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塞北雪原到滇西红土,从东海之滨到西部高原,在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56个民族就像56个兄弟姐妹,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进入新时代,各族人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地区变化更为显著。广大艺术家响应党的号召,积极践行新时代文艺创作总方针,深入民族地区体验采风,创作了一大批反映现实、贴近人民的优秀作品。
日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中,就呈现了孙志钧、刘金贵、罗江、殷会利、王颖生、郐振明、王晓辉、朴春子、苏茹娅、秦嗣德共10位艺术家的70余件民族题材美术作品。他们长期关注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现实生活与社会发展,以当代的视野和富有新意的艺术语言,描绘了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时代画卷。
▲ 此曲只应天上有 (国画)240×160厘米 2010年 刘金贵
展出的作品中,孙志钧的作品意气风发,笔墨多姿多彩;刘金贵的作品则以意象取胜,手法新颖;殷会利的人物画黑白反衬整体浑然、洒脱不羁;王晓辉的作品纯朴、率真,小而整、精而妙;朴春子多画自己记忆中的内容,画面的仪式感穿越时间……总体而言,展出作品既有豪放的粗阔写意,也有严谨的工整细绘,无论何种表现方式,也不论何种创作手法,均实现了语言与技法的统一,传达出感人的艺术魅力。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表示,展览较为典型地反映了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发展面貌。“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内容越来越丰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在艺术语言上,传统的笔墨在碰撞到新的题材时,也有了新的发展。”徐涟说,“做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时,艺术家应该如何挖掘少数民族真正的生活,让他们在画面中不仅仅是被人观看的对象,而是成为我们绘画的中心、绘画的主角,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焦虑、他们对未来的希望,都能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不少画家热衷于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创作,这些作品汇聚起来,构成了20世纪少数民族美术的历史,如赵望云、关山月、张大千、韩乐等曾去西北写生,创作了一大批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庞薰琹到苗族写生,创作了一批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等。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的文艺路线指导下,更多画家赴少数民族地区写生,将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主要展现少数民族翻身做主成为主人翁的形象。改革开放之后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又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画家更注重人性的、民族性的表现,在形式语言上也有所开拓。改革开放之后不断成长起来的非常优秀的画家的创作中,体现出一种各自在艺术上的不同追求,不断地沉淀自己的语言。
▲ 草原行旅 (国画) 97×180厘米 2021年 孙志钧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孙志钧一直以蒙古族题材为主进行创作,他感到,少数民族题材创作从猎奇、探奇到表现民族的生态和最后作为人的本质的转变,体现出艺术的发展规律。“虽然我的画的内容一直在变,技术上在变,形式在变,但是题材没变,精神的内涵没变,画家创作不能流于表面,而要深入挖掘更加生活化、人性化的内容。”
▲ 纳西女孩(国画) 200×140厘米 2020年 王颖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颖生表示:“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画家不能只是简单地写生,画一些有差异性的内容,而应该跟少数民族有真正意义上的连接,对他们的生活有更多的深入了解、真诚的表现,这才是每个艺术家应该做的。”
▲ 吉祥婚礼 (国画) 170×140厘米 2019年 朴春子
朴春子本身就是一位少数民族画家,她认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感的前提是互相之间的深入了解。因此,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十分必要。作为少数民族画家和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她几乎每年都会带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当代百姓同吃、同住,感受他们的生活。“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学生们都很乐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有温度的作品。”朴春子说。
▲ 岜沙的忧伤(国画) 240×360厘米 2016年 秦嗣德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秦嗣德表示,经过一代代献身少数民族地区美术事业的美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已形成独特体系,研究不断深化、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少数民族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然而对于艺术家个人而言,要创作出有思想深度、文化深度、艺术深度,并且兼具艺术家个性化语言特色的作品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艺术家自身的不懈探索,更需要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上的不断研究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