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用文物讲述“和合共生”的中华文化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18  浏览次数:112567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刘源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了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展示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发展脉络,弘扬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由故宫博物院与中国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刘源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了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展示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发展脉络,弘扬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由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于近日开幕。展览通过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丰厚典藏文物,从宇宙、天下、社会、道德4个层面,阐述中华“和”文化、“合”理念的内涵与价值,描绘中华文明和平发展之宏图。


▲ 展览现场  本端记者 卢 旭 摄


钟磬和鸣奏天地同和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的源头之一。从远古时期,古人就开始探索大自然的运行规则,崇拜上天,敬畏天地,祭祀祖先。礼乐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手段。“礼”“乐”最初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先民对日月星辰、山川鬼神的宗教祭祀活动,人们以此表达对神的崇拜与敬畏,祈求神灵赐福。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人伦和谐。

在展览第一单元“天地同和”展厅中,清乾隆铜镀金双龙钮云龙纹编钟与青玉描金云龙纹编磬并立而置,映照出中华礼乐文化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编钟、编磬是宫廷雅乐中的重要乐器,明清时期规格最高的“中和韶乐”,演奏于坛庙的祭祀典礼和国家朝会殿陛典礼,编磬与编钟配套使用,即所谓“金声玉振”。

▲  铜镀金双龙钮云龙纹编钟   故宫博物院供图

其中编钟的钟体为浑圆的椭圆形,由铜铸造而成,表面镀金,前面正中浮雕铸造年款“乾隆二十九年制”,背面则为各自的律名,装饰以高浮雕云龙纹。悬挂编钟的架座称为簨簴,上簨雕刻龙首,左右两簴下承以五彩伏狮和趺座,表面髹以金漆,装饰以鸾鸟、五彩流苏,给人以壮丽华贵之感。

▲ 青玉描金云龙纹编磬   故宫博物院供图

此组编磬则选用新疆和田碧玉精心琢磨而成,玉质纯净莹润。磬体两面饰以描金云龙纹,线条生动流畅,描金纹饰的金黄色与玉质的碧绿色相映生辉。磬之长边为鼓,短边为股,即《周礼·考工记》所谓“股二鼓三”。股侧镌刻制作年款“乾隆二十九年制”,鼓侧则镌刻各自的律名。编磬的架子与编钟架尺寸完全相同,上簨雕刻凤首,左右两簴下承以白羽朱喙的卧凫。


▲ 展览现场  本端记者 卢 旭 摄


中西合璧展万邦协和


中国自古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加之族群众多,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是小邦林立。《尚书》就提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想,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协和万邦”由此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与核心价值之一。

展览第二单元以“万邦协和”为主题,侧重阐释中华民族处理对外关系时秉持的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展览将西汉张骞墓封泥、唐代文书等反映中华文化开枝散叶的众多珍贵物证,以及作为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盛况真实写照的唐代丝织品、驼马俑和胡人俑等串联,阐述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对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

展览还展出了众多历代外销瓷著名品种和从沉船打捞的出水瓷器,它们是中华文明由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辐射的重要证据,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一组东北亚地区和欧洲仿中国风格的瓷器,由此展现中国陶瓷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

▲ 金胎珐琅人物图执壶   故宫博物院供图

其中一把清乾隆时期的金胎珐琅人物图执壶颇令人瞩目,壶的造型沿用明代金执壶样式,制作结合镶嵌、錾刻、掐丝珐琅和画珐琅等工艺,胎体厚重,掐丝线条规整,图案精美,装饰高雅华丽。掐丝珐琅、画珐琅技艺均自西方引进,掐丝珐琅约在元代入华,画珐琅则于清代康熙、雍正时期由欧洲引进,至乾隆时期发展至鼎盛。该壶器身开光内所绘仕女与庭院人物,虽为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却使用欧洲技法表现,体现了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正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灿烂成果。

▲ 展览现场  本端记者 卢 旭 摄


繁华盛景绘宜民安和


第三单元以“宜民安和”为主题,侧重阐释中华文明对社会各阶层文化多样性、各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尊重与包容。展览通过“士农工商”“渔樵耕读”题材的绘画、器物、家具等内容的展示,描绘出古代社会农商百业共同发展、天下万民共赴繁荣的和谐图景。

其中《乾隆南巡图》卷之《驻跸姑苏》令不少观众驻足。该画描绘了乾隆帝在苏州胥门外舍舟登岸,经胥门进入苏州城,重点展现苏州阊门到胥门一带的繁华景象。卷中屋宇纵布,河流纵横,商铺林立,以大运河为整幅画作主轴,一番江南盛世气象。

▲ 《乾隆南巡图》卷之《驻跸姑苏》(局部)   国家博物馆供图

《乾隆南巡图》是描绘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乾隆帝第一次南巡江浙的巨幅历史画卷。这次南巡历时112天,行程5800余里。徐扬奉命以“御制诗意为图”,共计12卷。绘制内容分别为:启跸京师、过德州、渡黄河、阅视黄淮河工、金山放舟至焦山、驻跸姑苏、入浙江境到嘉兴烟雨楼、驻跸杭州、绍兴祭大禹庙、江宁阅兵、顺州集离舟登陆、回銮紫禁城。全图以中国画传统写实手法,将诗、书、画三者相结合,描绘了乾隆初下江南,省方问俗、察吏安民、视察河工、检阅师旅、祭祀禹陵和游览湖山名胜的情景,同时也描绘了锦绣江山和士农工商、官民人等的风情世态,真实反映了18世纪中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风貌。

此外,本单元还汇集了早期北方游牧民族金属制品、西南民族青铜乐器、辽金时期“春水”“秋山”题材的玉饰、明清时期《职贡图》卷、台湾风俗图册页等类型丰富、特色浓郁的民族文物,以及魏晋时期西北地区民族官印、隋唐时期伎乐俑、元代八思巴文瓷器、清代《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册页、中央政府与各地藏传佛教领袖的往来礼品等反映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多元一体的实物史料,阐述了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对中华文明兼容并蓄、延绵不断的重要意义。


铁画银钩书乐在人和


展览第四单元以“乐在人和”为主题,侧重阐释中华民族“人心和善”的道德观。通过古代先贤诚意正心、修身治国、警示教化、垂训子孙所用的经典刻本,宫廷与文人书画,陈设雅玩,以及铭刻“吟德怀和”“慎俭德”等省察格言的御用玺印和宫廷饰物,为观众开启了回望古代社会和谐景象的窗口。

其中展出的赵孟頫楷书《道德经》卷是元延祐三年(1316年)赵孟頫63岁时为友人进之所书,为其小楷代表作之一,卷首有赵孟頫所绘老子肖像。全卷5000余字一气呵成,点画精到遒劲,笔势圆转流动,结体严谨端庄,格调典雅,略参魏晋小楷之意,系作者晚年得意之笔。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言,内容却涵天覆地,挖掘了宇宙形成、万物本源、国家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系列哲学、经济和政治问题,小到个人修养,大到人类文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人类荣辱与共、命运相连,老子的理念极具全球价值。”对于这一珍贵展品,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解读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