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娱乐 » 正文

竹石映精神 | 邓拓与《潇湘竹石图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18  浏览次数:99208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郑学富 ▲潇湘竹石图卷(绢本设色) 苏轼 中国美术馆藏今年适逢邓拓诞辰110周年,近日中国美术馆推出的“斯文传古风——邓拓捐赠古代绘画精品展”令人印象深刻。这批作品上自宋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郑学富

rApntWL2P7GADCt2AAKmt0Jm41o956.jpg

▲ 潇湘竹石图卷(绢本设色) 苏轼 中国美术馆藏

今年适逢邓拓诞辰110周年,近日中国美术馆推出的“斯文传古风——邓拓捐赠古代绘画精品展”令人印象深刻。这批作品上自宋元,下至晚清,其中有传为北宋苏轼所作的《潇湘竹石图卷》。58年前,邓拓将个人珍藏的140余件(套)古代绘画珍品无偿捐赠给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正如展览《前言》所说:“‘清节迈多士,斯文传古风。’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懿德亮节,令人景仰。”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邓拓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著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等。因其笃好书画,不仅操笔弄翰,在工作之余还注重研究和收藏积累古代书画。他在《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题跋〉》一文中说:“苏东坡所作《潇湘竹石图卷》,可谓古画中杰出作品之一……东坡作画,简直随手拈来,自成一格。无论在纸上、绢上,随便用墨、用笔,如同写字一般。细看此图所画潇湘竹石,更加证明东坡画法具有极大创造性。画石用飞白笔法,画竹用楷书及行书撇、捺、竖、横等笔法,而稍加变化,画烟水、云山、远树则用淡墨点染,气韵生动。”

据邓拓考证,此画创作时间当在公元11世纪后半期。画卷上有历代收藏家26人题跋,文字达3000余言,卷末有题款“轼为莘老作”。邓拓说:“五字题款语句简练、亲切,与东坡文章风格一致;字体古朴、浑厚,一见而知其为真迹无疑。”题款中的莘老即孙觉,江苏高邮人,与苏轼年龄相当,又是同榜进士,关系非常密切,曾担任过7个州的知府,后来被列名于“元佑党籍”。此画应是为孙觉所作。孙觉的女婿、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有《题东坡竹石》诗曰:“风枝雨叶瘦士竹,龙蹲虎踞苍藓石,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北宋书画名家米芾在任湖南从事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他没有因苏轼政治落难而回避,而是专程从长沙前往拜访,二人自然是一见如故。米芾在《画史》中评价苏轼的画:“初见公(苏轼)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竹枝、一枯树、一怪石见与。”“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邓拓曾撰文表示:“题跋最晚之时间截止于明代嘉靖辛酉,即公元1561年。自此以后,一直秘藏于金陵李家,不肯示人,故无人得知,而为明清以来著录家所未见。”李家视为珍宝,代代相传。后来不知何故,《潇湘竹石图卷》与苏轼的另一幅《枯木怪石图》皆为方雨楼所藏。方雨楼为民国时期著名古董商,对书画鉴赏、金石、碑版、古钱币均有研究,徐悲鸿曾聘请他到艺专授课。曾做过吴佩孚秘书长的白坚夫从方雨楼的古玩店买下了苏轼的两幅画作,《枯木怪石图》被其日本夫人在卢沟桥事变前带回日本,这幅一直为白家所收藏。1961年生活困难时期,白坚夫想将《潇湘竹石图卷》出手,以补生计。邓拓得知后,找来白坚夫,“展开全图,隽逸之气扑人。画面上一片土坡,两块石头,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山,渺无涯际,恰似湘江与潇水相会,遥接洞庭,景色苍茫,令人心旷神怡,徘徊凝视,不忍离去。”经过协商最终以5000元成交。邓拓用《燕山夜话》的稿费,再变卖自己收藏的14幅古画,将画买了下来。据邓拓之女邓小虹回忆:“为了研究和考证,父亲从历史博物馆借来历代丝织品的样标,用放大镜细心观察、分析历代丝织经纬的特点;同时也大量查对苏东坡不同年代的书法作品,潜心琢磨苏氏的用笔特点,广读苏东坡所用的金石印鉴,对这幅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证。”邓拓得到此画,异常兴奋,曾赋诗《怀苏东坡》:“曾谒眉山苏氏祠,也曾阳羡诵题诗。常州京口寻余迹,儋耳郊原抚庙碑。海角天涯身世感,朝云春梦死生知。千秋何幸留遗墨,画卷潇湘竹石奇。”抒发了对苏轼命运多舛、仕途蹭蹬的感慨和对《潇湘竹石图卷》的赞叹。

1964年,邓拓从自己收藏的古画中精心选出包括《潇湘竹石图卷》在内的140余件佳品,无偿捐献给了中国美术馆,其中还有沈周的《萱草葵花图卷》、唐寅的《湖山一览图》、吕纪的《牡丹锦鸡图》、仇英的《采芝图》等,多属国之瑰宝。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自邓拓先生捐赠以来,这批古代绘画珍品便成为中国美术馆的宝藏,发挥着巨大的精神价值。2012年,在其百年诞辰之际,经过保护修复的捐赠作品全数展出,在纪念并表彰其高风峻节的同时,也将他的精神理念传播推广。此后,其中的精品力作又10余次露面于各种展览。邓拓先生及其收藏为中国文化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特别引用了邓拓的一句诗:“心爱斯文非爱宝,身为物主不为奴。人民艺术新天地,展望方来万里途。”这正是邓拓无私境界和高尚情操的真实写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