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这些地方文旅融合发展交出满意答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4  浏览次数:119057
核心提示:湖北省武汉市: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旅游产业加快复苏湖北省武汉市是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武汉市

湖北省武汉市: 

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旅游产业加快复苏

湖北省武汉市是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武汉市先后获评首批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与影响,武汉市实现了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旅游产业加快复苏。数据显示,2021年前四季度,武汉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45亿元,较2020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2.7%和36.9%。据统计测算,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2.7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20.84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85.1%和81.8%。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据了解,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方面,武汉一方面做大做强国有文旅龙头企业,扶持文旅企业上市快速壮大;一方面积极培育新的市场主体。2021年,全市新登记住宿、餐饮市场主体2.8万个,新登记文化娱乐市场主体0.7万个,新登记旅行社14家,新增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3家。新增上市公司1家,全市上市文旅企业累计13家,另有20家企业列入2021至2022年度省上市后备文化企业名单。与此同时,武汉注重深化文旅融合,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资源向旅游景区景点转化,2021年,全市51家A级景区中,历史名胜、文博场馆类有16家。组织开展文化展演进景区、进旅游街区活动400余场,观众超500万人次。推动20家重点旅行社与重点文艺院团、演出机构合作,将文化演艺项目转化为文化和旅游产品。

积极鼓励扶持文旅新业态发展。武汉大力扶持旅游演艺项目,持续对大型实景演艺项目给予财政资金补贴超过2000万元。长江沉浸式漂移体验剧《知音号》,吸引大批外地游客前来观赏体验;汉秀剧场世界级水秀表演已演出1900场,接待观众140万人次;《夜上黄鹤楼》《花木兰·云中战歌》等实景演艺项目备受市民游客追捧。同时,积极扶持创意文化新业态发展。2021年全市游戏和动漫产业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3%和47.7%,成功举办“2021英雄联盟LPL春季赛总决赛”、第二届“电竞·中国”年度盛典,武汉荣获“年度电竞城市”称号。2021年全市先后举办文旅市集3次,先后成功举办文化和旅游招商引资活动2次,签约大型文化主题公园、文化科技园、电竞产业基地、音乐文化产业园等文化新业态项目50个,总投资2573亿元。此外,武汉推进实施数字创意产业链“链长制”,落实数字创意产业创新驱动等10项工作举措。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62亿元,同比增长34.4%。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市下大力气为企业纾困解难,市政府出台《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复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按照相关规定,市、区两级财政提前兑现文化和旅游企业各类奖补资金近7亿元,组织申报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贷款4.95亿元,到位资金近1亿元。创新金融产品,为文化和旅游企业量身定制旅游景区收益权支持贷款、普惠e贷、线上税融通、华夏文创、文创贷等金融产品。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成立武汉文化金融服务中心,重点为中小微文化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征信服务、融资服务、协作服务。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累计7只子基金,总规模9.75亿元。建立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出台《武汉市文化企业信贷支持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文化企业贷款投放。武汉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211户文化和旅游小微企业提供248笔融资担保,业务总额14650万元。依托“汉融通”服务平台,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纾困贷款发放和贴息工作,已对238个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实际放款,放款金额9.47亿元。


湖南省长沙市: 

发力全要素多业态体系,创新拉动文旅消费

长沙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达。近年来,长沙市先后获评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并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和旅游消费两大国家级示范城市。

长沙市拉动文旅消费的效果明显。2021年,长沙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消费示范行动,评选十佳消费示范项目。围绕假日旅游经济,推出抖音城市美好生活节、文旅星消费·偏偏爱长沙等四季文旅消费活动1200余场,实现旅游收入1926.44亿元,接待游客1.82亿人次。创新文旅消费惠民,发行消费权益卡7万余张、发放文旅消费券500万元。突出发展夜间经济,精心打造“到长沙看焰火”的城市旅游品牌,涌现了芒果TV、超级文和友、茶颜悦色等城市名片,打造了湘江“一江两岸”灯光秀、湘江夜游等夜游产品。大力发展新业态,推动数字文化、动漫游戏、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消费,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收202.7亿元、同比增长17.5%。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3735元,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9.9%,分别较2020年、2019年增长24%、18.6%。

在持续发展中,长沙市培育形成了旅游休闲、演艺娱乐、影视传媒、出版发行、数字视频等全要素多业态体系,打造了“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等知名品牌。数据显示,该市现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2.32万家,约占全省的37%,从业人员达30.69万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近1000家,约占全省的1/3,主板上市企业8家,全国文化企业30强1家。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525.09亿元,同比增长6.4%。2021年全市旅行社发展到515家,年新增52家;星级饭店42家,五星级11家、国际品牌连锁酒店17家;A级景区71家,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174家;工业旅游示范点75家、自驾车旅居车示范营地4家。

