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旅游 » 正文

休闲体验丨存在的美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30  浏览次数:113669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元好问故里行记陈巨锁山头佛屋五三间,山势相连石岭关。名字不经从我改,便称元子读书山。读金代礼部尚书赵秉文这首诗,便引起了我对读书山的游兴。一个夏雨初晴的早晨,登“晋北锁钥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元好问故里行记

陈巨锁


山头佛屋五三间,山势相连石岭关。

名字不经从我改,便称元子读书山。


读金代礼部尚书赵秉文这首诗,便引起了我对读书山的游兴。一个夏雨初晴的早晨,登“晋北锁钥”的忻县城楼,望西南诸峰,山峦挺秀,林壑优美,更见云排浪涌,奇景幻化,这就是名闻三晋的系舟山。传说大禹治水时,曾系舟于此,故有其名。山麓有福田寺,青松翠柏间,殿宇掩映,山溪叮咚,境极清幽,正是“苍岩云霁梵宫出,翠麓泉通瀑布悬”。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曾隐居其间,以诗酒自适。只因赵秉文写了前面那首诗,系舟山从此又名读书山。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公元1190年生于太原容县(今山西忻州)。好问出生七个月,因叔父元格无子,便过继其门。这个世宦子弟,从小蒙受文化熏染,常随父读书于福田寺,7岁时便会作诗,太原王汤臣称其为神童。14岁跟随身为陵川令的叔父到上党从郝天挺学,淹贯经传百家,6年业成。随后下太行,渡黄河,作《箕山》《琴台》等诗,为赵秉文激赏,以为近代无此佳作,便以书而招,目为才子,于是名震京师。兴定五年(1221年)登进士第,历内乡令、南阳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以著作自任,其所作《壬辰杂编》,为一代鸿笔;所作诗篇,就我们今天仅能看到的尚有1000余首,仍是震古烁今,洋洋大观。


▲ 山西忻州遗山园


漫步于福田寺中,清风徐来,白云偎依,使我思绪纷纭,不能自已。元好问的雄词壮句一时涌向心头——“剑歌夜半激悲壮”“沧海横流要此身”“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幽并之气,千古不绝,慷慨激昂,雄风万里。


短暂的金代,战争频繁,先是金源进攻赵宋,后是蒙古攻灭金源,又加上连年干旱,粮食极度紧张,各族人民生活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关心民瘼的诗人元遗山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奔走四方,所见颇多,感情激越,皆成诗作。因而在他的诗篇中,流露着强烈的反对战争、反对压迫的情绪以及同情人民疾苦的情感。“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这不是那些战争以及战后景况的真实写照吗?“一旱近两月,河洛东连淮。骄阳佐大火,南风卷黄埃。草树青欲干,四望令人哀。”久旱得雨,他便为农事高兴:“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车闹晓晴。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这对于一个世宦的知识分子来说,是多么难得啊!


“书生如老农,苦乐与之偕。”诗人同情人民的疾苦,人民也是十分尊敬他、爱护他。元好问晚年还读书山,山中父老是“东家西家百壶酒,主人捧觞客长寿”。诗人乐于“粝食粗衣”,甘与“牧童田父为邻”。这就不难理解他能够写出那么多富有人民性的诗章来。


元遗山每归乡里,都登读书山;每登读书山,必居福田寺的“丈室”,即“留月轩”,亦称“小两间”。今寺院早已是面目全非,“小两间”也不复存在了。而元遗山的名号,却与系舟山永存。前人有诗赞道:


左司高节世争攀,乔梓幽栖小两间。

胜迹争看传异代,嘉名早与易灵山。

 (王锡纶诗)


曾读公书两三函,愧居公乡隔仙凡。

访得野史亭何在?苍茫烟村望韩岩。

 (张文蔚诗)


