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立足红色根脉 传承红色精神 助推旅游高质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30  浏览次数:114672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红色精神一脉相承、相互辉映,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红色精神一脉相承、相互辉映,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红色精神深入人心,不仅带动了各地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也扩大了红色精神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本端选取几个地方将红色精神注入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展现红色精神在赓续红色血脉、提升文化旅游的体验方面的独特作用与重要意义。



1

打造“西柏坡精神”高地 平山谱写新时代新篇章


范海刚  本端驻河北记者  李秋云


▲ 革命圣地西柏坡  范海刚 摄


河北省石家庄西柏坡是闻名全国的革命圣地,“三大战役”在这里指挥,“两个务必”在这里诞生,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多年来,平山县以西柏坡红色资源为龙头,将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与产业布局、全域旅游相结合,使红色资源成为“西柏坡精神”传承的载体,不断带动周边山区的经济发展。

立足深厚的红色根脉,西柏坡不断丰富红色教育形式,使越来越多游客走进西柏坡,接受革命精神洗礼。西柏坡纪念馆建馆以来,共接待各界干部群众超8000万人次,参观人次持续攀升。搭乘红色旅游快车,西柏坡及周边村庄也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环境整治、民居改造,村子越来越美;道路提升、景观打造,文旅基础设施工程日趋完善。同时,当地旅游业态持续增加,旅游秩序日趋规范,西柏坡的旅游品牌越擦越亮。

2004年大学毕业的闫二鹏,十分看好家乡的红色旅游资源,回乡做起了旅游服务业。从招待所、饭店到会议室,从红色拓展基地到红色研学……依托西柏坡红色资源,闫二鹏的事业越做越大。像他一样,西柏坡村九成以上家庭从事旅游服务相关工作。2021年以来,按照突出旧风貌、还原老场景、展现新环境的思路,西柏坡村修建了村史馆,新建了民俗村,推出了一系列红色体验项目,文旅业态日益丰富。

2021年春节前夕,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全村依靠团结的力量脱贫致富的故事。2021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北庄村全体党员,让这个小山村沸腾了,也让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团结就是力量》从北庄唱响,如今依然是当地发展的精神力量。现在,北庄村的红色文创电商展销基地已经投入使用,老区特色文创产品和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十分火爆;智慧田园大棚内,草莓、西红柿等有机特色果蔬挂满枝头;好乡亲365超市、团结大食堂、古月豆腐坊、特色民宿等陆续投用,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让村民们这碗“旅游饭”端得更牢。

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所在地——李家庄村成为精品民宿“打卡地”,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产业链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前身(中央外事组)所在地——柏里村成为集生态休闲、特色民宿、会议会展、研学教育、文化体验、户外运动、康体养生、亲子游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生态度假地。如今的平山县,红色底蕴和绿水青山交相辉映,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铿锵有力,老区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全面实现平山文化旅游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平山县将大力传承弘扬‘西柏坡精神’,以西柏坡、北庄、李家庄等红色旅游景区为突破点,建设西柏坡红色旅游聚集区,打造‘西柏坡精神’高地,把‘西柏坡精神’叫得更响、擦得更亮、传得更远。”平山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齐正平表示,该县将实施重大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让文化和旅游串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推动平山文旅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休闲目的地。同时,以西柏坡、沕沕水、红崖谷等20多个乡村旅游点为主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游客引进来、留下来、游起来,使父老乡亲乐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奋力谱写新时代老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

沉浸式体验让“红旗渠精神”入脑入心


本端驻河南记者  张莹莹


▲ 红旗渠元宇宙剧场  红旗渠风景区供图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调研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誉为“人工天河”。

修渠的过程中孕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不仅记载了林县人民那段战天斗地的奋斗历程,更成为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时光无言,精神不朽。2021年9月,“红旗渠精神”入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如今,国家5A级旅游景区红旗渠,吸引着成千上万人前来参观学习,寻找精神动力、源头活水。红旗渠干部学院和红旗渠纪念馆等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重要党性教育基地之一。

