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热情与汗水、努力与奉献,让文明闪耀光芒,让群众笑口常开。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公布了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文旅工作者榜上有名。本端特选取文化和旅游部推选的4个先进典型,讲述文旅工作者以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新篇章的雷锋故事。
最美志愿者: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红色印迹”宣讲团团长霍白
霍白: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黄艺芹
▲ 志愿服务中的霍白
霍白最近又开始忙碌了,其好友——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徐锦江拿来了一段1936年拍摄于上海愚园路的影片,邀请他一起参与影片中出现的建筑及背后故事的考证工作。于是,霍白喊来了身边的亲朋长辈,一帧帧地回放影片,一起努力还原当时的那一段愚园路……
“目前影片中出现的几个地方已经辨认清楚,我们还在回忆整理那些建筑发生的一些往事。待疫情结束、线下文旅活动恢复后,希望给游客带去更多愚园路上的故事。”在霍白看来,讲好愚园路的故事,就是讲好上海故事、擦亮上海的文化金名片。
69岁的霍白是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土生土长的居民,也是上海愚园路“红色印迹”宣讲团团长。因从小生活在愚园路,对这里的名人事迹耳濡目染,早些年还在工作岗位上的他就积极参与钱学森旧居、《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等地文化宣讲。退休后,霍白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开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将长达近3公里的愚园路沿线红色历史和名人事迹挖掘出来,归纳总结了“红色印迹”“民主印迹”等多条多样化的寻访线路,全身心投入到愚园路历史文化宣传推广志愿服务工作中。
“一开始是想为当地做点事情。”霍白说,居住在愚园路上的一些名人的事迹,例如钱学森在上海求学的经历让其津津乐道,“讲述钱老故事的同时,除了激励当时在工作岗位上的自己,也希望听我讲故事的人能有所启发。”后来退休了,霍白更觉得应老有所为,当他走上文旅志愿服务这条路就停不下来了。他回忆,有时候一星期志愿解说达十几场,最忙的时候,一天接待了5批游客。而最长的一次解说,从百乐门一直走到中山公园,长达5个多小时。霍白笑着说:“家里人甚至觉得我比上班的时候还忙。我却感到老有所乐。”
一直在行走,一直在解说,霍白乐此不疲。正如年轻的解说员所感慨的:“我们虽然能生动地讲述愚园路上的历史故事,但霍老讲的是生活。”
随着国内红色文旅热潮不断涌现,线下的解说活动因时空和人员限制等因素而无法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在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教育局等单位数字文化建设推动下,霍白开始加入到红色文旅数字化建设中。2020年,作为钱学森旧居和愚园路历史名人墙的义务讲解员,霍白以“线上线下人文行走结合”的方式,走进社区、学校等,其讲解深受观众喜爱。2021年,霍白作为长宁区十九大宣讲团成员和街道“红色印迹”志愿者团队的带头人,讲解的江苏路街道愚园路上人文行走“红色打卡点”——《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纳入长宁社区教育云视讲堂。霍白还当起了网络主播,在第三届上海长宁愚园路历史风貌街区钢琴音乐节上带领观众走进愚园路的前世今生,领略“百年愚园”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人文魅力。
或许是愚园路上的前尘往事已经深深融入霍白的生活,又或是他对这一片土地爱得深沉,某日,霍白灵感涌现,一夜未眠,写下了配乐诗朗诵作品《愚园路畅想曲》,以另一种形式开始了愚园路红色文化的推广宣传。此后,他又创作了歌曲《百年愚园路》、配乐诗朗诵《祖国万岁》等作品。这些作品在多个场合演出,深受好评。他还参与制作了《愚园路上的红色谍战》等微视频。
即使志愿解说了那么多年,霍白依旧不断更新着他的解说库,努力推出更多样化的解说方式。“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我都想让愚园路上每栋建筑背后的人文故事能被更多人倾听到。”霍白说,“我想把点单式的解说做得更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他希望,人们每次去旅游,能不光看到山山水水,还能多听听当地鲜为人知的人文历史故事。“文化和旅游一定是融合在一起的,我希望来到愚园路的人,能够真正走进这座城市的历史,能在这些历史人文故事中提升人文素养。”霍白说。
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广东东莞南城白马社区
谢月嫦:讲好社区故事 感受美好生活
谭志红