盛夏晨起,相约数人,出忻县城南门,向东南而去,一路清风习习,夹道杨柳依依,四望田畴如画,满眼禾稼葳蕤。漫谈间,不觉已行10华里,到达元遗山的故里韩岩村。


韩岩村北,在苍松、古柏、丁香、文杏之中,有亭翼然临于高台之上,那就是驰名遐迩的“野史亭”。元遗山45岁时,金朝灭亡,文献沦丧,诗人深感亡国之痛,又恐一代之迹,泯而不传,便以国史自任。而当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遗山愿为整理撰述,不料为武安乐夔所阻而止。不得已,遗山构亭于家,名之为“野史亭”,著述其间,夜以继日。遇有疑虑,则奔走四方,造访耆旧,寸纸细字,详为记录,于是金源君臣遗言往行,累百余万言,捆束委积,充塞亭中,这便是元遗山近30年,“湿薪烟满眼,破砚冰生髭”,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写成的《中州集》《壬辰杂编》等著作。后来,元人修《金史》,多本其说。野史亭也随之而闻名于天下。


古亭历元明两代,早已湮没,至清代乾隆年间,忻州牧汪古愚重修元墓时,访野史亭故址,未得其所,便于元墓东侧建屋一楹,重题“野史亭”匾额,悬挂其上。又经百年,斯亭又渐倾坏,到民国十三年,又在该处筑新亭,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野史亭。在宽绰的院落中,中垒一台,高约六尺,亭建台上,作六角攒尖顶,亭壁中央嵌元遗山石刻画像,左右为诗人手迹6种,因几经翻刻,讹误颇多。观其笔法,楷书传薛舍人、柳少师法度,清挺遒健;行草得米南宫、苏东坡精髓,苍老疏宕,难怪清代书法家翁方纲极为宝赏。亭北有大厅3间,叫做“青来轩”,厅壁间嵌满历代凭吊诗文。厅和大门两侧各有房数间,今为韩岩学校作教室用。


徜徉于乔木扶疏、花草交辉的野史亭院,耳闻琅琅书声,更觉幽静之中充满了生气。这和当年诗人“秋兔一寸毫,尽力不易举。衰迟私自惜,忧畏当谁语”“百年遗稿天留在,抱向空山掩泪看”的悲凉境界形成何等鲜明的对照!诗人倘生今日,那该会有多少瑰丽的诗篇涌现啊!忽然清脆的铃声,把我从沉思中惊醒,小学生下课了,一个个生动活泼、天真烂漫的学生向我们围来。问起学生们有关元好问的历史,不少人能对答如流,有的人还讲了些故事和传说。我问一位小同学:“你会背元好问的诗句吗?”小姑娘机灵的大眼珠一转,如数家珍,一口气念出好几首。问起他们的志向,有的人要做科学家,有的人立志继承元遗山的事业,决心做一个诗人。热闹的场面,又使我想起了元好问的两句诗:“遗山老子未老在,见汝吐焰如长虹。”


遗山不可作,古冢尚依然。

骚雅雄当代,风流仰后贤。

颓垣低宿草,断础没寒烟。

寂寞坟前月,盈虚自岁年。

 (王治诗)


野史亭西,有元氏墓群,四周围墙培以土墙,门上镌有“元墓”匾额。公元1257年,68岁的元遗山,卒于获鹿寓舍,以马舁之,归葬韩岩祖茔。元遗山墓,以石甃之,正对大门,墓前有元十九年五月所立三尺墓碑,上书“诗人元遗山之墓”,其碑已断为两截,上截狼藉于荒烟蔓草之间。墓前东侧有遗山门人郝经(郝天挺之孙)所撰“元遗山先生墓志铭”丰碑一通,字虽漫漶,尚可辨读。其中评介了元遗山的生平事迹和诗文著述,皆中肯翔实,很有参考价值。墓前有享堂3间,为汪古愚重修元墓时所建,并将元氏世系考及墓图等勒石,嵌诸壁间。享堂前有石翁仲、石羊、石虎各两件,都是元代雕刻,各具形态,形象生动。


元遗山归葬之日,四方之士,咸来祭奠,墓前垒土五方,各为一色,张棚于上,画花为记,所以元墓又称“五花坟”。今天,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处文物古迹,为迎接中外的来访者,正在兴工动土,大门和围墙已经重新落成,墓地、碑碣、石雕、享堂也将得到整修。


“百年国事存笥稿,一代才华著典型。”(顾颢诗)墓碑可断亦可立,诗魂诗作永长存!


