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科技力量让博物馆“活起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12  浏览次数:91563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人类与多彩文明对话搭建了重要平台。当下,运用科技力量让博物馆“活起来”,借助数字手段加强馆藏文物保护,以此推动博物馆服务升级迭代,更好满足观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人类与多彩文明对话搭建了重要平台。当下,运用科技力量让博物馆“活起来”,借助数字手段加强馆藏文物保护,以此推动博物馆服务升级迭代,更好满足观众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成为发展新趋势。智慧博物馆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当下,为加强智慧化建设,各博物馆根据自身文物保护与参观展示的实际情况,都在积极完善数字化设施和功能,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和观众体验感,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持续激发观众走进博物馆的热情,进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得到更加深入人心的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客户端记者深入基层,报道广东省博物馆、黑龙江大庆市博物馆、河北蔚县博物馆应用新技术开展智慧化建设、提供智慧化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以飨读者。


1

广东省博物馆:

推动数字化转型 建立运营新模式


谭志红

▲ 参观者在广东省博物馆“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现场欣赏3D打印佛龛   许建梅 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展览”正逐渐成为博物馆服务的新形态。打开广东省博物馆的网站,进入虚拟展厅,可以在该馆精心布置的18个3D虚拟展览中漫游。无论是充满浓郁中国风情的“酒歌——中国酒文化展”“红楼梦文化展”“应时而作——中国传统时节绘画展”,还是荟萃秘鲁安第斯文明的“黄金国之谜”等,都可以让观众隔屏一览文物风采,触摸历史厚度,感受遗产魅力。

通过建设智慧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便利,也为疫情期间博物馆的不间断服务提供了强大支撑,激发了“云展览”生态服务。这种“云展览”生态集WEB3D数字技术、VR、全景等数字媒体技术,融合HTML5、互联网技术,形成在线展览、虚拟漫游展览、H5展览、直播导赏、3D数字文物等服务,打破了线上与线下、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带起了“云”上观展潮流,成为特殊时期博物馆对传统展览方式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成功尝试。目前,广东省博物馆完善和丰富了123个线上展览内容、18个3D虚拟漫游展览、9个H5展览、411个3D数字文物展示等。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自2010年5月18日开馆以来,至今已接待超过1600万名观众。2014年3月,该馆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首批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基于智慧博物馆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采用云计算、移动互联、数据挖掘技术、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推动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建立面向互联网的运营新模式。

据了解,广东省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平台是国内博物馆信息化应用程度较深、业务覆盖面最广的信息化平台之一,包括22个应用系统。各业务系统相互关联,对数据集中管理、统一使用,以业务整合和数据关联的创新设计,突出业务的主体地位和引领作用。如利用藏品管理系统、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在内部开放藏品数据资源以及和藏品相关的图片、音视频、三维数据等,实现了藏品管理模式质的飞越。

广东省博物馆智慧博物馆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对观众和用户进行深入的场景分析基础上,重点在交互系统、互联网、电子商务、新媒体交流上进行创新设计。如在智慧服务方面,它利用预约票务、观众数字化、会员管理等系统为观众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让观众在线获得预约到访、地图指引、交通指示等便利,在疫情期间为观众提供参观前、中、后全阶段的优质服务。预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来自疫情区域的人员,并按照疾控部门的要求,对人数总量、分段预约、错峰参观等做出安排。同时,运用精确的室内定位和多媒体技术,为观众提供自主导航、听取讲解、浏览解说视频或动画等个性化服务。通过电子商务技术,观众可以随时在网上商店、旗舰店上购买纪念品,把博物馆带回家。

为畅通与观众的沟通交流,广东省博物馆智慧博物馆以“两微一网”的架构,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新媒体发展格局。其官方网站每年的访问量超过百万人次,微信、微博的关注度分别超过130万人、60万人。其微信为观众在观展时免费听取讲解音频,并加推了《粤博珍宝云上见》系列短文,让观众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同时,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发力,采用网络直播、短视频宣传等新技术在线提供展览讲解、直播带货、解读文物知识等服务。

在“5G+博物馆”方面,广东省博物馆先后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合作,打造5G应用场景。该馆与中国电信开展“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5G新应用——沉浸式VR导赏活动,借助华为公司的“5G+8K FOV”技术,为用户解锁了在线参观博物馆的Cloud VR新体验,使观众通过中国电信天翼“云”VR客户端,不用出门即可在家里感受到清癯秀美的北魏造像,观赏富丽健美的唐代佛像,聆听国宝归来的动人故事,了解斑驳古迹的修复过程。相比手段单一的传统展陈方式,这种沉浸式体验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文物“活”起来。

