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04  浏览次数:99179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李琤、翟群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80多年前,走上长征路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从广袤的大地、沿途的风土民风中全面深刻地认知了国情,用脚步丈量出信仰的高度;今天,重新走上长征路的中国人,在历史现场,走读历史、认识到长征之于新中国的意义,感受到新长征路上的共产党人的初心,亲眼见证百姓生活发生的巨变。

“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整合长征沿线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召集人之一马卫防一语道出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伟大使命。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一片片被长征精神洗礼过的红色老区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山乡巨变,曾经与世隔绝的民族村寨如今成为游人如织的“世外桃源”……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号角已经吹响,长征路上的乡村红绿交映、生机勃勃。

▲ 长征历史步道、红军长征村体系示意图(清华同衡提供)

1

重走长征路

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

长征路线横跨大半个中国,途经15个省区市,共计72个市州381个县市区,沿途存留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包括不可移动文物2100多处,长征沿线还分布有革命主题展示和纪念场馆168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34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87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9处、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14处。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中心五所主任工程师杜凡丁参与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简称《规划》)制定的全过程。因工作的需要,杜凡丁曾数次重走长征路,走遍了长征沿线的15个省区市,行程超过8000公里,考察调研过20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 江西于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标识牌   李琤  摄

▲ 江西瑞金华屋村红军烈士纪念亭   李琤  摄


“红军的长征路线几乎跨越了大半个中国,特别是穿行于中西部地貌阶梯转换处,经过了湖湘、江汉、南岭、滇中、大小凉山、巴蜀、青藏高原、陕甘黄土高原等10余个人文地理区域和苗、侗、瑶、彝、藏、羌、回等10余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或杂居区,沿线拥有世界遗产13项、地质公园102项、森林公园412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1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1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02个、中国传统村落1726个,在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地质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实际形成了从东南至西北串联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巨型廊道。”杜凡丁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长征,全面地了解了广袤中国大地上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从而对国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在《规划》制定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长征是唯一一个讲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为主的文化公园。因涉及15个省区市且分布零散、单体可游览性较弱,多位于乡村地区,如何发挥好乡村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作用?《规划》提出“万里红路串千村”的布局,力争重点打造红军长征村,建设贯通全国的长征历史步道,形成以走读党史为核心的全程沉浸式游览体验模式。

马卫防也欣喜地看到15个省区市在制定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中,更为全面、系统地认识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将零散的文物以主题引领、以事件联系、以线路组织,将所有体现长征精神的元素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大家都为拥有这样的红色资源感到骄傲,为自己的家乡曾经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感到自豪。”马卫防说,“长征沿线有些乡镇通过产业的方式,把红色资源与其它文化资源有机融合,统一管理、统一开发,集中力量推动长征沿线乡村振兴,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红色资源全方位地赋能乡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党委书记、副馆长,国家长征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单威发现,各地对红色文物和文化资源性质、价值的认识、挖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整合,对红色故事的叙述与阐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体系化。他建议,按照对长征史实、长征精神的准确表述,对收藏、展陈在各地各级博物馆、纪念馆中的长征文物及建成和在建的纪念设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建立完整的统一的利用和呈现体系、阐释和讲解体系,真正讲好长征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2

万里长征路

串连起一条乡村致富路

在长征沿线,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因与红军结下了沽酒的渊源使得茅台终成“国酒”,川渝滇黔的传统场镇和古盐道记录了红军“四渡赤水”“开仓分盐”的故事,剑门雄关和古蜀道见证了红军强渡嘉陵勇夺天险的英雄气概,川西的官寨碉楼和茶马古道留下了红军翻越雪山的艰苦足迹,闻名西北的同心清真大寺前的广场上依稀可见当年三大主力红军会集于此举行万人军民大会的盛况。

如何挖掘这些红色资源?如何讲好长征路上军民鱼水情的故事?《规划》中特别提到,将长征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组成传统利用区。重点依托与长征史实关联紧密、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落、镇和街区,推进红军长征村、长征主题红色小镇、红军街的建设,形成传统利用与红色记忆延续、红色文化活态传承相结合的典范区域。

▲ 四川阿坝州小金县夹金山红色丰碑  (清华同衡提供)

