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美术馆公共教育持续多元化创新,从“心”出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02  浏览次数:153831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公共教育作为美术馆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大众审美素养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为了持续服务社会、为公众服务,各地美术馆纷纷改变公共教育服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公共教育作为美术馆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大众审美素养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为了持续服务社会、为公众服务,各地美术馆纷纷改变公共教育服务方式,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新的尝试,为后疫情时代美术馆的专业化、系统化建设作出了探索创新。本端特约美术馆人从各自工作实践出发谈美术馆公共教育,以期为美术馆公共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启发。


重建博物馆与公众的关联


金晓依

▲ 中国美术学院“美,在山间·在田野·在溪边”2021乡村美育-儿童艺术工坊公益项目现场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之下,公共文化生活领域深受影响。全球超过8.5万家博物馆闭馆,占到总数的近90%。疫情的长期延续对于全球的博物馆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2021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恢复与重建”,恢复什么,又重建什么?博物馆作为一个联接地方与全球、历史与现实的机构,它最大的文化价值是文化交流和连接,与历史和古物之间的联接,与不同地域和异文化的联接。当疫情阻断了一部分的交流,我们应该如何重建与公众的关联?

数字技术成为许多博物馆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一方面,各博物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开发馆藏的数字资源,策划在线展览,通过抖音、微信、B站等网络平台做线上博物馆的推广和资源的重新建构,譬如“在家云游博物馆”“云春游”“数字故宫”“数字敦煌”等全景展示和直播活动。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吸引了大批观众观看。“博物官”小程序等一批超清全景展示项目给观众整合了大量的数字文物资源。还有很多公教活动转向线上,通过在线课程、在线导览等方式进行文化传播。

但上“云”只能成为博物馆拓展影响力的其中一种方式,而不能取代线下博物馆的本体进行社会建构。因此,地方和本土成为博物馆公共关系的一个基础。从这个角度,有必要重新思考博物馆视野下全球性与本地化视角的关系,建立新的博物馆与社区、与地方的关系模型与工作模块,重新连接艺术与本地居民、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本土代表了一种人地关系,代表了一种生活和文化共同体,它包含了许多古老的地方性知识,产生于人类与外部世界的直接交往与对话中。当博物馆面对本土的语境,它要考虑到展览主题的文化传播与地方受众的关系,是否能准确地传递,是否能产生新的融合和可能性?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和输出,它的主体性是否会成为一种文化强权?有没有可能在博物馆与作为客体的受众和观众之间形成一种文化生产的共同体?博物馆的价值和身份象征,不仅在于它收藏了什么,更多地来自于它基于此做了什么。作为实体的博物馆,在对所在地域和观众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能建立起基于周边居民而衍生的一系列行动,能促进博物馆与现实的连接。

上海是比较早推进艺术与社区关系建构的城市之一,提出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目标,开展社区艺术营造。刘海粟美术馆发起了“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建立了“粟上海社区美术馆”,在社区内办美术馆,社区策展,将社区艺术化,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全新的美术馆体验。以艺术开展共享疗愈的艺术工作坊是艺术进社区的另一种尝试,该项目针对儿童、老年人等各类人群开展艺术疗愈,这是美术馆放下身段、建构地方文化服务体系的一种全新角度。

中国美术学院乡村美育项目则是疫情之下艺术与乡村的一次重建。“2021乡村美育-儿童艺术工坊公益项目”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公教部发起,负责人刘一蓝希望以此推进乡村艺术的建设,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与困难儿童的美育启蒙与创造力发展,通过普及专业的美育知识与艺术创造力思维启发等课程,丰富乡村儿童的业余艺术生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群总馆长杭间认为,审美教育是一种无用之用,可以终生作用于人的健康成长。因此,中国美院始终强调社会美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乡村,蔡元培、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等先贤100多年前便开始推行文化乡建、倡导乡村教育,因此,美术馆博物馆重新回到乡土具有深刻的意义。一旦出现更多的乡村美术馆,它便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让城市与乡村文化互相融合的新模式,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消解城乡的文化差异,更是对博物馆微缩化、细胞化渗透的一种探索性尝试。

