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人们往往容易食欲不振,多数比平日消瘦,俗称“苦夏”。所以在夏天,人们改变饮食习惯,以清凉清淡、开胃爽口为主。本期“行食四季”以家乡的、日常的尤其是夏季美食唤醒读者味蕾,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菜解开淡淡的乡愁。
1
吃 汤
宋合意
喝汤大家都明白,但在我老家河北,更具体点是在冀中一带,人们却习惯于“吃汤”。
在记忆中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食常见的有窝窝、饼子、糊饼和卷子、火烧等。窝窝和饼子多由棒子面即玉米面蒸、贴成;也有用谷面的,如果是小米面就更讲究了。谷面是谷子不去壳碾磨成的。卷子类似馒头,有刀切的两个侧面。火烧就是大饼。做这些主食时,也有掺上棒子面、谷面或秫面、山药面也就是高粱面、红薯面的。当然,在城里特别是较大城市,饭桌上自有所不同。
这些“硬核”主食,统称饽饽。至于喝稀的,也就是棒子粥和小米汤等。夏天则少不了绿豆汤,当然粥也是常喝的。
饺子、汤算是很特别的食品。老家传统中的“汤”,相当于面条,所以“吃汤”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为什么叫汤,有人说古时人们把面食统称为饼,水煮的面片、面条就叫汤饼。对此没有考证,但从古人说到汤饼的诗文,也能判断它确实相当于面条并且还是很上档次的食品,也是夏天的时令饮食。唐刘禹锡诗里说“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结合上一句“朱旗迎夏早,凉轩避暑来”,便知这汤饼是夏日美食无疑。刘禹锡另一首《赠进士张盥》的诗中又有“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的句子,而宋苏轼贺人生子诗中说“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麞书”,宋元时期的元好问同样题材的诗也讲“我欲去为汤饼客,买羊沽酒约何时”,足见生孩子后以汤饼待客已然成俗。宋黄庭坚诗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箸玉簪横”则活脱脱描述了汤饼即面条的形态。如果说这汤就是汤饼称谓的延续和简化,那老家这汤还真保持着古风古意呢!
汤有冷热之分。
先说冷汤,既算得上美食,也是夏天特别是伏天正餐的常选。叫冷汤,大概是因为擀就、煮好的面条要先捞到凉水盆里,这样面条比较筋道,也清爽顺滑,不黏也不易坨,再挑到碗里拌上生鲜菜码或加上热卤,吃起来有滋有味。以前常有人端着大碗,站或蹲、坐在院里甚至大门外的树底下,很享受地吃着冷汤。在冬天吃,由于加了热卤,也不寒凉。肠胃不佳特别是上年纪者,面条煮好后也就不过凉水了。
夏天吃冷汤,凉菜、热卤可以都备上。菜码中常见的就是黄瓜丝辅以芝麻酱,也可以将豆角也就是豇豆和韭菜用开水烫煮后再过凉水,切成段和着麻酱或盐水拌到面条里,相当于拌面。没有麻酱,炒点芝麻擀碎后调以盐水也可以。一般来说,蒜汁是必备的。热卤的用料也各不相同,除了有肥有瘦的肉丁,一般会加上葱花或韭菜、香菜,绿豆芽或泡好的黄豆、花生,以及蒜薹、茄子丁什么的,因口味喜好或就手的蔬菜而异,当然加些蘑菇或木耳丁、丝,就更好了。没有肉,打上鸡蛋,加上香油,卤中漂着柔和的蛋花,也有另一种香美。不能没有酱油,但以前人们多会用自家的黑酱。各家的酱,做法与用料小有差别,色香味自不会千篇一律。而今,自己做酱已极少见。
准备好的菜码或卤不够了,也有应对之法。记得小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奶奶会临时再以韭菜盐水弥补,有时也会到屋外的香椿树上捋一把叶子。夏天的香椿叶子多已不鲜嫩,但洗净切碎加上盐水,也能将就着把面吃完。
再说热汤,也就是煮面时加上相应蔬菜如豆角、北瓜、韭菜、西葫芦一类,盛在碗里一起吃。要有肉丁或鸡蛋,更好。记得缺少蔬菜时,奶奶曾将新鲜的榆树叶子放进汤去,说不上什么味道,但颜色是很好的。做热汤,用葱花或花椒等炝锅是第一步,添水入锅一刹那,伴着“吱啦”一声,浓烈的香气扑面而来。
