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目标,也给了音乐相关产业回馈、反哺乡村一个重要的机会。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出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必将促使音乐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新的内容,催生新的作为,实现新的发展。《意见》中关于音乐产业赋能的阐述既体现了对乡土社会音乐传统的尊重,又表达出新时代乡村音乐生活开拓创新的思路,内涵丰富,逻辑性强,精准务实。
“三个鼓励”
《意见》中提到,“鼓励音乐工作者、音乐企业、音乐院校、音乐类行业组织等深入乡村采风、展演、对接帮扶。”就是要发挥音乐相关单位的社会作用与人才优势,整合、调动音乐资源投向乡村。通过采风、展演、对接帮扶,可以了解乡村、联络乡村、热爱乡村,向乡村输送优秀的音乐活动,更加精准的加大乡村文化生活中音乐艺术的比重。
“鼓励发展音乐培训、互动体验的复合型业态。”目的是为了增强乐器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以文化人的社会作用,提高农民对于音乐产业的认识。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发展音乐培训和互动体验的复合型业态,在运作模式上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是一条推动音乐产业落地乡村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音乐节,音乐会、音乐园区(基地)等特色项目,打造主题特色文化乡村。”这是音乐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高级阶段,能发展出具有品牌效应、特色优势的“节、会、园”,是音乐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取得深化发展的一个标志。在文旅融合发展的今天,打造具有主题特色的音乐小镇是对乡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关键是要解决好软件与硬件、外延与内涵、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确保这些主题项目长远发展。
“三个鼓励”是一个由浅入深、既独立有统一的发展进程,即先期以“第一个鼓励”的方式进入乡村,丰富乡村音乐生活;之后以“第二个鼓励”的方式追加和补充实质内容,为音乐产业进入乡村、扎根乡村做好准备;最终以“第三个鼓励”的框架形成规模,在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前提下,进行三个阶段的发展升级,完成就是国家顶层设计对音乐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使命任务。最终达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使音乐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两个加强
《意见》提出“加强对乡村传统音乐的创编、提升与创作”和“加强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和活化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根与魂,是当代文化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活跃于广大乡村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种类繁多,丰富多彩,饱含人民大众的生活智慧与审美情趣,蕴含着华夏儿女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认同。传承好、发展好这笔珍贵的音乐财富,对当代中国的音乐创作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是避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生命力的音乐作品泛滥的关键。保存好、利用好多姿多彩的乡村音乐文化,是“文化自信”和“记住乡愁”的实质内容,也是激活乡土文化的有效途径,对于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中国文化,以及给后人留下民族文化记忆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在多元文化各美其美的今天,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有效保护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以更大的力度、更科学的理念推进这项工作会对当代中国音乐的守正创新和深化发展有所启示。
一个提升一个推动
纵观音乐产业在当下乡村的布局,乐器制造业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祖祖辈辈靠地为生、靠天吃饭的农民,借助乐器制造产业的因缘,成规模的转身变成了掌握乐器制作工艺和基础演奏能力的“艺术家”和“企业家”,这是今日中国乡村独特的景致。走进河北的饶阳、沧州、武强,浙江的余杭、德清,江苏扬州、天津静海、河南兰考、山东龙口、贵州正安,美丽乡村的家家户户因乐器制造而致富,农具农活取而代之的是乐器原材料、机床机械,乡民的穿着、打扮、言谈也与乐器相关,这就是音乐文化对他们的塑造与提升。
《意见》中提到,“提升乐器制造业专业化、品牌化水平,推动乐器生产向乐器文化拓展。”当下乐器制造业需要提质增效,遍布于广袤乡村大地的乐器制造业,经历了高耗能、高污染的阶段后,在政府引导下逐步完成绿色低碳的目标,但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从业者综合素质、唯利导向、知识产权观念淡薄等等。《意见》的出台会加强对行业组织的引导,培育乐器制造音乐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要走好守正创新之路
文旅中国 宋阳 昨天14:01 原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目标,也给了音乐相关产业回馈、反哺乡村一个重要的机会。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必将促使音乐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新的内容,催生新的作为,实现新的发展。《意见》中关于音乐产业赋能的阐述既体现了对乡土社会音乐传统的尊重,又表达出新时代乡村音乐生活开拓创新的思路,内涵丰富,逻辑性强,精准务实。
“三个鼓励”
《意见》中提到,“鼓励音乐工作者、音乐企业、音乐院校、音乐类行业组织等深入乡村采风、展演、对接帮扶。”就是要发挥音乐相关单位的社会作用与人才优势,整合、调动音乐资源投向乡村。通过采风、展演、对接帮扶,可以了解乡村、联络乡村、热爱乡村,向乡村输送优秀的音乐活动,更加精准的加大乡村文化生活中音乐艺术的比重。