“这里以前是我的教室,我在这里读完了小学。那时候的条件很艰苦,老师的宿舍挨着教室。我们学习也很刻苦,每天早上6点就到教室学习了。”站在广东东莞南城街道白马社区拥有700多年历史的李氏大宗祠前,69岁的谢月嫦讲述着她和这座祠堂的故事,“后来,条件变好了,学校越来越漂亮,这座祠堂不再作为教室使用,而且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如今,逢年过节,村民们还会来这里祭祖、举办活动。”
“我以前每天都要来这里挑水。那个水桶很大、很沉。由于离家有一段距离,所以我中途还要歇一次。”谢月嫦指着大井头古井说。这口古井就在李氏大宗祠的台阶下方,挖掘于南宋末年,已有730多年的历史。如今,这口古井依然清澈见底、清洌甘甜,尽管井水已不再被人饮用,但当地群众依然喜欢来这里浆洗衣裳。“以前我们都是喝井水,用井水洗菜洗衣服。后来条件好了,家家都有了自来水,井水就用得少了。”谢月嫦说。
谢月嫦是土生土长的白马人,在原白马小学当了一辈子的老师,如今“桃李满白马”。白马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她都了然于心。退休后,她成了白马社区“白马故事馆”文化保育项目的一名志愿者,为来白马参观的市民游客讲解社区的前世今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当过老师,谢月嫦会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而且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充满感情,获得了不少好评。
谢月嫦说,这些年,家门口的变化很大,马路宽了,楼房高了,环境美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多了,以前的白马小学变成了党群服务中心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人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但是一些人特别是广大的外来游客,对白马的历史底蕴、人文风情、社区发展了解不多。因此,作为一名白马人,她有义务和责任将多彩的白马讲给人们听,让人们感受时代变迁、珍惜美好生活。
近年来,白马社区将文化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相结合,组建文化保育志愿队,打造“白马故事馆”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白马社区社工卫婉君说,谢月嫦很热心,每次当社区开展“白马故事馆”项目时,她总是很积极地去推广社区文化。在古井边、祠堂里、榕树下,经常能见到她为市民群众特别是小朋友讲故事的身影,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她讲得很生动,很有情景感,观众听她讲解就像看到了电影画面。”卫婉君说。
“你有一个梦,我有一个梦,编织一个美丽的中国。你有一颗心,我有一颗心,永远伴随亲爱的中国。你有一双眼,我有一双眼,遥望辽阔无垠的中国……”在为市民游客讲解时,谢月嫦不时唱起动听的歌曲。她爱唱歌,尽管上了年纪,但依然嗓音清澈,歌声嘹亮,将对社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融化到优美的歌声中。“只有美丽的中国,才有美丽的家乡、幸福的生活。我们社区非常好,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曲毕,谢月嫦对大家说。
谢月嫦是个热心人。看到环卫工人,她会给他们买饮料,对他们说一句“辛苦了”。看到不顺心的年轻人,她会认真为他们开解。当有人想听她唱歌时,她从不拒绝,张口即来,收获了一批“粉丝”。“我很开心能把这么多年的白马故事讲给大家、唱给大家,多给大家阳光,让大家更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我们的中国。”谢月嫦说。当社区拍摄文化宣传片时,谢月嫦提供了自己以前拍摄的照片,并通过今昔对比,向大家介绍社区的变化。
去年,文化和旅游部评选了2021年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白马社区被评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这其中就有谢月嫦的功劳。社工蓝榕珍介绍,除了谢月嫦外,当地还有几百名志愿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比如青少年当起了文化导赏员,走进社区,手绘地图;年长者会献出家里的老物件,讲述其中的历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白马社区的生活丰富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了。
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群星滚灯艺术团
贺金彪:用青春抒写群文荣光
骆 蔓
▲ 贺金彪在为群众激情演唱
2009年,贺金彪怀揣“艺术为民”理想,从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毕业后,被招考进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现为临平区)文化馆的滚灯艺术团(现为区群星滚灯艺术团),成为一名专业演员,在这里扎根、开花、结果,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群文干部。