吃热汤,四季皆宜而晚上居多。也有将擀的面切成三角形的,叫片儿汤。另外,还有疙瘩汤。
做汤,白面是首选,好做好看也好吃。在很长时间里,常吃白面汤很让人羡慕。白面少,也用秫面、山药面,还有杂面也就是绿豆面等。
秫面和山药面,看上去是白的,但和出的面、煮出的面条却是棕紫色。因其黏性不足,和面难成团,切条容易断,所以就有了榆皮面的用场。榆皮面中,“根皮”的优于“身皮”的,前者黏性更大,细品还有一点甜。那时候,常有走街串巷收榆皮的,也能听到“约好榆皮面嘞”的吆喝声。
“包皮儿”汤更有特点。面条看上去有三层,中间较厚的是深色的秫面或山药面,上下两层白面。这是用白面剂包裹秫面或山药面剂擀成的,堪称粗细粮搭配的经典。杂面做的多是热汤,条切得要细,吃起来还能闻到淡淡的绿豆味儿。
现在,榆皮面已很少见,榆树也少了,秫面、山药面汤更难,倒是杂面汤甚至荞麦饸饹汤在餐馆里还偶能见到,并都归入“健康食品”。
冬天要吃冷汤,则多是给谁“过生儿”。按传统,各家娶媳妇也讲究以此待客。不过,这就不叫冷汤而叫面条了。人们多在春节前办喜事,天气正冷,叫“冷汤”听着不舒服,更重要的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喜事,怎么能吃“冷汤”呢?平时,要说上谁家“吃面条”,潜台词就是人家娶媳妇而去祝贺与“随礼”。别人邀请你什么时候到他家“吃面条”,也就等于通知你他家要办喜事了。现在,人们生活大好于前,但娶媳妇照样吃面条。当然,面条之外,也可能配以有凉有热、荤素搭配的菜肴。过生日与娶媳妇,吃面条的美好意蕴显而易见,长寿与长长久久等祈愿与祝福都在里面了。
如今有不少人家办喜事时会到饭店里举办仪式和请客,但还是有许多人家坚持在家“吃面条”。大群的亲朋与乡亲,大锅的面条大锅的卤,一碗碗面条冒着热气与香气,用托盘端到宾客、乡亲面前,散发着特别的情感气息与乡土味道。逢这类事情,各村通常都有“总理”调度,一班人马忙前忙后,采买食材,支锅做饭。他们一拨拨传承,大锅面保持着相对稳定的风味,在其他地方可不易吃到。
擀面费时费力,后来有了面条机,吃汤就大大方便了。不过,坚持自己擀面的大有人在。在一些餐馆,人家会郑重告诉你,他家的面是手擀的。餐馆里的面条,不管是配以凉菜还是热卤,其菜品及其搭配也随着人员南北东西流动交流而在逐渐增加、变化着,但许多人还是更喜欢本地传统风格。
汤,是典型的家乡味道。每有游子归来,母亲都会亲自下厨或张罗着做汤,这接风的面中是绵长的心愿。
夏已至,想吃汤。
2
你看见小人人了吗
罗云川
▲ 鸡枞
几年前去云南出差,顺便探亲。在昆明我哥哥家吃饭,看着桌上的菜,我抗议:“怎么没有肉?”我哥哥笑着说:“想着你回来一趟不容易,特意弄点菌给你尝尝。”有人补充说:“这个比肉贵。”
菌,是生活在云南的人的心头好。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森林、土壤类型多样,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资料显示,全世界野生食用菌有2000多种,我国有1000多种,云南有900多种,被誉为“真菌王国”。
“菌香烟雨外,异味滇海闻”,古人用味蕾为云南菌树立了口碑,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夏天菌上市时,云南人一半在吃菌,一半在或采菌或买菌的路上。没有一只菌能逃脱云南人的“魔爪”。在这个地方,每年都会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事情,重者死亡,轻者出现幻觉,感到眼前有许多小人人在跳舞。
列位看官看到这里,千万别被吓住了,不要以为“美食篇”变成了“恐怖片”。实际上,食用野生菌中毒是小概率事件。我一个朋友有一金句:“酒是我们的朋友,喝醉是我们的敌人。”这句话套用在菌身上也合适:“菌是我们的朋友,中毒是我们的敌人。”来看看我们的菌朋友:奶浆菌、鸡油菌、蝉花菌、红葱菌、板栗菌、谷熟菌、铜绿菌、沙老菌、云芝菌、刷把菌、虎掌菌、大红菌……光听它们的名字就能勾起肚里的馋虫,食指大动,是不是?
