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条主线,各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谋划、认真筹备,聚焦时代主题、紧扣重点工作,着力推出了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新时代的精品力作。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围绕“喜迎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主题,报道各地努力推出的有思想、有筋骨、有温度,传得开、唱得响的重点文艺作品。
河 北
用艺术描摹火热的时代画卷
范海刚 李秋云
▲ 民族歌剧《雁翎队》剧照 闫建超 摄
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实施河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突出乡村振兴、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一带一路”等新时代主题,重点打造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舞台精品力作。
今年是雄安新区成立5周年。一系列建设成果,不仅使得新时代“未来之城”正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样板,更激荡着河北省文艺工作者的内心,激发出其无限创作灵感。
河北省文艺工作者围绕雄安新区建设创排了一系列舞台艺术作品。其中,既有深挖雄安新区红色基因的民族歌剧《雁翎队》、追溯雄安历史的河北梆子《瓦桥关》,也有反映雄安新区建设者的杂技剧《你好,雄安》、体现未来之城时代特色的音乐剧《理想之城》。
“通过歌剧、戏曲、杂技剧、音乐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雄安新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刘浩琳表示,这些作品以小见大,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能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为打磨艺术精品,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调动各级创作资源,深入开展采风体验生活,并邀请艺术名家指导参与创作,并积极开拓与国家文艺院团合作的新模式。
以音乐剧《理想之城》为例,目前,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探讨创作中,该剧拟由参加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编剧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学员承担,特邀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执导,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和河北省歌舞剧院为演出团队,运用国际化艺术语汇,展示雄安新区规划设计行业,塑造专业技术人物形象,着力探索中直院团和地方院团深度合作以及集体创作路径和实践。
刘浩琳介绍,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打造了交响组歌《岁月征程》,聚焦建党百年历史脉络,围绕伟大建党精神,共创作8首不同演唱形式和艺术风格的歌曲,通过领唱、合唱等形式,配以串联词和交响乐伴奏进行演出。为保障作品品质,《岁月征程》特邀著名作曲家关侠、邵恩、王晓岭、栾凯等艺术名家参与创作。
另外,反映“一带一路”建设样板工程——河北钢铁集团塞尔维亚钢厂的话剧《多瑙河之波》正在河北省话剧院紧张创排中;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河北省承德话剧团先后创排了反映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集体事迹的话剧《塞罕长歌》和反映创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农村题材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
山 东
文艺舞台点燃民族精神火炬
本端驻山东记者 苏 锐
▲ 京剧《燕翼堂》剧照 山东省京剧院供图
今年初召开的山东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工作导向,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加强和改进艺术创作生产管理,着力推动国有艺术院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围绕出精品的目标,为充分展现过去几年山东文艺事业发展新气象,山东目前正加紧排演民族歌剧《沂蒙山》、京剧《燕翼堂》、新版吕剧《一号村台》等作品。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并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山东省京剧院5月9日在济南梨园大戏院以不带观众的形式,全流程预演京剧《燕翼堂》。
这是山东文艺界参评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重要作品,也是齐鲁大地过去几年来注重红色文艺创作的代表性剧目。
《燕翼堂》根据沂蒙老区红色革命大家庭“燕翼堂”的事迹改编。该剧讲述的是山东早期党的领导人刘晓浦、刘一梦坚守革命信仰被反动军阀杀害,“燕翼堂”主事人刘合浦遵其“革命不胜利绝不入土”的遗愿,浮厝(旧时风俗,即用砖石将棺木四角垫高,暂不归葬)在桑行。面对民族危难与家族变故,刘合浦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毅然毁家纾难,觉醒反抗,投身革命。
