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重视水脉遗址中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06  浏览次数:154680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以来,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址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目前,中国入选世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以来,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址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目前,中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址有26处。在这些水利工程中,绝大部分工程从修立至今,一直在泽润一方百姓,对当地经济水平提升、人居环境改善贡献巨大。

如今,很多省区市已充分认识到水脉遗址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将其开发成特色旅游目的地,吸引着乐水之人前来。本报特别关注3个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水脉遗址,分享当地对遗址文化价值挖掘与旅游开发的经验。


四川都江堰:

千年古堰润天府


叶  亮    王雪娟

▲ 千秋古堰  何勃 摄


2018年8月,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都江堰市由此成为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于一身的“三遗”城市。

由秦蜀郡太守李冰于公元前256年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四川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2200多年过去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独具华夏智慧的治理启示延续着新的故事,吸引海内外无数游人前往瞻仰。


智慧之光沁润古今


以一个城市的名字命名一个水利工程,可见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以前,岷江水患不断,经常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到任,听到了民众呼声,亲临实地考察后开始实施这项规模浩大的水利工程。

李冰主持设计、兴建,提出“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最先把阻碍江水东流的玉垒山劈开。在没有先进工具的战国时代,凿开坚硬的岩石、打穿玉垒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李冰集思广益,他让民工把许多木柴堆积在岩石上,放火点燃。熊熊的烈火把岩石烧得滚烫,趁热浇淋冷水,顽石便在冷热的急骤变化中炸裂开,把玉垒山劈开了20米左右宽的大口,后来此地被命名为宝瓶口。

在修筑分水堤堰的时候,李冰开始采用向江心抛掷石块的办法,但由于江流过急而始终没有成功,后改用竹子编成的长10米、宽0.6米的特大竹笼装满大块卵石沉入江底,最终筑成了这条大堤堰,把上游流下来的江水分成了内、外两股。因为头部像鱼头,此地后被称为“分水鱼嘴”。分水鱼嘴筑成以后,使得岷江水得以分流,既可以使外江的水量不致太大,大大降低洪水季节泛滥成灾的概率,同时又使内江能灌溉灌县(今都江堰市)的田地,免除了灌县旱灾的产生。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大致是外江占四成,内江占六成。为了避免洪水季节内江产生涝灾,又修筑了飞沙堰。李冰让石工打了3个石人,立在分水鱼嘴附近的内江中,要求水量多时不超过石人的肩,少时不能让石人露出脚。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原本水旱无常的巴蜀大地出现“沃野千里”的盛景。蜀地经济空前繁荣,人们丰衣足食,盆地之内犹如天之府库,物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四川因此而被世人誉为“天府之国”。千年以来,都江堰之水一直滋润与灌溉着成都平原和川西大地,推进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水乳交融的历史步伐。


以水为媒扩大“朋友圈”


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都江堰市如今已是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优质的自然资源奠定了其独有的旅游格局。

多年来,都江堰市旅游产业从无到有、旅游项目从弱到强、旅游规模从小到大、旅游层次从低到高,在于其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成功探索出一条将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开放与合作相结合的全域旅游路径。

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幽甲天下”的青城山,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自青城山—都江堰景区2000年申遗成功、2006年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来,都江堰市对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进行了精品打造工程。近20年来,景区投资近10亿元用以完善旅游交通设施、改造旅游公厕、修建游客中心、打造智慧化景区、整治景区环境等,对景区进行提档升级。

长期以来,都江堰市积极促进当地旅游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跨区域合作,加强与省内康定、汶川、九寨等川西精品旅游环线城市之间的区域合作,发起组建全国精品景区联盟,构建大旅游营销网络,实现了“1+1>2”的效应。在国际推广方面,与德国包纳、瑞士蒙泰、奥地利维也纳等27个城市建立国际友好关系,并在日本、芬兰等国建成海外都江堰推广站,构建以海外推广站为核心,国际友城、熊猫客居地城市、水利文化城市为纽带的国际营销网络,打造国际化旅游品牌。