为了让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于2019年11月与多益网络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馆藏海丝主题文物上进行战略合作。2020年7月20日,广东省博物馆开展的“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知识讲座在多益战盟、虎牙直播、Bilibili等平台上线。多益旗下产品《神武4》人气角色熊猫“白无忧”化身“虚拟嘉宾”,介绍知名文物“军持”和“宋金项饰”的来历、特点和价值。该馆还与携程网、美团网合作打造“网红博物馆”,在预约服务、品牌推广上加大力度,特别是在美团上对接预约系统,在互联网上拓展和延伸博物馆的服务,吸引更多观众。


2

黑龙江省大庆市博物馆:

科技范儿助力实现美好生活


张建友

▲ 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文物背景及发生的故事   大庆市博物馆供


近日,市民李峰线上参观了黑龙江省大庆市博物馆,浏览了“东北第四纪自然环境”“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和“大庆地区古代人类文明”等基本陈列,又关注了该馆的微信公众号,来个“云游博物馆”。整整一下午,李峰都沉浸在兴奋中。他说:“没想到大庆市博物馆也可以‘云游’,而且把每件文物的历史、形成及发生的故事都通过科技手段进行了全方位展示,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庆市博物馆的科技范儿十足,够棒!”

近年来,大庆市博物馆强力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在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3个领域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使得该馆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全方位、系统化的提升。特别是在科技服务领域,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展示、体验互动等技术及配套的“云展览”,为博物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该馆馆长张凤礼说,大庆市博物馆通过“文化+科技”,更好地发挥弘扬和传播了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激发起市民和游客走进博物馆的积极性,满足了观众在游、学、赏、玩、购等多方面的需求,助力人们实现美好生活。

大庆市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东北第四纪古环境、古动物与古人类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化石标本和文物填补了国内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系统收藏与展示的空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专业性收藏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化石种属最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近年来,大庆市博物馆为有效提升文博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体验服务,构建博物馆智慧服务平台,加大智慧博物馆建设力度,使得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地方为避免人员聚集,取消了团体讲解和定时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为多样化的游客需求提供便捷的参观选择,成为从业人员思考的课题。大庆市博物馆积极构建了博物馆智慧服务平台,包含智慧导览服务系统(网络化游客自助导览服务系统和微信公众号智慧导览)、智慧票务服务系统(网络预约购票、自助扫码进馆)、博物馆智慧展示平台,促进了博物馆数字化服务的全面升级。

2021年10月28日,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宾社区居民刘亮自助网络预约购票后,来到大庆市博物馆,凭预约二维码自助扫描入馆参观。进馆后租赁了一台导览设备,进入参观环节。刘亮表示,走到哪讲解就跟到哪,知识量大、信息量全,一台设备全搞定,都不用请导游了,收获满满。

游客进馆后,可以到自助租赁服务驿站租赁智能导览机。智慧导览服务系统包含服务驿站终端机、定位基站、导览机等硬件设备和移动服务驿站终端软件、支付小程序平台、数据管理后台等系统软件,具有无人值守、管理方便、可远程维护更新等特点。特别是智能导览机具有全自动播放功能,即游客携带导览机进入展区,无需人工干预,导览机自动播放对应文物导览词。导览机内置汉语、英语、俄语、韩语、日语5种讲解词音频。

据该馆副馆长齐琳介绍,在展览中,陈列展览还设置了多个二维码,游客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对应的讲解界面,收听讲解语音,为游客自主参观提供移动导览支持,赋予更大自由度,增强游客自主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庆市博物馆在智慧博物馆展示平台中,充分发挥公益职能,相继推出《文明公益》《防疫科普宣传》《保密法治宣传》《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等一系列公益文化宣传,在公益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庆市博物还创建了博物馆“云”展厅,积极开展常规性的线上展览和活动,拓宽了馆藏文物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庆市博物馆努力确保闭馆不闭展,建立了博物馆数字资源库,利用“云端”发布馆藏、推出展览、开展活动。游客只要打开手机微信,关注“大庆市博物馆”公众号,点击“视听导览”,就可以看到从序厅到三个展区所有文物的介绍,并完整收听馆藏展品的语音讲解。

此外,为了让文物资源“活”起来,大庆市博物馆立足自身文物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相继推出了“东北第四纪的时空漫游”“带着耳朵游庆博”“虎年说虎”“庆博文物会说话”等系列线上展览和文博知识宣传,用数字化媒介展示文物,进一步激活文物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价值,使历史文化传播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大庆市博物馆通过推出‘博物馆云展厅’等方式,实现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馆藏、相关知识图谱等内容的数字化、创意化、可视化,打破了博物馆展览时空与实物限制,提升了博物馆观展体验。”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于宏佳表示。

