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娱乐 » 正文

陕西人艺擦亮“陕派话剧”艺术品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5  浏览次数:112936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秦毅、李睿7月26日,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大型话剧《平凡的世界》来到福建省南平大剧院,这是《平凡的世界》剧组从6月29日离开西安进行此轮全国巡演的最后一站。从首站杭州到第五站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秦毅、李睿 

7月26日,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大型话剧《平凡的世界》来到福建省南平大剧院,这是《平凡的世界》剧组从6月29日离开西安进行此轮全国巡演的最后一站。从首站杭州到第五站南平,历时29天,剧组走过5座城市,行程4124公里,赢得了5地观众的交口称赞。


从2016年1月话剧《白鹿原》首演,到2017年12月话剧《平凡的世界》亮相,再到今年初根据作家陈彦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话剧《主角》首度上演,陕西人艺连续推出了3部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话剧,构成了陕西人艺的“茅奖三部曲”。每部作品一经推出无不轰动,且常演不衰,成为不可多得的现象级佳作,也向世人打出了“陕派话剧”的旗帜。荣誉的背后少不了艰辛的付出,而取得系列成绩的成功密码又是什么呢?


▲ 话剧《平凡的世界》剧照  秦毅  摄



立足陕西文化、贴近时代的自我探索




时间回到2009年,当时的陕西人艺对外负债近150万元,国有资产折损贬值,剧院内人心涣散,连续多年没有一部新剧诞生,转企改制势在必行。但是,体制转变的探索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制初期,无论从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来看,其产品不但没有收获市场的认可,自身艺术成长也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于是,陕西人艺痛定思痛,着力深化剧院内部机制改革,搭建现代文化企业管理架构。2012年10月,陕西演艺集团任命李宣为陕西人艺常务副院长。两个月后,人艺小剧场推出了首部原创贺岁话剧《欲望酒吧》,小剧场话剧正式开启营业性演出。


接下来,陕西人艺在传统院团部门基础上增设了“项目策划部”“演出制作部”“市场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小剧场管理中心”等部门,全面与创作、与市场接轨,工作效率有了大幅提高。


“有思想有灵魂的作品方是真正能深入人心的东西,方是能经得起观众检验的精品之作。”陕西人艺领导班子成员把精品创作生产视为院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15年,人艺小剧场上演了原创剧目《顶针儿》《自选题》以及复排演出剧目《来世许你个今生》《咸蛋》《江小东和刘小文》《乱套了》等剧目10余部,全年完成基础演出132场。时任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专程观看了小剧场话剧《自选题》后给予高度评价,并现场办公,为人艺小剧场拨付宣传经费。


在小剧场话剧收获成效后,大型话剧的创作也逐渐提上了日程。与一些院团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好本子的做法不同,陕西人艺从一开始便把更接地气、更具陕西文化作为遴选关键点,把自身所长与陕西丰富的文化底蕴相结合,开启了具有陕西方言风格的“陕派”大型话剧的原创之路。在成功推出大型话剧《天心顺》《灯火阑珊》后,更多的全国观众通过话剧“茅奖三部曲”,见证了“陕派话剧”的异军突起和非凡实力。


“将这3部讴歌时代的陕西文学代表作品以大型话剧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不仅展示了陕西作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关注与思考,向广大观众及文艺工作者传递着陕西文学的精神和理想,更展示了具有陕西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李宣说。





扎根于“陕西文学”的“双向奔赴”




在陕西广褒旷远的黄土地上,拥有着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作家们开辟了一个丰饶、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富矿,孕育出了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等众多优秀作家,创作出一批历久弥新的文学经典,为“陕派话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话剧获得更高层次的创作空间。


话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都改编自陕西本土作家荣获“茅盾文学奖”的文学经典,具有着从文化沃土中成长出的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


“我把《白鹿原》和我的生命一起交给你们了,谢谢你们把《白鹿原》演活了。”作家陈忠实生前对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的剧组成员这样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话剧改编的认可。


“其实当时我们看到《主角》这本书的时候,它还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但对一部好的作品大家是有共识的。它写出了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奋斗史及个人精益求精的精神,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李宣说,“我们选择了《主角》,《主角》也选择了我们,这是相互的。”


面对着作家“把生命和作品一同交付”的信任,编剧们心无旁骛,对剧本精雕细刻、反复打磨,为导演和演员提供了既具文学性又有舞台性的精品话剧文本。





锐意创新,增强实力,久久为功




“人才是演出单位最大的‘硬件’。”多年来,陕西人艺一直想方设法为剧院人才成长创造条件。除了选送人才赴外进修,陕西人艺在培养青年人才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探索。2014年,陕西演艺集团承办了陕西演艺集团演员高级研修班项目,邀请中央戏剧学院的多位专家为业务人员授课,为陕西人艺锻炼出一批优秀人才,为剧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2014年,陕西人艺在全国文艺院团中率先建立了文化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体系,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运行,锻炼出一支让领导班子视为珍宝的专业团队。2015年,陕西人艺完成全员竞聘,所有工作人员参加竞聘考试、公开竞聘上岗。


“茅奖三部曲”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向外聘请“明星”来挑大梁,所有演员都是陕西人艺的演员,并且在创排演出的过程中,陕西人艺注重给年轻人提供机会,让“老中青”三代人都能成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主角”。在还原原著关于文化历史的宏大叙事、讲好陕西故事的同时,展现了陕西本土演员的实力,成为人才梯队建设的训练营。


作家陈彦在看过话剧《主角》后表示:“演员之间所共生的命运感、挫折感、凄惶感,同时又蕴藏着一种强烈的奋斗感,还有他们展现出的对人生的意义追求让我感动,我要给为这出戏所付出的演员深深鞠一躬。”


李宣表示,作为拥有74年历史的国有文艺院团,陕西人艺(注:前身为成立于194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文艺工作团)将继续把推出精品力作作为立身之本,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一部部紧扣时代脉搏的文艺精品,构筑起陕西人艺用艺术呈现时代变革的发展故事。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