掀开大沽口炮台背后的爱国画卷

王伟杰


中国近代海防素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一说,大沽口炮台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屏障,是抗击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主战场、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华民族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见证,大沽口炮台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爱国传统。随着深刻而宏阔的时代巨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抚今追昔,掀开大沽口炮台沧桑的历史记忆,对于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上国门”沧桑记忆


史学大师吕思勉说:“鸦片战争,是打破中国几千年来闭关独立的迷蒙的第一件大事。其祸虽若天外飞来,其实酝酿已久,不过到此始行爆发罢了。”


进入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海上国门”主题展陈。该展陈由京畿海门、沽口御侮、国门沦陷等部分组成,客观而生动地展现大沽口炮台历经外敌入侵、几经兴废的悲壮历史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史迹。从1840年至1900年,外国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先后4次对大沽口发动入侵。大沽地区军民用血肉之躯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民族气概。


在沽口御侮展厅,透过一门斑驳的前膛炮,当年大沽口守军浴血抗敌的历史场景仿佛重现。“在第一次大沽口战役中,守军的抵抗非常英勇,一个炮台上的炮手牺牲了,会有新的炮手接替上来。”博物馆工作人员刘新欣说。


一组异形雕塑将我的思绪拉到了第二次大沽口战役。该战役是大沽口4次战役中唯一的一次胜利,由清朝晚期名将僧格林沁指挥。战役发生在1859年6月,英、法、美集结20余艘敌舰疯狂向炮台轰击,守军奋起抵抗,经过一昼夜激战,击沉英舰4艘,毙伤联军448人,迫使联军仓皇败退,英军司令贺布也受了重伤。战役中,直隶提督史荣椿和大沽协副将龙汝元英勇捐躯,后来为了纪念他们修建了双忠祠。


遗憾的是,僧格林沁在第三次大沽口战役中惑于“纵洋人登陆,以马队蹙而歼之”之说,遂弃北塘不守。其所埋地雷,为汉奸告知英人掘去。于是英、法兵从北塘登陆,攻陷大沽炮台。一代名将骄傲自负,战略失策,以致败退,颇有些关云长“大意失荆州”的悲情。


在国门沦陷展厅,一组八国联军侵占大沽炮台的照片让人倍感悲愤。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敲响了第四次大沽口之战的钟声。联军向大沽口炮台守将、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限令他在规定时间交出炮台。罗荣光慷慨陈词:“人在大沽在,地失血祭天。”率领守台将士与敌人展开浴血奋战,后来弹尽援绝,66岁高龄的罗荣光老将军自杀殉国。八国联军登陆后,攻占天津、北京。


海上国门主题展陈就像一幅可以透视中国近代史的悲壮凄美的画卷,徐徐展现在我的眼前,无论是僧格林沁、罗荣光,还是史荣椿、龙汝元,每个人物都分外鲜活,也许他们只是适逢其会、忠于职守,但这几次战役无疑将他们每个人的命运串联起来。在当时帝国主义横行的大势下,在清政府积弊日深的现实中,在很多人选择明哲保身的姿态里,他们依然选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奋起一战。纵然是飞蛾扑火,也在刹那间点燃了民族的不屈和血性,足令后人感怀。


“镇馆之宝”大沽铁钟


大沽铁钟被誉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悬挂在大沽口要塞的石头缝炮台,是为纪念抗击英法联军壮烈殉国的直隶提督乐善而造。


1860年8月,英法联军第三次进攻大沽口,从北塘登陆,以47门火炮炮轰石头缝炮台。直隶提督乐善带领官兵英勇反击,战斗十分激烈。僧格林沁权衡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派人檄令乐善暂退。乐善回答:“炮台存,乐善生;炮台亡,乐善死。”他拒绝弃阵而逃,最终和全体守军壮烈捐躯。后来驻扎在此的新军战士感念其忠勇,集资打造了这口铁钟。


