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沿线,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通过推进红军长征村、长征主题红色小镇等项目建设,形成传统利用与红色记忆延续、红色文化活态传承相结合的典范区域,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长征沿线地区的干部群众在长征精神的激励下,共同绘就了一幅盘活文化、旅游、生态资源,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新时代画卷。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
今日瑶寨好风光
宾 阳 林延昌
▲ 美丽的龙脊梯田 宾阳 摄
“龙脊水酒清又清,水酒含来敬贵宾,请你接杯把酒饮,祝你越活越年轻。”在桂北,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梯田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瑶族声情并茂的“高山流水”迎宾酒仪式远近闻名。
“喝酒本是瑶寨的日常生活方式,现在成为旅游新礼俗。”当地瑶胞潘叔说,旅游发展起来后,游客多了,地方特色文化也得到更好挖掘,游客的玩法更多。而旅游经济发展后受益最大的是村民群众,家家建楼房、开民宿,收入增加了。
88年前,中央红军长征进入龙胜,翻越龙脊,他们百折不挠、不胜不休的精神激励着各族人民奋发向上。近年来,龙胜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和生态、农业融合发展。2019年,龙胜一举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龙脊瑶寨的乡亲们更是一马当先,在诗和远方中绽放新的精彩。
“正在和中央电视台编导商量红色旅游电视片的拍摄,下午老挝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考察团到访……”秋日的龙脊镇大寨村清风徐徐,大寨村原党支部书记潘保玉忙得不亦乐乎。潘保玉是龙脊旅游的早期发起者、推动者和参与者。20多年前,他在北京打工开阔了视野,之后回到龙脊发动村民群众搞旅游,整合梯田、民族文化等特色资源,与旅游公司签约合作,打造桂北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
精准扶贫开始之后,龙胜县委、县政府投入近5亿元用于包括大寨村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的升级,同时将全县旅游景点通过环线连接起来,大寨村迎来了乡村旅游的黄金时代。
2019年,大寨村共有293户,建有农家乐186家。“每一户农家乐一年收入最少也有6万块,收入最高的有三四十万。”潘保玉说,与此同时,每年年底,村集体可享受门票总额7%的分红,村民将根据耕种梯田的面积获得奖励分红。2019年全村分红720万元,人均5800多元。
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进行常态化防控的同时,2021年,大寨村270多户村民共得分红款430多万元。不仅仅是大寨村,整个龙脊梯田景区内的1000多户群众都在年前领到了旅游分红,这笔丰厚的“年终奖”总额达746.8万元。当年,景区群众各种旅游消费收益达2亿多元,全村人均年收入突破1.6万元,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金坑”变成“金山”。
“守好‘金坑’谋发展,打出旅游‘金钥匙’。”龙脊镇党委书记蒙积君表示,近年来,平安村、大寨村、龙脊村等龙脊梯田景区核心村,与旅游公司合作开发梯田景区,通过用梯田、民族村寨等资源入股,村民摇身变成“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收入年年攀升。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当地特色农耕文化也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推动了游客体验多样化和生态农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文化+旅游”让大凉山变了样
付远书
▲ 2021第三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举办期间,艺术家们引导当地孩子进行戏剧肢体游戏。凉山文旅集团供图
“大象长什么模样?有什么特点?该如何模仿它?”2021年12月,2021第三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举办期间,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音乐基地的舞蹈教室内,三拓旗剧团的创建人赵淼正带动50多个孩子进行戏剧肢体游戏的训练。现场,孩子还以舞台剧的形式重现了“火把节”这一彝族传说,想象力与创造力充满整个课堂。这让在一旁观摩表演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眼前一亮。“我听说整个表演从创作到排练还不到10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孩子们能大方地表演,将台词大声说出来,预示着戏剧教育已经在大凉山开花结果了。”
艺术扎根大凉山,不仅丰富了群众生活,还激发出民族文化的魅力。3年,3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让各种文化交织在这里,也让人看到被文化浸润和改变中的凉山。
无独有偶,截至2022年6月10日,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唯一定期不间断的公益音乐会,大凉山惠民音乐会已经连续演出500场。当地群众从一开始不熟悉观赏礼仪到对西方交响乐等有了基本的了解,再到对音乐鉴赏有了更多追求……惠民音乐会在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城市的文化品位。一个两年之前还在挣脱“深度贫困”的地方,一个世人眼中神秘悠远的民族地区,如今正努力成为中国文艺的新坐标、未来四川文艺的副中心。
不仅如此,作为“彝海结盟”的发生地,冕宁县彝海镇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文旅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将红色旅游资源与脱贫、奔小康相结合,鼓励当地村民积极投入到文旅产业中,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
彝海湖畔彝海村二组过去名叫“海子包包”,用彝语称为“斯达布希”。“海子包包”以前是高寒二半山区贫困村的典型,后被纳入彝海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探索以旅游产业带动精准扶贫的模式,并更名为“结盟新寨”。
如今,走进彝海结盟新寨,一条条通达家门的道路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一幢又一幢彝寨新居错落有致,黑、红、黄三色的点缀将村庄的质朴之美和彝风彝韵凸显得淋漓尽致。这是彝海村充分结合彝海景区的旅游资源,融合红色旅游、彝族民居生活体验、彝族民俗风情文化体验和经济林木培植等,促进产业交融引领,带动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结果。彝海村二组作为当地旅游亮点,接待着来自四方的游客。
结盟新寨的乡村旅游发展令人欣喜。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进村公路、村民住房、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寨内步道、旅游标识牌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条件逐步成熟,一些自驾游客纷纷走进彝海村,饱览田园风光、体验彝家生活。与此同时,村民也主动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来,开农家乐、销售农副产品,从旅游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
“现在路修通了,游客来这里游玩更方便了。”彝海村村民马海列铁老人说,曾经的苦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大家都积极参与到旅游业中,家庭收入也提高了。”彝海村支部书记沈达光介绍,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当地群众不仅学会了各种致富本领,而且深刻体会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贵州毕节:
串点成线激发文旅潜能
严海霞 胡 茂