“活”资源的新价值


都江堰的水利遗产是至今仍发挥价值的“活”资源,为城市区域发展创造着新的价值。

经过历史上多次修缮、整治与重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得以永续保存并且发挥功能,实现持续“造血”功能。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当地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重大涉旅项目32个,完成文旅投资280亿元,累计接待游客1.23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2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人均旅游消费年均增幅达23.47%和18.57%,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2%,国际游客数量占全省1/5。2020年、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当地旅游人次和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要求,都江堰市充分发挥天府旅游名县理事长单位作用,于2020年8月12日牵头都江堰大灌区37个区(市)县成立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致力于把大灌区建设成农耕文明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品牌。

未来,都江堰将聚焦文化、旅游、生态三大核心要素,科学借鉴都江堰水利工程因势利导的智慧治理,推动“李冰治水”治理之“道”与科学作为之“术”、现代文明之“器”有机结合,全力实施世界精品旅游目的地工程,擦亮世界遗产城市品牌,走出一条以世界遗产赋能的文旅融合之路。



广西灵渠:

古渠踏上新生路


宾  阳

▲ 俯瞰秀美灵渠  桂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灵渠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人们把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1月1日,《桂林市灵渠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灵渠保护、开发、提升工作进入法治化轨道。2月16日,桂林市委、市政府召开灵渠保护提升工作专题会,灵渠的保护、提升和开发利用进入高位推进的阶段。


两千余年风骨柔情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清代诗人袁枚的《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把兴安灵渠如诗如画的山光水色刻画得淋漓尽致。

秦并六国后,为开拓岭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发兵50万大举进攻岭南的百越之地。因山路崎岖、粮草不济而久攻不下。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史禄凿灵渠以通粮道。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建成后的渠道以灵巧著称,因而得名。

通过灵渠,秦代由中原往岭南大量移民,加快了民族的融合和岭南的开发,桂林也因此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岭南重镇。

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成为连贯湘桂的人工运河,在最合理的地方以最便捷的方式,用最经济的成本连接长江和珠江南北两大水系,改变了中国自然水系的格局。在秦一统岭南地区后,灵渠发挥了推动区域间经济、政治、文化等融合的作用。

“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灌稻粱。”唐宋以来,人口的激增带来了农业的持续繁荣,灵渠周边地区成为重要的农业区,灵渠的灌溉作用越来越大。直至今天,灵渠依然清流不息,为万亩良田灌溉供水。

2006年,灵渠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灵渠成功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21年,灵渠被列入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谢日万表示,灵渠的水利工程建筑,创造了古代多个世界之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水利工程案例。


酒香却曾“巷子深”


自建成至今,灵渠持续使用2200多年,这在中国水利和建筑史上不多见。在袁枚所在的清乾隆年间,正值灵渠航运业最繁荣的时期,桨橹声阵阵,船只首尾相连,贸易繁荣。据《兴安县志》记载,当时日通航船近300艘。

“秦始皇时代,中国最主要的3个人工工程壮举,其中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为全世界广泛知晓,只有灵渠默默无闻。这3个工程都是耗尽国力,用许多劳动人民的生命换来的,也是万分珍贵的文化古迹,只有灵渠——神奇的运输运河给后世中国做出了长久而意味深长的贡献,但是它却是这3个伟大工程中为人知之甚少的一个。”美国旅行家吉姆·斯坦布里奇博士曾如此写道。

尽管灵渠名声在外,但多年来“灵渠游”却未达到想象中的火爆程度。据了解,近几十年的数据显示,灵渠每年的游客停滞在二三十万人次。而桂林每年接待游客过亿人次,拥有地缘优势、紧挨桂林的灵渠,为何遭遇“灯下黑”?

