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闻着书香寻找自己心仪的好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20  浏览次数:126799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世界读书日阅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个具有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阅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个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节日。值此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希望更多的读者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也期待优秀的图书越来越多并以不同的方式提供给公众。




 阎晶明


大概是去年某日,我参加电视台一档节目的看片及研讨会,见到一位出版界的老朋友。他长期做文学类畅销书,常常靠一本书带火一个作家,是文学出版界的厉害角色。

会前寒暄并简单聊天,谈到最近忙什么,朋友却像打开了话匣子,收不住了。主要是感慨图书市场之艰难,在他眼里,写书、出书、发书,都有日益艰难之势,尤以文学为重。当然,因为我们都是做文学的,他也势必会以文学为例。其实,所有门类也都差不多。

首先是纸质书被电子阅读严重挤压。不是现在的人不读书,而是阅读的方式变了,新的人群更愿意读电子书,过去读纸质书的,也有很多改成电子阅读了。这其中受打击最大的是小说。写得好不好与发行量大小已无直接关系。有时写得好还不如起的书名好。而且随着微信、抖音的迅猛发展,连心灵鸡汤类的书也坚持不下去了。从前,都是一个都市白领、成功人士,用一则小故事讲述一个大道理,汇成一册,起一个励志的书名。这种书一上来就是几十万册的印数。现在则连10万册都不敢印了。而且打败他们的,不是博士博导,大多是小镇青年,这些人用一分半钟的短视频,就把这点“人生道理”都讲清楚了。而且一样励志,还不装。心灵鸡汤尚且如此,况小说乎?

再说书不好卖。纸质书本来就受电子书强力冲击,在此情形下出版的图书,又要经历市场新秩序的考验。由于电商、网购的兴起,更由于其折扣常常对半砍刀,实体书店优势全无。实体店就算对半拿到书,必得加上房租、人员等等成本,七五折是最低的了,那也完全无法与网购相比。的确有这样的情形,一些还愿意逛逛书店的人,如果发现一本可买之书,也可能是把书店的书用手机拍一下,回家后到网上购买。朋友说,两年前,实体书店和网购的销售占比还勉强是30%对70%,现在则惨到10%对90%了。

朋友的介绍,也让我想起一个月前,我到北京一家著名书店所见到的情景。偌大的书店分上下两层,然而店内读者人数之微少真让人唏嘘。一眼望去,营业员比顾客还多。

那么,要改变的是什么,改变谁,由谁来改变?呼吁人们守成,还是自己赶紧转变思维?这真是个一言难尽的问题。面对这些现实困难,我们的共识是,崇尚读书才是正途。我们共同的愿望是,读者能够走进书店、图书馆,闻着书香寻找自己心仪的好书,网购、电子阅读,既能够让读者迅速、便捷获得读物,又不至于在总体上冲击实体书店的市场。这很难,但仍然可以是一种美好愿景。



让每一天都是“读书日”

秦  毅


▲ 人们在复建的中国第一家新华书店前,舞动陕北腰鼓。延安市文旅局供图

近年来,随着“书香社会”“书香中国”等重点阅读活动的持续开展,全民阅读在我国各地掀起热潮,这其中离不开广大图书馆的带动和推广。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主阵地,其不仅为大众创造了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也引导广大民众积极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 西安曲江书城一角  秦毅 摄


伴随着“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各图书馆等公共服务机构推出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把阅读之趣、读书之乐、学习之美带给广大群众。与此同时,各图书馆还要不断突破自身局限,以现代化阅读理念、技术为指引,革故鼎新,通过供给侧的持续发力,进一步完善新时代的阅读推广服务,让每一天都是“读书日”。

走进全民阅读新时代,需要让馆藏资源“活”起来,更高频率、更为灵活地走进群众的文化生活。馆藏资源的多少和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读者对于公共图书馆的青睐程度,文化机构需要根据群众的喜好不断充实馆藏资源。同时,要更为精准地对接需求,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走进全民阅读新时代,需要培育更多、更为优良的阅读空间。不单是广大图书馆,各公共服务机构、政务大厅以及商业场所,也要主动配置阅读空间。同时,可以增设免费饮品区、免费WIFI区、免费运动区、阅读思考区等,全方位优化空间功能服务,使读者在进入图书馆、阅读书屋及各类图书角之后,可以享受到优质的读者服务。

走进全民阅读新时代,需要用科技支撑起阅读市场。在国家加快发展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出版领域,还是图书流通领域,都要抓住机遇,在电子书、有声书、视频书等方面加大供给。同时,加强数字化阅读建设,让科技在推动全民阅读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还可以塑造人的灵魂。在如今充满挑战和日益忙碌的工作中,在各种诱惑充斥的生活中,要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沉浸在阅读之中,让读书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主动作为、广泛携手,用更多的引导、更多的渠道、更好的形式来帮助受众养成阅读习惯。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要提供更多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愿更多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社会力量可以携手创制、推出优质服务内容和措施,助力全民建立和巩固阅读习惯,让浓郁书香弥漫全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更好地积聚中国力量。


亲子共读是最高质量的陪伴

思  凝


春光无限好,读书正当时。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民阅读”连续第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倡导”到“深入推进”,一词之变折射出以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正在从“附加题”变成“必答题”。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离不开政府、学校、文化机构等各方的共同发力,而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推进书香家庭建设则是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基础工程。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孩子们从以往被各种培训班“瓜分”的状态中抽身出来,有了更充裕、更完整的课余时间。此时,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就显得尤为必要。许多深度依赖培训机构、当惯了“甩手掌柜”的家长变得无所适从。毕竟,在一个崇尚高效率、专业化的时代,仿佛把孩子交给专业人士、走上求知捷径才能缓解无处不在的成才焦虑。但教育远不是一场培训机构竞赛,而是自然而然的生长。父母陪伴和家庭教育永远是孩子不可或缺的雨露阳光。

“亲子共读是最高质量的陪伴。”因此,不妨从亲子共读一本书开始,以书为媒,让家庭浸润书香,让孩子通过阅读激发好奇心、培养兴趣点、增强学习力、培育道德感。这些是关乎孩子精神世界构建以及未来终身学习、持续成长的基底能力,也是成本最低、回报最高的教育方式。

许多家长时常抱怨与孩子之间的代际隔阂,甚至因为缺少共同语言而疏于交流。一家人难得的共处时光,往往是一人捧着一台电子设备,各自入迷。对此,亲子共读则是一个走进彼此内心、促进亲子对话、融洽家庭关系的良好方式。

“世界上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孩子的内心世界纯净真诚,通过共读一本书、一个故事,共同分享思考和体悟,我们往往能发现孩子的精神世界比想象中更加丰盈、更加敏锐,而那里或许也有曾经熟悉的自己。有效沟通不是要一味说服孩子“听妈妈的话”,而是亲子双方相互理解、共同探索成长之路并携手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好书犹如灯塔,点亮彼此,也照亮前路。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孩子不是唯一的受益者,父母的收获可能更多。

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至今已有50年。这50年里技术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但展卷闻书香依然是无法取代的精神享受,而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也应是我们这代人留给孩子的宝贵精神财富。当然,推动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不只是父母和家庭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助力。从国家层面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到市场层面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从学校层面将亲子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到图书馆创建友好的亲子阅读环境——各尽所能、涓流成河,共同营造重视阅读、方便阅读、开卷有益的浓厚氛围,浸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如此方能“家家闻书声,处处飘书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