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藁城,一座文化之城,千百年来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宫面、宫灯、宫酒”素有“三宫”文化之称,成为藁城区的特色文化符号。
近年来,藁城区不断把“三宫”产业与文化发展有机结合,努力打造代表藁城形象的亮丽文化名片,深入挖掘“三宫”文化内涵,做大做强“三宫”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石家庄市藁城区庄润宫面厂工人正在手工抻制宫面 王朋 摄
一碗宫面品味深远文化
盘条、上秆、拽条、拉丝、阴干……近日,笔者来到藁城区青竹宫面厂,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制作宫面,饧好的面条上架进行多次抻制,一排排、一行行,面条千丝万缕,非常壮观。
藁城宫面历史悠久,是河北省地方传统名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历经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藁城形成了完整的加工技艺和独有的膳食文化。藁城宫面手工制作技艺源于隋唐,盛于明清,据说,早在明朝时期,藁城一带的面食艺人就以精于制作挂面而驰名燕赵之地。《藁城县志》曾有这样的记载:“吾邑之挂面,系土人所艺,味极适口,相传数百载,曾进贡清皇室,故名产也。”
藁城宫面传承历史悠久,至今依旧保留着手工制作技艺。宫面以精粉、精油、粗盐为原料,经和面、饧面、开条、盘条、上轴、分面、上架晾晒、拽条、拉丝、阴干等十几道工序手工精制而成,制作时间也非常讲究,通常要在凌晨两三点钟起床和面,而且在制作过程中还会受到季节、气温以及空气湿度的影响,所以一般都选择在冬、春季节制作,基本上用一天的时间完成,经十几道工序做出的宫面,条细空心,油亮洁白,粗细均匀整齐。煮熟挑入碗中,半汤半面,汤清味佳,既可作主食,又可佐餐。因其系手工制作,故耐火而不糟,回锅而不烂,较有口劲,食用简便,富有营养。藁城宫面制作技艺于2013年入选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藁城宫面在继承古老手工艺基础上,发展创新技艺,打造名优品牌。根据人体微量元素的需求成分及摄入量,精细选料、科学配方。如今,品种多样的藁城宫面搭配了不同的营养元素,多以营养丰富且纯天然的鸡蛋、蔬菜、牛奶等为辅助原料,研制出了鸡蛋、荞麦、牛奶、辣椒、西红柿等各种适宜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系列宫面新品种20余个,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实现了传统宫面的营养化、多样化、精细化。
藁城区高度重视宫面品牌建设。为了提升和打造“藁城宫面”区域公用品牌,藁城区聘请专业公司对“藁城宫面”进行全方位的包装设计、宣传推介,大大提升了“藁城宫面”的影响力。培育了“青竹”“庄润”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宫面产品品牌,形成了以“藁城宫面”区域公用品牌联合企业品牌、系统化带动藁城宫面产业发展的局面,不断将藁城宫面及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并努力将其推向全国。
“为了进一步传承宫面文化,不断做大做强,我们投资建设了青竹宫面文化产业园,2018年12月,园区还被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认定为‘藁城宫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青竹宫面负责人严成敏说,青竹宫面文化产业园位于石家庄国家绿色农业科技园区内,设有宫面文化观光走廊展览馆、宫面文化广场、青少年宫面传承技艺研学教室、宫面免费品尝区等。在这里,游客不仅能体验到宫面生产千年传统工艺的魅力,而且能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宫面,让游客在游玩中了解宫面的百年传承技艺和历史文化底蕴。
目前,藁城宫面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系列化的生产体系。藁城宫面从业者、加工厂众多,宫面产业以贾市庄镇耿家庄村、西关镇丰上村等地较为突出,其中当属拥有藁城宫面纯手工制作技艺的贾市庄镇耿家庄村最具代表性,素有“中国宫面第一村”“宫面之乡”“宫面祖源”之美誉。截至目前,藁城区已经培育出规模化宫面生产企业14家,年产量达1.6万吨,产值2亿元以上,从业人员超万人。
▲ 藁城区“宫”文化特色商业街区宫里街夜景 王朋 摄
火红宫灯照亮幸福生活
天上北斗星,人间藁城灯。在位于石家庄市藁城区屯头村的宫灯博物馆,陈列着琳琅满目、形状各异的宫灯。
藁城宫灯起源于东汉,由纱罩灯衍变而来。最早的宫灯作坊应追溯到东汉建立之初,相传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郭圣通是藁城人,入宫后将家乡(藁城东南部一带)的手艺人组织起来,建立各种手工作坊,所制产品专供宫内及军营所用,其中灯笼作坊就在屯头村。
一花引来百花开。千百年来,参与宫灯制作的艺人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以屯头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制作与销售区域,其产品外界统称“藁城宫灯”,2006年,藁城宫灯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屯头村也被称为“中国宫灯第一村”。