公众需要公共文化。这种公共文化在没有博物馆的时代,它是一种生活中自然存在的事物与世态。譬如各种祭祀与节日的社火,便构成了一种文化公共事件,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文化的介入,使得生活艺术的在地转化得以推进,公共艺术与城市化、区域化之间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社区与艺术的地方价值,城乡空间中的艺术实践自然而然地发生着。而博物馆具有文化的标本化特质,提炼和凝固了某种文化艺术的形态,形成了一种静态的展示空间。如果能回到生活本身,以一种带有探索精神的、充满活力的、动态的形式推进博物馆与地方的关联,则会产生新的价值和可能性。笔者曾在年初策展的“中国年——文化与设计”系列展上做了尝试,在展览中“娱戏”板块中既摆设了静态的展品,也创造了一种吸引观众动态参与的游戏模式。每一个自发敲锣打鼓舞起龙灯的观众,他们既是观众,也是展品,展示的是观众对于年俗文化的理解和态度,展示的是年俗文化在今日生活中的生态现状。某种意义上,被围观的“娱戏”是现实的缩影,是一种跃跃欲试的文化的回归。

此刻的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疫情带来了困境,但困境也是机遇,是博物馆进步的一种推动力。那些在疫情之下遗失了的观众,成为一个新课题,一个让博物馆回到生活、回到地方,抛弃虚无、收获人心的新命题。


宁波美术馆的线上公共教育创新实践


岑佳妮

▲ 观众在宁波美术馆艺术教育中心体验版画制作


宁波美术馆作为宁波的文化地标、艺术教育的窗口,公共教育每年都会策划不同主题的展览活动。时至今日,馆内已连续15年举办庆“六一”少儿艺术大赛、艺术工作坊、美术馆之夜等项目,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如馆庆10周年艺术庆生派对,以“中外艺术大师欣赏课”开启,用彩色奶油与艺术蛋糕涂抹,拼贴而成一幅梵高的作品《杏花》,分享给在场的100位小朋友,既有创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又如2019年结合宁波本土历史文化策展的“海丝之路·放飞梦想”,推出了角色扮演、互动舞台剧《美术馆之夜——印象海丝》,让大小观众耳目一新,孩子们在学习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更获得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馆舍提升改造工程,宁波美术馆闭馆长达一年,但宁波美术馆坚持闭馆不打烊的理念,将公共美育主要阵地转移到线上。围绕“追寻宁波籍艺术家们对关于宁波文化历史的共同记忆,唤起观众对宁波本土文化的共鸣”的宗旨,策划了“静待‘画’开·ONLINE: 宁波籍艺术家馆藏展公教系列活动”,通过“直播‘云课堂’”、电台广播、艺术家写生直播等多种形式的线上主题活动,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体,并与天一书局等文化机构合作完成了多场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公教活动。

在2021年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宁波美术馆又自主策划全新公共教育项目“艺术背后的故事”系列活动,以小规模、限人数、多频率为主要形式,围绕《命运三女神》《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中外名画赏析、“生活艺术+”等主题展开。活动邀请艺术家嘉宾生动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拉近了艺术与观众的距离,使他们感受经典艺术作品背后的独特魅力。不仅如此,宁波美术馆还突破场馆空间,开展了对外延伸的“外滩印象”系列公教项目,项目以宁波美术馆为中心,以毗邻美术馆的宁波老外滩为主线,围绕外滩历史主题而进行公教活动。活动通过线上限量预约报名,组成线下小分队走出场馆,小分队在天主教堂体验彩色玻璃屋的公教活动;在老外滩临江写生用笔勾勒民国旧影,以此挖掘宁波美术馆与周边历史建筑的联动性。市民纷纷表示,虽然这些景色朝夕可见,但这次公教活动使观众感受到这些历史建筑沉淀的文化底蕴。

今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而策划的“变革中的‘别样红’——馆藏宁波籍艺术家纸本作品研究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该项目中的“盲盒不‘盲’——艺术解锁走一个”创艺活动,以“盲盒不‘盲’”呼应展览中的“变革”一词,旨在用探索的方式来展现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在面对未知境遇时的迷茫与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期待。借鉴当下年轻人热衷的盲盒玩具,活动以艺术知识作为盒里内容,以盲盒的未知性吸引年轻群体戳破盲盒一探究竟,刺激他们反复观看。同时,活动采用了别具一格的人机对话形式,结合数字化影像、交互装置,强化展品与观众间的联络与再创造。这种自主式的公共教育活动让观众实现自我学习和实践,在当前疫情之下也能顺利有效开展。

美术馆作为一个有着特定传播目的和学习教育的文化场所,其公共教育也有着特殊性,而自助式公共教育则成为了疫情之下美术馆与观众实现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何为自助式公共教育?即美术馆围绕主题设计场景和操作引导,让观众自己动手来探索、认识艺术。这种便捷式的艺术传播手法在“盲盒”和“交互空间”活动中显然激发了观众的参与性,也为美术馆在传播和教育效果的探索上提供了方向。