从区文化馆滚灯艺术团演员,到如今任临平区文化馆副馆长、区群星滚灯艺术团团长、区文化馆工会主席,贺金彪这一路走来,可谓甜酸苦辣在心头。但也正如他所说:“因为热爱,我选择了艺术;因为热爱,我选择了文化事业。”
成为滚灯艺术团的一员后,他很快发现群众文化舞台需要的是说、唱、跳、演全面发展的演员,需要的是以一当十的全面综合型艺术人才。为此,他暗自苦练,积极请教文化馆里各艺术门类的老师,跟他们学跳舞、学曲艺、学表演等。很快,他脱颖而出,成为每场演出中表演节目最多的一个人。
从2014年开始,贺金彪担任区文化馆滚灯艺术团团长,他熟悉队员们的所思所想,也清楚大家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为此,他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制定了一系列培训学习、排练、创作等管理细则,以情感为纽带,以规矩为约束,让滚灯艺术团成长为该区文化战线上拉得出、打得响的文化轻骑兵。该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共参与各类大小文化活动1500余场;下基层辅导4000余次,辅导5万余人次;团员创作、发表、辅导作品获区级及以上奖项300余件(次);先后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浙江省十佳群众文艺团”、2021年度临平区“最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2009年至今,贺金彪参与完成了500多场藕花洲大舞台演出、1000余场文化下基层文艺惠民演出。
让贺金彪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参与创编和演出现代舞——三人舞《芙蓉镇印象》。在排练过程中,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丝情绪、一次呼吸都重复练习过千百遍,虽然那次排练使他腰椎受伤,但艰辛的付出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摘下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实现临平区舞蹈作品的历史性突破。
“2017年,临平区残联成立了残疾人艺术团,我是发起人之一。”贺金彪说,“成立之初,这些聋哑人艺术基础基本为零。我每周定期去辅导。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排练,让我感动的是,他们更加懂得珍惜机会,更加能吃苦耐劳,排练时手磨破了,也依旧咬牙坚持完成动作。经过近两年的磨合,舞蹈队的聋哑队员从开始的完全无法沟通,到后来我的一个眼神,他们都能心领神会。”2019年,残疾人版本的舞蹈《滚灯》在杭州市残疾人艺术节上获得全场最高分,取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群文活动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基础,更是提高区域文化影响力、提升当地文化知名度的重要抓手。这几年,贺金彪主持策划、组织了10多项国家级、省市级重大文化活动,也参与组织了众多国内重大文化交流活动。此外,由他作词的歌曲《梦想和未来》获2019年浙江省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金奖,他指导的民间舞蹈《余杭滚灯》获2019年全国民间文艺汇演大赛金奖,他也入选了浙江省“千名文艺骨干”。
祖籍在湖南长沙的贺金彪,红色精神早已融入血脉中。他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注重发挥一名群文干部的作用,以实际行动做好党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贺金彪时刻牢记自己是党培养的基层干部,时刻做好“逆行”准备,多次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并荣获2020临平区文化和旅游系统“优秀青年突击手”称号。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艺术是审美的艺术,更是做人的艺术,一直以来,贺金彪坚持用精益求精来要求自己,用德艺双馨来鞭策自己,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不懈地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贺金彪表示,他愿怀抱最初“艺术为民”“爱党爱民”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奔向更好的未来,努力奋斗再创新的业绩,不负人民,不负韶华。
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山西行
志愿者团队: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书海奇遇
朱 萌 郭志清
▲ “2021年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山西行”志愿者小伙伴
“再见了,满耳是风、满眼是书、满手是灰的夏天!”
