能性。“创新是有品质的,在精神层面要有让观众回味的价值。不管艺术形式和手段如何变化,我们仍然坚持中国艺术的审美内核,打造我们自己的艺术语言。”罗小慈说。

上海民族乐团将民乐韵律之美与古典诗词、书画的意境之美相结合,打造了《国乐中的诗书画》系列音乐会,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空山》《月影》和以书法为主题的《墨戏》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说民族音乐向传统文化汲取灵感顺理成章,那么,上海民族乐团委约外国作曲家创作并指挥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则更令人耳目一新。奥德赛是《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其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与上海的城市精神,在“中西合璧”的音乐表达中对话共融。音乐会还通过多媒体技术,让上海知名画家毛冬华作品《外滩心影》的画面随音乐而流动、变化,通过视觉、听觉协同引发观众共鸣,努力用民族音乐的国际化表达展现当代城市发展,树立海派民乐的文化品牌,用创新思路讲述中国故事。

2016年,上海民族乐团创作推出民族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并作为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登台亮相。2017年,《海上生民乐》推出提升版,不仅有众多知名艺术家加盟,还巧妙融入世界音乐元素和当代音乐气息;2018年,乐团在原有基础上重新编排打造了《海上生民乐》(音乐会版),使之更适合在海内外的音乐厅演出。精心打磨、不断调整完善让《海上生民乐》的品牌得到多样化延伸,也拓展了市场的更多可能性。

看过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出,不少观众会给出评价——古典且“洋气”。学者陈洁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在于其包容性和发展性。海派民乐的文化品牌理念需要立足于兼容并蓄的创新态度,融入当下的音乐元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在全球化浪潮中,应该继承与保存自身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尊重与吸收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营养,勇于推动中国民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Part.

3

唯有根深,才能叶茂

在民乐创新的道路上,上海民族乐团拥有许多同路人。从故宫博物院与中央民族乐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出的《天地永乐·中国节》主题视听音乐会,到北京民族乐团《国·潮》《国·风》等品牌音乐会,许多民乐院团、民乐人都在尝试让民乐更好听、更好看、更年轻、更时尚。

实际上,民乐的创新发展不仅发生在剧场中、舞台上。近年来的电视荧屏上,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等通过挖掘保护濒临失传的传统乐器、推动民乐与其他音乐对话等方式,吸引大众关注民乐。综艺节目《明日之子乐团季》等锁定年轻受众,展现民乐新潮、活力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大众对民乐的认知。与此同时,民乐风也强劲地刮过互联网。仅就B站来说,聚焦民乐的“up主”(自媒体视频上传者)数量相当可观。这些“up主”的编创与表演丰富着民乐演奏的曲库,还特别注重民乐可视化,无论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古画复活”还是扛起机器进行实景拍摄,都在视觉层面拓展着民乐的艺术外延。当然,有些作品和表演太过于强调外部包装,在音乐内核上或多或少存在遗憾。

古老艺术不断焕发生机,无疑值得欣喜。然而,并非所有创新实践都能获得业内外认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琵琶演奏家吴玉霞认为,创新的尝试必须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坚实的艺术功力为支撑。缺乏扎实的基本功,或仅仅出于吸引眼球的目的而一味追求所谓的年轻化,恐怕会产生快餐化、表面化甚至急功近利的弊端。

在作曲家叶敏看来,民乐真正要创新,实现艺术与市场并重,需要从业者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对曲风、调性、音律、编曲、音乐制作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专业团体的成功探索都是循着这条路走下来的。“以此为基础,创作或者改编出大量不同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加上与音乐内容相匹配的表演形式,才有可能做到深入骨髓的改变、创新。”叶敏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