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
“家门口”尽享公共文化服务
瞿祥涛
走进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汉宜社区内的薪火书屋,靠墙放置的书架上,《毛泽东的故事》《爱国奋斗精神》《小兵张嘎》等绘本故事、歌曲集、连环画摆放整齐。室内颇为安静,只有翻书声沙沙作响。小朋友们正伴着书香享受美好的阅读时光。
去年3月以来,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多次深入社区展开调研,发动各区分馆、社区图书馆共建“红色书屋”,为少年儿童开辟“悦读”新园地。汉宜社区作为示范点之一,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其调配300册红色书籍,并将汉宜社区的“红色书屋”命名为薪火书屋。
包括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的“红色书屋”在内,武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城市书房等阅读空间的试点建设,进一步推进“12分钟文体圈”建设。
“12分钟文体圈”是指在12分钟步行路径内,市民就能享受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广场、公园、剧院、电影、书屋等提供环境温馨、设施完备、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实体空间设施服务。近年来,武汉一直致力于健全市、区、街(乡镇)、村(社区)4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从点到面到网不断完善。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密度的加大,市民能够更加便捷、公平、高效地分享公共文化建设成果。如“红色书屋”等阅读空间进社区,“零距离”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成为社区居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不仅要有文化场馆可去,还要有文化活动可参加,有文化服务可享受。
去年10月15日,武汉市武昌区文化馆群星剧场内掌声阵阵、热闹非凡,来自该区首义路街道长湖社区的首姿红艺术团,为观众献上开场舞《幸福的日子》。当天,首义路街道社区文化艺术节启幕。
“社区文化艺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8届,是老百姓歌颂生活的大舞台。”首义路街道文体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文化艺术节大部分节目是由居民组成的社区艺术团负责创作、编排、表演,他们大多并非科班出身,是对文艺表演的热爱让他们走上舞台。
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成立了书法班、科技馆等文体平台,“全国社区网络春晚”“民俗文化展示”等社区文化活动已形成品牌。百步亭社区妇联主席张青兰介绍,社区还活跃着200余支志愿服务文化队伍,大家各有所长,带动社区形成互助互爱的氛围。
据介绍,武汉根据不同城区、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以“南湖模式”“江汉模式”和“百步亭模式”等为代表的社区文化建设模式。以“南湖模式”为例,即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邻里文化为核心,以南湖街老年大学文艺骨干团队为主体,依托老年大学、社区学校、艺术团队等线条,形成多角度延伸的“一核多元”立体式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与此同时,源源不断的公共文化资源被送到群众身边。
作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武汉之夏”是一个武汉市民参与度高、规模大、地域特征显著、时代感强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已连续举办44届。
“‘武汉之夏’源于武汉夏季街头的纳凉习俗,从群众中来,又走到群众中去,群众在哪里,文化活动就送到哪里。”武汉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党委书记王志武说,去年第44届“武汉之夏”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就将丰富的“文化大餐”铺展在社区广场、文旅街区等,让市民“零距离”享用。
为人民群众服务没有止境。“十四五”时期,武汉将通过继续加大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密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等举措,进一步推进“12分钟文体圈”建设,推进市、区、街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下沉”、服务“下沉”,不断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山东淄博
身边“文化圈”带给群众幸福体验
孙丛丛
文化志愿者活跃城乡,公共书房开在老百姓“家门口”,“智慧社区”助力破解基层综治难题……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通过打造“城市书房+”新型公共阅读空间、“5+N”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等创新实践,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享受便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取得了扎实成效。
在淄博市高新区四宝山街道新空间社区,社区与淄博市图书馆、高新区文教与卫生事业中心联合打造的“新空间·城市书房”正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该书房设有成人借阅区、少儿借阅区、自习区等多个功能区,配置自助借阅机、电子图书借阅机、自动化管理系统等软硬件设施,编配图书近1万册,可实现与淄博市图书馆总馆、各分馆及图书流动车的通借通还。新空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峰介绍,“新空间·城市书房”在选址上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相近,群众办事、休闲、阅读等需求可以“一站式”解决,书房内还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风格创新打造阅读体验新场景,很受年轻人喜爱。相关数据显示,自2021年11月试运行以来,该书房已累计接待读者8000余人次,流通图书近6000册次。为了给家长、孩子们提供一个好去处,新空间社区还联合“双报到”单位——高新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打造了社区科技体验馆,馆内展品分“航天梦”“新旧动能转换”“生活中的科学”3个部分设计展陈,可为青少年提供多种主题的科普服务、科技竞赛,同时配备星光投影、激光镭射键盘、AI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增强了各类活动的体验感。
