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头条讯:湘桂两省交汇处的广西兴安县界首镇,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南来北往的游客流连忘返,震惊世界的湘江战役,可歌可泣,催人泪下。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壮烈的一仗,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仗。1934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工农红军从死亡线上走了出来,八万多部队,牺牲五万多将士,剩下三万余人抢渡湘江。为了支援人民军队,当地百姓拆下自家门板,搭建浮桥,帮助红军过江。英勇无畏的将士们,用鲜血染红了江水,“十年不饮湘江水、五年不吃湘江鱼”,在界首,一个个英雄的名字深深地印在老百姓的心里。
界首镇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界首镇党委以“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为目标,深耕厚植红色党建,助推高质量党建发展新篇章,抓牢阵地、品牌、人才三大工程,夯实红色党建基础。通过新建、扩建、提升等方式完成12个行政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突出红色文化内涵,创建设置各功能室,形成红色文化展示窗口。
界首镇注重红色品牌创建,深挖文化内涵,以“三学三比”、“八个红”、“三微创建”为抓手,逐步形成红色党建引领区、星级组织示范区和产业区。同时,该镇努力实施人才强镇战略,不断培育红色人才,圆满完成村“两委”和乡镇换届,选优配强班子;开展“两优一先”、“学习身边榜样”、党员评星挂牌、党员示范岗评选活动,激活红色“细胞”;组建红色先锋宣讲团2个,开展以“红色岁月”“红色人物”“湘江战役精神”为主题的红色宣讲“七进”活动,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重视红色资源利用、红色基因传承工作,让红色历史和红色资源活起来,成为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镇委书记王杰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市县领导的支持指导下,镇党委、政府加大对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有序对红军堂、界首渡口、小红军烈士墓、光华铺阻击战旧址等红色资源进行改造提升,成功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实践基地,争创全国红色研学培训新高地。
记者发现,红色文化微广场、微公园、微客厅宣传阵地在界首处处可见,从这些细“微”处,与“学习强国”“灵渠先锋”等媒介联合打造“板凳课堂”、“指尖课堂”、“红色夜学课堂”,开设“对党忠诚教育”主题沉浸式现场教学课堂——《湘江1934·渡江前夕》,通过“线上+线下”、“室内+室外”情景式互动式相结合等方式,让红色教育方式生动直观。
在界首,全镇多个党支部广泛开展“每日一句党章”分享、“每周晨读党史”、“每月党员党性剖析”活动,增强党员党性意识、不忘革命本色;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各红色文化广场、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现场体验教学1000多人次。
在界首,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有结合实际的引领。坚持党建领航发展壮大红色产业,是镇党委政府打造强镇、活镇、兴镇的大文章,是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界首成功创建红色湘江蜜桔产业自治区四星级核心示范区,建成兴安县红色湘江蜜桔产业(核心)冷链物流中心,桂北水果交易市场,唱响“兴安红色蜜橘”品牌。因地制宜、建立村集体经济数字实验室,创新实施“实体带动、资产运作、土地流转、服务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提升红色旅游品位,该镇引入红色旅游新业态,加速推进长征国家文化遗址公园“一廊一园”二期和湘江战役旧址陈列展示工程建设,依托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串联湘江古道、红军街、红军营,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红色湘江”乡村风貌示范带、红军街,持续促进红色产业健康发展。(记者 南雁 通讯员 罗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