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层 » 正文

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07  浏览次数:81309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红色文旅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在助力第三产业壮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在有效弘扬优秀红色文化精神的同时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红色文旅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在助力第三产业壮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在有效弘扬优秀红色文化精神的同时,将文化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实现乡村振兴。本端以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陕西白鹿原影视城、福建中复村为例,报道其在红色文旅资源开发、应用领域的新作为、新经验。


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

沉浸式体验展现老区新风貌


苏  锐

▲ 孩子们在红嫂家乡旅游区参加研学活动    红嫂家乡旅游区供图


今年国庆假期,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的红嫂家乡旅游区热闹非凡。不少当地游客来到景区,参加景区举办的首届影视戏剧节。首届影视戏剧节以“看演出、探剧组、赏民俗、品乡食”为主题,为游客准备了《跟着共产党走》《战地医院》《识字班》等红嫂故事沉浸情景短剧演出,在景区百年古村主街道上,还有民俗秧歌巡回演出。

近年来,红嫂家乡旅游区把保护生态环境和本地文化结合起来,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和乡村文化资源,不搞大拆大建,采取“以旧维旧”保护性开发模式,与传承红色文化、乡村文化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与影视拍摄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保护和开发共赢。

红嫂家乡旅游区于2008年建成,占地2000余亩。景区由“古山村”“古县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乡梦影视服务中心”“沂蒙红色写生基地”等组成,可同时接待2万名游客、1200人食宿、5部及以上影视剧同时拍摄,是一处集红色旅游、红色教育体验、绿色养生、影视拍摄、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景区。

红嫂家乡旅游区所在地——沂南县常山庄村是“抗战模范村”。“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是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和沂蒙红嫂精神诞生地。近年来,红嫂家乡旅游区依托丰富红色资源,建起了由“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等红色展馆组成的爱国主义教育区,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先后有200多万名党政干部群众前来接受参观学习。

红嫂家乡旅游区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力大的产业优势,打造“一景带四员”:土地入园当社员、景区务工当职员、穿上戏服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打造了乡村振兴“常山模式”,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

常山庄村民刘存运现为红嫂家乡旅游区的工作人员。他说,如今实现家门口就业,工作之余还能照顾家庭,收入也实现了增长,自己非常满意。

像刘存运一样,红嫂家乡旅游区周围的常山庄、张家峪子、双泉峪子、西寺堡、董家庄等村160多人,在这家景区上班就业,从事售票员、导游、酒店服务员、保安、保洁等工作,每月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此外,有近200名村民从事建筑、绿化等季节性用工,还有300多名村民在景区及周围开设了农家乐、民宿、手工艺品制作、土特产销售等,收入均很可观。

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的新时代村庄,红嫂家乡旅游区以红色文化给百年古村注入活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40多所知名艺术院校“写生创作基地”。

红嫂家乡旅游区在景区蟠龙湖边,建起一条长300米的“沂蒙文化长廊”。把革命根据地沂蒙山区的红嫂、历史英雄人物事迹和故事以石雕的形式展示,形成了独特的沂蒙文化展示厅,营造了“红嫂家乡,亲情沂蒙”的浓厚文化氛围,被评为“沂南十大文化符号”。

如今,沂南县文化和旅游部门和教育部门紧密配合,组成研学旅行课题开发小组,充分利用景区资源,主要由当地村民参与,开发了以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拓展为主的研学旅行课程。课程主要由“六个一”组成:穿一套八路军军装,走一段革命路;忆一段红色历史,受一次红色教育;唱一首红歌,感受一段情怀;组织一场比赛,体验一段激情;送一次军粮,支援前线;看一场实景演出,圆一个表演梦。

沂南县文化和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些年,为助力红嫂家乡旅游区发展,助推红色文化传承,当地政府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修建全长17公里的沂蒙生态大道,投资8000万元修建25公里的红色旅游专线,重修336省道,开设旅游专线公交,便捷的交通将红嫂家乡旅游区与周边景区连点成线,激发了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活力。


陕西白鹿原影视城

“幸福产业”带动美丽乡村绽放新光彩


  秦  毅  文/图

▲《二虎守长安》演出现场


“这块红布就是我们守城的热血、保家的红心;这块红布,就是我们将士不怕牺牲的信念……”在陕西白鹿原影视城的二虎剧场里,爱国将领杨虎城的话语掷地有声。这一展现杨虎城、李虎臣率全城军民开展西安保卫战历史史实的实景剧《二虎守长安》,通过与影视特技特效的结合,已经让上百万人次的观众走进历史、铭记历史。

当年,共产党人为杨虎城、李虎臣抗敌提供了巨大支持,中共西安地委积极帮助守军筹划军需和粮食,组织学生进行宣传鼓动和救济工作。“我们根据史料,真实地在剧中还原了进步青年走上街头,参与抗争和营救的场景,并邀请游客参与演出。”白鹿原影视城相关负责人说。