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近年来,淄博市优化布局,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在城市公园、社区、景区、沿街商铺等区域按相应标准建设城市书房、阅读吧等新型公共空间。截至目前,已建成25家高颜值、高品质的城市书房和80余家阅读吧,覆盖淄博市5区3县和1个功能区。到2024年,预计建成“城市书房+”新型公共阅读空间170处。当地还通过创新管理运营模式,促进这些场所服务效能的升级。比如,淄博市人民公园城市书房就率先实施“督导人员+专职工作人员+志愿者”相结合的管理服务制度,累计吸纳5000余人次志愿者来此进行志愿服务。通过落实各项保障措施,该书房实现每天开放12.5小时、周末及节假日不休的长时段服务,切实成为市民想来、愿来、常来的“公益之家”。
为保障基层群众有场馆可去、有活动可参加、有服务可享受,淄博市还创新开展“5+N”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5”即在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齐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文化活动器材、文体小广场、专职文化管理员5个基本项目,“N”即引导各村因地制宜打造群众性文化品牌等。目前,淄博全市已建成此类示范点427家,同时,进一步发挥“齐舞·悦动”淄博文化艺术季、“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工程等品牌活动辐射力,不断激发城乡活力,满足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地处淄博市中心区域的张店区房镇镇辖24个行政村、5个城市社区。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房镇镇注重以文兴业、以文铸魂,依托镇属老年大学、文化志愿者联盟等,近3年来累计开展瑜伽、合唱等十大类文体培训600余场次,培训人员达6.3万人次,在全镇各村培植特色文艺队伍近80支,其中,范家村锣鼓队、曹营村腰鼓等颇具规模,创排的节目屡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在此基础上,房镇镇创新打造“月末群众文化大舞台”“美丽房镇合唱节”等活动品牌,真正实现了“村村有团队、天天有演出”。
作为淄博市及张店区率先启动智慧社区建设的一批村(社区),目前,房镇镇积家村还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对社区服务的引领支撑作用,通过联需求享信息、联资源搭平台、联服务增效能,提升文娱、教育、养老等精细化服务事项的办理水平,在当地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其中,该村文化志愿服务队在今年春节期间按群众需求组织举办了特殊人群关爱、文明家庭表彰、民俗展示等系列活动,实现了供需“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广西南宁
在城乡“种”下带不走的文艺队伍
郭凯倩
震东社区是广西南宁市隆安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有搬迁户5847户24423人。如何让居民融入城市新生活,是社区工作的重点。2021年,由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和隆安县文化馆组建的“文化志愿春风行”服务队走进了震东社区,定点帮扶震东社区组建文艺队,提供长期驻村辅导培训和节目创作编排培训,在震东社区拉起了一支拿得出手的文艺队伍。
“在此之前,我们都是自己看抖音视频学习,后来志愿者老师来到社区,手把手、一步步地教我们跳。”文艺队队员杨明贵说,“文化志愿春风行”培训服务活动,让他们的队伍素质和表演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如今,震东社区文艺队不仅活跃在隆安县乃至南宁市各类文化活动舞台上,还带动了社区其他文艺队伍的发展。
震东社区是南宁市推动社区乡村文化服务的一个缩影。从2015年起,南宁市群众艺术馆策划、组织和实施了南宁市“文化志愿春风行”培训服务活动,通过选派业务能手、艺术骨干和表演名家,发动社会力量和文化志愿者组成若干个志愿服务小组,深入村屯社区开展结对帮扶,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公共文化发展带来的福利。
2020年和2021年,南宁市群众艺术馆联合横县文化馆、隆安县文化馆重点对横县、隆安县开展定点帮扶,根据当地特色创作编排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群众文艺节目。“例如,隆安县以‘那’为代表的稻作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围绕‘那’文化主题开展艺术构思,为当地的文艺团队编创辅导了歌曲《那人那乡》、舞蹈《喜气秧秧》、快板《点赞‘那’里的新生活》等文艺作品。”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文艺部主任梁鸿告诉记者,“文化志愿春风行”培训服务活动迄今已在南宁市各县区、乡镇、村屯、社区及学校建立了73个文化志愿培训服务点,组建基层舞蹈队56支、合唱队24支、民族乐队6支、戏曲表演队3支,共培训1.6万人次,帮助基层业余文艺团队创作、辅导文艺作品63件。
除“文化志愿春风行”培训服务活动外,南宁市从2009年起还扎实开展了一系列扶持乡村社区业余文艺队工作。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科长雷鸣介绍,随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的推进,很多村屯社区有了活动场地和文艺队伍,因此,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把扶持乡村社区业余文艺队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文化惠民工程,每年对超过200支文艺队进行扶持、指导、培训、组织演出,满足城乡群众就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为了调动基层文艺队伍的积极性,我们将扶持的队伍分为一、二、三级文艺队,分别给予4000至6000元不等的扶持经费,每年要求他们开展20场至30场次演出。”雷鸣说,2021年,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创新设置了“十佳业余文艺队”,给予更高的资金扶持和演出要求,有效激发业余文艺队的竞争意识。据悉,南宁市当年扶持的213支文艺队累计完成演出5747场、惠及人数211万,为基层群众送上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