松茸,又名松口蘑,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药用效果,故有“菌中之王”的美称。国内主产区为东北地区和云南,云南是国内产量最大的。松茸肉质细嫩,甜润甘滑,鲜食最佳,美味异常。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出镜后,松茸越发声名远扬,身价上涨。据说在一些高档餐厅,一个松茸可以卖到上千元。它可煎可炒,可炖汤,还可焖饭,等等。在日本,松茸备受追捧,常见的吃法有松茸刺身等。
松茸算是云南野生菌中的贵族,我等普通人对它有一定的距离感。真正进入家常菜的还是那些常见的菌。除前文提到的那些,还有青头菌、牛肝菌、干巴菌、鸡枞等。
青头菌,又称变色蘑菇。红烧,色泽红亮,脆嫩鲜甜。滇菜里有一种蒸酿小南瓜的做法,大致是把小南瓜里面掏空,放入肉馅蒸熟。酿青头菌与此相似,在青头菌菌帽内填入肉馅,先炸后蒸,最后浇上芡汁即可。这道菜荤素搭配,浓香鲜嫩。
牛肝菌,菌盖肥厚多肉,菌盖下密生管孔,形如筛板。爆炒牛肝菌、香辣牛肝菌等,都是很好的家常菜。
干巴菌,可不是一种干巴巴的菌。云南人把牛肉干称为牛肉干巴,有一种说法是干巴菌具有牛肉干巴的味道,故有此称。宣威火腿炒干巴菌,下酒佐饭,香鲜无比。即使不用火腿,只是简单地用青辣椒炒干巴菌,也是美味。
用菌做菜,菌上的泥土必须冲洗干净,要一根一根冲水洗,不可一起泡入水中,据说否则会影响成菜质量。另外,炒菌时一般要加大蒜。有一种叫“见手青”的菌,手摸到它后,它就变成紫青色。民间认为,为避免见手青中毒,烹饪时除了足够的时间,还需要放足够的食用油和大蒜,因为大蒜有一定的祛毒功能。
现在要来说说鸡枞了。鸡枞,肥硕壮实,质细丝白,可与鸡肉媲美,故而得名。有人认为,“菌中之王”不是松茸,鸡枞才是。
鸡枞在古代被列为贡品。据传,明熹宗朱由校最爱吃云南的鸡枞,每年都要由驿站飞骑传递进北京。明代文学家杨慎,也就是《三国演义》开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词作者,曾将鸡枞喻为“玉芝”“琼英”。明代《南园漫录》记载:“鸡枞,菌类也。惟永昌(今保山)所产为美,且多……镇守索之,动百斤。果得,洗去土,量以盐煮烘干,少有烟即不堪食。采后过夜,则香味俱尽,所以为珍。”清代文学家赵翼形容鸡枞“无骨乃有皮,无血乃有肉,鲜于锦雉膏,腴于锦雀腹”。
鸡枞多生于山野的白蚂蚁窝上,人工无法栽培,加之不宜保存,所以更显珍贵。新鲜鸡枞,红烧、清汤均可。还有一种简单的吃法,就是烧烤,在炭火上刷上油烧熟,蘸上椒盐即食。可我总觉得这种做法属于“暴殄天物”。更普遍的做法是“油鸡枞”。人们往往把一些不宜长时间保存的水果加工成果脯、罐头,油鸡枞亦如此理。先将鸡枞除去泥土,清洗干净,手撕成条,晾干水分;炒锅注入菜油烧热,放入鸡枞和干辣椒,小火炸至鸡枞水分收干,黄而不脆起锅,放入瓶罐内贮藏。
有一次我去云南出差,临返程时,我母亲一大早去菜市场买了许多鸡枞回来,一根根洗净,然后做成油鸡枞,用一个大容量的塑料罐子装满了。我就带着这一大罐油鸡枞回到了北京。有时吃米饭或面条,从罐中挑出一点加入。这一大罐吃完了,女儿说还想吃。于是,我弟弟又买了四小罐寄来,我们又有得吃了。吃着吃着,心头涌上乡愁。
3
小吃故事多
党云峰 文/图
▲ 布拉子
“冬至饺子夏至面”。目前正是山东老家收割麦子的时节,很快又能吃上新鲜的麦仁饭了。忙完农活回家一般就比较晚了,既能快速出锅,又能解除乏累的美食,当属卤面。回家用井水给煮熟的面条以洗礼,过一遍水是温面,过两遍水就是凉面了。卤子也比较简单,很快就能吃上,例如茄子鸡蛋卤、豆角鸡蛋卤、西红柿鸡蛋卤、丝瓜鸡蛋卤等,当季蔬菜就凉面,再吃根葱,很是惬意。最简单的卤子则是把蒜捣碎,浇上麻汁,一口下肚,面的凉爽往全身散发,蒜的通透直达头顶,很快就能驱散劳累。
