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这给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出了新标准、高要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那么,广大基层群众对当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有怎样的体验和评价,对今后的公共文化服务有哪些期盼和建议?一起听听来自基层群众的声音。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推进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愈加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健全,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切实提升服务效能,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惠及民生。
▲ 读者王建建参加智能手机培训(巴南区图书馆供图)
今年72岁的王建建年轻时从没去过图书馆,退休之后,重庆市巴南区图书馆成了他每天打卡的地方,他的晚年文化生活就此开启。近年来,巴南区图书馆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读者开展了多种培训。其中,面向老年人开设的智能手机培训深受欢迎。“学习之后,不仅会用微信和支付宝了,还会用手机制作短视频,现在还学会了在手机上直接使用电子医保卡以及进行社保认证,办事方便多了。”王建建说,“现在我的老伴和朋友都爱来图书馆一起学习,我们成了同班同学。”
王建建发现,图书馆是个“聚宝盆”,里面的“巴渝金融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不仅让他学会了如何防范金融诈骗、提高了法律保护意识,还让他学会了许多新技能。
“去图书馆现在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希望它发展得越来越好。”王建建说,希望今后场馆能扩大面积,或是建更多的图书馆,让更多市民享受文化资源。此外,虽然图书馆给老年人配置了放大镜,但他还是想直接看更多大号字体的书籍。
▲ 文化志愿者在公园演出(右一为魏春山) 刘进 摄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群众魏春山是一名戏曲爱好者,因为戏,他和霸州市文化馆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座离家步行仅需12分钟的文化馆里,他不仅找到了生活的快乐,也遇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还组建了乐队。
▲ 戏曲爱好者在霸州文化馆进行排练 刘进 摄
这几年,霸州市文化馆不仅新增了不少功能活动室,文娱设施也越来越完备。魏春山最喜欢戏曲活动室,馆里的专业老师针对他们演奏调门不一、唱奏不合的问题,用两个月时间耐心地整理出适合唱段的曲谱,乐队凭此后来在当地艺术类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
2012年,魏春山加入了文化馆的文化志愿服务队,参与了不少基层服务活动:组织煎茶铺文化分馆的舞蹈队伍和十间房村的老人共度重阳;参加农民文艺汇演,与基层优秀团队一起在线上展示霸州新形象……这让他愈加感受到,文化馆不仅是群众身边的家园,也是党和政府的前哨、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
带给群众欢乐的同时,文化馆也有不少难题需要克服。比如,馆员工作量大,辅导老师不足,舞台、讲台、案台工作一肩挑;文化空间分布不均,距离较远的群众不能经常参与……魏春山建议,结合总分馆制,利用或建设新型文化空间,注重文化品位提升,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塑造充满文化吸引力的现代型文化馆,使文化馆成为人民群众的美育课堂。
近十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的文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志愿者张会宾说,这得益于每年有省里的专项资金扶持,当地在文化设施设备上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拿文化广场建设来说,五常市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老百姓如今想唱歌、跳舞、扭秧歌,夏天有广场、冬天有活动室。特别是在各村屯,还配置了秧歌服、锣鼓镲、唢呐、二胡等,老百姓的文娱活动逐渐变得丰富多彩。
据了解,黑龙江省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着眼未来、全省布局,不但投资4亿多元启动了2604个农村小广场建设、全省乡村文化中心活动室建设、全省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设施改善项目,还开展了百万文化能人大培训、文化志愿者大培训、文艺骨干大培训等软实力提升项目。
张会宾期盼,今后依托公共文化设施举办的培训可以专业性再强一些、时间再长一些,同时希望多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群众走上舞台露一手、比一下。