《燕翼堂》创作期间,山东省京剧院及相关主创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山东省京剧院极为注重提高文艺原创能力,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大胆探索红色题材京剧的表现手法,着力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
“剧中所渲染的不是主角天生的革命性,而是着重表现其看到的、经历的、想到的、做到的。主要为解开一个谜团,即主角如何从不理解到被打动、从反对到认同、从同情到为之献身的过程。”《燕翼堂》编剧之一王宏认为,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当看到中国人被欺凌,当看到一个个共产党人为民族慷慨赴死时,剧中主角作为曾经的封建家族族长,也做出了人生道路的正确选择。这是他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如何成为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山东省京剧院党委书记、院长蒋庆鹏介绍,《燕翼堂》是山东省京剧院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大力支持下出品的一部现代京剧,曾作为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开幕大戏首演,并曾参演第九届中国京剧节,凭借过硬的艺术品质、深沉的爱国情怀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负责人介绍,今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当地将探索建立剧本创作新形式。根据已经确定的重点选题方向,采取委托创作、集体创作、签约创作、招标创作等多种形式,推动建立不同艺术门类、不同题材方向的“剧本库”,供大家选择,并提供后续的专家跟踪指导论证体系化服务。
河 南
《大河安澜》再现黄河保护历史画卷
张莹莹
▲ 豫剧《大河安澜》剧照 河南豫剧院三团供图
“豫剧《大河安澜》将代表河南省参评第十七届文华大奖,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争取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河南豫剧院三团团长贾文龙在排练间隙告诉记者。
连日来,《大河安澜》剧组全体人员正在抓紧排练,即便是前一段郑州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居家办公的演职员也没有懈怠,“云端”训练、排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豫剧《大河安澜》是河南豫剧院三团推出的一部舞台新作,反映黄河文化及黄河儿女为打造“岸绿景美的生态河、岁岁安澜的平安河、传承历史的文脉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而代代奉献的平民英雄史诗。该剧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是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黄河题材主题创作重点剧目。
豫剧《大河安澜》今年2月在郑州首演,该剧地域特色浓郁,聚焦普通百姓,贴近真实生活,浓缩了以主人公大河为代表的河南百姓生生不息、自强不屈的生活状态与生命历程。
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大河安澜》剧组先后多次赴黄河沿岸进行采风,通过实地考察感受、主创切磋、专家研讨座谈、排练沟通调整等,剧本已12次易稿。剧组通力协作,在呈现方式、唱腔音乐、舞美构成等方面精心创作,力争打造出一部新时代的豫剧新篇。
“该剧实现了多个突破。”贾文龙认为,对于河南豫剧院三团来说,这是该团首部聚焦深厚黄河文化、反映优秀黄河儿女的平民英雄史诗,实现了题材的突破。同时,该剧运用了最新科技手段,实现了舞美的突破。
而对于贾文龙个人来说,实现了一人饰演两角的突破、高难度程式化动作的突破。“在这部戏中,我不但饰演父亲,还要饰演儿子,他们年龄悬殊且性格迥异,难度可想而知。在大家的鼓励下,58岁的我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我采用了全新的程式化动作,难度非常大,如矮子步、河水中挣扎等剧中动作。”贾文龙说。
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这一主题主线,河南坚持以现实题材创作为重点,坚持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并举,以弘扬黄河文化为核心,深入推进河南省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相继推出了黄河文化题材豫剧《大河安澜》《义薄云天》《黄河滩上的女人》,大别山题材的民族歌剧《银杏树下》、京剧《突围大别山》,脱贫攻坚题材的豫剧《情满合欢寨》《中国红》及讴歌英雄来自人民的曲剧《都市丽人》《鲁镇》,讴歌兵团精神的话剧《兵团》等一批精品力作。
内蒙古
《骑兵》磨技艺 创排《都贵玛》
阿勒得尔图
▲ 舞剧《骑兵》剧照 内蒙古艺术剧院供图
近日,由内蒙古艺术剧院出品的舞剧《骑兵》升级版在呼和浩特演出,该剧的演出拉开了内蒙古艺术剧院“喜迎二十大,青春在行动”演出活动的序幕。
《骑兵》展现了解放战争中内蒙古骑兵部队的革命历程,曾于2020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骑兵》暂停了2022年全国巡演计划 ,但是《骑兵》创演团队并未因疫情无法进剧场演出而停止工作,而是以更高的标准对全剧进行了修改、精排、提升工作。“利用这段时间,把这两年来在巡演中发现的不足或推倒重编、或加强、或删减。这些工作有3个重点,一是人物形象、性格、情感的刻画往深处走,走到人物内心,走到观众内心;二是在舞蹈语言和技术上创造出属于本剧的专属样式;三是音乐、舞美、服装、灯光、多媒体等,与剧目本体共同发力形成属于本剧的视觉审美。”舞剧《骑兵》总导演何燕敏说,“修改提升后的舞剧《骑兵》基本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以趋于完美的艺术精品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包头艺术剧院正以漫瀚剧《都贵玛》的创排献礼党的二十大。被称为“草原母亲”的都贵玛老人19岁时为国家抚养28名上海孤儿,漫瀚剧《都贵玛》生动地再现了都贵玛老人给予上海孤儿的伟大母爱。
