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北京探索长城保护研究新路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04  浏览次数:114619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李佳霖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城保护工作,不断探索长城保护的长效机制,将长城文化带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纳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统一部署,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李佳霖


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城保护工作,不断探索长城保护的长效机制,将长城文化带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纳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统一部署,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长城文化带专项组和国家文化公园专项组,优化顶层设计,形成了以遗产保护为核心,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为主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重点的北京长城保护新格局。


01

考古发掘引入长城保护修缮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承载着中华民族坚韧自强的民族精神价值,具有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现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筑遗产价值以及人与自然融合互动的文化景观价值。8月20日,在2022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发布了近年来北京长城保护工作成果。

在箭扣长城二期修缮工程中,首次将考古发掘引入长城保护修缮,探索长城本体保护、长城价值研究的新方法、新路径。

2021年,北京市延庆区柳沟段长城修缮成为首个引入长城考古的抢险工程。该工程共发掘清理208-210号敌台3座,发掘面积200平方米,明确了明代长城敌台的建筑规制与工程做法,明确了敌台和长城墙体营建时间的承接关系。该工程与以往长城修缮的不同在于,以前遇到长城坍塌的砖墙,施工人员会把它们清除,但是现在因为引入考古发掘,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可以从中读出来自历史的信息,防止对文物历史信息的无视和破坏,为后续开展长城抢险加固工作提供重要的设计借鉴和保护依据。

2022年,北京市分别开展了延庆区大庄科段长城、怀柔区箭扣段长城考古发掘工作,确定了长城敌台地基做法、建筑形制,呈现墙体衰败过程。

怀柔区箭扣段长城考古中首次在北京长城的敌台顶部发现明代火炕和灶址等生活设施遗迹,还出土了锅、盘、碗、剪刀、铲子等生活用具,复原了明代戍边将士日常生活。长城一下子有了人间烟火气。考古中发现的两块石碑,明确记载了敌台修建于万历十二年,墙体修建于万历二十五年的建造史实,表明单体建筑的修建早于长城墙体,实证了不同时期长城防御体系的样貌和演变,极大丰富了箭扣长城的文化内涵。目前,箭扣段长城考古工作还在进行中。


02

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相统筹


2022年,北京开展以延庆大庄科段和怀柔箭扣段长城为试点的研究性修缮项目,逐步实施长城抢险工程与研究性修缮并重的保护方式,更多地解除长城险段,更深入地研究长城价值。这也是对国家文物局提出的“遗产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相统筹转变”的具体体现。

在研究性修缮过程中,相关人员采取多学科深入交叉合作研究的方式对长城进行保护。在现场勘查工作中多学科专家团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建议,最大限度保护长城文化,全面研究长城病害的成因演变过程,以多项研究成果,为精准编制长城保护方案提供了详实依据。“我们正积极总结,提炼出‘精心修长城,边修边研究’的北京长城保护经验。”陈名杰说。

在箭扣长城修缮中,修缮人员尝试利用数字化技术、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监测长城本体及周边环境,探索建立长效监测体系,改变以往依靠传统人工巡视的监测方式。“我们还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单位密切合作,推进箭扣全国砖石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建设,提出工地实操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交流北京在长城保护修缮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首期培训班将于本月底开班。”陈名杰表示。

目前,北京正在开展的长城保护工程共17项,其中抢险加固项目12项、修缮项目4项,前期勘察考古研究项目1项。密云区在长城保护中成果显著,累计完成折子工程12项、民生工程4项。


03

科技赋能探索数字长城


近年来,北京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打造“云游长城”系列项目,用户通过手机就能立即“穿越”到长城,在线体验“爬长城”和“修长城”。这是全球首次通过云游戏技术实现长城的高精度、沉浸交互式的数字还原,成为数字技术在遗产保护领域创新应用的标志性范例。与天津大学合力建设长城全线实景三维数据库和明长城防御体系GIS数据库两大长城自有数据库,完整还原明代长城防御体系层级关系,是可以服务于公众与专业领域的长城研究全新成果。依托北京建筑大学共同构建长城环境振动灾害云监测技术库,基于“北斗+加速度计”振动监测技术、大数据技术,积累分析长城振动数据,促进北京长城保护由“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向“主动的预防性保护”转变。

此外,博物馆成为传播长城遗产价值的重要平台。据介绍,目前北京长城沿线6区共有备案博物馆28家,延庆区的中国长城博物馆修建工程已完成国际方案征集,3家单位的方案入围,其《项目遗产影响评估报告》已经报送世界遗产组织,预计2023年底项目开工,2025年底完工。平谷区建设的上宅文化博物馆将成为北京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重要展示平台。怀柔区响水湖长城红馆作为北京市第一家红色收藏展览馆,以传播长城红色文化为己任,传承红色精神。同时,包括慕田峪长城博物馆、沿河城长城陈列馆、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居庸关长城博物馆等在内的北京长城文化带沿线各区博物馆一体联动,提质增效。相关长城博物馆将以更高的展陈水平、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助力北京市博物馆之城建设。

长城蜿蜒万里,长城故事多。近年来,北京市组织开展了《长城抢险》《长城长》《新长城谣》等一系列专题片拍摄,用镜头深度记录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历程和阶段性成果,用画面生动宣传北京长城文化带的建设成就和保护成果;组织策划了“长城巡礼”“长城考古”系列短视频拍摄,以公众喜闻乐见、亲切有感的传播方式,鲜活呈现长城沿线区域特色,让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人民群众可感、可知、可参与的生动实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