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扎根时代 心怀人民 厚积薄发 群星璀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6  浏览次数:112563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第十九届群星奖颁奖仪式▲ 广场舞《一起向未来》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为时代欢歌,为生活起舞,为幸福礼赞,为人民抒怀。9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河北雄安新区闭幕,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 第十九届群星奖颁奖仪式

▲ 广场舞《一起向未来》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


为时代欢歌,为生活起舞,为幸福礼赞,为人民抒怀。

9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河北雄安新区闭幕,闭幕式上公布了第十九届群星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团队六个门类的获奖名单。北京的舞蹈类作品《两室一厅》、广场舞类作品《一起向未来》和群众合唱团队——北京四中金帆合唱团分别获奖,成绩斐然,刷新了历届群星奖北京获奖数量纪录。

作为我国群众文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政府奖,群星奖是文化和旅游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推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升全民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全民文化艺术创造活力而设立的群文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评选不仅是一次群众文艺创作精品巡礼,集中展示了近年来群众文艺创作的优秀成果,也为群文创作、表演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本届群星奖,北京市共有10个作品入围决赛,最终摘得3项群星奖。这些带有浓浓时代性、烟火气、人情味的艺术佳作,这些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精品力作,集中展示了北京近几年群众文艺创作的新成果、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新成就、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风采。



▲ 群星奖舞蹈类获奖作品《两室一厅》


舞蹈 

以舞叙事、以事传情、以情动人

舞蹈作品《两室一厅》别具一格,独具匠心。它是带有明显戏剧风格的舞蹈,4位演员巧妙地以舞蹈语汇组成不同年代的全家福,记录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岁月痕迹。人们通过这部作品可以看到孩子成长、新婚后添新丁、老人去世等许多普通家庭都会经历的故事。作品呈现的是带着烟火气息的小家,说的是平平淡淡的“我们”,传递出的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深情、最柔软、最动人的情感,诉说“人间值得”。作品以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性格、特点和事件作为舞蹈的灵魂和叙事线索,以舞叙事、以事传情、以情动人。

以往,群众舞蹈多以群舞居多,但作品《两室一厅》仅有4人表演,无法秀队形变化、无法靠气场吸引眼球,自然对舞蹈细节有了更高要求。“作品中很多舞蹈语汇来自生活,比如牵手踏步等,把生活动作提炼出来更能引发共鸣。”编导张雅静介绍,创作之初,大家希望能在群星奖舞台上呈现另一种群众舞蹈创作的可能性。如今收获大奖,给了大家很大信心,今后也更愿意在创作中勇敢去尝试。


合唱 

和声共振,唱响时代

本届群星奖中,北京四中金帆合唱团表演的两首作品各具特色。正是在学唱、表演这两首作品的过程中,合唱团走过了一条传承与升华之路。

▲ 群星奖获奖群众合唱团队—北京四中金帆合唱团

作品《北京的秋山》由北京四中金帆合唱团原团长、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副院长徐鸣涧创作。“这首歌音程变化和转调很多,以声音体现出北京秋天色彩的丰富层次和多变。初听激昂,继而娓娓道来,在沉淀中引起情感共鸣。”北京四中金帆合唱团指挥王海竞说,可想而知,让好动的孩子们演绎这首歌曲难度有多高。合唱团里的孩子大部分未受过专业训练,要一个音一个音地教。徐鸣涧老师也多次到团辅导,这让孩子们看到了校友之间对于合唱艺术的传承和认真投入的态度。最终,孩子们用8个声部的混声合唱立体呈现了如油画般色彩层次分明的北京秋天,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和享受。

作品《追寻》改编自影片《建国大业》的主题曲,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守与捍卫,还展示了新时代的奋斗者对于未来国家发展的信心与希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进精神。备赛过程很艰辛,这无疑磨炼了孩子们的意志,使之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合唱团团长苏渝淇说:“我们是新鲜血液,需要韧性、抗挫折能力、不灭的希望,才能在面对任何困难和不确定性时都能保持镇定的强大气场来走这条追寻之路。”


广场舞 

舞出健康新风尚,展现幸福精气神

▲ 群星奖广场舞类获奖作品《一起向未来》

广场舞作品《一起向未来》从音乐、服装到动作编排都围绕“北京冬奥会”主题展开。作品通过全新的编排方式,简单易学又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舞蹈动作,呈现出当代北京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舞蹈服装摒弃了以往的华丽风格,使用最朴实的志愿者服装,以此让更多人感受到这支广场舞的魅力。《一起向未来》不仅具有广场舞的突出特色,又是冬奥题材,传递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这部广场舞作品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前夕不仅引燃北京百余万市民的学跳热情,还曾吸引全国3300多个文化馆响应、6067余万人学跳,其教学视频网上点击量达1.55亿。现在依然可以在许多群众文艺团队的日常活动中见到这支舞的表演。

