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头条 » 正文

展拓中国传统色彩的学术版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08  浏览次数:143689
核心提示:色彩作为一种最直观的文化形态,甚至比文字更能直接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在世界文化中,东方色彩作为一个庞大的观念与应用体系,具有独特的经验智慧和理性结构。中华五色体系的影响曾经贯穿中国的神话时代和历史


色彩作为一种最直观的文化形态,甚至比文字更能直接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

在世界文化中,东方色彩作为一个庞大的观念与应用体系,具有独特的经验智慧和理性结构。中华五色体系的影响曾经贯穿中国的神话时代和历史时代,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独特的人文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在艺术创作实践与教学中,对中华传统色彩的认识和利用并不充分。

在这一背景下,特别需要学者们通过文献梳理、图像解读以及田野考察等方式进行多角度探索,进而探寻出东方色彩的认知方式、物质形态及技艺体系,展现出东方色彩的多维景观。

传统色彩景观应既能让人们赏心地“看”到,更能让人会意地“用”到。当对传统色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传统色彩从多维景观中放射出多重功用,它也就从一个方面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日前,2021年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以线上和线下方式举办,本端特刊发牛克诚先生关于中国传统色彩的学术思考和研究文章,以期正本清源,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传统色彩的独特魅力。


▲ 门神像  清  加拿大维多利亚艺术馆藏

▲ 画珐琅彩黑地五色云纹穿带盒  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的人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场域之中,从服饰到家居、从工具器用到园林建筑、从宫廷生活到民间习俗、从日常起居到戏曲舞台、从卷轴绘画到陶瓷彩塑等,无不赋形以色;而古代纺织纹样、建筑彩绘、陶器纹饰以及卷轴画、壁画、年画等的色彩表现又是那样精彩、高级,流传至今,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色彩实迹,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色彩经验的物化形态,而在这种经验形态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理性的色彩逻辑,体现出那一时代的色彩智慧高度。一个与西方不同的色彩体系,正等待我们去探究;一种根植于古老东方的色彩智慧,正等待我们去阐扬。

然而,在理论层面上,古代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哪怕是一篇色彩专门著述,这让我们的理论梳理几乎无从下手;而另一层面,中国传统色彩智慧却又凝结在从经传到史册、从典章到方志、从诗歌到小说等浩瀚的文字记述之中,也体现在从彩陶到壁画、从服饰到器用、从家具到建筑等广阔的色彩应用领域之中,这些有关色彩的文献、图像博杂而浩繁,让我们望洋而兴叹。也因此,在现代学术中,便一直缺少一个中国传统色彩的学科,也缺少一个以“中国传统色彩”为中心词的话语平台,中国传统色彩的研究者也都分散在各个学科领域:他们或是语言学家,从色彩词角度探知中国古代的色彩思维;或是染织专家,从纹样角度探究中国古代的配色规律;或是建筑专家,从彩绘角度探求中国古代的色彩构成;或是陶瓷专家,从釉色角度辨析中国古代的色彩质地;或是美术史家,从绘画角度探研中国古代的色彩样式与表现……因此,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建构,首先即是要把各领域的专家集合起来,汇聚成中国传统色彩研究的综合力量,聚合成一个具有共同学术理想与研究目标的学术共同体;将各领域的传统色彩研究通道联结起来,构筑一个共同探讨中国传统色彩的话语平台及长效交流机制;把各个领域的片断研究缀合起来,逐渐呈现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色彩”学术版图。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探究需要一个综合视野与学术合力。这种研究既要立足于各领域的专深研究,同时也要拥有一种理论建构的宏大关怀。它需要明确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基本内容、范畴及理论结构,并在历史、社会、政治、哲学、宗教等多维视野下揭示中国传统色彩的观念特征,在总结传统色彩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中国传统色彩的实践规律,在分析传统色彩配色方案与绘制技法的基础上揭示中国传统色彩的内在秩序,从而实现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主体建构。这是201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发起“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的基本构想,也是这一年会至今连续6年举办的学术动力。

我们研究中国传统色彩,并不只是为着它在世界色彩体系中的独特性,更不是以猎奇之笔恣意渲染它的神秘性。我们是要披沙沥金地去找寻那隐藏在无数色彩经验背后的理性结构,并将其提升为色彩理性认识,从而与西方色彩学进行基于原理层面的平等对话。传统色彩研究看起来是以过去为关注对象,但其意旨却是指向未来。传统色彩的当代应用,是这一文化资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得到激活的重要途径,当传统色彩从文本、图像焕发出现实功用,也即是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其自信的根源来自它悠久历史中创造产生的优秀文化资源,来自当代人以礼赞的态度对这一文化资源的再生利用,也来自这些文化资源向世界展示而获得的文化尊重。中国传统色彩智慧便是这一优秀文化资源之一,只是它需要我们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与实迹中去发现……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牛克诚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