近期正式开放的宁波美术馆艺术教育中心,又将是公共教育的一个前沿阵地,它不仅承担着展览的职能,定期开放各类艺术展览活动,而且开设国画、书法、版画、陶艺等公益课堂。同时还担负美术馆艺术普及推广、志愿者团队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互动性、沉浸式公共教育,让孩子们牢固树立“与时代同步,文化引领社会新风尚”的使命意识。

宁波美术馆通过丰富多彩的公教主题活动,加快推进大众的艺术知识普及,让宁波美术馆真正成为一座除了艺术品展示、艺术交流之外,还能拓展教育理念、培养艺术人才、实现青少年独立思考和挖掘宁波本土文化艺术知识的教育殿堂。


提升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温度”


李新运


▲ “爱心坐垫”传递中国美术馆的温度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曾指出:“对于美术馆领域而言,我们应当承担起公共艺术教育的责任,创新拓展公共教育服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创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促进文化资源公平共享。”面对疫情挑战,承担美术馆核心职能之一的公共教育更应持续多元化创新,从“心”出发,坚守责任,面向公众推出更有“温度”的公共教育服务。

在这方面,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艺术博物馆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实践探索,推出相互兼容的线上、线下公共教育。线上公教以多形态化资源利用为方式,人性化契合公众熟悉的网络平台,融入公众生活;线下公教则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加强馆校、馆院等教育互动,以美为媒,共助美育。

线上公教:从“及时雨”到人性化

疫情袭来,为维护公众对艺术的向往与需求,贯彻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线上公教,或从欣赏性角度,或从知识性角度,率先弥补了疫情对公众艺术生活造成的空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受疫情影响,全球范围内博物馆类公共项目共减少67.4%,亚洲范围则为77.5%,而多家博物馆选择丰富线上活动、利用社交媒体等方式持续公教活动。另据上述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全球博物馆的社交媒体、线上学习项目和直播活动增长比例分别为41.9%、18.9%和21.8%。线上公教成为疫情之下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及时雨”。

即便疫情使生活停滞,公教也从未“断更”。中国美术馆官网及官方公众号,推出了一系列线上展览和文章。对美术馆公教人而言,仅由图文构成的线上文章在公众参与感上是否尚有欠缺、美育在屏幕前如何更具穿透力、在线教育是否会陷入“填鸭式”等成为公教人反复考量的问题。而后,以多样化、人性化贴近公众生活的线上公教应时而生。

多样化在于灵活利用图文、视频、音频方式并充分结合馆藏资源。而人性化在于从“心”出发,贴近公众生活,契合不同公众对“美”的需求。线上公教活动的选题不仅要能满足一般活动的线上开展,更要实现“藏品活化”,促进公众与艺术的隔空互动。初心不变,线上公教应保持从公众出发的角度,考虑到活跃在各类网络平台前群体的年龄段、对艺术的理解力和欣赏力,拓展线上公教的美育影响力。因此,或是知识学术、或是灵动活泼、或是引人放松的人性化线上公教活动以视频方式映入公众眼帘。“线上课堂”“名师”与“馆藏作品”成为了最佳搭档。

2020年4月起,“云课堂”“云讲座”、公教直播成为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的主要模式。首先,“杨振宁: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余秋雨:中华文化之美”“吴为山:雕塑一个完美的石榴”等先后六集的“云课堂”在各领域大家的精彩演绎下,用艺术为疫情生活带来了一抹光亮。其次,立足公众对学习艺术知识的需求,中国美术馆共录制60集《中国美术馆藏经典作品》,成为“云”美育、“云”志愿服务的代表性项目。另外,公众愈发熟悉的直播活动也参与进公教活动。2021年,中国美术馆与央广总台“大手牵小手”栏目合作的《美在耕耘》线上直播活动,以更为亲近的模式,引导少年儿童与艺术传承人、艺术家们直接对话,突破疫情下孩子们与艺术的空间距离。2021年10月,中国美术馆正式入驻以青年人为主的B站,“‘粒粒皆辛苦’听中国美术馆馆长和您聊”“海霞带你‘起航’”等几期视频发布后,很多网友都在评论区催促着馆长快快更新,“吹爆”和“再来亿遍”更是成为评论热词。

疫情之下,人人都是公教人。从“心”出发,美术馆公共教育正以“在线”生命力,实现着“大美育人人更美,以美为媒促大同”。

线下公教:“温度”与互动

2021年,全球博物馆开放比例由2020年的16%回升至57%,线下公教回归。回归后的线下公教应是与线上公教相辅相成的,也应是具有“温度”的。做好防疫、带有“温度”、教育互动成为美术馆线下公教开展的关键词。

