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简称“留法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金台驿街86号育德中学旧址,是目前国内唯一宣传、展示、收藏、研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的纪念展馆。前不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这份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留法纪念馆馆长曾素梅表示,多年来,留法纪念馆深入挖掘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中的红色资源,以基本陈列为阵地,举办临展、巡展,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大力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救亡图存、追寻真理、留学报国、奉献家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开征集藏品 不断丰富史料
自1983年留法纪念馆建馆以来,广泛搜集、整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文物、文献和档案资料,不断丰富馆藏和研究成果资料,强化纪念馆发展基础。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后,在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于1919年至1920年形成热潮,期间共有20批次、1800余人赴法。1917年至1921年,保定育德中学开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刘少奇、李富春、李维汉等曾在此就读。截至目前,馆藏近现代文物(含革命文物)200余件(套),推出基本陈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陈列”。
曾素梅表示,为更多征集相关文物,近年来,馆里对外公布征集邮箱和电话,长期面向全社会征集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相关的文史资料,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0年,留法纪念馆征集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朱洗留法勤工俭学期间的照片、日记、手稿等文物文献资料100余件,为朱洗院士的研究及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做工、学习、生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2021年,留法纪念馆向中央档案馆、相关纪念馆搜集了50余件中共旅欧党团组织以及聂荣臻、许包野等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文献资料、文物档案等。
线上线下发力 激活革命文物
“1919年8月9日,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的《英语周刊》杂志上刊发了一位少年满怀壮志的赴法壮举,在国内引起了不小轰动。封面上这个稚嫩的少年,正是12岁的王书堂……”8月2日,留法纪念馆官方微信发布推文,讲解员李佳琪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赴法留学生中年龄最小者王书堂的故事。今年5月以来,留法纪念馆上线“藏品故事”栏目,该栏目以留法纪念馆馆藏文物为主,以“文物+故事+音频”的方式,向社会讲述了藏品背后的故事,目前已经更新了10期。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留法纪念馆把馆藏文物搬到网上,相继举办“线上观展”“留法故事”“藏品故事”等线上宣教活动。馆内工作人员编写、录制、拍摄相关音视频,并陆续在各媒体平台播发,生动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陈乔年兄弟20多岁英勇就义,感动了无数人。他们二人都是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线上思政课在保定育德中学开讲。隔着屏幕,全媛媛的开场白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作为纪念馆的讲解员、助理馆员,全媛媛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6年。“留法勤工俭学的主体是青少年,所以我们宣教的主体也是学生。要创新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全媛媛说。
▲“我是油印小博士”互动体验课程走进校园
2021年,留法纪念馆策划设计“寻路法兰西——中共旅欧支部图片展”、情景剧《信仰的力量》、互动体验课“我是油印小博士”等内容,强化原创性、针对性,提升活动的广泛性和参与性,开展了红色文化进校园“建党百年”主题活动。去年,该主题活动共走进大、中、小学校20所,受众达30万人次。
积极“走出去” 讲好留法故事
为进一步讲好留法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在基本陈列的基础上,留法纪念馆积极举办临展巡展,通过和多方机构合作,不断“走出去”,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访法期间,与马克龙总统共同参观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图片展”。其中,该展览的部分图片资料由留法纪念馆提供。“这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鼓励。”曾素梅表示,馆里积极参加相关机构共同发起的“全球寻访1800余名留法勤工俭学生生平事迹”公益活动,全球搜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进一步丰富展览内容,提高展陈水平,提升观众的观展体验。
▲“寻路法兰西——中共旅欧支部史料文物展”
2019年以来,推出“伟大的足迹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图片展”“寻路法兰西——中共旅欧支部专题图片展”巡展,先后到广州、淮安、广安、北京、武汉、重庆、长沙、合肥等地巡回展出,深受观众欢迎,社会反响强烈。2021年,联合周恩来纪念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赵世炎烈士纪念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保定市博物馆等共同举办“寻路法兰西——中共旅欧支部史料文物展”,该展被河北省文物局评选为“河北省红色题材展览十大精品”。
“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法国发起成立中共旅欧党团组织,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曾素梅表示,下一步,馆里将不断提升研究阐释水平,创新展览、社教形式,讲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留学报国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