旅美作家、社会学者崔润民表示,很长时间以来,灵渠未跳出“灵渠即秦堤,秦堤即灵渠”的发展思路和格局。“从秦堤到铧嘴与南陡村的灵渠公园,全程不过1公里,半小时走完,如何吸引游客?如此小格局就形成了‘弱者恒弱的弱式’马太效应。”他说。

“灵渠文化还不足以说明灵渠的伟大作用,换言之,书写灵渠文章不能只在灵渠本身写,也不能只放在兴安当地来写。”广西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教授蒙绍荣认为,要写好灵渠的大文章,必须与整个广西乃至全世界结合在一起,而能将灵渠与广西、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沐浴东风迎新生


近年来,桂林市致力于灵渠的保护与提升,先后实施了保护、修缮、文化展示等九大工程和灵渠补水、灵渠公园等改造提升工程,还在灵渠沿线打造了“寻秦访古”历史旅游业态。

“灵渠保护提升,是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工作之一。”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表示,在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方面,要重点推进灵渠的保护提升利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设灵渠文化博物馆、综合整治灵渠周边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工作。

“近年来,国家对灵渠的修复、保护、推进提升和开发利用从未有停歇。”兴安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谭炜说,为更好地推动灵渠保护利用,融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兴安县成立了专门项目工作组,坚持保护优先,积极策划灵渠保护和提升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研究遴选项目43个,总投资128.3亿元,部分项目已进入桂林市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项目库。同时,加快推进《灵渠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围绕灵渠水利、军事、交通、民族融合、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一带一路”连接6个方面,分别委托清华大学等机构开展《灵渠在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融合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系列课题研究,举办灵渠学术论坛和民俗节庆活动,加速全面提升灵渠的保护与利用。

随着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推进,历经2000年兴衰的灵渠正在迎来新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颗“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将会绽放出令世界瞩目的光芒。



广东桑园围:

打造生态绿脉 传承创新文脉


李  琤

▲ 俯瞰桑园围内农田  南海区委宣传部提供


广东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在防洪防旱灌溉农田上,水利工程功不可没。在广东佛山,西江、北江穿境而过,一套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体系,千百年来,防洪灌溉、利农促商,造福百姓。它就是佛山南海的桑园围。

桑园围兴起于宋朝,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仍在发挥灌溉、防洪、水运等综合效益。历史格局和文化肌理保存基本完好,尤其是具有历史价值的骨干水道,围基砌石构筑物、闸窦和水则等工程设施,以及用于祭祀的社稷坛等水利遗产得以留存。

为了充分挖掘桑园围水脉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人文内涵,2021年,佛山南海区提出以桑园围为起点,连接12条河涌、8个文旅景区、44个乡村,全长58公里的“桑园围水脉”复兴计划。今年3月29日,南海区桑园围水脉规划发布,通过一系列举措让世界遗产再次焕发时代生机,也为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探索新路。


岭南水利明珠


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南桑基鱼塘湿地片区作为珠三角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桑基鱼塘,曾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蚕沙养鱼、鱼粪肥桑”的完整桑基鱼塘生产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示范区,“桑园围”名称也源自于此。

从西樵山的上空俯瞰,可见以西樵山为中心,西江、北江一南一北,包裹住一片河网密布、村舍散落的橄榄状地带。这是桑园围的核心区域。桑园围内,水道河涌纵横,古桥流水、绿树成荫,闸窦星落分布其间。环绕桑园围的基围及引水、排水口门格局基本保留,其中1公里长的吉赞横基古堤保存完好,仍发挥着防御西江、北江洪水的作用。围内纵横的河涌水系,灌排两用,同时起到调配堤围内外水资源兼水运的作用。围内分布众多的湖塘,作为调蓄工程运用。堤围及河涌水系上众多的闸窦控制工程,发挥挡潮、排涝、节制、供水、通航等功能,部分如今尚在发挥功能作用。

2020年,桑园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填补了广东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空白。


美好生活聚居地


桑园围水脉形成了鲜明的水乡人居特色,水脉沿线呈现“三生融合”、城水交织的水乡栖居特征,是以水乡为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生活聚居地。