藁城宫灯以红纱灯最为出名,在用料上以竹子做骨架,制成椭圆形状,结构上撑合自如,易于保存。在工艺流程上运用了传统自制工具,主架用竹板通过劈、刮、打眼、穿丝而成,上下座用木材铣圆、开豁口,与主架组装后,外敷红色绸布制成宫灯。
藁城宫灯多为椭圆形,也有传统六角形、八角形和四边形等造型。传统藁城宫灯以油灯或蜡烛照明,红绸布薄如纱,透亮通红,风吹不灭,深受民众喜爱。宫灯艺人师古而不泥古,在保持传统宫灯外形及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在用料和制作中均有改进。现主架用钢丝,上下座用铁皮或塑料,增强了宫灯的耐用性。
“近年来,藁城区大力发展宫灯特色产业,成立了宫灯协会,研究改进生产工艺。通过不断开拓创新,已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转灯、羊皮灯、纸雕灯等18个系列200多个品种。”藁城区宫灯协会会长白会平介绍说,现在的宫灯规格小到几十厘米,大到八九米,宫灯造型由过去单一的椭圆形发展到南瓜形、圆球形等多种形状。
藁城宫灯研创的“工艺纸雕宫灯”,将融蔚县剪纸艺术与宫灯造型融为一体,借鉴中国传统建筑的卯撬原理,拆装组合,方便运输,将宫灯由单一的节庆悬挂,变成了馈赠礼品,扩展了宫灯的适用范围。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等主题产品,使藁城宫灯声名远扬,今年,藁城宫灯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特许商品再次登上世界舞台,冰趣冬奥、祥瑞冬奥、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4款纸雕宫灯,设计制作颇为讲究,受到许多游客的关注。
宫灯古色古香,电商风生水起。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发展,藁城宫灯的销售渠道也从线下逐渐发展到线上,屯头村实现了“支部+电商”、电商连商户、党建富民强村的新跨越。目前,全村拥有在工商注册的电商卖家600余家,涵盖多个主要电商平台和销售网站,单纯电商渠道年产值超5亿元,顺利实现了传统宫灯的转型发展。“去年我们厂的宫灯销售了50万对,年产值达1500万元,其中一半以上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电商不仅拓宽了宫灯销售渠道,也让我们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屯头村宫灯制作大户苏云广说。电商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也打破了传统的限制,根据客户的喜好,在红灯笼上印上各式各样的图案与文字,用一种更新颖的方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近年来,藁城区为了普及宫灯历史,传播宫灯文化,促进屯头宫灯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力推动宫灯工业旅游项目,依托“中国藁城屯头村宫灯博物馆”和“藁城宫灯博物馆”两座博物馆,将藁城宫灯作为一项文化产业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游客可以参观宫灯生产车间,亲手制作宫灯,感受宫灯文化。藁城宫灯曾获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全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彩灯大赛)银奖、第七届中国(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金奖、首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最具商业价值奖等。
据了解,目前藁城宫灯已经占据了国内宫灯90%的市场份额,年产量上亿对,年产值20亿元,同时还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藁城宫灯在质量和工艺上不断改进,产品还从灯笼延伸到旗帜、婚庆用品等产品。下一步,藁城区将继续紧抓机遇、乘势而上,把宫灯产业与文化发展有机结合,努力打造代表藁城形象的亮丽文化名片,深入挖掘宫灯文化内涵,不断做大做强宫灯产业。
▲ 藁城区宫酒文化园 石家庄市藁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宫酒飘香传承千年历史
“相传汉光武帝刘秀征讨王莽路过藁城,纳郭庄村郭昌之女郭圣通为妃,郭家献上两坛藁城所产‘浓香醴’,刘秀喝后赞赏不已。刘秀称帝后下圣旨,藁城‘浓香醴’为皇宫专用,禁止出售,廉州宫酒从此名声在外。”河北宫牌酒业有限公司讲解员如此介绍。
藁城宫酒源远流长。藁城造酒源于商,兴于周,至汉代已成宴饮佳品,历经3000年而不衰。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下圣旨确立藁城(古称廉州)“浓香醴”酒为宫廷专用酒,“宫酒”由此得名。《藁城县志》记载“麯,土人造以酿酒,商人造此网利”。1972年,藁城区台西商代遗址出土了酒曲实物和酿酒作坊遗址,由此可见,藁城区酿酒历史悠久。