长沙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聚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与国内外52座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等重大节会活动;获评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全国营商环境十佳城市,屡屡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十大网红城市,连续14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21年举办了中国—东盟文化旅游活动周,加强官方账号在海外知名平台推广,提升了城市形象,扩大了长沙影响力。在发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作用、加强对外贸易方面,2021年全市出口文化产品193.8亿元,增长39%;进口文化产品3.2亿元,增长257.23%;进出口额为2780.3亿元,同比增长18.2%,文化产品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量的7.1%。

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持续优化政策环境,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长沙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长沙市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推进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综合性政策文件,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引导资金1.2亿元、文化和旅游消费专项1亿元,2021年全市文化和旅游专项支出12.4亿元,同比增长7.6%。长沙市还落实省政府《进一步支持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支持园区发展,2021年,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新增注册落户805家企业,企业总量超3600家,实现企业营收500亿元,同比增长25%,相比建园之初增长168亿元。开展文化和消费品牌示范,出台《长沙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品牌评选办法》,评选了“十佳特色文旅小镇”“十佳文旅消费新场景”等品牌,共奖励752万元,充分带动行业积极性。


广东省深圳市: 

聚力先行示范,推动文旅产业集群发展

在广东省深圳市,文化产业已是四大支柱性产业之一。2021年,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25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占全市GDP比重超过8%。2011年以来,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近15%,远高于同期GDP增速。全市文化企业10.2万家,从业人员103万,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157家,打造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多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深圳的文化产业独具特色。一是“文化+科技”业态鲜明,数字文化产业、高端文化装备、动漫游戏等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二是创意能力强,作为国内第一个被授予“设计之都”的城市,在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等领域占据国内较大市场份额;三是外向性突出,文化贸易总量占全国1/6左右,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游戏、印刷、工艺美术、文化装备出口实力强劲;四是集聚程度高,全市有超过100家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园区公共服务能力较强,产业链较为完整,培育了一批有影响的产业集群。

近年来,深圳在建设中国特色先行示范区发展目标引领下,围绕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目标,开展了多方面工作。在大力培育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方面,深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专项资金扶持等多种方式,营造有利于各类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发展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热情,培育与发展了一大批充满活力的文化和旅游企业。为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加大文旅企业支持力度,2021年市、区财政共拨付近8亿元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原创研发资助、房租补贴、重点企业奖励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

在积极发展文化新业态方面,一是大力引导支持“文化+”新兴业态发展,每年认定奖励一批优秀新兴业态文化企业,安排专项资金鼓励“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互联网”等新兴业态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大力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数字创意产业被列入深圳二十大战略新产业集群之一,制定《深圳市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确立“一核一廊多中心”的产业布局,逐步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三是加快培育艺术品产业。积极推进“建设适用国际通用规则的文化艺术品(非文物)拍卖中心”综合改革试点,制定《建设适用国际通用规则的艺术品(非文物)拍卖中心改革实施方案》及配套支持政策。启动国内外知名拍卖机构、画廊引进工作,引进龙头拍卖机构落地深圳,推进艺术品保税仓建设,策划举办系列艺术品拍卖活动。此外,深圳也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支持电竞、网络直播、线上文旅消费、沉浸式体验(剧本杀等)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深圳则是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重点发展滨海旅游、都市购物休闲、主题乐园和出境游等业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旅游业纾困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安排财政资金4390万元对全市重点旅游企业开展纾困扶持,惠及23家A级旅游景区、58家星级饭店和77家旅行社。向760家旅行社暂退质保金总额近3亿元,为23家旅行社争取7000余万元优惠贷款额度,缓解企业资金困难。目前,该市共有旅行社1171家,星级酒店66家,3A级以上景区21家,民宿1450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旅游行业年度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2019年数据)。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深圳按照先行示范的总体要求,围绕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目标持续砥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专项资金扶持等多种方式,营造有利于各类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发展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热情,培育与发展了一大批充满活力的文化和旅游企业。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引导,促进了文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旅游产业也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得以逐步复苏。


重庆市渝中区: 

务实提升产业服务,融合发展撑起“人文渝中”

渝中区是山城重庆的母城。近年来,渝中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聚焦“人文渝中”建设,着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和旅游目的地。该区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荣誉称号。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渝中区重要的支柱产业。据了解,渝中区现有文化旅游及相关企业1.1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占全市规上文旅企业总数的1/5,产业人口约15万。形成了以创意设计、广告传媒、影视演艺、旅游服务、旅游住宿等为主体,以数字文化、智慧旅游、新兴休娱为重要补充的现代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体系。2021年,该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7.1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达106亿元,分别占全区GDP比重5.7%、7%,共接待游客50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8.3亿元,同比增长13.5%、29.7%,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位居全市第一。

渝中区通过“三个融合”,推动文旅融合深入发展。建立融合机制,建立了区委、区政府牵总,文化、商贸、旅游、城管、管委会、街道等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文商旅”融合发展格局,确立了“产、城、景”协同、“宜游、宜居、宜业”互融的“主客共享”都市文旅发展愿景;催生业态融合,以“文化+”“旅游+”“文旅+”为基本路径,支持文化科技、旅游康养、研学旅行、旅游演艺等业态发展,支持VR体验、电竞酒店等在渝中布局;打造融合场景,依托“天台”“步道”“洞穴”“轻轨”“街巷”等特色资源,有机融入文化艺术元素,创设了沉浸式剧本杀、神仙洞演艺、小时光图书馆等时尚文旅场景。

