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访 » 正文

闵庆文:把农业文化遗产的论文写在大地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27  浏览次数:78338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添艺▲ 闵庆文“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一座生物、文化和技术基因库。农业文化遗产不仅记载了农业发展的历史,更启示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添艺 

▲ 闵庆文

“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一座生物、文化和技术基因库。农业文化遗产不仅记载了农业发展的历史,更启示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在文章中写道。

闵庆文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生态学家李文华。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中国列为试点国家之一。没有可供借鉴的项目样本,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答案,一切都得“摸着石头过河”,成败未知,责任重大。经过慎重考虑,闵庆文接下了这个挑战,正式开启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这些年来,他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事业共同成长,一晃已过去17个春秋。





问道传统,泽被当下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农业文化。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先人不仅最早种植了水稻等作物、最早驯养了猪等畜禽,培育了丰富的农业物种,还发展了适应性的农业技术,形成了多彩的民俗文化,并一代代传承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还打造了“稻鱼共生”“桑基鱼塘”“山地梯田”等土地景观和安丰塘、坎儿井等水利工程。只有以这些物种、技术、文化、景观为核心,形成具有多重属性的农业系统,不断发展并延续至今,仍然作为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来源,才称得上是“合格的农业文化遗产”。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西部,有一项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2500多年以来,人们将桑、蚕、鱼有机融合,形成“塘中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生态循环模式,推动了蚕桑丝绸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桑基鱼塘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现代农业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解决了粮食供给等问题,这是十分利好的,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说,单一化种植造成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水土环境污染等,制约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传统农业中,‘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贯穿人们的劳作过程,间作、轮作、套种等技术体系,用地养地结合,农林牧复合……早在2000多年前,先人就想到用稻田养鱼养鸭和多样化种植等方式,来提高地力和解决病虫害防控问题,还因地制宜地发展梯田、圩田、垛田、涂田、沙田、架田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桑基鱼塘等循环农业模式,既能节省成本,又能提高效益。农业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人类积累千百年的智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我们问道传统,就是为了更好地泽被当下、启迪未来。”闵庆文说。





爱集邮戳的“荣誉村民”


有媒体将闵庆文称为“行走的守望者”。因为入行以来,闵庆文带领团队常年跋山涉水、深入田野,忙起来一年超过2/3的时间是在村子里过的,和村民一起卷着裤腿,在水田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才能有针对性地理清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价值和保护思路。”闵庆文说。

十几年间,闵庆文和研究团队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有一个小习惯,每到一处都要到当地邮局盖一枚邮戳,用来记录自己走过的乡野田园。如今,这本专门集印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地邮戳的小册子上已有上百枚邮戳,每个邮戳背后都是一段难忘的奋斗故事。

有一次,在江西省万年县的一处村落,在田间奔波了一天的闵庆文不顾疲惫,带着册子匆匆赶到邮政所,想要给这次调研画上圆满的句号,却意外得知,这个邮政所第二天就要关闭了,而盖在册子上的这枚邮戳也成为邮政所最后留下的纪念。闵庆文说,正是在万年县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科学家发现了1万年至1.2万年前人工种植水稻的证据,把水稻种植史的原有认知向前推进了5000年。在万年县附近还发现了大片的东乡野生稻,这片世界上纬度最北的野生稻拥有珍贵的抗寒基因,引起了袁隆平等科学家的关注。此外,“万年贡米”已成为当地的响亮品牌,稻作生产中衍生出的开秧门、尝新节、敬道祖等习俗,则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从1.2万年前到今天,从考古遗址到野生稻人工种植、再到现代水稻生产基地,我们可以在万年县看到人类驯化种植水稻完整的演化链。正因如此,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闵庆文谈到我国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时,脸上尽是笑容。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尤其是刚起步的那几年,还面临被误解、没经验、资金短缺、人手不足等问题。很多农业文化遗产位于大山深处,交通不便,语言不通,条件也非常艰苦,被毒虫咬伤是常态,更有团队成员曾遭遇车祸,但闵庆文和团队咬牙坚持了下来。

多年如一日的坚守,让闵庆文在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领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2013年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别贡献奖”,是全球首位获得该项荣誉的学者;2014年获央视“大地之子——农业科技人物”、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8年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第十届薪火相传——文化遗产筑梦者杰出个人奖”;2020年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颁发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但当别人提起这些荣誉,闵庆文总会摆摆手:“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这是团队共同的成果。每个人都为此付出了很多,每个人的努力都很重要。”

闵庆文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很低调。因为长期在野外考察,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头发也更白了,往田间地头一站,让人不觉得这是位满载荣誉的科研人员,而更像是一位亲切的农民老伯。闵庆文和村民也相处融洽,有时隔了很久,回到曾经奋战过的村子,许多村民认出了他,高兴地拍拍他的肩膀,邀请他到家里吃饭。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还给闵庆文颁发了一张“荣誉村民”的证书。“这时候是最幸福的,乡亲们的认可是对我们最大的嘉奖。看着这些申报成功的遗产地得到很好的发展,见证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感受着乡亲喷涌勃发的文化自信,愈发认识到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闵庆文说,“我们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向世界提供中国经验

今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20周年。7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青田召开。习近平主席在给大会的贺信中强调:“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进一步说明,那些散落在乡间的、曾被人认为是“落后的”农业文化遗产,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世界首批、中国首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随着今年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得到认定,在全世界72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中国以19个项目位居首位。正是在闵庆文和团队的努力下,一项项充满传统智慧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们不仅一直保持着数量上的领先优势,而且作为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的国家,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出一条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利用特色物种资源、良好生态条件、浓郁民俗风情和优美田园景观,推动了遗产地产业融合发展和生态与文化价值的实现,发展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和特色食品,发展观光、休闲、康养、度假、研学、文创等多种业态的旅游产品,将文化与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可以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有益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我们则为世界奉献了堪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样板的‘中国方案’。”闵庆文介绍。

为了研究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闵庆文一直在奔波。2011年至2015年,他当选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委员会委员,2016年至2021年,他当选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主席,目前还担任着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执行主席、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务。由他牵头或参与的多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咨询报告,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的批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他的提案和建议都有农业文化遗产的内容。今年9月,“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线上考察会议召开,闵庆文亲赴庆元指导,为又一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答辩助力。

闵庆文认为,当下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黄金时期。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传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实际操作时,必须稳扎稳打,科学地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核,打造文化名片,赋能乡村振兴,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经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