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文博事业,4年免费培养,本科毕业即得工作、有事业编制,我觉得这个专业‘真香’。”刚满18岁的武思宜前不久被山西大学考古学院考古(文物全科)专业录取。作为第一批文物全科人才,4年后,武思宜会回到家乡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在交城县文物保护所里做一名一线文保工作者。
“我认为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可以通过我的努力挖掘三晋历史的绵长博大,为大众进一步了解交城、了解山西贡献我自己的力量。”武思宜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以及4年后的工作充满期待。
山西大学其他专业的新生也有对考古感兴趣的。河北考生小江遗憾地表示,文物全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很不错,不少外地考生也想报考,可惜只招收山西的学生。
“文物全科人才是根据基层文物工作实际,面向基层文物工作需求而设计的,经过本科院校正规培养后,能系统掌握考古、文物建筑、博物馆三大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我们叫文物全科人才。”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书林介绍,这是一种创新性培养方式,在山西省是首创,在全国也属首例。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文物资源富集大省,现存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可移动文物320余万件。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备案博物馆192家。由于山西文物数量多、分布广、品质高,长期以来,文物保护任务繁重,安全压力巨大。
新绛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杨英杰说:“老一辈逐渐退休,年轻的专业人才选择回到基层工作的不多,人员数量少、专业知识缺乏是县(市、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普遍面临的困境。”
去年10月,山西遭遇大规模持续强降雨,汾河下游新绛段发生决口,县里组织居民连夜撤离。虽然从暴雨来临那一刻起,新绛县的文保工作者都第一时间冲向保护文物的战场,每人身兼多职,日夜巡护、冒雨抢险、蹚水作业都已是常态。然而,面对罕见持续降雨和洪涝灾害,中心14名工作人员面对广布全县山野乡村的725处古建筑,仍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 去年10月,山西突降暴雨,新绛县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大益成纱厂抢险。
“太少的人承担了太多的工作。”交城县文物保护所所长张学斌也有同样的心声。他告诉记者,现在全所在编人员7人,负责全县313处文物点的文保工作。这7人年龄都在45岁以上,50岁以上的占了60%,有3人即将退休,人员年龄偏大,且文化素养、专业知识相对缺乏。
今年5月,针对现有问题,山西省文物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提出未来5年,山西将通过高考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免费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委托山西大学培养。山西大学考古学院考古(文物全科)专业由此而生。
程书林介绍,山西省文物局会同省教育厅、山西大学,专门编制了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在4年的培养中,2年半用于理论学习,1年半侧重于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操,使考古方向的学生会发掘遗址、墓葬,编写发掘简报;文物建筑方向的学生,要掌握建筑测绘、制定修缮方案;博物馆方向的学生能编写陈列大纲、布置简单的展览,毕业后能胜任相关基层文博单位的工作。
▲交城县文物保护所开展日常工作(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文物全科人才根据各县(市、区)编制情况确定招生数量,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县(市、区)级以下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定向就业,入职后直接为事业编制。文物全科人才在校学习期间免缴的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实习费和生活补助,由省财政负担,列入培养院校年度预算予以保障。
“这个培养方式太好了。”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说,他们前往永济中学、永济市第三中学等学校,在校门口详细解读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项目,发放宣传材料,许多考生和家长表现出浓厚兴趣。
招生过程中,山西省文物局也积极与省委编办、省教育厅沟通,对全省各县(市、区)文博事业单位的编制和需求开展调研,摸清底数,确保招生培养与基层岗位需求有效衔接。
“对基层文保单位来说,文物全科人才培养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如果人员稳定,将能支撑起未来30年基层的文物保护工作。”张学斌算了一笔“人才账”:文保所一共有10个编制,今年所里根据实际情况申报了一个录取名额,目前已与县里被录取的武思宜签约。待现有的3位老同志退休后,未来5年,文保所应该还可以招入四五名毕业生,为全县文保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这一系列举措可以吸引更多有志于文物保护事业的青年才俊参与到全省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有效缓解基层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加强基层文博机构专业工作能力并提高其研究水平。”新绛县文物保护中心今年签约了2名学生,杨英杰对这两位还未入学的未来“小同事”充满期待。他说,基层最缺乏的是技术型人才,可以想象,4年后,两位专业知识过硬的年轻人必能让基层文物工作力量更加充实。
在培养人才、定向就业的同时,基层工作的薪资待遇不高和上升通道较窄是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为了能长期将人才留住,山西省文物局人事教育处处长刘刚表示,在未来5年,将协调市、县(市、区)文物行政部门,在业务培训、科研经费上给文物全科人才和更多基层文保工作者一些支持。5年期满后,这些文物全科人才如果能取得较好的业绩,也有机会按照国家和省里的人员流动、选任等人才政策,获得更好的晋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