站在元宇宙剧场蜿蜒的通道上,眼前的360度屏幕里播放着红旗渠的故事,从民工上山修渠到红旗渠通水,从贫瘠落后的小山沟变成富美林州,让人仿佛回到了那段艰苦的修渠岁月……今年“十一”期间,红旗渠风景区的红旗渠元宇宙剧场,刚开业就吸引不少游客前去沉浸式体验。

“红旗渠元宇宙剧场采用六面电子屏全景铺设,面积1200平方米,是河南省首家元宇宙剧场。”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永艺介绍,剧场主要借助XR、数字孪生等技术构思,凭借新型数字化技术设施搭建,通过定制影片还原了红旗渠修建场景,环屏展现当年安阳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壮举以及现今红旗渠的美丽景象。

为了让“红旗渠精神”更加入脑入心,2021年4月,林州市新建了“红旗渠精神营地”,可容纳5000余名学生同时开展研学、劳动和综合实践教育活动。

为使红旗渠精神营地可持续发展,该营地和国内高校联合建设了国家社科基金研究基地、营地产业博士工作站和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加快培育“旅游+研学”“旅游+培训”“旅游+乡村振兴”等新兴业态,率先在全国打造“文旅教体乡”一体化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按照规划,林州市正致力于打造红旗渠精神研学旅游板块。2022年,实现红旗渠精神营地、红旗渠研学成长营、红旗渠研学基地“两营地一基地”运营模式,可日均接待1万人次。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面旗帜。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弘扬包括‘红旗渠精神’在内的宝贵精神财富,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力量。”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3

传承“吕梁精神” 创新红色文旅


朱  萌  本端驻山西记者  郭志清


▲ 实景剧《梦回南圪垛》演出   临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吕梁山区曾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晋绥边区核心地区。革命战争年代,吕梁人民养兵十万、牺牲一万,孕育了对党忠诚、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吕梁精神”。而今,山西省吕梁市充分挖掘、弘扬和利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续写新时代老区文旅发展的“吕梁英雄传”。

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赋予了吕梁儿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英雄气概。伟大的“吕梁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位于吕梁山东麓的汾阳市贾家庄,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新中国成立之初,村里男女老少白天黑夜连着干,用十几年的时间治水改碱,把近3000亩盐碱地变成了适宜机械化耕作的沃土良田。近年来,贾家庄村将废弃水泥厂房改成了工业文化创意园,在此举办86358电影短片交流周、吕梁文学季等大型文化艺术旅游活动,每年吸引游客200多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突破3万元。

依山而建的中阳县神圪垯村布局启动了以乡村旅游牵头的四大产业,包含农业、康养、体育、文化4个板块,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重新回到这座曾经的“空心村”。依托独特的地势地貌,2018年以来村里成功举办了越野摩托车赛、自行车越野赛等全国性赛事,以及乡村旅游文化节、美食节、乡村旅游发展论坛等活动,吸引游客10余万人次。2019年,村里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全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力争让游客玩得更舒心,也让村民享受到更多的发展红利。

信仰之火,引领奋斗征程。2017年8月,全长320公里的吕梁沿黄扶贫旅游公路正式开工。2018年6月,一列印着“蔡家崖号”字样以及八路军敬礼卡通形象的红色旅游列车开进了兴县蔡家崖村,村里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客流呈现井喷式增长,最高日接待量超过7000人次。同年,投资4660万元的蔡家崖晋绥风情一条街投入使用,全村半数以上的劳动力都从事了与红色旅游相关的行业。