提起吃面的名场面,不得不提《金瓶梅》第五十二回:琴童来放桌儿,画童儿用方盒拿上四个小菜儿,又是三碟儿蒜汁,一大碗猪肉卤,一张银汤匙,三双牙箸。摆放停当,三人坐下。然后拿上三碗面来,各人自取浇卤,倾上蒜醋,那应伯爵与谢希大,拿起箸来,只三扒两咽,就是一碗。两人登时狠了七碗。西门庆两碗还吃不了。谢希大说:“本等卤打的停当,我只是刚才吃了饭了,不然我还禁一碗。”当初看到用“狠”来描述吃的时候,我就感觉非常到位,谢希大吃了饭还能吃几碗面,堪称“碳水炸弹”的拥趸。
布拉子(很多地方叫“蒸菜”)也是农忙时节的热门小吃。把洗干净的地瓜叶、豆角、菠菜、槐花、芹菜叶等撒上面粉,放在笼屉上蒸就好了。布拉子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点蒜汁等蘸料。
以前下地干活的时候,很多人还会带着煎饼和咸菜。煎饼在山东比较普遍,也分很多流派,包括脆的酥煎饼、软的面煎饼、有馅的菜煎饼等。清代蒲松龄在《煎饼赋》中写道:“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这跟今天摊煎饼的方法是一样的。煎饼卷大葱是山东饮食的杰出代表,我老家出产的章丘大葱更是驰名中外。能与煎饼卷大葱较量的或许就是鸡蛋蒜了。鸡蛋蒜做法简单,把煮熟的鸡蛋和蒜瓣一块放在石臼里捣成蒜和鸡蛋泥就好了。第一次吃鸡蛋蒜的人的身心可能会遭遇重创,之后则会对这种吃法心向往之。
清代西周生写的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的故事背景就在章丘。在第二十九回,正值五月初五,天气炎热,真君来到明水吃的斋饭就是四碟小菜:一碗炒豆腐,一碗黄瓜调面筋,一碗熟白菜、一碗拌黄瓜,一碟薄饼,小米绿豆水饭,一双箸。如今看来这几样菜确实养生。在第三十七回提到的凉粉、烧饼更是让我心有戚戚焉。从明水到济南后,“狄周看得程乐宇说到凉粉、烧饼的跟前,有个啯啯的咽唾沫之情,遂问那主人家借了一个盒子、一个《赤壁赋》大磁碗,自己跑到江家池上下了两碗凉粉,拾了十个烧饼,悄悄的端到下处,定了四碟小菜,与程乐宇做了晌饭”。后来又“在学道前五荤铺内拾的烧饼,大米水饭,粉皮合菜,黄瓜调面筋,吃得响饱”。如今,这些小吃只能在书里看看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装凉粉的“《赤壁赋》大磁碗”成为判定《醒世姻缘传》的写作年代,进而判断西周生是何许人也的重要依据。
如今很多传承千百年的小吃已成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淄博的周村烧饼据说源于汉代,绵延至今,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咸甜两种口味,都很酥脆。今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就涉及扒鸡、火腿、羊肉汤、把子肉、烧饼等。当然,生活中的小吃远远不止这些种类,名单绵延不绝,如同乡愁。比如,光是鸡的做法就有德州扒鸡、沂蒙炒鸡、枣庄辣子鸡、济宁南瓜鸡等;胶东的鲅鱼饺子让人印象深刻,鲅鱼刺少,去刺后配上五花肉、韭菜,美味就成了;济宁的夹饼荤素搭配,口味独特;跟临沂糁汤相比,单县羊汤名气更大一些,不膻不腻的口味让各地的人们得以抚慰思乡之情、离别之苦;还有甏肉干饭,济南的甜沫、油旋等。
小吃的地域性体现在读音上,有些读音字典上是查不到的,例如临沂的糁(sa,二声)。有民间故事说乾隆喝过之后问:“这是啥(糁)?”于是有了“糁”的名字,其实糁的历史比这早多了。糁就是肉汤,用羊肉、鸡肉、牛肉熬煮都可。早餐盛碗糁,再配上油条或者油饼,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这种适合冬天喝的美味,在盛夏也无法把食客劝退,这就是小吃的魅力吧。
4
却上心头的不舍
骆 蔓 邱 源
▲ 朱兰庆做鸡子馃 骆 蔓 摄
在诗人余光中的心中,故乡是他笔下写不尽的乡愁;在作家茅盾的心中,故乡则是“流经心尖尖上那些永恒的记忆”……而在浙江兰溪人的心中,故乡是鸡子馃的味道,是儿时小弄堂里的欢声笑语,是心灵深处一座永远的乐园。