用心用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持续发力供给侧,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水平,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的关键。如何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是各地文旅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广西外事办公室翻译室主任沈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老读者。2007年,刚到广西工作的她一进图书馆就被惬意温馨的环境所吸引。15年来,沈菲见证着图书馆的发展:藏书越来越多、活动越办越好、功能越来越齐全,以及图书馆时时处处、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
2017年,沈菲成为广西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第一次履职参会时,她发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在两会代表委员下榻的酒店设置了图书服务点。第二年两会,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查阅服务之外带来了一份书单,第一时间送上大家想看的书刊。“难能可贵的是,图书馆的服务每年都在提升、更新,他们很用心地去思考我们需要什么,尽可能地为我们提供便利服务。”沈菲说,即使近几年因疫情原因图书馆无法提供线下服务,图书馆仍坚持通过各种线上服务,让代表、委员感受到服务的温馨。
▲ 广西图书馆组织读者走进石祖禅茶园,开展“家风家教”主题读书分享会。郭凯倩 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活动创新也让沈菲惊喜连连。2020年起,图书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组织下开展“走读广西”活动。2021年,沈菲有幸作为热心读者参与了“走读广西·阅荔钦州”活动,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茶园中与其他读者分享了“家风家教”主题阅读的心得。这次高品质的走读为沈菲开启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她由衷地希望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今后能继续保持特色和创新,让更多人享受阅读的乐趣。
▲ 山东潍坊青州市王府街道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王府街道综合文化站供图)
山东潍坊青州市王府街道居民韩伟今年30岁出头,在当地经营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因为工作的关系,这几年韩伟认识了很多喜欢文艺的群众。在他看来,这些年,在王府街道综合文化站等机构的努力下,当地群众文化越来越繁荣,可供老百姓消费的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多元化,有力助推当地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提升。
“我们青州是古城,历史悠久不必多说,老百姓对文化的需求是既多元又挑剔。”韩伟说,以前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唱唱歌、跳跳舞,这几年,街道每年都组织召开公共文化服务座谈会,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街道综合文化站开始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以及开始打造更具本土特色的文艺节目。
韩伟也是一位文艺爱好者,曾多次参与街道组织的文艺比赛。这两年,在街道支持下,他成为一名文艺志愿者,定期接受培训,并到社区为群众进行文艺辅导和服务。像韩伟这样的文艺志愿者,目前王府街道有3500多人。
韩伟表示,现在各级党委、政府都重视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不能忘记地域属性,应结合地方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打造一批特色活动、建立志愿服务队伍。他建议相关部门建立更加科学的服务评价标准,让基层更加关注文化服务效能,而不是单纯地提高活动场次或参与人数。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万安中心学校教师修冬红作为革命老区的一名乡村教师,见证了这几年校园文化活动水平的大幅提升。龙岩市武平县文化馆近几年到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舞蹈、闽西汉剧等兴趣班,派文艺志愿者每周免费为学生开展艺术启蒙教育。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培训活动获得了学生的喜爱,也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众所周知,乡镇教师人员不足,艺术类专业教师更是紧缺,导致学校很多艺术类课程无法开展。文艺志愿者进校园项目解决了艺术类师资短缺问题,也为孩子们带去了不一样的舞台。修冬红说,大家希望类似的活动可以持续开展下去,让更多学生受益。同时,当地一些文化工作者建议,在开设普及性课程的基础上,可以为孩子们增加一些船灯、渔灯、龙灯等具有武平本土特色的文化课程,并依托各大群众文化活动拓展培训项目外延,进一步促进城乡艺术教育资源协调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数字化为公共文化服务插上翅膀