吕梁市抓住列车开通契机,举办“乘蔡家崖号列车,赏吕梁山风光”旅游季。旅游公路和旅游列车的沿途县也纷纷行动起来,推出各具特色的红色旅游活动,收到良好成效。

远眺吕梁山,这些乡村蜕变的故事,生动讲述着“吕梁精神”的当代价值。在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做了19年义务讲解员的尹拯山不仅自费采访战争亲历者、拍摄纪录片、编写纪念册,近些年更是通过网络不间断地为当地做着义务宣传,成了馆里的“网红”。尹拯山说:“在吕梁,像我一样的‘红色宣传员’随处可见,我们希望能尽自己绵薄之力,把‘吕梁精神’传承下去。”

“将来的人们还会记得我们吗?他们会不会把我们……忘了呢?”“不会……不会……不会!”正如临县红色实景剧《梦回南圪垛》中让无数游客为之落泪的台词所说,大山巍巍,精神永恒。在信仰之地,会有一代代新人赓续传承,扛起新时代担当之责。

4

活化“谷文昌精神” 打造全域生态旅游岛


本端驻福建记者  黄国勇


▲ 清明期间东山县小学生祭扫谷文昌墓   东山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在福建,空气都是甜的!”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的第二场集体采访中,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的话让福建再次登上热搜。然而福建的青山绿水并非天赋异禀,虽有3752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历史上也曾黄沙漫天。

“见到木麻黄,想起谷文昌。”形似蝴蝶的蝶岛森林覆盖率达36%,绿化率达96%,在这条由30多公里的海岸线筑起的“绿色长城”上,当年谷文昌带领东山军民种下的每一株木麻黄,都在讲述着谷文昌与东海绿洲百姓间感天动地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讲话中提及谷文昌,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谷文昌精神”内涵丰富、历久弥新,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一个执政为民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东山县大力弘扬“谷文昌精神”,深入挖掘整合全县旅游资源,推进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旅游体验、提高旅游品质、赓续红色血脉。

带孩子们画防沙治沙场景、参观金銮湾、研读百里林地展板内容、拍摄观察木麻黄生长、瞻仰谷文昌雕像、宣讲、支教……今年暑期7月6日至11日,福建农林大学“云雁成行颂谷公,青志助力乡村行”实践队,赴东山沿谷文昌文化路线开展研学。

为深化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拓展学习内容和形式,东山县以感受、追忆、缅怀谷文昌精神品格为切入点,完善提升、策划开辟“谷文昌精神现场体验教育专线”,整合谷文昌纪念园、东山保卫战纪念园、金銮湾生态片林示范点、赤山林场东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旗水库、南门湾防潮海堤、后澳避风港等与“谷文昌精神”有关的展馆和谷文昌同志在任时带领干部群众修建的民生项目,供党员干部、游客群众参观学习。这条现场体验教育专线生动再现了谷文昌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致力发展的实干精神、清正廉洁的优良品格、注重生态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期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学谷公、见行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课堂。

今年,东山县谷文昌廉政主题馆被列入福建省25个省直机关廉政教育点。主题馆创新传播方式,组织创作微视频、H5、Vlog、音频故事等新媒体产品,为“谷式家风”提供多种载体组合,还发出H5“云祭扫·思谷公”倡议,让“谷文昌精神”从历史中、典籍里、展馆内走进千家万户。

碧海蓝天、青山绿水、文化传播让“谷文昌精神”的发祥地成为海内外游客趋之若鹜的著名旅游岛。当年风沙肆虐的荒岛,在百里木麻黄的守护下,变成了谷文昌口中常说的“米粮川”,造福东山县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风景名胜区,东山县也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县、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十大滨海旅游精品、福建十大美丽海岛等称号和荣誉。

东山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佘桂发表示,作为首批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东山县将进一步活化“谷文昌精神”,通过打造一批旅游新业态、文旅新项目,完善旅游要素配套,高标准举办一系列国际体育品牌赛事,依托各村镇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文化休闲旅游新业态,进一步丰富全域旅游内涵,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提档升级,加快“一海九湾七基地”建设,推动东山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