▲ 终年积雪的夹金山  (清华同衡提供)


在四川甘孜,中央红军书写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篇章。如今,泸定县根据红军长征的行军路线、重要历史事件、战役和文化遗存分布,打造了“飞夺泸定桥核心展示园”;甘孜推进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开发的协调融合,探索出一条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泸定县兴隆镇化林坪村,重点打造长征主题文旅特色村寨,不断发展绿色产业。

▲ 贵州播州苟坝村   (清华同衡提供)

▲ 贵州赤水丙安古镇,也是传统利用区里代表性的红色主题镇。 (清华同衡提供)


在贵州毕节,以“重走”为重点,打造红色路线。毕节市依托史实资料,全面加强对红军长征线路的调查、考证,选择红军行军路线清楚、历史环境保存完整、自然和地质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成熟的红军路进行清理、维护、修缮,打造精品长征历史步道8条,扎实开展重走长征路研学体验活动,纳雍县梯子岩至枪杆岩红军步道线路、黔西市鸭池河渡口红军战斗遗址至大关盐号红军步道线路入选贵州省10条“最美长征线路”,纳雍县枪杆岩村入选贵州省10个“最美红军村落”。

陕西甘泉县象鼻子湾村是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的会师地。2020年,甘泉县对会师地旧址的多孔窑洞进行征迁、维修保护和陈列布展,正在全力打造的二期项目——总长65公里的长征历史步道,串联沿线26处红色革命旧址,重现1935年中央红军进入甘泉路线的历史场景。在原来道路的遗址上增加了红色元素,让更多的人在这条路上既能体验当年中央红军走过的道路,又能从这一条路上汲取新的精神养分。

“以长征历史步道串联集革命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红军长征村,就可形成‘万里红路、千村串联’的格局,突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整体辨识度。”杜凡丁说。

▲ 广西龙脊瑶寨自然风光   宾阳 摄


在实践中,广西桂林按照“万里红路串千村带动振兴”的思路,通过一系列硬件设施建设,将红色文化与农业、旅游业、康养产业等深度结合,培育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动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带来勃勃生机。


3

新长征路

共产党坚守“人民至上”的承诺

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壮大的重要转折点。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奋斗路上,伟大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之年,但14个大分散、小集中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中国最后的深度贫困区,其中,六盘山区西海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滇桂黔石漠化区等10个深度贫困区就处于长征沿线。

大力支援长征沿线地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新长征”。

一本本脱贫攻坚责任书,如同当年征战前的军令状一样,是各省党政领导向党中央签订的责任书,向党中央立下“军令状”。

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出战。

“扶贫之路,对我而言更像是心中的长征。”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生前留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一段话。在诞生红七军的百色,黄文秀在曲折山路上步履不停,驻村一年多,她带领百坭村88户共418人脱贫。然而她却在工作途中遭遇山洪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

在脱贫攻坚征程中,共有1800多名优秀基层扶贫干部殉职在第一线,用生命和热血高耸起中华民族新长征征程上的巍峨丰碑。

如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保护,不仅需要做好系统的文物保护展示、体系化的空间布局、统一的形象标识、完备的基础设施、优质的环境廊道等“硬件”内容,还需要加强文化品牌、文化主题的塑造,标准化的文旅服务的供给、多样化传播手段的应用和科学化管理机制制定等“软件”建设。

正在进入打磨阶段的六集大型专题片《长征之歌》,就是《规划》提到的“软件”建设项目之一。该片的总导演闫东曾在2016年完成8集文献纪录片《长征》,此次带领优秀团队再次“出征”摄制《长征之歌》,对新长征精神进行权威视觉表达,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广泛深入地宣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征精神。

“长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闫东认为,“新时代对长征精神的传播和解读是刻不容缓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应该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家园、彰显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并能够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的振兴长廊,是探索文旅融合的实践园地和展示美丽中国的示范样本。希望通过镜头,让现在的观众从长征的文化遗产中、从沿线的百姓生活中、从大国重器的科技崛起中、从长征文化的艺术作品中、从生态绿色的旅游体验中读懂长征精神,让世界从长征精神中读懂中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