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 彬
当前,大数据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对文化行业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发展还很不平衡。各地情况不一,推进程度参差不齐,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可视化和系统运营的各个层面亟待改进,其成果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提升海量数据的使用能力、强化应用实践是关键。
“不仅是说起来重要,在行动上也要真正重视起来。”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建设现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认为,重点之一是要把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工作纳入数字化工作和经费支持的计划之中,把数据工作作为提升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的抓手,与实际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同时,要推进相关规范和机制的形成,以数据为核心,对接国家标准。此外,要提升数据建设能力和数据治理水平。在数据成果转化方面,罗云川认为,应注意数据采集与数据隐私保护的有机结合,公有部分与私域部分的边界需要进一步划分。“科研单位的研究热情与实际数据的开放尚存在需要设计的机制,未来的发力点在于数据分析、用户画像和提升服务的针对性、便捷性、智能化水平等方面。”他说。
海量数据的积淀,既是优势,也是问题。能否发挥正向作用,取决于应用水平高低。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助理教授化柏林看来,公共文化领域数据分析和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亟待实践探索,目前理论偏多,落地偏少,图书馆和博物馆领域大数据研究较多,文化馆领域偏少,应结合文化行业的特点和形势开展系统研究,尤其需要系统采集、整理、深度挖掘,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讲出数据中隐藏的故事,真正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化柏林还认为,理论研究需与应用实践互为促进,理论框架和核心问题要与实践相适应,跟得上整体运行状态的变化发展;要注重捕获最新信息,掌握最新形势、新举措,揭示发现新动向,提供政策参考,指导业务工作。在实践层面,要打通馆内馆外、线上、线下等内外部数据,打通产学研各个机构以及区域和行业,形成资源池、用户池、数据池,在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有效服务工作人员、用户、管理人员。
大数据具有规模庞大、类型多样、处理快速、冗余度高、价值潜力巨大等共性特征,文化领域也不例外,甚至由于其多元发展和动态变化,呈现更加广阔发展空间。百度指数高级产品运营经理岳燕祥博士认为,面对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顶层设计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大数据建设的重视恰逢其时,随着相关政策落实和统筹规划逐步落地,我国文化大数据建设工作会愈见成效。同时,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也很有必要,通过明确规则,各个参与主体才有行为边界和安全感。在此基础上,更多主体,特别是具有数字技术属性的主体,有意愿、有动力参与到文化大数据体系的供给、生产、消费、云服务等相应环节,这项工作才会更有活力、更可持续,才能形成更加开放的生态。“在文化内容的数字化生产阶段,需要明确市场关注什么内容、什么文化内容适合数字化;在文化大数据经营阶段,则需要清晰以何种不同的策略来对应不同的人群需求;在文化大数据实现消费后,需要深度分析报告,将有利于整个经营链路的良性循环。这里叙述的三个阶段场景,都可以用大数据来支持。”岳燕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