充足的活动经费大大解决了基层文艺队伍的后顾之忧。对县区文化馆而言,对业余文艺队开展指导培训也占据了他们业务工作的很大一块内容。“每年确定扶持名单后,我们都及时跟进了解各支队伍对诸如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形式的需求,然后派出相应的辅导员进行对口辅导,同时对专注民族艺术和有新创作作品的队伍重点辅导培训。”马山县文化馆副馆长韦慧杰表示,通过对壮族会鼓、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打扁担、壮族打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他们扶持了白山镇壮鼓协会、加方乡金花扁担队和古零镇桥头文艺队等特色民族艺术队伍,其中白山镇壮鼓协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庆祝活动大型表演上集中亮相,古零镇桥头文艺队的舞蹈《绿色之梦》被央视科教频道收录到相关专题。
2021年12月30日,2021年南宁市扶持乡村社区业余文艺队专场演出在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上进行线上展播,从各县区遴选出的16支业余文艺队以精彩的文艺节目展示了南宁市一年来扶持乡村社区业余文艺队的成果。有阵地、有队伍、有经费、有平台……通过持续不断推进文艺扶持辅导服务进基层,南宁市将文化“种”在了广袤的乡村社区基层,留下了一支支带不走的队伍。
河北沧州
多彩文娱活动激发社区活力
范海刚 李秋云
图书馆看书、广场上练舞、活动室下象棋练书法……在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市场街道文庙社区,这已经成为不少社区居民的生活日常。丰富的文娱活动,让大家对社区服务给出了很高的评价。2019年,河北省沧州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沧州运河区文庙社区作为基层城乡社区之一,结合辖区实际,创建特色社区文化,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文庙社区不断完善社区党建广场、文化长廊、图书室、党员活动中心等活动场地。“去年10月,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了提档升级。”文庙社区党委书记吴岩岩介绍,社区为居民提供多样学习场所,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打造了共享的“学习阵地”。
在文庙社区党建广场的橱窗展牌前,时不时就有居民驻足,仔细阅读展板的内容。“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社区党委在广场内打造了党的光辉历程专场,吸引了周边不少居民。”吴岩岩表示,橱窗展牌内容也会因时因势进行更新,让过往居民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家的政策方针、大事要情、当前中心重点工作、公共文化活动等。
作为文庙社区的图书管理员,郎晓晨除了完成馆里的日常管理工作外,还会经常和社区居民聊天,征求收集居民的相关意见。“我们会根据居民的反馈,不断更新图书类目,丰富居民的阅读内容。比如,大家对党建、养生、食谱等方面的图书呼声高,我们进行挑选,去年购置了200余册相关图书。”郎晓晨说。
2020年,在沧州市图书馆和文庙社区的努力下,文庙社区图书阅读“一卡通”服务点成立。“我们也可以在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借书,在家门口还书了。”社区居民吴国兴表示,“现在社区阅读环境越来越好,还能和全市人民共享图书资源,真是太棒了。”
沧州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深入开展“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文化活动。文庙社区依托辖区古文庙和正泰茶庄两个古建筑把优秀传统文化在点上提质、面上拓展,秉承“一社区一主题一特色”原则,将传承发扬文庙儒家传统文化与为民服务精神相结合,广泛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
正衣冠、拜孔子、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茶敬父母……“开笔礼”是中国古代人生的首次大礼,文庙社区每年举办的秋季“开笔礼”活动也成了该社区的品牌文化活动。“除了‘开笔礼’,还有‘成人礼’等活动。”吴岩岩介绍,文庙社区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和各节气的节点,都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参与社区活动的热度。
除此之外,文庙社区还通过童心向党红色诗词诵读会、“彩墨飘香书画百年党史 以笔抒情献礼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等,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迎接2022北京冬奥会,文庙社区举办了社区冬雪趣味运动会,桌上冰球、冰壶、轮滑等趣味体育运动大大吸引了辖区居民、儿童和商户们的兴趣,激发了民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
“一系列的特色文化活动深受居民好评。”文庙社区文化管理员张华峰介绍,去年,社区居民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主题为“欢乐运河行”的文艺演出,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2021年5月,文庙社区综合志愿服务队成立,现有志愿者230余人、服务项目20余项,定于每月的21日为服务日。“有了综合志愿服务队,社区的文化活动、环境整治、科普普法等项目将更好开展。”吴岩岩表示,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推进,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其中,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也把“为群众办实事”一“沉”到底,打造一个传统文化气息浓郁、居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