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5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2年10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12043,其中省级非遗活力值为4123,地级市非遗活力值为4736,县级市(区)非遗活力值为3184。
总体情况
(一)地域情况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非遗传播活力值总体有所下降。“活力汇总展示”板块中,多地受疫情影响,非遗活动相对减少,全国非遗传播活力值较上月下降30.05%。北京、上海、陕西位居活力汇总展示页面省级前列。广东省广州市、潮州市和福建省福州市位居活力汇总展示页面市级前三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位居活力汇总展示页面县级前三位。
“地区活力展示”板块中,东部地区继续保持优势,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平缓增长。
“地区活力进步展示”板块中,西部地区城市非遗传播活力值名次进步明显,前三位均来自西部。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西部,进步539位),山西省晋城市(西部,进步530位)、贵州省遵义市(西部,进步491位)。
(二)非遗传承人
传承人活跃度头部集聚效应显著,不同传承人活跃度差异较大。10月,受疫情影响,非遗传承人活跃度总体下降,传播活力总值相较上月下降23.25%。在排名前20位的非遗传承人中,19位为相声、京剧、越剧、豫剧等戏曲曲艺名家,占比为95%,戏曲曲艺名家活跃度持续位居前列。与此同时,排名前20位的非遗传承人传播活力值占传承人传播活力总值的44.20%,头部集聚效应显著,不同传承人之间的活跃度差异较大。
非遗传承人通过媒体多形式报道提升传播活跃度效果明显。10月,中国新闻网以视频的形式,讲述了牙舟陶器烧制技艺传承人张禄麒传承牙舟陶艺,让非遗走进百姓家的故事;央视戏曲频道《角儿来了》“云游四方”特别节目,讲述了湘剧名家曹汝龙和长沙非遗的故事;新华社以图文形式,讲述了邢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张志忠传承千年邢窑技艺的故事。受此影响,3位非遗传承人10月非遗传播活跃度显著提升,进步名次均超过460位。
(三)非遗老字号企业
传播活力总值降幅超五成,食品药品类老字号排名靠前。10月,受疫情影响,不少非遗老字号传播活动明显减少,非遗传播活力总值较9月下降52.13%。在非遗老字号企业中,传播活力靠前的,多为食品药品类企业。在排名前20位的企业中,16家为食品药品类企业,占比达80%。
海天味业因添加剂“双标”(被质疑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含食品添加剂,国外售卖的则无添加)问题引争议,信息传播量大增。10月,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因被质疑酱油存在产品添加剂“双标”问题,在网络上引发广泛争议,相关信息传播量大幅增加,首次进入非遗老字号企业传播活力榜前三,位居第二(活力值为218)。
天津杨柳青画社探索“非遗+数字藏品”,传播活力大幅提升。10月,天津杨柳青画社同步发行非遗传承人手绘海河沿岸重点景观口袋书和数字藏品《海河绘》。受此影响,天津杨柳青画社首次进入非遗老字号企业传播活力榜前十,位居第八。
(四)非遗门类
传统戏剧类非遗传播活力持续领先,集中效应明显。10月,受疫情影响,非遗展演、传播等活动明显减少,所有门类非遗项目传播活力值均有所下降。其中,传统戏剧类降幅最大,较9月下降35.68%。但在十大非遗门类中,传统戏剧类传播活力值(5995)仍居首位。在所有非遗门类传播活力总值中,传统戏剧类活力值占比超过50%,遥遥领先第二位的传统美术类非遗(活力值为1510),非遗门类传播活力值集中效应明显。
典型事件
(一)全国多地举办主题非遗活动,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10月,河北、云南、四川、湖南长沙等全国多地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非遗活动,通过非遗主题作品展、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非遗宣传展示、非遗互动体验、非遗专场演出等多种形式,汇集当地优秀非遗项目,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热切期盼和美好祝福。受活动举办影响,全国多地非遗传播活力值均有所提升。其中,四川位居省级活力榜第六名,湖南长沙位居市级活力榜第七名。长沙弹词位居非遗十大门类曲艺分榜第八,湘绣、剪纸进入非遗十大门类传统美术项目分榜前十。
(二)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创新非遗传播新方式
10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了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探索创新非遗传播新方式。非遗旅游景区、非遗旅游小镇、非遗旅游街区、非遗旅游村寨4个类型共200个项目入选。其中,北京市天坛公园等78个项目入选非遗旅游景区,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非遗小镇等41个项目入选非遗旅游小镇,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湾文商旅步行街等40个项目入选非遗旅游街区,重庆市鞍子苗寨等41个项目入选非遗旅游村寨。受此影响,北京、山东、江苏、四川、重庆等入选名录的地区非遗传播活力值均有所提升。
(三)沿黄九省(区)暨晋冀鲁豫四省传统戏剧展演活动提升传播活力值
10月,沿黄九省(区)暨晋冀鲁豫四省传统戏剧展演活动举办。来自沿黄九省(区)和河北的20余个传统戏剧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加展演,河北的丝弦《大唐魏徵》、甘肃的陇剧《大禹治水》、陕西的秦腔《三滴血》、宁夏的秦腔《花儿声声》、河南的豫剧《王昭君》、山东梆子《刀劈杨藩》等精品佳作竞相登场。受此影响,沿黄九省(区)和河北以及当地相关非遗项目传播活力值均有所提升,其中,陕西、山东、四川、河南均进入省级传播活力榜前十,陕西、山东分居第二和第三。秦腔、川剧、豫剧进入非遗十大门类传统戏剧项目分榜前十,分居第三、第五和第八位。
(四)多地举办重阳节民俗活动,推动非遗热度提升
今年重阳节(10月4日)前后,浙江丽水、甘肃兰州、广东中山等多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了祭祀轩辕黄帝大典、“重阳·登高”文艺演出、非遗木偶剧展播、非遗敬老进社区等非遗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让观众尤其是老年观众充分感受“情暖重阳”,展现了敬老爱老的中华优秀传统,营造了全民敬老的浓厚氛围。相关活动的举办,有效提升了相关地区非遗传播活力值,其中,浙江位居省级非遗活力榜第九位,甘肃位居省级非遗活力进步榜第三位。同时,重阳节、黄帝祭典(缙云轩辕祭典)非遗传播活力值大幅增长,位居非遗十大门类民俗项目分榜前列。
(五)广东、陕西借助非遗搭建沟通桥梁,助力文化对外交流传播
10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匠心南粤 美美与共——中国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在日本东京举办,精选了广东省27项非遗项目44件实物展品,展示了广东精美的非遗艺术、精妙的工匠技艺。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陕西非遗之美”主题摄影作品展在法国巴黎上线,精选了近40幅摄影作品,通过数字化形式,展示了陕西悠久深厚的历史积淀,精妙绝伦的非遗技艺和陕西文化的独特魅力。受此影响,广东、陕西非遗传播活力值大幅提升,陕西位居省级传播活力榜第二位,广东省广州市位居市级非遗传承活力榜首位。
根据当前疫情发展态势,预计11月全国非遗相关活动仍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各地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多种形式的非遗展演、非遗体验和非遗宣传活动。11月总体非遗传播活力值有望再度增长,戏剧、曲艺、传统技艺等非遗门类传播活力值或将继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