除此之外,渝中区还注重加强文旅平台的建设。在高质量完成十八梯、山城巷、马鞍山等12个传统风貌区,金汤街、领事巷等10个老街区,嘉西村、新都巷等10个老社区改造项目的同时,园区基地聚集效益进一步显现,已建成并挂牌洪崖洞、重庆演艺集团、二厂文创园、上清寺数字文化产业园、后街影视产业园等18个国家级、市级和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集聚文化及相关企业1200多家,产值突破500亿元。此外,不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重庆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总部)、重庆文创研发中心、重庆大田湾体育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渝中区采取多种举措激活文旅消费。开发蜀绣、烙画、船模等文创产品(旅游商品)600多件(套),推出“开往春天的列车”“红色三岩游”等旅游线路50余条,推出《雾重庆》《记忆·山城》《扯馆儿》等精品驻场剧目来丰富文旅消费供给。持续举办国际咖啡文化节、全球不眠之夜、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渝中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都市旅游节和城际旅游交易会等品牌活动塑造文旅消费品牌。发放文旅消费券近500万元,开通旅游巴士8条,建成旅游厕所150处,增设旅游停车位1200个,优化文旅市场环境。

在提升产业服务方面,渝中区真正做到了务实高效。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强化政策保障方面,先后出台了《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渝中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渝中区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16个文旅类政策文件,率先在重庆市建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优化企业服务方面,建立常态化的区领导、区级部门定期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鲜明提出“保姆式”服务理念,形成“招育稳”一体化企业服务流程;在帮助企业纾困方面,从快从优从细全面落实中央、重庆市各项纾困惠企政策,暂退旅行社保证金6300余万元,率先建立区级文旅金融服务中心,与重庆银行共建“重庆文旅特色支行”,筹集5000万元建立风险资金池,创新推出“文旅贷”金融产品,切实解决文旅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川省成都市: 

紧抓文旅消费新需求,率先谋划引导新业态

成都市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数据可谓抢眼。2021年,成都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为730家,营业收入2406.4亿元,同比增长16.7%;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2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22家;新增文化产业园区面积124.17万平方米、文创空间404个;文化产业总量规模位居中西部前列。2021年,成都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085亿元,接待游客2.05亿人次;4A级及以上景区5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4家,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5亿人次,同比增长42.33%,门票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长93.81%。

这是在“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建设引领下,成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在这个历史文化名城,传媒影视、创意设计、音乐艺术、文体旅游、现代时尚、动漫游戏、会展广告等主导业态都取得了新的繁荣发展。据了解,2021年,成都市以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牵引,以“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1个城市核心IP为统揽,推出大熊猫、古蜀、三国、诗歌、休闲、美食、时尚文化7个城市品牌特质标识,构建“1+7”城市文化旅游标识体系,积极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新动能。同时,成都市文创产业成为全市新兴支柱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点,传统文博、文学艺术、非遗的创意和美学转化方兴未艾,数字文创、时尚设计发展迅猛,带动产业向高端化、品质化转型;数字文化领域引进腾讯、咪咕、今日头条等头部数字文化企业,培育迅游科技、尼毕鲁、数字天空等优质本土企业,网络游戏、电子竞技、视频游戏、动画漫画等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居全国前列,总产值达200亿元,占据全国近10%的市场份额。

文旅产业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离不开对市场主体的培育。近年来,成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升企业产业能级,推动文旅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加,规模效益不断扩大。在大力推动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方面,成都市引进了腾讯、今日头条、咪咕、爱奇艺、育碧、完美世界等国内外头部数字文创企业,培育了迅游科技、尼毕鲁、数字天空等优质本土企业,数字文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都市在网络游戏、电子竞技、视频游戏、动画漫画等产业领域总产值达200亿元,占据全国近10%的市场份额。其中,腾讯、咪咕等头部数字文化企业发展水平在全国领跑。成都市积极壮大“云看展”“云直播”“云演艺”等线上消费市场,全年开展各类线上文旅活动3.8万场,累计线上点击量达5388万余次。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成都市紧抓疫后文旅消费新趋势、新需求,率先谋划、引导培育文博艺术、影视动漫、文娱潮玩等“十大”文旅消费新业态,以文旅部门为主导、联合11家单位共同出台《加快营造研学旅游新场景推动研学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目前,成都市已经成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并当选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2021年,成都市建成12类周末经济精品旅游场景(点位)365个,评选十大类夜间经济示范点100个,新推出“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60家,推出乡村游、生态游、研学游等系列精品旅游线路80余条,形成望平坊、南岸美村等“千处城市消费新场景”,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十八届成都国际美食节等955场重大活动举办;成都春熙路大慈坊街区、成都音乐坊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武侯区三国创意园则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