漫瀚剧《都贵玛》是一台气势恢宏浩荡、情感浓烈奔放并具有地域色彩和蒙古族民族特色的戏曲,以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尽可能还原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时代特征,着力强调演出形式的美感和意义韵味。据悉,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主题文艺精品创作指导意见》,《都贵玛》已被列入“红色百年内蒙古”系列工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活界碑》颂扬“兵团精神”
刘 茜
▲2022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演职员再次来到魏德友家中进行专场演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供图
5月的一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举办了一场只演给两个人看的特别专场慰问演出。
这两个人不是别人,就是驻守在中哈边境线上的魏德友、刘景好夫妇。对于很多人来讲,魏德友的名字也许并不陌生。去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魏德友就是其中一位。魏德友的事迹和精神是可敬的,他是兵团九师的护边员,58年来一直守卫在萨尔布拉克草原上的无人区,被人们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他放牧为巡边,种田是站岗,劝返和阻止临界人员千余次,始终践行着“维稳戍边、共筑祖国边疆的钢铁长城”的铿锵誓言。
兵团歌舞剧团和魏德友夫妇的情谊要追溯到5年前,那时剧团第一次赶赴魏德友夫妇家中为二人演出。“至今回想起5年前那次慰问演出,魏大爷一路小跑送别的场景仍令人泪奔。”时隔5年,剧团信守“一定再来”的承诺,仍在当年的场地,仍怀着赤诚的心和满腔的热情,仍是“一场演出,只为一家人”,不仅对这次慰问演出经过了精心筹备,内容丰富精彩,而且还要将他们的事迹搬上舞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党委书记、团长蒋玫介绍:“音乐剧《活界碑》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的重点创作项目,目前正在加紧创排。”
国家一级编剧、《活界碑》的编剧任卫新擅长歌剧、音乐剧创作,作品有歌剧《二泉》《半条红军被》、音乐剧《致青春》等。他尽管并不是“兵团人”,却有一种很深的“兵团情结”,已经不止一次创作兵团题材。例如,2018年,他与剧团合作的音乐舞蹈史诗《天山》声名远播,该剧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剧目,以秦汉以来著名的“边塞诗”为创作元素,在演员的深情演绎下,将兵团履行维稳戍边的职责使命艺术化地呈现在舞台上,至今盛演不衰。
“以魏德友为原型进行创作,带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和教育意义。”然而,任卫新绝不是简单地以“接任务”的心态来创作。他认为这是一个“永久的题材”,是最典型的兵团题材。“屯垦戍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钙。”任卫新为此写过一首歌:“一代代血洒黄沙,你说这塞上怎能不开花;一代代骨埋黄沙,你说这塞上怎能不是家?”有了之前与剧团很好的合作基础和他个人“兵团情结”的一次次发酵,这些都为《活界碑》的创作做好了铺垫。
将感人的人物原型搬演到舞台上,不能一蹴而就,毕竟舞台艺术作品不是先进人物事迹的报告会。就《活界碑》而说,创作难度显然很大,面临很多难点,比如故事讲述怎样才能避免平铺直叙,人物形象如何生动鲜活而不是“假大空”,音乐剧载歌载舞的特征如何得到好的支撑和展现等。对此,任卫新动了不少脑筋来克服上述问题。在剧本构思中,他把握住三点核心:第一,就是想尽办法保证“音乐剧品格”,包括声乐和声种等问题。第二,赋予人物性格,找到剧中每位人物的“心灵支点”;主要人物关系既充满温情,同时又富有张力,剧中有很多令人泪目的细节。第三,除了主人公的故事之外,还融入了兵团其他人的事迹,最终体现出兵团人的精神家园。
记者了解到,《活界碑》马上就要进入二度创作阶段,争取早日立上舞台。除了这台重点献礼剧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还开展系列活动践行“文化润疆”工程、喜迎党的二十大,比如5月已经上演了4场“云端”系列专场演出——演唱会《放歌新时代》、音乐会《奏响新时代》、舞蹈专场《起舞新时代》及小品专场《颂赞新时代》。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成立于1954年。剧团成立60多年来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兵团干部职工服务创作,作品以反映“屯垦戍边”题材和现实生活为主,演出多种类型和多元文化艺术作品,继承和借鉴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在繁荣发展新疆和兵团的文艺事业中发挥着先进文化示范区重要特殊作用。
蒋玫说:“近年来,兵团歌舞剧团积极投身文化和旅游事业建设,积极投身‘文化润疆’工程,彰显文艺院团职责使命担当,为兵团文化和旅游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21年,剧团荣获了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我们将争取更大成绩,喜迎二十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