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
往事历历在目。
第一次走进秦怡家的情景,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是春日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作为《秦怡传》的作者前往采访,事先进行了电话联系。因为是第一次,心中不免有些忐忑:面对这位著名表演艺术家,该如何对话交流?谁知我到时,她已站在客厅门前等候。“秦怡老师,我是……”像许多人称呼她那样,我也叫她“秦怡老师”,这丝毫没有世俗的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 秦怡和唐明生(左二)为读者签名
“欢迎,欢迎。”秦怡面带微笑,一边说一边招呼我进客厅。进入客厅我刚在沙发上坐下,她将茶几上的一杯茶推到我面前说:“你喝茶,刚泡好的茉莉花茶,蛮好喝的。”秦怡老师的声音轻轻柔柔的,很好听。说完她在沙发的另一边坐下,头顶上方是一幅她的油画肖像。面对她的平易近人、亲切随和,丝毫没有某些“名人”的偏执与傲慢,先前的陌生感和拘束感刹那间都消除了。接下来的交谈也变得随意而轻松,我像是与家中的一位长辈在交谈,又像是和一位交往多年的老朋友在叙旧。
后来的采访就更加顺利了。每次都是在那间不大的客厅中,秦怡老师娓娓而谈,谈她的父母、她的童年、她的离家出走、她的演戏拍电影和她不同时期的理想与追求,当然也包括她的爱情、婚姻和家庭。一次次面对面地交流,我不断地走近她、了解她,从她的人生之旅中获得诸多教益,心中更多了一份对她的崇敬。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进攻北平,上海很快跟着沦陷。为了不当亡国奴,16岁的秦怡高中未毕业便离家出走,想到抗战前线当一名战地护士,为抗战出一份力、尽一份责。无奈阴差阳错,辗转到了重庆,1938年11月成为中国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演员。从此,演戏成了她的终生职业,塑造真实感人的形象成了她的毕生追求。
据不完全统计,在长达80余年的演艺生涯中,秦怡共塑造舞台和银幕主、配角形象70多个,她们横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龄,从古代到当代,从年轻少女到老年母亲,从旧时代艺妓到女革命者,人物形象千变万化,人物性格多姿多彩,演什么像什么,既显示了她塑造人物的扎实功力,又体现了她在表演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在重庆时期做抗战人、演抗战戏,《大地回春》中的黄树蕙、《天国春秋》中的红鸾、《清宫外史》中的珍妃等,一个个舞台形象广受好评,获“四大名旦”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秦怡由舞台转向银幕,《农家乐》中的拉英、《马兰花开》中的马兰、《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女篮5号》中的林洁、《青春之歌》中的林红、《浪涛滚滚》中的钟叶萍、《青海湖畔》中的梅欣怡等,一个个新时代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80余年的艺术生涯,如同她所扮演的角色大多是美丽善良的女性一样,她的形象、性格和心灵也是美的——她以这种美深深地感染、打动了无数观众。正因为如此,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她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她荣获“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不得不提的是影片《青海湖畔》,秦怡以93岁高龄操刀写剧本,94岁上高原拍摄,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2017年7月9日,由她任出品、编剧、主演的《青海湖畔》正式公映,97分钟的影片放映完毕,片尾字幕尚未滚完,场内已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全体观众起立,表达对这位满头银发、95岁高龄老电影艺术家的崇高敬意!
几个月后是秦怡95岁生日,友人们聚在一起为她祝寿。她手拿塑料刀切生日蛋糕,对着蛋糕上“祝秦怡老师生日快乐”几个字,抬头微笑着说:“我要向自己‘开刀’。”人们不解其意,略停片刻,她自揭“谜底”:“我要一直创作下去,一直拍下去,等我100岁时,你们再来看我的新片。”
不久,因不小心她在家摔了一跤,造成股骨骨折住院治疗。得知消息我赶去看望。我说:“秦怡老师,伤筋动骨100天,利用这段日子好好休息,放慢脚步,享受生活。”她说:“休息不了,还有许多事要做。”其中之一是构思新的剧本,故事是关于抗战时期育婴堂的,里面有她姐妹的影子。曾经写过一个初稿《小修女》,后来找不到了。躺在病床上,她重新谋篇构思,设计了好几场戏,接着便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来。听着听着,我不禁想起她从艺60周年时出版的《跑龙套》一书,在《自序》中她写道:“一生在追求中,活得越老,追求越多。由于时日无多,也就更加急急匆匆。”我心中忽地无限感慨:她这样写,更是这样做,真的是一生都在追求中。她激动地对我说:“这样,等我100岁的时候,你们再来看我的电影,我还和观众在一起。”
壮哉,又一个新的目标追求!
然而,秦怡老师终因年老多病,未能走出医院,实现她美丽的愿望。2022年5月9日,在百岁大寿之时她驾鹤西去。100年的人生之路,正是靠着持续不断的追求,才使她活得那么典雅美丽,凸显出别样的人格魅力。作为中国电影百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秦怡老师虽然告别了热爱她的观众,但她的不朽艺术、灿烂人生、优雅美丽,将永远留在广大观众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