当下,更新迭代的新技术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更加强劲的动能。“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更加丰富,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平台互联互通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更加便捷、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近年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启动了智慧图书馆建设、智慧文化馆建设、智慧博物馆建设等数字化建设,并将数字文化资源持续送到乡镇村屯、田间地头,在群文建设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乡农民张春娇说,几年前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云平台建立后,富裕县每个文化站都配备了数字文化一体机。可别小看了这台机器,春耕知识、文学作品、舞台艺术、养殖技术、影视欣赏等一应俱全。“通过公共文化云平台,我们学习了很多舞秧歌的新动作,有歌有舞有唱,很受观众欢迎。我们自己排演的节目也能通过一体机推送上去,在全国人民面前露脸。”张春娇希望,公共文化云平台可以多提供一些互动性、体验性强的内容,提升平台吸引力和群众学习积极性。
▲ 山东济南一家公共文化场馆进行线上服务课程录制 苏锐 摄
山东省济南市群众梁彩敏是一位文艺爱好者,如今跟着济南市文化馆的“网络老师”学舞蹈。这位“网络老师”是济南市文化馆近年来推出的线上艺术普及课程,有录播的、有直播的,请来的老师都是山东文艺界知名人士。“济南这些年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有很大进步,许多服务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梁彩敏说,现在的线上课程有舞蹈类、音乐类、书画类、非遗类等,十分丰富,她还关注了济南市图书馆的线上服务,“我把活动信息发给小孙女,她高兴得不得了,还拉着我们一起去参加活动。”
说到建议,梁彩敏表示,对于老年人来说,线上服务是新生事物。很多老年人不是不想学、不想参加,而是受一些身体条件限制。她建议,相关部门能根据时代发展多探索适合老年人参与的线上服务,不一定要求互动,但必须要聚焦老年人的需求,比如健康讲座、好书分享、传统文化普及等。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财政投入2200多万元建设数字文化馆和数字图书馆,建成了整合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及场馆文化资源的“悦生活·星沙文旅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注册用户约占长沙县总人口的1/4,达到32.52万人,家住长沙县泉塘街道的彭云辉便是其中之一。
▲ 彭云辉跟着星沙文旅云公共数字文化平台上的教学视频学习舞蹈
彭云辉退休后爱上了跳舞,通过“星沙文旅云”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报名,她成功入选长沙县文化馆五彩星沙艺术团。在文化馆专业舞蹈老师的指导下,其舞蹈水平明显提升。“能够像我一样幸运的毕竟是少数,文化馆固定上的几节课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文化馆依托‘云视讯’线上线下同步推出的公益课堂就发挥了大作用。”彭云辉说。
“云视讯”是“星沙文旅云”的重要内容,以长沙县文化馆为主教场,通过数字网络设备与辖区内各乡镇、街道的文化站连线,同步教学,每周有舞蹈、二胡、声乐、太极拳等课程。“通过这个平台,学员人数翻了好多倍。上课的时候,主教场、分教场的老师和学员可以实时沟通,课后还能在平台反复回看视频进行学习。”彭云辉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国家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平台和服务,我觉得生活很幸福、很满足。”
彭云辉建议,平台上的培训内容还可以更广泛一些,比如增加一些群众需求较多的瑜珈课程或体育类课程等。她还建议对老年群体进行一些基础培训,比如如何更好地使用智能手机享受丰富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也可以依托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由志愿者定期集中组织周边群众观看讲座或参加培训等。
为残障人士打造温暖的精神家园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过程中,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也应得到有效保障。近年来,各地在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基础上,积极探索保障和惠及残障群体的新机制、新办法,帮助更多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 山西省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视障读者介绍听书机使用方法
