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歌舞剧院的《醒·狮》,原定7月21日、22日两天在四川大剧院上演,但因为疫情临时取消了。不过剧组人也来了,台也搭了,最终决定于21日晚上7∶30以线上直播的方式继续演出,门票1元。”演出前,这段简单的文案配上一张线上演出的海报刷屏成都人的朋友圈,微博转发4万余次,在线观看人数340万,在“来都来了”的“妥协”中,这部曾荣获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的剧目再度在蓉城收到一份不期而遇的惊喜。
舞台和观众的双向奔赴
7月21日晚上7∶30,当记者手机屏幕里的两只小狮子拿着演出节目单检票走进四川大剧院大门时,线上已累计接近100万人次观看该剧。大幕拉开,舞台上的“燃”与“飒”背后却是广州歌舞剧院与四川大剧院的“毅”与“敢”。
17日,“醒狮”的88人演职员团队来到成都,经过2天装台、2次联排,为线下演出积极准备。“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却因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无法上演,当时心里非常焦急。”舞剧《醒·狮》艺术总监、总导演,广州歌舞剧院院长史前进回忆,19日晚,四川大剧院与广州歌舞剧院连夜沟通,决定发挥双方优势,将线下演出移到线上。紧接着,双方开启了沟通直播平台、为直播机位重新联排等一系列工作,直到《醒·狮》在“云端”与观众见面,而这个过程只用了48小时。
从线下演出取消到线上受到追捧,《醒·狮》这场“翻身仗”的成功离不开“1元票价”“文化惠民”等关键词。据悉,本次《醒·狮》线上直播由四川大剧院落地执行,知识产权属于广州歌舞剧院。经双方协商,在云演出定价上,既考虑了价格惠民、亲民,同时也考虑了艺术的价值、对作品及全体演职员的尊重。“1元票价,既代表了广州歌舞剧院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代表了四川大剧院的艺术追求,代表这次创新云端观剧及对支持舞台艺术观众的承诺。”四川省锦城艺术宫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传说。
“《醒·狮》的火爆不是偶然,这背后是广州歌舞剧院全体演职员的坚守及保持高水准艺术质量的追求。”史前进认为,《醒·狮》的“破圈”,还得益于作品口碑的积累,“《醒·狮》自2018年首演以来,上百场演出一直坚持剧目的艺术品质,累积的口碑带来了本次演出超乎寻常的号召力,是舞台和观众双向奔赴的结果。”
让好的项目在好的营销中放大品牌价值
没想到,这场因疫情防控需要而改为线上的演出,连日来竟成为四川、广东乃至全国的热点文化事件。“开演前,我预设了100万人次的观看目标,广州方面没有附和,可能觉得我在吹牛。”刘传笑言,“毕竟从做出决定到演出才一天时间,我心想,30万也行。”最终结果远超想象,数据定格在340万人次,一度冲上热搜,创造了线上直播演出的神话。
演出当天,“1元云端看《醒·狮》”获得1040.89万人次的关注,139.41万网友点赞,4.73万多条转发和评论,平台同步热搜上榜。由此引发的各类报道、讨论、话题持续发酵。四川大剧院和《醒·狮》获得了市场和口碑的双赢。这样的数据意味着什么?四川省演出娱乐行业协会有关人士算了一下,“相当于线下演出2000多场,很多剧院演出一年都达不到这样的成绩。”
实际上,《醒·狮》是个老项目,线上观演也不是新鲜形式,“老项目”+“老形式”为何在成都碰撞出新火花?这一热点文化事件的背后,有更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醒·狮》的线上直播是临时之举,也是四川大剧院首次试水云端直播,一炮而红背后有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刘传分析,创新的“1元看戏”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营销,本身就具备话题性。他没想到的是事件的快速“出圈”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从线上到线下,48小时内完成网络百万人接力,广州、成都两地的朋友圈更是呈现象级刷屏,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文化消费市场有着巨大潜力,这也让四川乃至国内演艺行业受到更多鼓舞和启发,刘传说,未来将更加注重和培养团队剧院运营的创新意识,让好的项目能在好的营销中放大品牌价值。
《醒·狮》线上直播的神话能否持续?对此,刘传表示,线上直播乃非常时期为了演出安全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不能常态化推进。在他看来,舞台艺术的魅力是艺术家与观众的心灵互动,每次演出都是一次再创作,是台上台下有血有肉的人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完成的艺术之旅。模式不可复制,但创新和开拓精神可以传承。刘传透露,接下来希望能与广州进一步深化合作,如推进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文化互动,拓展大湾区与成渝地区的文化交流等,不断破圈,探索文化产业的更多可能。
(文内配图均为《醒·狮》剧照 四川大剧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