“鼓励发展音乐培训、互动体验的复合型业态。”目的是为了增强乐器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以文化人的社会作用,提高农民对于音乐产业的认识。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发展音乐培训和互动体验的复合型业态,在运作模式上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是一条推动音乐产业落地乡村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音乐节,音乐会、音乐园区(基地)等特色项目,打造主题特色文化乡村。”这是音乐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高级阶段,能发展出具有品牌效应、特色优势的“节、会、园”,是音乐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取得深化发展的一个标志。在文旅融合发展的今天,打造具有主题特色的音乐小镇是对乡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关键是要解决好软件与硬件、外延与内涵、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确保这些主题项目长远发展。
“三个鼓励”是一个由浅入深、既独立有统一的发展进程,即先期以“第一个鼓励”的方式进入乡村,丰富乡村音乐生活;之后以“第二个鼓励”的方式追加和补充实质内容,为音乐产业进入乡村、扎根乡村做好准备;最终以“第三个鼓励”的框架形成规模,在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前提下,进行三个阶段的发展升级,完成就是国家顶层设计对音乐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使命任务。最终达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使音乐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两个加强
《意见》提出“加强对乡村传统音乐的创编、提升与创作”和“加强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和活化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根与魂,是当代文化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活跃于广大乡村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种类繁多,丰富多彩,饱含人民大众的生活智慧与审美情趣,蕴含着华夏儿女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认同。传承好、发展好这笔珍贵的音乐财富,对当代中国的音乐创作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是避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生命力的音乐作品泛滥的关键。保存好、利用好多姿多彩的乡村音乐文化,是“文化自信”和“记住乡愁”的实质内容,也是激活乡土文化的有效途径,对于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中国文化,以及给后人留下民族文化记忆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在多元文化各美其美的今天,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有效保护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以更大的力度、更科学的理念推进这项工作会对当代中国音乐的守正创新和深化发展有所启示。
一个提升一个推动
纵观音乐产业在当下乡村的布局,乐器制造业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祖祖辈辈靠地为生、靠天吃饭的农民,借助乐器制造产业的因缘,成规模的转身变成了掌握乐器制作工艺和基础演奏能力的“艺术家”和“企业家”,这是今日中国乡村独特的景致。走进河北的饶阳、沧州、武强,浙江的余杭、德清,江苏扬州、天津静海、河南兰考、山东龙口、贵州正安,美丽乡村的家家户户因乐器制造而致富,农具农活取而代之的是乐器原材料、机床机械,乡民的穿着、打扮、言谈也与乐器相关,这就是音乐文化对他们的塑造与提升。
《意见》中提到,“提升乐器制造业专业化、品牌化水平,推动乐器生产向乐器文化拓展。”当下乐器制造业需要提质增效,遍布于广袤乡村大地的乐器制造业,经历了高耗能、高污染的阶段后,在政府引导下逐步完成绿色低碳的目标,但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从业者综合素质、唯利导向、知识产权观念淡薄等等。《意见》的出台会加强对行业组织的引导,培育乐器制造领域的大国工匠,帮助其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创新意识,继承制作优良传统特别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技术,走出一条乐器制造业的守正创新之路,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优特产品,让从事乐器制造的乡村和乡民走上品牌建设的快车道,以此挖掘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从此不再只是经营和制作乐器,而是成为乐器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真正从文化和收益上实现双跨越、双提升,以此来推动乐器制造业向乐器文化产业的拓展。
总之,作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产业赋能要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格局与坚视野,久久为功、科学规划、精准实施,为音乐产业的乡村落地和从业群体铺就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中国乡村营造一个音乐艺术和音乐产业良好有序发展的空间,为提升广大农民的音乐文化素质做出贡献。
(作者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
领域的大国工匠,帮助其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创新意识,继承制作优良传统特别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技术,走出一条乐器制造业的守正创新之路,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优特产品,让从事乐器制造的乡村和乡民走上品牌建设的快车道,以此挖掘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从此不再只是经营和制作乐器,而是成为乐器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真正从文化和收益上实现双跨越、双提升,以此来推动乐器制造业向乐器文化产业的拓展。
总之,作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产业赋能要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格局与坚视野,久久为功、科学规划、精准实施,为音乐产业的乡村落地和从业群体铺就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中国乡村营造一个音乐艺术和音乐产业良好有序发展的空间,为提升广大农民的音乐文化素质做出贡献。
(作者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