去年盛夏的蝉鸣声犹在耳畔。彼时,刚刚结束为期半个月的古籍普查志愿服务工作的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史毓源,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再翻出山西省图书馆发布的“2021年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志愿者招募公告,她仍然激动不已——在那个平凡的夏天,她和9位来自不同高校的小伙伴一起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暑假。
“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书海奇遇,遨游其中,甘之如饴。”作为志愿者的学生们说。
山西古籍藏量丰富,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还有高校、档案、科研等系统和个人手中,都存有数量不少的古籍。“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山西行”始于2016年,是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一项公益性活动,组织高校学生参加古籍普查,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工作。
“我们10个人参与的是对忻州师院五寨分院图书馆的普查工作。”初到五寨县,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这群尚在象牙塔中的年轻“古籍人”学习了与普查相关的目录学、版本学知识,开启了与古籍的对话。
小小的五寨分院前身为创建于1941年的晋绥二中,有着不少的古籍,经史子集均有所涉。但长期以来,这些书籍堆在阴暗的库房中,粘连着厚厚的灰尘。
山西大学学生袁思淼说:“我们将这些书籍搬出书库,拂去灰尘,辨认版本,了解它们的历史与背后的信息,最后包装好,让这些历史与文化的载体整齐地回归书架,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条件。”
每本古籍中都藏了几百年的旧事,翻开书页如同开启一个个盲盒。有的书里夹着早已干枯成褐色的花朵,有的书上批注着古人或疑惑不解、或茅塞顿开的笔记,有的书中藏着晋商留存的借条,有的书中则留存着读书人如何辗转购书、如何为时局忧心忡忡的笔迹。
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出身的史毓源说:“一页页翻过,对我而言,这些古籍不再是遥远、冰冷的研究对象,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这是一次极佳的学习机会。”武汉大学学生赵子琪谈起普查中的种种困难:古籍的版本和存(缺)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有些古籍没有牌记、卷端和目录等,需要在相关网站上根据作者或者其他信息去搜寻版本;如果还是无法确定版本,则需要根据《中国丛书综录》来查询版本和存(缺)卷的具体情况。
最初,他们辨认版本并不熟练,每次遇到版本不能确定的情况,总要喊老师们来。老师耐心地一次次向他们描述近似版本的特点,然后总是笑着说:“要死死记住这个样子哦!”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张一雄说,在五寨的半个月,她有幸看到过排印精良的清刻本《汉书》、字迹小而软的石印本《古文辞类纂》、插画细致逼真的清末铅印本《格物入门》。她还记得看到乾隆年间刊刻的《保德州志》时,读到一个个熟悉的地名,仿佛看到了200多年前山西大地的山川,让她更加觉得脚下的土地格外厚重。
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为铅印、影印争论不休,为一起找出书里的避讳字而开心许久。这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来自历史、考古文博、古典文献、文物修复等多个专业,常常利用在课内课外所学的知识互相帮助,也会在休息的时候分享很多专业知识和趣事。
山西大学的姜炜钰被称为“姜技术员”,不仅负责古籍整理工作,还需要维护单反相机、扫描仪等设备;湖北大学的郝志芳是团队里的“移动书库”,各类学习网站、网盘资源她似乎无所不晓;牡丹江师范学院的赵蓉被笑称为“女汉子”,一个人包揽各种“疑难杂书”且都能完美解读。
正值盛夏,虽然由废旧教室改造成的工作间有些简陋,但连续半个月,学生们工作时不停歇,下班时迟迟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常常是在带队教师若干次“收工啦”的催促后才肯合上书本。
小伙伴们的互帮互助从工作延续到生活。吕梁学院学生田甜回忆,为了更方便前往工作地点,她和同样不会骑电动车的赵蓉开始了电动车“首航”。每次从住处到工作室,小伙伴们骑着电动车全程陪伴,时刻留心,将她们保护在中间。共享一个西瓜、一袋零食,一起到小吃街找美食,工作之余,这群原本并不相识的年轻人结下深厚情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山西师范大学学生王琦说,在与古籍的朝夕相伴、亲密接触中,所有人对古籍和古籍保护工作有了全新的感受。来自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的乔达欣认为,志愿活动让她学会了新的问题解决思路,开阔了视野。
这个奔赴五寨县的小团队只是志愿者大军中的一支。山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张利民告诉记者,6年来,山西共组织了5次志愿服务活动,来自省内外的百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省内25家基层古籍存藏单位,完成古籍整理编目登记近15万册(件)。
“年轻的志愿者们让古籍从尘封中重见光明,山西的古籍保护后备力量将越来越强大。”张利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