在第4次大沽口战役后,大沽铁钟作为战利品被英国士兵劫掠到英国,放置在朴茨茅斯市维多利亚公园。直到100多年后的2003年,到维多利亚艺术中心兼职的中国留学生范辉无意中发现了的铁钟,才揭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后经中、英双方政府多次协商,2005年,蒙尘百年的大沽铁钟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 大沽铁钟回归祖国


大沽铁钟由精铁打造,铁质精好,钟声响亮。原本有一个“蒲牢”造型的钟钮,由于在英国维多利亚公园存放期间发生盗窃事件,钟钮被人为破坏,所以现在的铁钟钟钮是残缺的。但这种残缺美更是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虽然残缺,但大沽铁钟凝聚着以乐善为代表的优秀中华儿女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节,激励和感召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透过大沽铁钟,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沧桑变化。



“威”字炮台永守海门


“炮台遗址在哪?”“我们想去看看炮台遗址,请问从什么地方上呀?”这是很多来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参观者必问的问题,炮台遗址是大家最瞩目的焦点。


大沽口正式修建炮台是在清朝嘉庆年间,但形成较完整的防御体系却是在咸丰时期。1858年,僧格林沁担任钦差大臣,督办海防事务。他全面整修炮台,分别以“威”“镇”“海”“门”“高”命名,喻意是“大沽口炮台威武镇守在海门的高处”,还在北岸修建了石头缝炮台,使炮台数达到6座,另有小炮台25座。同时在海河河道内设置木筏、铁戗、铁链等拦河防御设施。


目前,游客可以参观的炮台遗址是“威”字炮台遗址,其他炮台遗址或完全灭失,或遗存较少,或不对外开放。“威”字炮台遗址上矗立着5门威武的大炮,其中4门是清朝时的炮管遗存,中间的一座阿姆斯特朗前装线膛炮是复制品。这门大炮外形很大,就像一个巨无霸。站在大炮前望海远眺,一股豪气油然而生,人也仿佛化身成守护国家海防的“卫士”。


博物馆讲解员叶诗璇说:“历史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教科书。我觉得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


大沽口炮台记录了一段屈辱的历史,那段历史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惨痛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强盛才能安宁。站在“威”字炮台遗址上,听到很多游客在问:“这是咱们当时的炮台吗?”让人突然意识到,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国家的日益强盛,当年世界列强在中国肆意横行的场景随着炮台遗址已经永远地沉入了历史的尘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相信在战争中历练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必将激励无数中华儿女愈挫愈勇,自强不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奋勇前行。


发现身边的美

胡  芳  文/图


法国思想家布莱士·帕斯卡的《思想录》,被伏尔泰称为“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这本充满浪漫主义的书里有一句话,现在听来十分应景:“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他的房间里。”



人为什么向往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都是开阔心胸、视野,让生活变美的途径。诗寄托着美好和永恒,远方带来未知和希望。诗和远方满足了人们对美文、美景的求知欲,短暂逃避现实苟且的需要,以及对美好、隽永、文明的追求。


对越来越多的现代人而言,旅行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通过旅行,通过体验异域风情,发现更大的世界,找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发现不同的自己。


说走就走的旅行固然存在,但更多的旅行是基于对预算、时间、目的地等要素综合研判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旅行的“计划性”,无论是旅行社琳琅满目的三日游、五日游、七日游、“5国13天”套餐,还是自由行提前数日就定好的机票、酒店,无不印证着人们在对待旅行这件事上的深谋远虑和精打细算。


这也契合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能够满足对行为终极目的的要求的唯一目的,诗和远方正是这样“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



借他人之眼看世界


近几年,很多旅游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引人入胜的旅游视频和图片,或者开通直播,带着观众打卡好山好水,正在成为一种旅游新时尚。这让那些暂时出不了门望景兴叹的人,跟着他们的镜头云游,种草心仪景点,憧憬有朝一日能亲临其境。