前几天,与新朋旧友探访明末清初兰溪文学家、戏剧家李渔故里,当地一文青笑言,李渔有“一生不食葱蒜韭三物”之戒。话说某一天,李渔感染风寒,他的小妾用小葱鸡蛋做馃,李渔吃完胃口大开、风寒驱散,遂对葱大为改观,在《闲情偶寄》中写下“然亦听作调和”。渐渐地,鸡子馃在兰溪流传开来。这个传说唤醒在场众人的味蕾,于是,不顾夜色已浓,大伙儿在熟人的带领下来到地道、性价比高且位置稍显隐秘的“兰庆鸡子馃”。大概是合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已是晚上近10点,这家店内依旧一派热闹景象,三三两两坐在八仙桌边的食客,吃着鸡子馃搭配着一碗白粥或是皮蛋瘦肉粥,还就着几个家常小菜,端的是有滋有味。
店老板朱兰庆恰巧正在一展身手:“我除钻研《闲情偶寄》中制作鸡子馃的传统手艺外,还得到了外公鲍阿林、母亲徐杏姣的真传,继承、发扬和创新了传统鸡子馃制作手艺。”出生于1911年的鲍阿林,15岁开始跟师傅学艺,做了一辈子鸡子馃;徐杏姣制作鸡子馃的手艺就是跟继父鲍阿林学的。
1988年,朱兰庆从兰溪农药厂下岗后,母亲徐杏姣摆在街头不起眼的鸡子馃小摊让他重新找到了人生目标。特别是摆摊后3000多元的月收入,让朱兰庆更坚定了成为第三代鸡子馃传人的念头。
1996年,在街头饱受风吹日晒之苦的朱兰庆萌发了开店的想法。于是,首家以其名字命名的“兰庆鸡子馃”店出现在兰溪城区的一条小巷子里。有品牌意识的蒋小玲还为丈夫朱兰庆注册了“兰庆鸡子馃”商标,这为“兰庆鸡子馃”跻身金华市非遗名录和走上连锁经营之路奠定了基础。1998年,“兰庆鸡子馃”获得“金华十大名小吃”称号,随后又获得“中国名点”“中华名小吃”等近10项称号和荣誉。随着“兰庆鸡子馃”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小店生意日渐红火。
上世纪90年代,兰溪举办彩船会、兰花节等大型文化节会,诸多光临兰溪的文化名人钟情兰溪地方小吃;2005年9月,央视“同一首歌”节目组走进兰溪,一些知名歌星也慕名来吃鸡子馃……“名人效应”为兰溪鸡子馃孕育了新生机。
随着兰溪鸡子馃的声名远播,不少人寻求加盟。但朱兰庆意识到,对于一种出身街头的地方小吃来说,没有一套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开加盟店只能是纸上谈兵。2001年,朱兰庆高薪聘请设计师对店堂环境重新设计,又请专家规范了连锁加盟的经营管理体系,成立了“兰庆鸡子馃”技术推广中心,并创办了“兰庆鸡子馃”网站。条件成熟后,朱兰庆开始向全国招募加盟商。“如今,远在新疆、黑龙江、辽宁等省区,近在丽水、杭州、义乌、永康,都可以吃到正宗的兰溪鸡子馃。”朱兰庆说。
夜已深,店内的食客渐渐散去,朱兰庆面对我们谈兴甚浓,他开始耐心地向我们传授鸡子馃的制作要点:鸡子馃里的肉馅要肥瘦相间,葱末要切得粗细均匀;鸡子馃的皮要擀薄,收口之处尤见功夫,最好掌握在一张纸那么厚;火候更是关键,煎出的鸡蛋外表通体金黄,皮又薄又脆,内馅却是鲜嫩滑口。说话间,只见朱兰庆擀皮,摊上一层肉馅再包上青翠的小葱,将压扁的馃子放入油锅中,接着敲开鸡蛋入碗中,并加入自配调味品打散,然后用筷子轻轻在馃子上开一个小洞,将搅拌好的蛋液一滴不漏顺着筷子倒入馃内,油煎片刻,金黄喷香的鸡子馃一气呵成。
李渔家乡的味道植根乡土血脉,那是一份难以言表的情怀;30多年倾心打造的品牌,包含着人生百味;时间磨砺出一丝不苟的技艺,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一点点行进。金黄之泽,醇美之香,沿着街头,飘向巷尾,是缠绵入骨的惊喜;皮薄馅厚,油而不腻,趁热享受鲜活饱满的蛋香、葱香、肉香,让唇齿留香;用心体贴的每一份品质,都是锤炼和淬火的动情传递;每一份真、每一份温暖都在勾起儿时那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