山西省图书馆视障公共文化服务自2005年开启以来,形成了“我是你的眼”系列视障服务品牌。“作为18年的‘铁杆粉丝’,我一路见证了山西省图书馆视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在这里,我学会了使用电脑,阅读到大量盲文图书,圆了我的读书梦。”山西太原“80后”盲人按摩师霍剑表示,在山西省图书馆视障阅览室里,不管是地面的盲道、无棱角的桌椅,还是盲文刻录机、盲用助视器、有声阅读机等设备,每个细节都能感受到图书馆对于视障读者的关心。图书馆推出的计算机培训、盲文学习、按摩推拿、文学创作、音乐欣赏等培训服务,也为视障人士提供了精神食粮。
▲ “我是你的眼——润物细无声”可触摸体验文物精品展
“眼前的漆黑挡不住我们向阳而生的姿态。视障读者渴望走出家门、拥抱大自然,更渴望与老友新朋面对面交流。山西省图书馆多次举办可触摸文物体验展、盲人健步行活动、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盲人读者朗读会等大型线下活动,让我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扩大了社交圈子。”霍剑表示,如今针对视障读者的公共文化服务很丰富,但许多活动信息发布渠道都在网上,如果不是视障人士主动了解或者亲戚朋友告知的话,获得信息的途径很有限。希望这么多好的活动可以拥有更多的发布途径,从而在点亮视障人群前行希望的同时,点亮整个社会对残障群体的关注之光。
“图书馆于我而言,不仅是提供文献借阅服务的场所,更是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和多元化服务。”今年60岁、家住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宋省民这样对记者说。家在城南的他,每月都有那么一两次,穿过大半个城市前往位于城市偏北方向的西安图书馆,这里有宋省民对文化、对知识、对如家人一般的馆员的爱与牵挂,也有着他的无奈。
▲ 宋省民在阳光盲人伴读活动中讲述共产党在抗“疫”中的领导作用
20多年前,因为一场疾病,宋省民基本丧失了视力。“当时,我的人生一片暗淡。如今,我开了一家按摩小店,虽然挣钱不多,但自己不再是家人的负担,完全可以自食其力。这一切,靠的就是知识和学习。”宋省民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入到西安图书馆每月定期开展的阳光盲人伴读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为盲人读者朗读精心挑选的图书,大家聚在一起谈生活、谈人生,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充实起来。”通过图书馆租借的智能读书机,他打开了一座宝库,不仅听到众多专家的讲课,还自修了推拿按摩教科书。
宋省民常去的图书馆以省馆和市馆为主,虽然区县馆更近,但那里的视障阅览室经常有“铁将军”把门。他建议,区县图书馆要与省馆、市馆更好地融通资源,建立服务残疾人的公共服务网络,并通过更为丰富的线上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同时,各文化场所要加强宣传,不但要让大家知道都有哪些适合自身的文化活动,还要通过宣传好的案例,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社会变化快,日新月异,紧赶慢赶还怕跟不上呢,咋敢不学习?”宋省民也鼓励广大残疾朋友尤其年轻的残疾朋友,用好身边的公共文化资源,让自己充实起来、不断成长;也希望文化机构能借助新科技推出更多服务和活动,方便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
在河南郑州,13岁的靳立由于患有小儿麻痹导致下肢瘫痪,平时很少出门。前一段时间,靳立在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终于愿意走进博物馆看展览,别提有多新鲜,收获也不小,但也遇到了一些烦心事。
在郑州中央文化区内,郑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造型别具一格,吸引众多市民争相“打卡”。“我们去那天阴冷,排队的人绵延四五十米,几个安保人员维持秩序的同时又要查预约码、看行程码,大家似乎都很着急。博物馆大门口台阶很高,要爬几十个才能进馆,这让推着轮椅的我们颇费周折。”靳立妈妈说,问保安无障碍通道在哪里,他们忙得也没空细说,用手指了个大概方向。好在问对了几个人,最后终于找到了无障碍通道。
靳立妈妈说,现在博物馆的硬件条件都很好,有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残疾人卫生间等。但服务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提升,更需要工作人员社会服务理念的提升。“无障碍”不仅是设备、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无障碍,也包括精神、交流层面的无障碍,博物馆应该提升对残障人士的服务意识。
因此,靳立妈妈建议博物馆向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沟通的渠道,同时也给这些特殊人群足够的尊重。消除偏见是关键,只有在内心上将残障人士平等看待,才能在行动中做到一视同仁、贴心温暖。
(统稿:韩洁 采写:张建友 李秋云 范海刚 侯文斌 郭凯倩 苏锐 黄国勇 张玲 郭志清 张莹莹 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