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会员贵州活动系列报道之十四
严格落实“双减”措施 助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双减”政策的出台,发出了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强烈信号。作为推动教育“大改革”的“小切口”,贵州各地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力推动“双减”落实,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门联动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总体来说,“双减”还是教育部门在唱“独角戏”,宣传和网信部门的舆论引导、机构编制部门对紧缺教师的及时补充、财政部门的经费保障、发改和财政部门的课后延时服务收费指导标准制定,以及对学校购买第三方课后服务渠道的系统研究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
二是只“减”不“加”,学校要素保障不足。“双减”并非一减了之,在减的同时也要做好加法,最终让教育回归校园。减与加之间,构成了完善的闭环路径图。当前“双减”工作大多停留在监管校外机构、减少作业总量等“减法”上,在谋划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学生多元发展和持续发展需求等“加法”的工作上,系统思考还不多,推进情况参差不齐。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量与质的问题。特别是城区学校,教师普遍缺编严重,尤其是结构性缺编较为突出。因为流动性及超负荷等原因,教师主体活力也不能完全激发。
三是部分家长观念仍未转变,部分培训机构仍在变相运营。家长的焦虑并未随“双减”政策的实施减少,反而在“职普分流”的片面解读中不减反增。教培机构仍存在一些乱象,改头换面、化整为零、变异转型继续开展学科类培训。
为进一步落实好“双减”政策,助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联动,尽快健全完善保障机制。一是加强整体资金投入,对标人口增速,以更大力度提升教育经费投入。二是省级层面支持解决各地方教师编制紧缺问题,由省教育厅统筹,会同人事、编制等部门协商,统筹全省教师编制分配。三是加速出台及落实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强化政府对课后服务经费保障的主体责任,体现课后服务公益性和公共性的本质特征,统筹考虑资源损耗、拓展课程开发、校外资源引入、校内教师人力资源等各项成本,将课后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经费给予保障,逐步形成政府购买、社会支持、家庭分担的多元课后服务保障供给格局。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创新措施手段,减少阻力。
第二,深化改革,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做加法。一是加大教育系统培训机制的创新与改革,切实提升校长对课程、课堂、教研、课题等的领导力、规划力、引领力,教师对课程实施、课堂教学、作业设计、校本教研的组织实施、家校共育等能力。二是强化教师关爱机制建设,给学校和教师减负。聚焦教师弹性工作制度、减少教师非教学任务等痛点,减少非必要的检查,严控将部门责任“转嫁”到学校的现象,加速出台分学段指导性意见。在目标考核、评职晋级、评先推优中,给予肯担当、多担当的教师以更多激励。三是课后服务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改革试验,将课后服务与职业教育相衔接,培育中小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第三,疏堵结合,强化家校协同及校外培训机构的持续治理。一是加强家校共育,通过组建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站)、设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开放日”、开展家校共助学生成长活动、组织开好“五会”(家校联谊会、家长会、家长培训会、家长座谈会、家教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以及将部分课程尤其是课后服务对社区、志愿者、家长等开放的方式,让更多群体参与到教育建设中,形成多元参与的“教育共同体”。二是将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问题查处工作纳入各级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开展区域巡查执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罚一批长期严重违规的培训机构,树立反面典型,形成强大的执法震慑。三是充实督查专班力量,探索校外培训机构挂牌督导制度,实行常态化督导,不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四是引导和鼓励现有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发展,转向素质教育领域,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科技、劳动和体育等课后培训活动。(民进贵州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