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层 » 正文

“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8  浏览次数:87997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罗云川 ▲ 参加活动者在东梓关考察调研 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元代画家黄公望晚年隐居于此,创作出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如今,当地踔厉奋发,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生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罗云川

▲ 参加活动者在东梓关考察调研   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元代画家黄公望晚年隐居于此,创作出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如今,当地踔厉奋发,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等高质量发展,着力描绘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这是富阳,古称富春,现在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区。

7月16日至19日,“著名文化主编走进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活动在富阳举行,来自北京、河南、山西等地的近20位作家、记者、编辑、专家等,深入富春山馆、大源镇蒋家村、黄公望隐居地、东梓关、龙门古镇等地考察调研,感受富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蓬勃的时代活力。

《富春山居图》是富阳的一张“金名片”。这一纸本水墨画在历史上几经易手,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前后两段曾合璧展出,轰动一时。今年央视春晚,《富春山居图》又以动态效果再现,引发观众热议。作为《富春山居图》的原创地和实景地,富阳挖掘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深刻文化内涵,在黄公望晚年隐居地庙山坞打造了一个集现代科技、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服务、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园。

走进黄公望隐居地的黄公望纪念馆、黄公望结庐处,参加活动的人士欣赏《富春山居图》,了解其背后的传奇故事,为画家寄情山水、潜心创作的精神感动。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庙山坞是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试验林场,在这里他们不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得这一片山林保留了自然淳朴的风貌。由此可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当地已深入人心。

这种自然淳朴在富阳随处可见。如大源镇蒋家村,已有约600年历史,现蒋姓传世26代,村内古建筑遗存丰富,最为人称道的是保留完好的20余座老台门,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天井敞亮,古色古香。近年来,当地投入巨资对这些老台门进行修缮,一台门一特色,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其中,蒋氏宗祠更是保存完整,远近闻名。它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后经多次修理、扩建,规模达2进3厅,11大开间,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雕梁画栋,做工精美。如今,蒋氏宗祠还增添了一个身份——文化礼堂,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精神引领的重要作用。

龙门古镇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后裔最大的聚居地,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它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被誉为“江南古镇活化石”。走进古镇,但见屋舍相连,街巷曲长,小桥流水,烟火人家。据介绍,镇内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有40多座孙氏厅堂、3座砖砌牌楼以及1座古塔、1座寺庙。难得的是,这座古镇既保留了生活的“原生态”,又进行了适度的旅游开发,二者达成了一种平衡和谐。

距离龙门古镇不远,是孙氏一族曾居住的东梓关。作为富春江边的古村落,它已有1500年的历史。富阳籍现代作家郁达夫上世纪30年代发表的小说《东梓关》,描写了这个江滨古村。这里曾是来往杭州的水路要地,后来陆路交通发达,水运逐渐萧条,导致昔日繁华的商埠重地日渐凋敝。前几年,东梓关村沿江的民居拆迁,在村内不远的地方建设回迁房。当地聘请设计师打造出“杭派民居”,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美回迁房”,迅速走红。受此吸引,以前外出打工的村民陆续返乡,有的把这些“杭派民居”开成了民宿,接待来自各地的游客。

在保持自然淳朴风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富阳也在进行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位于江滨西大道的富春山馆便是这一实践的体现。它由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设计,他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写山水诀》中的“远山”“次山”“近山”的空间表现手法中汲取灵感,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廊檐绵延,水墨意境,恰似富春江边的富春山形。富春山馆包含了富阳博物馆、美术馆和档案馆3个场馆,正在举办的“家在富春江上”文物展以及反映富阳乃至浙江历史和名人的书画展,受到观众的欢迎。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麦家是蒋家村人。如今,蒋家村的部分里弄也打造成了麦家谍战小说、电影里的场景,安装了“风声巷”“暗算弄”路牌,设置了邮政局、电话亭等实景,供游客进行沉浸式体验。麦家旧居开辟“麦家书屋”,外墙上醒目地标上了麦家“读书就是回家”的“名言”。这张“文化名人牌”在扩大当地文化影响力、促进旅游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样是在蒋家村,去年6月正式开馆启用的“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使这里多了一抹亮丽的“红色”。它设在3座老台门里,展品达300余类21350册(份),有《新青年》创刊号等实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党报党刊,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创办的报刊如《湘江评论》《新华时报》创刊号等,十分珍贵。中心的创建人谢华是黑龙江人,曾在北京工作,钟情于报刊收藏30余年,数年前来到富阳定居。中心启用后,成为以介绍红色报刊史料及其背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主线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富阳重要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著名文化主编走进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座谈会,参加活动的人士纷纷对富阳的文化、旅游发展建言献策。富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鹏表示,近年来,富阳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倾力增强“富春山居”知名度,提升富阳“一条江、一幅画、一张纸、一批人、一座城”的“五个一”文化品牌美誉度,奋力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助力共富梦。富阳将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的基因解码工作,以现代方式解读历史文化;依托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结合实际发展文化产业;发挥好文化的桥梁作用,促进精神共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