民国年间,由于战祸连连,酿酒业萧条,藁城宫酒工艺一度散落民间。上世纪70年代初,藁城县酒厂科技人员总结挖掘传统工艺,加以先进酿造技术,研制出现代“浓香酒”,后又开发出“精艺浓香”“特制浓香”。90年代初,又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研制出“宫酒”,使这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酒再现人间。2017年,藁城宫酒酿造工艺被列为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酒厂的酒窖里,笔者看到一个个独立的酒窖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酒缸和大酒罐,这些酒至少要在这里度过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正式上市。酒窖深处最吸人眼球的当属一排传承百年的木酒海,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精选优质木材,内壁用高档宣纸和糯米浆裱糊,小的几百张,大的上千张,既不漏酒又能透气,还能激发白酒微生物活力,加速氧化酯化过程,为宫酒增香。河北宫牌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兴介绍,这些木海是1945年建厂时的用具,现在很少见了,其中两个木海中盛放的原浆就是1945年时的产品,至今已经有77年,是这里的镇厂之宝。
来到河北宫牌酒业有限公司的酿池区,笔者看到一排排并列的酿池内填铺有覆盖物,酿池下便是正在进行发酵的各种谷物。藁城宫酒酿造技艺匠心独运,技法精湛,师徒相传,代代延续。
近年来,藁城宫酒在不断传承传统酿造技艺的同时,与现代酿酒工艺相结合,实现产业化生产,系列酒品远销国内外。现在藁城宫酒有红高粱酒、五粮酒、六粮酒和富硒小米酒等多个品种,现今的宫酒酿造技艺,在吸纳古传烧酒精粹的基础上,独创了制曲、蒸馏、发酵、陈酿、勾调等一整套特殊生产工艺,酒体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浓郁、醇厚绵爽、回味悠长”的独特风韵。尤其是藁城宫酒独自研发的“富硒小米酒”,工艺独特、口感舒适,在白酒酿造行业独树一帜,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2015年,河北宫牌酒业有限公司投资建造了宫酒文化园,园区按照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是石家庄地区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酒文化旅游景区,分为景观休闲区、历史文化区、生产体验区三大区域。景区古朴典雅、恢宏大气,彰显宫酒传统文化风采,尤其是至今完好地保存着上世纪流传下来的古酒海群,也就是传说中号称“天然酿酒师”的酒海,让游客深感震撼,内藏几十年的陈年老酒,散发着浓郁的窖香味,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宫酒文化。
叫响“宫”文化特色品牌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藁城特产马庄小米、丽阳晒醋、名仁香油等涉农产业逐渐和“三宫”文化品牌实现交融,地域特色明显,互补抱团发展良好。藁城区大力推动“宫”文化品牌建设。
2021年11月8日,藁城区成立了宫文化品牌产业联合会,现有会员54个,包括藁城宫面、藁城宫灯、藁城宫酒以及藁城宫米、晒醋、香油等系列产业龙头企业,初步成为统一收集共享信息、组织相关培训、扩大宣传、提升企业影响、提升企业产品销量和拓展“宫”文化内涵等多位一体的优质平台。
联合会为帮助“宫”文化企业经营者提升管理、跨越发展,聘请讲师做精准培训,并为企业培训网络直播销售人才,现已培训3期、60多人。同时,在国御温泉、旺洋商业广场等知名文旅景点、商埠重地设立3个藁城区“宫”文化品牌特产荟萃展厅,拓展企业销售渠道,打造“宫”文化宣传推广平台。
2022年,藁城区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商业街宫城印巷项目——宫里街。该项目总占地44亩,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总投资3.3亿元,是石家庄市重点建设项目、藁城区招商引资项目,集吃、喝、玩、乐、购、酒店、办公、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网红商业综合体。借助藁城宫文化这张城市名片,宫里街创造性地将宫文化品牌产业、地方民俗和建筑、商业有机融合起来,将“宫”这个国潮IP延伸到项目的各个角落,实现了商业和文化旅游的紧密结合,赏宫灯、吃宫面、品宫酒,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藁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表示,接下来,藁城区将充分依托“宫”文化优势,结合藁城历史文化,打好组合拳,深挖文化创意产业,加大研发力度,大力拓展市场,高标准建设“宫”文化大道,做大做强“宫”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藁城区打造实力之城、活力之城、品质之城、幸福之城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