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层 » 正文

每一个乡村都是新的课题和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14  浏览次数:98776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李琤



讲述人:孙倩(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西浮梁县臧湾乡寒溪村乡创特派员)



文化产业特派员,不能只谈产业不谈文化。在乡村做文化,不能简单地套用一种文化,而是要和当地本生的文化很好地对接起来。被产业化的文化,往往走的是复制路线,一个模板到处复刻。但天下之大,多样性的地域文化并不一定适合复制型的输出。落地无根,谈何生长。因此,因地制宜地创造和更新才是有效的行动,“适合”二字是首要的选择与评价标准。



以我在浮梁的实践为例。当时是由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等机构作为“文化使者”为浮梁发展建言献策,并以此为契机催生了乡创特派员,浮梁县组织部具体实施,随后推出了一系列方案、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我很荣幸受邀成为浮梁县001号乡创特派员,在当地用了几个月时间调研,最终选择臧湾乡寒溪村作为基地,以“艺术在浮梁”这个地域型艺术节项目切入,用文化活动、艺术展览为乡村做一些事情。从2020年7月开始调研策划筹备,到2021年5月的春季展开幕,再到当年10月的秋季展,以及2022年的日常持续运营开放,“艺术在浮梁”从无到有,在村里扎根下来,得到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得到村民们的认同,得到很多社会力量的帮助。以马岩松《大地之灯》为代表的国内外艺术家用本地化方式创作的作品,除了为村子创造了亮点、带来了流量,更大的收获是村民们的笑容和艺术家们被点燃的热情。



在寒溪村,文化艺术也许并不是落地产业的主体,却成为激活乡村的动因和拉动产业的重要介质。一方面,村民们亲自参与,作为志愿者和导览员,为游客们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洋溢着满满的自信,同时也在介绍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与外来者增加了沟通,增强了与城市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这些在村里的艺术改变了人们的想象和惯性思维,让很多年轻人、创业者看到了新的可能,他们也热衷于来到这里,展现情怀,实现自己的抱负,并带来适合乡村的产业业态与资源。和我们的初衷基本一致,“艺术在浮梁”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是正向的,是顺理成章的。能够在浮梁的乡村里安心做事,乡创特派员制度的保障至关重要。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政府的决心和眼光让我感到欣慰,也有足够的信心把“艺术在浮梁”坚持做下去并做得更好。



今年,我所主持的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从江西浮梁受邀来到广东南海。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经济水平、不同的城乡发展状态,也呈现出对文化需求的不同,这实际上又是一个新的课题与挑战。在广东南海,经济很发达,文化传统也非常深厚,进阶发展和城乡更新则正成为这里的课题。地域型艺术节的创生作用、激活效应能否对城乡融合创新发展有所助益,也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是一次为南海量身定制的、基于本地文化的长期艺术项目,我们希望它不仅作为一种精神食粮,更成为一种服务于生态、生产和生活,高质量发展的创生工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