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图文推荐 » 正文

虎-文物:虎虎生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07  浏览次数:177148
核心提示:1.商伏鸟双尾青铜虎 (商) 江西省博物馆藏1989年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其以独特的造型、猛虎和小鸟的对比、奇异的双尾等,格外引人关注。此器物内空无腹底,虎整体呈伏蹲欲纵之态。虎面相神异,张口露齿,


1.商伏鸟双尾青铜虎 (商) 江西省博物馆藏


1989年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其以独特的造型、猛虎和小鸟的对比、奇异的双尾等,格外引人关注。此器物内空无腹底,虎整体呈伏蹲欲纵之态。虎面相神异,张口露齿,獠牙尖长,虎眉粗大,两耳竖起。在宽厚的虎背上伏卧一只玲珑可爱的小鸟,与猛虎形成强弱动静的鲜明对比。虎周身遍饰花纹,整体堪称华美。


2.青铜虎鎣 (西周) 国家博物馆藏


青铜虎鎣为西周晚期文物,是用于祭祀、宴飨等典仪中“沃盥礼”的实用水器,顶盖内铸有四字铭文,因其精美独特的造型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此物原为清宫皇室旧藏,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时,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从圆明园劫掠此物,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2018年3月,虎鎣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传出,国家文物局随即展开虎鎣追索返还工作,历经商谈、鉴定接收、专家赴英鉴定、运输回国等过程,同年12月,虎鎣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3.红地奔虎五毒妆花纱裱片 (明) 故宫博物院藏


此裱片以平纹方孔纱组织为地,用彩色丝线和片金线以妆花技法织图,纹样朴拙写实、生动自然。裱片所织纹样反映了中国古代民间传统端午习俗——避五毒(蛇、蝎子、蜈蚣、壁虎和蟾蜍),在端午日采取洒石灰、喷雄黄酒、悬艾叶、佩艾虎等措施灭五毒、驱邪气。佩艾虎是指用艾枝叶制成虎形,或剪彩为虎,上粘艾叶,作为驱毒除病的厌胜之物。这件织物的图案表达了人们欲借猛虎之力驱毒避瘟、保佑平安的愿望。

4.金箔虎形饰 (商) 三星堆博物馆藏


此金箔虎形饰用金箔捶拓成形,遍体压印“目”字形的虎斑纹。虎头昂起,张口作咆哮状,虎眼部镂空,前足伸,后足蹲,尾上卷,呈奔跑状。金虎呈半圆形,可能原来是粘贴于其他器物上的饰件。中国古代民族多有崇虎的习俗,三星堆出土的金虎及青铜虎,造型以简驭繁,气韵生动,说明蜀人对虎的观察相当仔细,并且虎的形象在其心目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错金杜虎符 (战国)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用于调兵遣将的虎符通常分为左右两半,两相契合才能发兵。此杜虎符1973年于西安南郊北沈家桥村出土,为左半符,虎作行走状,昂首,尾巴蜷曲,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上有错金小篆铭文,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但遇上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会君王的右符。此错金杜虎符不仅展示了秦严密的军事制度,而且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错金工艺。


图文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舒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