▲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 高经时 摄
贵州毕节是一块红色热土。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途经毕节期间,创建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转战乌蒙山、扩红五千人……留下了许多伟大壮举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2019年,党中央作出建设长征等国家文化公园的重大决策部署,毕节一以贯之落实中央、省委的安排部署,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党建工程、民生工程切实强力推进,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筑牢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提振民族精气神。
以国家决策部署为指引,强调连点成片。毕节的长征文化遗址遗迹点多分散、整体单一。毕节市坚持规划“破题”,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特色文化,立足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统筹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功能区,科学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毕节段)建设保护规划》,将分散、单一的遗址遗迹进行整合,“串点”成线、“组团”成区,激发最大效能。
以“感悟”为主题,提质精品场馆。毕节红色资源丰富、革命纪念场馆众多,集中遴选展陈事迹多、受众范围广、示范带动强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等红色场馆进行维修改造和改陈布展,进一步增强革命纪念场馆沉浸式教学、时代化体验、情景化感悟的吸引力、感染力,培育一批富含红色元素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地标”。
以“文旅”为核心,推进融合发展。毕节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找准红色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结合点,按照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群众旅游、提振业态“三位一体”融合共建,为文旅融合赋能、为项目建设增效,打造体现红色元素的景点景区14个。今年游客参观人数达21万。黔西市大关丘林红军长征村、纳雍县枪杆岩红军长征村等项目已成为集红色教育、旅游发展为一体的精品项目。
毕节黔西新仁乡化屋村是黔西市最具代表性的苗族聚居村落之一,民俗文化特色鲜明,苗族芦笙舞、化屋苗族文化空间等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当地山奇水秀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化屋村围绕建设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全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旅游商品规模化发展、旅游核心吸引物精品民宿等建设工作,2021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旺季单日接待游客量近4000人次。随着当地乡村旅游的井喷式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以“重走”为重点,打造红色线路。毕节市依托史实资料,全面加强对红军长征线路的调查、考证,选择红军行军路线清楚、历史环境保存完整、自然和地质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成熟的红军路进行清理、维护、修缮,打造精品长征历史步道8条,扎实开展重走长征路研学体验活动,纳雍县梯子岩至枪杆岩红军步道线路、黔西市鸭池河渡口红军战斗遗址至大关盐号红军步道线路入选贵州省10条“最美长征线路”,纳雍县枪杆岩村入选贵州省10个“最美红军村落”。
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方面,毕节还将文保单位有机融入黔西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红军“开仓放盐”遗址,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关盐号旅游景区),鸭池河红军战斗遗址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鸭池河旅游景区),“大关盐号遗址”获批为毕节市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好这些红色景区、场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阵地作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江西瑞金华屋红军村:
“小康路上,我们不掉队”
李 琤 文/图
▲ 华屋村村民如今都搬进了新房
酷暑,乘着夜色行车来到红都——江西瑞金,来到“17棵松”故事的发生地,赣闽交界的瑞金市叶坪镇华屋村。
这里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瑞金。为了支援红军、参加革命,当年的瑞金城乡掀起了参军热潮,仅有43户人口的瑞金叶坪镇黄沙华屋村,每家每户都有人参加革命。17位华氏兄弟在临行前,在村后的蛤蟆岭上栽下17棵松树,告诉父老乡亲“见松如见人”。然而,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
记者一行住进红军村的农家民宿——这也是华屋村村民的新家。2015年初,在后山蛤蟆岭前的村址上,66栋白墙黑瓦的三层小楼拔地而起,华屋66户土坯房改造户集体搬进了新家。
清晨,在乡村的鸡鸣狗吠中爬上蛤蟆岭,17棵松依然巍然挺立,顺着高松看向村庄,目之所及,满眼皆绿,大棚水果蔬菜、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蓬勃兴起,新屋和老屋映衬着青山绿树,一派静谧祥和。
如今,在华屋村,听一段红色故事、品一桌客家菜肴、住一晚民宿,能让人们真正感悟时代的变化。
华屋村17棵松的红色革命故事和亮丽的乡村生态,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昔日村民住的破旧土坯房成为红色旅游景点。华屋村红色旅游和乡村游相结合,很多村民开起家庭旅馆。
“把村里每户闲置的房间建成农家民宿,全村共开设了120间民宿客房,大家都吃上‘旅游饭’,享受旅游发展红利。” 黄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华盛说,“华屋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打造了信念亭、信念林等红色景点,新建了农家乐、农家旅馆、村史馆,成功举办两届华屋乡村文化旅游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成为了井冈山干部学院、瑞金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基地。2021年,华屋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逾1.76万元,小康路上,我们不会掉队。”
昔日与贫穷为伍的华姓子孙真正住进了“华屋”。感受到巨变的华屋人,发自内心地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家家户户自发张贴领袖画像、张贴歌颂党和国家惠民好政策的对联,村史馆前“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的文化墙鲜红夺目。
10年间,借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东风,中央和江西省累计为革命老区投入各类资金9000亿元,累计改造农村危旧房屋105万户,解决农村130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6.3万公里,30多万名结对干部倾心帮扶。
从为了让自己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到后来让所有穷人过上好日子。红军在长征路上撒下了理想与信念的种子,早已深深根植在了身后的大地上,他们的梦想正在由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一步一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