智慧化博物馆建设特殊群体不能缺席。大庆市博物馆针对老年人、少年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开展个性化服务,手把手教授运用智能化方法,使得这些观众获得同样精彩的观展体验和公共服务。

“未来,随着加快智慧化建设,大庆市博物馆将不仅在展陈形式、文物保护等方面迭代更新,更将推动运营管理及观展体验的优化升级。”张凤礼说。


3

河北蔚县博物馆:

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体验服务


范海刚  李秋云

▲ 蔚县博物馆多媒体展厅   蔚县博物馆供图


作为国保文物大县,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的文物资源十分丰富,2017年新建成开放的蔚县博物馆作为河北省建筑面积和展览面积最大的县级博物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观众好评。数据显示,开馆以来,蔚县博物馆陆续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据了解,蔚县博物馆是一所具有收藏、宣传、科学研究的历史性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有古动物化石、陶器、瓷器、书画、金属器、石刻、织绣等各类藏品1.1万余件,其中以陶器、书画、石刻造像为主体。目前该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科普基地。

“博物馆的陈展体系由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组成,主要围绕蔚县地区各时段历史展开,展示了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至清代的诸多珍贵文物。”蔚县博物馆馆长李新威介绍,为让观众有更好的参观体验,馆内不断丰富展陈内容,替换展品。2020年,博物馆以蔚县代王城镇大德庄墓群考古发掘成果为契机,对园区进行整体优化规划,设计蔚县代王城镇大德庄专题展区。

近年来,除了基础设施优化改造外,蔚县博物馆还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体验服务,满足游客多样的导览需求。

走进蔚县博物馆,超大型号电子多功能触摸屏格外引人注目,不少游客在这里点击着屏幕。“这些多功能触摸屏分布在各个展厅、序厅最显著的位置,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内容,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全方位参观游览,并能配以音乐和解说。”李新威表示,一体机智慧体验服务,加强了和游客的互动,在为游客开启高品质、沉浸式的博物馆之旅的同时,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观众体验度。

刘哲作为当地的文博爱好者,是蔚县博物馆的常客。“我逛博物馆的时候,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逛,但是遇到不懂的地方,不得不求助于网络或者讲解员。近年来,馆内推出的手机扫码智慧导览解决了这个问题,感觉特别棒。”刘哲表示。据了解,为最大程度地满足馆内日常讲解的需求,蔚县博物馆还配备了100余台语音导览耳麦,支持中英文双语种,受到了游客欢迎。

受疫情影响,近年来不少文博机构都推出了线上观展服务,蔚县博物馆依托馆内丰富的文物资源,利用360度全景技术完成了虚拟展厅制作。该虚拟展厅积极响应国家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号召,运用二维、三维数字技术来完整地记录文物表面纹理、外貌形态、结构关系等信息,建立文物永久数字档案,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满足今后文物保护、研究、修复、展示和文创开发提取等工作需求,而且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观展服务。虚拟展厅在2020年中旬推出后,广受好评,截止到2021年底,点击人数达到了15万。

除此之外,疫情期间,蔚县博物馆围绕馆内十大镇馆之宝,推出了“蔚县探宝——蔚县博物馆十大精品文物”等系列线上主题展览。这些展览的推出,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对文化历史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让更多人了解蔚县历史,这两年,蔚县博物馆越来越重视文物音视频产品的生产。”李新威介绍,依托蔚县文物、人物、历史文化等为主题制作的音频、视频内容产品,不仅通过大型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和多部投影仪,为场馆提供现场展示及游客知识教育服务,还进行全网发布和宣传,进一步加强博物馆社会科普教育。

“这些音视频内容综合运用VR、3D等技术,制作精良、构思巧妙、易于传播,对于宣传博物馆文物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李新威表示,此外,蔚县博物馆还积极开展进校园、小小讲解员培训等各类社教课程以及研学实践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了解蔚县历史以及传统文化。

张家口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如何向世界展示蔚县文化,用实际行动喜迎冬奥、助力冬奥?在冬奥会来临之际,蔚县博物馆特举办“激情冬奥剪彩冰雪”剪纸艺术节专题展览。同时,联合当地文旅部门,在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媒体上进行推送。通过剪纸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形式,更好地宣传和支持冬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成就。

“下一步,蔚县博物馆将继续积极推动传统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的有机结合,将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和设备运用到博物馆建设当中,并使其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有效的积极的作用,打造智慧型博物馆。”李新威表示,要充分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机构的特性,通过独特的方式,将丰富的人类历史文化资源呈现给民众;还要脚踏实地、集思广益,不断创新、发掘、提炼文物资源的价值,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为游客提供多样好玩的智慧文旅服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