白鹿原影视城是陕西首座集影视拍摄、文化休闲、精彩演艺、科技旅游、沉浸式夜游体验项目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园区,于2016年7月开放运营,累计接待游客1400余万人次。近年来,白鹿原影视城把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嫁接”,走出了一条“围绕旅游促发展,抓好经营促振兴”的双赢之路,不但传播弘扬着红色文化、关中民俗文化,而且让周边村镇及村民享受到景区发展带来的实际效益,让城市游客在乡野中实现了田园梦。

“白天在白鹿原影视城感受文化氛围,晚上玩累了,看完演出,就在附近体验乡村民居,休闲体验两不误。”打算与家人夜宿蓝田县小寨镇董岭村的市民王先生这样说。

从昔日的“贫困村”“空心村”,到如今的“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背靠白鹿原影视城的蓝田县小寨镇董岭村,6年来因景区的带动效应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远处的杨木寨村和老虎沟村同样享受“白鹿原”IP红利:百余户村民利用自家住宅和院内空地,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平均年收入3万元至20万元。

今年夏季,虽然受疫情影响,董岭村、杨木寨村等周边村落的民宿生意依然火爆,逢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近年来,随着影视城内业态的不断丰富,特别是以“光影+演艺+艺术装置”的全沉浸梦幻山谷光影秀《夜谭·白鹿原》等“夜态”项目的持续推出,这种带动发展之势更为明显。

以董岭村为例,仅住宿一项,该村每年人均收入就增加了4000余元。“白鹿原影视城带动我们脱了贫,还让我们吃上了‘旅游饭’,这是几辈人都不敢想的事!”董岭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岳峰说。

距离景区南北入口最近的杨木寨村和老虎沟,利用自家住宅和院内空地,依靠稳定的客流,纷纷做起了住宿、餐饮和停车场生意。据统计,影视城周边共有116户,规划停车位1940个、餐馆16家、住宿15家。2016年至2021年,每户利用停车收费平均年收入达5万元至10万元,餐馆每户平均年收入5万元至20万元,院内住宿每户平均年收入3万元至8万元。

尤其是2017年至2019年,景区年平均接待入园游客约300万人次,周边村民无论是餐饮、住宿,还是停车生意,可谓是家家生意火爆。“每逢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我们还会专门安排管理人员与当地村委会协调配合,利用空地规划停车位作为景区备用停车场,并派出摆渡车免费接送游客,为当地村委会日平均增收1万元至1.5万元。”白鹿原影视城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当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嫁接”,一个个宜居宜游、村庄与景区融合的美丽乡村正在景区周边绽放。如今,在一系列乡村振兴政策的激励下,景区周边采摘、农家乐、单业态民宿等乡村旅游,正逐渐升级为科技农业体验、文化研学、民宿集群、田园露营地等品质游产品,更加注重休闲中的交互体验与社交属性。

为适应当下游客需求,白鹿原影视城不断挖掘自身文化与产业特色,结合“网红流量密码”,建设西安首个唯美童话系网红打卡小镇——Lummo小镇、打造慢生活和现代时尚相融合的景区网红街区,增强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

“这是我第三次来白鹿原影视城了。这一次来,感觉变化非常大,景区内的游玩项目更多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更热情了,基础设施和整个环境也都越来越好了。”今年国庆期间来到此处的游客王女士这样说。

“依托景区的发展带动周边村集体经济壮大,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并通过业态导入、技能培训、社区营造,不断提升农民的人文素养和技能水平,真正地让乡村文旅带动当地老百姓走上致富路。”白鹿原影视城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通过形成景区体验式业态集群和周边花园式村落的良性互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品质出游提供新供给,不断绽放幸福产业的强大魅力。


福建中复村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黄国勇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是全国4个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汀段)的核心建设区。近年来,当地推动打造长征出发地景区,持续擦亮“出发地小镇”品牌,依托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实施“红色+”工程,以红促绿,带动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农村电商等产业与红色旅游多点融合,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鲜红底色的新表达

中复村红色资源丰富,保留着红军长征出发地遗址群和松毛岭战地遗址群等众多革命遗址,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寿公祠、红军桥等5处省保、1处县保和红军街等一大批革命遗迹。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被授予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为推动革命文物保护,中复村围绕长征出发地景区建设,编制《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乡村发展规划》,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战地遗址保护工程,修缮景区内部及周边红色旧址。将长征出发地主题邮局、红军桥、红军街、观寿公祠、长征步道、超坊围屋、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等红色地标连点成线,推出精品红色游线路。