前几年有个很火的网络自制户外真人秀节目《侣行》,其中的主人公张昕宇和梁红夫妇变卖上亿元家产,用来进行环球旅行。而真正让他们决定改变过去生活模式的那个转机,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张昕宇、梁红成立了救援队赶往汶川参与救灾,当时的场面给他们巨大冲击,回北京后,两人就一直在反思,人到底应该怎么活,怎么度过这一生。经过反复思考,他们的答案是——环球旅行。于是他们放弃了所谓成功人士看上去很美的“挣钱、花钱”的循环。为了完成这个计划,他们用了5年时间做准备,学习了驾驶直升飞机、开机动船、摩托艇及潜水、攀岩、滑翔等各种技能,为了支撑旅行费用,他们甚至卖掉了房子。


2013年,张昕宇、梁红驾驶“北京号”帆船从上海起航,历时231天,航行3.5万公里后,抵达了旅途的第一站——南极。他们在南极长城站举行了一场婚礼,成为第一对在南极举行婚礼的中国夫妻。人迹罕至之地的求婚,让旅行达到了极致的浪漫。


他们走过100多个国家,把自己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制作成“真人秀节目”《侣行》,定位为旅游、纪实、冒险,这个节目持续跻身探险纪录片热度榜,收获了无数的观众和粉丝,让更多人通过他们的镜头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生活往往对无心插柳之人给予额外的馈赠,虽然变卖家产才得以进行环球旅行,但是真人秀节目的成功,让他们得到了不菲的赞助,靠着这档节目,夫妻二人无意中有了更丰厚的进账,也算意外惊喜。


这也让我们看到,对于旅途见闻的分享,让快乐没有止步于独自探寻,而是无限延展和传递下去。



离群索居时的人生选择


有首大家熟悉的歌,歌词写道:“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这句话生动诠释了身与心之感受剥离的体验。


美国作家梭罗认为,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里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抱着这种思想,他来到湖畔森林里深居简出,过极简生活,并写下了《瓦尔登湖》。


对于身与心各自不同的体验,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也把旅行写成一种精神上的体验,而不是肉体上的奔波。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帕斯卡,除了思想家、哲学家的身份,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天才数学家、物理学家。他16岁发表第一篇论文《圆锥曲线论》,提出的定理成为后来投影几何的基本定理之一;18岁时他创制了第一架机械式计算器;他是概率论的创始人之一;他以大气压强研究开创了现代物理学……在短短39年的人生中,帕斯卡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安静待在自己的房间里”的人生厚度,把“待在房间里”这件事演绎出了全新境界,追溯起来,帕斯卡绝对可以算得上17世纪的“宅”神了。


寻找身边被忽略的美


在我看来,旅行的动机之一是人们对附近熟悉事物的审美疲劳,所以才有个说法“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跑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


当你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跑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的时候,我们不妨换个思路,重新发现当下立身之处的美感。


1790年的春天,27岁的法国人塞维尔·德·梅伊斯特进行了一次环绕他卧室的旅行,后来根据这场“旅行”,写了一篇文章《我的卧室之旅》。1798年,他进行了第二次“旅行”,彻夜在房间里游荡,并且冒险地走到了远至窗台的位置,这次“旅行”被他记录为《卧室夜游》。


人们常说,身体与心灵,总有一个需要在路上。如果身体不能在路上,暂且让我们的心在方寸之间自由驰骋吧。阿兰·德波顿曾经写过,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旅行的目的地本身。


从这个意义上,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种新的观察身边事物的方式,重新发现熟悉之处的风景。你可以重新观察窗外的一棵树,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应季节岁月而变,你可以在自己家里感受周遭的一切,比如从未仔细观察过的木质餐桌上的纹路和质感,比如永远忽视的沙发脚的精美结构,比如台灯瓷瓶上的纹饰和釉彩,比如每天都用的根雕笔筒浑然天成的造型……以前忽略过的每一件小小器物,但凡仔细观察,都会有万千气象。只要心中尚有美的意象,旅行永远不会结束,这样的旅行方式,也是对美的另一种探求。正所谓: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