围内有着丰富的水利碑刻、水利历史文献以及龙王庙或水神庙、古村落、古桥、古树等。如《桑园围志》《桑园围续志》等水利历史文献全面记录了桑园围水权、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规章。分布在桑园围各险工段的龙王庙或水神庙,与民俗崇拜祭祀融为一体,传承至今。松塘村、简村、儒溪村等一些具备代表性的古村落散落其间,整体格局与桑园围河涌水系密切融合。游走在西樵古村落间,可欣赏到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画卷。

桑园围的修建不仅是珠三角地区水利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围内桑基鱼塘循环农业模式还为南海的农业和丝织业发展保驾护航,孕育了璀璨的岭南文化,形成了依水而生的岭南渔耕社会、高效互联的广府商贸网络以及兼容并蓄的思想创新体系。

重焕时代生机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桑园围水脉规划主要集中在南海区境内,涉及延线水脉58公里,规划面积16.29平方公里,以“世界级生态水脉、国家级文化公园”为愿景,以“国际文旅度假胜地”为定位,打造8个全生态公园、8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11个主题文旅场景、4个特色水上体验项目、一套游径体系。

按照规划,桑园围水脉被分为樵湖段、银河段、官山段、河清段、儒林段5个河段。核心文旅场景取名“文明灯塔”,选址西樵山和听音湖。以山为核,山湖联动,在西樵山复兴书院文化,打造文化名山度假旅游目的地,游山玩水一天,傍晚来到山脚的听音湖畔夜游居住,补足度假设施配套。

此外还有10个文旅场景绘就百里长卷岭南美景。“渔耕粤韵”致力于建设基塘农业博物志公园;“平沙晴云”以西樵山为主场,在包括平沙岛在内的西樵镇全域打造大地艺术节;“氢氧生活”将基于丹灶镇“氢能小镇”的定位,建设一个户外极限运动汇聚的仙湖潮流氢能运动公园;“知行求索”依托西城古圩,创造新有为青年社区,以国学与创新教育赋能新时代康园;“诗礼传家”选取古村祠堂建设博物馆,让古老的宗族文化焕发新的生机;“织造天下”将在民乐古窦闸口,融合国潮设计与传统织造重奏新丝路交响;“龙腾鹭影”看龙舟竞渡,赏鹭鸟天堂;“河清渔火”品河鲜,听水岸人家故事,流连美食小镇;“圩里九江”在侨乡古建打造九江里文创街区,重现圩市繁华;“江洲弄潮”畅游海寿岛,享受离岛度假的快乐时光。

值得一提的是,桑园围水脉规划将带动南海区西部三镇全域乡村振兴,在仙岗村、苏村、松塘村、简村、禄舟村、大同村、烟桥村、下东村8个村以“乡村生态博物馆”为理念打造精品示范村,助力城乡全面融合。

未来,桑园围水脉规划整合联动西樵、九江、丹灶三镇资源,通过区域联动发展、保育自然生态、振兴岭南文化、示范乡村振兴,打造成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绿脉,岭南文化的传承创新文脉、水乡人居的美好生活水脉。



专家点评

灌溉工程遗产是中华文明的命脉

刘家明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评选的世界遗产不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着眼于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通过保护灌溉工程遗产,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灌溉工程遗产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明工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以及旅游价值。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旅游开发要以保护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为原则,保护与旅游开发要相得益彰。让旅游开发成为人们认识遗产、爱护遗产和积极保护遗产的驱动力。让遗产保护、展示成为教育的永续载体。可以考虑建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家公园,统筹保护、展示、旅游开发与传统利用多种功能,让遗产焕发新的活力。

目前来看,都江堰、灵渠与桑园围三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兑现旅游价值方面都很成功。都江堰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灵渠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桑园围内西樵山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具备释放巨大旅游价值的潜力。但要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块牌子推成有市场号召力的金字招牌,需要媒体多加宣传造势,需要政策保驾护航,需要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要全面做好保护与利用规划,要让遗产活化,要让遗产转化为文创产品,要让遗产转化为生产力,兑现遗产的观光、休闲和度假的价值。让遗产走进学校、写进课本,让灌溉工程遗产成为一代代人引以为傲的科技精神象征。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