▲ “永远跟党走”京津冀群众优秀节目展演

▲ 群星奖曲艺类入围作品《幸福的记忆》


群星璀璨,因扎根时代而熠熠生辉,因心怀人民而广博浩瀚,因厚积薄发而大放异彩。

群星奖获奖作品的背后,是文化馆艺术普及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厚植群众文艺创作基础;是艺术普及与艺术提高相结合,提升群众文艺创作品质;是各级文化馆人不忘初心、服务人民,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积极作为。以这些获奖作品为代表,近年来北京的群众文艺创作获得充足的空间保障和培训提升机会,并通过赛事带动和重大活动引领勇攀创作高峰,取得了丰硕成果。

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设施保障


▲ 北京市文化中心施工现场

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5年来,北京市的文化馆、街道(乡镇)综合文化中心建筑面积增长了14.25%,达到98.25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面积增长了14.43%,达到34万平方米;社区(村)综合文化室建筑面积增长了150.94%,达到445.42万平方米。北京市、区、街乡、社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达6937个,实现全覆盖,全市各类文化广场5616个,基本构建起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空间和设施保障。另外,已建成北京市文化中心、东城区文化中心、石景山区文化中心、顺义区文化中心、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群众参与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舒适的环境。

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文艺培训

▲ 北京群众文艺创作辅导现场

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5年来,全市各级文化馆、文化中心、文化站共举办公益文艺培训班4.76万个,232万人参训,培训内容涉及摄影、绘画、书法、舞蹈、器乐、戏剧、合唱指挥等12个门类。仅2021年就举办培训班1.33万个,比2017年增长了21%。在云端,北京数字文化馆汇集艺术普及慕课、教学视频等数字资源5万多种,资源总量超过4TB。全市数字文化资源达4028.9TB,比10年前增长近3倍。这些线上线下的文艺培训也充分发挥了首都的文化人才优势,文化馆站业务干部、文化组织员、专家型和普通型文化志愿者等发挥各自特长,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艺术提升需求。

发挥系列品牌活动辐射作用

2017年以来,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艺术节全国群星奖参赛以及重要传统节日、现代节日、纪念日为重要时间节点,北京市积极推动群众文艺创作,作品数量和质量获得双提升,勇攀艺术高原高峰。

据统计,北京群众文艺创作数量已从2017年的441部增长到2021年的900部,增长率达104%;5年累计创作3535部作品,其中获得局级以上奖项的作品达980部。

近年来,北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重大活动为引领,创作了众多喜迎党的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百年、迎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主题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曲艺、诗歌等各类优秀作品。

好成绩的取得建立在北京众多群文干部几十年如一日深耕全民艺术普及阵地的基础上,是群文人接续奋斗的结果。多年来开展的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之歌唱北京、舞动北京、戏聚北京、艺韵北京等品牌活动,四级联动、贯穿全年、覆盖全市,年均开展重点文化活动2万场,2017年以来参与群众约3亿人次。“舞动北京”活动连续举办十七届,“歌唱北京”活动连续举办九届,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艺术门类齐全、群众参与广泛,为北京群众艺术创作展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培养了大批群众艺术创编、表演和辅导骨干。品牌活动的广泛开展也为群众文艺创作的繁盛奠定了基础,使得北京地区群星奖入围作品门类齐全、题材广泛,所有作品都围绕一个核心——讲好北京故事,充分体现北京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也反映出北京三大文化带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北京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集聚、群文作品荟萃,北京市文化馆近年来深入校、企、军、街,多渠道打破行业壁垒,深挖创作和表演人才。北京在第十九届群星奖初赛阶段共征集了126件作品,其中30件作品入围复赛,10件作品入围决赛,涵盖群星奖所有艺术门类,入围作品数量排名全国第一。最终,北京摘得本届群星奖三项大奖,成绩斐然。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设施软硬件建设布局逐渐完善、文化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人们对多样化、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旺盛。北京将继续发挥首都文化优势,进一步激发群众文艺创作活力,强化首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优势,健全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机制,充分发挥群星奖的“溢出效应”,在未来的日子里立足时代的高度、拓展生活的广度、保持情感的热度、体现艺术的精度,用文艺精品反映和塑造伟大时代,不断擦亮群星奖品牌,让文化成果惠及更广泛的人民群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