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头条 » 正文

在交流互鉴中绽放文化的光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18  浏览次数:99418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党云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1月9日至13日,在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国际艺术理论研究学术论坛:艺术与人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党云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1月9日至13日,在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国际艺术理论研究学术论坛:艺术与人类未来”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的58位学者以线上方式参会,探讨文化交流互鉴、科技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等话题。与会专家学者提出,基于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实现“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的结合,就能更好地“面向未来”,让文化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孕育出特色审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灿烂,艺术门类众多,还有一些独特的文艺种类,例如戏曲和书法等。正因为如此,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认为,中国传统艺术在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乃至艺术门类等方面,都鲜明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艺术创作来看,中国传统艺术在创作规律、创作过程、创作方法、创作心理以及对艺术家的道德要求等方面有许多独到的理论。从艺术鉴赏来看,历代大量的诗话、词话、画论、书论、文论、乐论、戏曲论、小说评点等,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风格和方式,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艺理论宝藏。中国传统艺术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

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乃至海内外人士所喜闻乐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孙萍表示,京剧在发展历程中涌现出大量成就卓越的艺术家以及与西方有联系的戏剧家,积累了大量的对外交流经验并逐渐理论化,因此京剧必将在新时代我国文化传播方面承担更重要的职责与使命。孙萍以富连成社为例,阐述了应当以“替祖师爷传道”的精神担当文化传承使命,以“诸生须当敬听”的社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以“量材授艺,人尽其才”的宗旨形成人才培养体系,以“活起来”的理念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戏曲更好地得到传承与发展。

那么,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如何使我国的艺术作品保持、体现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彭吉象认为,越具有民族性就越具有国际性,传统文化是民族艺术繁荣发展的沃土。21世纪的艺术更需要对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反思,运用现代意识对传统文化进行观照与超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意蕴。

探索艺术理论体系建设道




“人类指向未来社会的想象力仍然需要从过去留给当代的丰厚遗产中提取资源。人们不能轻易遗忘过去,而要从过去历史文化遗产中寻找有益于当代生活改善的积极元素,未来存在于过去对于其未来的想象之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认为,人类想象力需要直面现实生活的严峻挑战。想象力并非无源之水,而是被现实生活严峻挑战激发出来的力量,是人类面对现实挑战而积极应战的务实有效的实践方略。艺术学需要探索特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以便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加合理地凝聚在更多的艺术品中。

深圳大学教授李心峰梳理了艺术学的发展变化。近现代以来的艺术理论、艺术哲学等的研究,尤其是19世纪末艺术学从美学中独立出来,艺术学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等纷纷涌现。自20世纪初尤其是新时期以来,艺术学在中国迎来了振兴、繁荣的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进入高校学科目录。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在学科交叉融合、人文与科技融合、大力倡导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学学科群快速扩展,已成为一个值得总结的研究领域。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廷信表示,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新时代,从理论上思考艺术与人类未来之间的关系,是从未来视角反思历史、审视现实、展望未来的最佳时机,有利于催生观察艺术、研究艺术的新命题、新视角、新方法,为新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立探寻道路。

迎接时代变化带来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变,在物质生活获得较大满足之后,日常生活就会出现审美化的趋势。于是,各种生活艺术,包括烹饪、服饰、装饰、茶艺、布艺等便蓬勃发展起来。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周星说,生活的变化使得民俗学的关注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民俗获得了新生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遗产唤起了民众的乡愁。周星通过晚明文人文震亨的《长物志》提出,中国传统文人通过雅致器物与情调追求并构建社会地位,这种追求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对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各个国家、民族应有自觉保护民族艺术、民族文化的意识。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教授蔡曙鹏认为,通过语言沟通、海内外力量的互动协作、多民族文化的创新合作和电子传媒,不仅能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利于提高和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科技的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进而影响传统艺术的形态和生产方式,这就需要从业者对文化传承的策略与推广方式进行反思。

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风潮,如何迎接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未来?文化因互鉴而繁荣,因交融而生辉。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指出,文明交流互鉴富有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思想的交流与智慧的碰撞中产出丰富的学术成果,有利于共同探寻、解答艺术与人类未来这一“时代之问”的有效途径,从而逐步建立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学科、跨区域、跨文化的艺术理论研究网络,共创艺术学的美好未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