为了提升游客观光游览体验,中复村不断完善配套设施。走在中复村至松毛岭这条全省首批“最美乡村‘福’路”上,走进村里,战斗遗址生态步道、军民鱼水情主题街、景区入口标志、长征主题路灯,恢复原貌的红军街,让人流连忘返。

目前,投资2.16亿元的长征文化公园(长汀段)——中复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投资2.8亿元的松毛岭保卫战遗址保护提升工程以及投资1.77亿元的游客服务中心和研学基地正在实施,一批新的网红打卡点破土而出。

当地还通过多种方式,打造弘扬革命文化新模式。2021年10月22日,全面展示中央苏区邮政历史的“长征出发地主题邮局”投入使用,结合邮票、明信片、老邮筒等元素,系列红色主题文创产品再现了别样“红色记忆”。

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陈列馆,结合历史照片、图表、文物,以及场景还原和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段,反映松毛岭保卫战和红九军团开始长征历史事件,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打造沉浸式场景复原的体验空间。

鲜活故事的新传播

“六子当兵”“生命等高线”“松毛岭之恋”……这些中复人最爱讲的故事,被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口口相传,多年来,被各级媒体报道超7000次,还在抖音等平台走红。

钟鸣是红军烈士的后代,2012年他放弃在北京蒸蒸日上的事业回村,当起长征第一村中复村第一位红色讲解员,10年间他已讲解8000多场次,听众过百万人次。如今,在钟鸣的带动下,中复村“人人都是红色讲解员”。

“在一张张动情的脸庞里,仿佛看到了无数个自己。”钟鸣说。2017年,儿子钟振华在他感召下,辞去厦门的工作回村,也加入了讲解员队伍。蔡齐齐是古韵汀州的讲解员,她和小姐妹们一起在抖音等平台宣传中复村。中复村还组建了讲解员志愿服务队、学生志愿者讲解队、文化志愿宣讲团等。

“髻子剪掉盼哥回,一生一世不忘情……”9月20日晚,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演播剧目,反映松毛岭战役的福建原创歌剧《松毛岭之恋》线上展播,让全国观众看到别样的中复村。与此同时,大型纪录片《长征》和电视剧《红色摇篮》等在中复村取景,“星火永传承·点亮长征路”福建长汀红色半程马拉松活动举办,不断扩大知名度。

近年来,到中复村开展的各类研学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红军长征出发地等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龙岩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观寿公祠)被列为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学习点。还以实物、实景、实例为载体,以VR等体验性科技为辅助,开展更加生动的现场教学。

随着知名度持续提升,中复村吸引了众多团体、游客和学者来中复开展参观、学习和考察。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到中复村参加培训的党员干部达50万人次,接待游客突破110万人次。

红绿交融  红旅兴乡

今年8月1日,福建省长征第一村乡村振兴促进会成立,为中复村发展注入新血液。“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打造具有凝聚力、影响力的新型乡村社会组织,充分利用独特红色资源,吸引乡贤回流,汇聚社会力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促进会执行会长钟仰浩说。

促进会从一个侧面照见当地凝心聚力推动红旅兴乡的繁荣景象。南山镇党委书记戴永迪表示,将通过构筑红色旅游全产业链、现代农业增势赋能、电商助力加码,将红色旅游、现代农业与农村电商有机融合,打通全域旅游经脉,构建“红+绿+人文”三点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以长征出发地景区为核心,桥下、塘背、长窠头3个红色美丽村庄共同开发利用塘背暴动旧址等红色资源,形成“绝命阻击生命线·长征出发红飘带”IP。构筑“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就餐和住宿场所6家、商铺300余家、民宿12家,开发红色小创意产品20余种,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带动从业人数近400人。今年以来,中复村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3000万元。

在松毛岭战争遗址处白叶洋村,以当年红军主要饮用水“红军泉水”开发生产的“红军可乐”,名声在外。福建省红月洋酒业有限公司自2016年投产,年产量达100万斤以上。

南山镇全力打造“省级蔬果现代产业园”,总产值超4亿元。建设全省唯一一家投产的百香果组培苗基地,年培育脱毒种苗150万株以上,产值800余万元。

中复、桥下、邓坊等沿线7个村开展“跨村联建”,打造长征出发地文旅综合体——001蜜语田园,培育连片500亩百香果基地、1600亩油茶示范基地、70余亩鳗鱼养殖基地,每年产值5600余万元,农民收入达300余万元。

塘背大叔、江夏米粉、火妹子等20余家电商一字排开,红军街如今成为网红电商街和全县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中复村将红色旅游、现代农业与农村电商有机融合,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推行“基地+农村电商”新模式,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山茶油、百香果、老酒、客家姜糖等土特产;开展党员直播带货,推介红色文化,带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返乡青年等纷纷加入直播带货队伍,带动全镇直播带货点40余家,加入“全闽乐购·福见长汀”商旅消费活动,电商产业销售额攀升至1800万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