防疫方面,在预约制、控人数、开放空间的条件下,开办少额多次、多点分散的工作坊,改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工作坊在关注到每一位参与者的同时,激发参与者更深层次的主动性,实现公众与艺术“零距离”。2021年中国美术馆“为新时代人物塑像”雕塑工作坊、“出戏入画以美传薪”艺术体验夏令营、“刻刻童心——我在中国美术馆画画儿”儿童艺术体验活动成为了疫情之下联络大小公众、时代楷模与艺术家、艺术作品的桥梁。从屏幕前到工作坊,从隔空对话变成亲自动手,课堂虽小能量不小。

做有“温度”的美育,不仅是对活动参与者健康上的体贴,更在于对“心”的关怀。中国美术馆冬日里的“爱心坐垫”使美术馆成为最具温度的教室。同时,“爱心坐垫”的设计利用吴昌硕、齐白石、吴冠中等艺术家的作品元素,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也是从艺术出发,走向生活的“温暖”美育。从“温暖”出发,美术馆的志愿者们同样奉献了一份来自心底的热度。国内外大多美术馆都拥有着一支充满温暖力量的志愿者团队,他们不仅为青少年儿童活动提供志愿服务,而且面向成年公众,为展览提供导览讲解。以中国美术馆为例,2021年“伟大征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期间,志愿者参与服务时间突破千余小时,服务公众近万人,这是来自志愿者在疫情之下从“心”出发的“温暖”。

馆校、馆院之间的教育互动是后疫情时代的美术馆公共教育新模式。这一模式在于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艺术资源和普及美育。后疫情时代,一些公众可能仍无法亲自步入美术馆,但思路转换,艺术作品可以走进学校和单位,实现艺术与公众间的“双向奔赴”。近段时间以来,中国美术馆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史家小学等多所学校、剧院签订合作协议,致力于共同打造全国美术馆示范性美育实践基地,实现馆校、馆院间的艺术作品巡展,让美育萦绕在公众最熟悉的环境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疫情之下,美术馆公教人初心不改,破浪乘风,迎着光亮,定能将美术馆公共教育工作大放异彩。


“云课堂”让美育不停课


胡敬爱  曹月


近期,由于个别地区疫情呈散点式爆发,为了观众的健康考虑,山东美术馆取消了线下公教活动,同时启动腾讯课堂进行线上授课,使线下线上课程无缝衔接。

在疫情期间,如何提升公共文化单位的服务效能?如何同时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群众对美的需求?如何将公共教育的课程进行广泛传播?山东美术馆一直在努力研究和不断探索。山东美术馆副馆长姚允东说:“去年‘艺术云课堂’做了一个很好的‘云’开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期我们将品牌活动‘艺术夕阳红——中老年中国书法艺术体验课’‘油画·素描兴趣课堂’等转移到线上,学员在家就可以接受美的教育。”

腾讯课堂的授课内容不仅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还可以进行录播,学员可无限次回放观看学习。针对不会操作和使用软件的学员,山东美术馆还建立了学习交流群,授课老师会在群中及时将登陆操作步骤拍摄成小视频进行线上交流,使每一位学员不掉队。

美育是人一生的必修课,不断向社会播撒美的种子是山东美术馆的初心。近年来,山东美术馆公共教育工作不断升级,集合高校、社会等优秀的教育资源,探索了一套完备的美育体系,为不同年龄的参与者打造“定制式”美育活动,从幼儿到老年人,实现了年龄全覆盖。

山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赵军介绍:“虽然疫情有不同程度的反复,但是美术馆不会让向往艺术、热爱学习的学员们失望。我们的‘云课堂’设备和教具不断完善,电脑、相机、支架、补光灯、优秀敬业的老师和安静的直播环境,为学员们搭建起同步学习的时空平台。我们启动多个摄像头同时拍摄老师讲课画面、PPT教材展示画面、创作过程特写画面等不同场景,并利用电脑软件实现分屏呈现,让学员们仿佛置身于实地课堂一样,保证了上课效果。同时,我们还建了学习交流群,学员可以在群内分享个人作品,老师会在课下时间进行指导和点评。”

除此之外,线上直播系统还具备学员签到、提问发言、老师答疑等功能。直播时,公共教育部会为每堂课程配备1至2名“教师直播助理”,随时监控直播画面、关注学员上课动态,帮助学员与教师沟通交流,保证课堂秩序和直播效率。据了解,去除部分老年学员对电脑操作不熟悉等因素,线上课堂出勤率能达到80%以上。

目前,本季度的“艺术夕阳红——中老年中国书法艺术体验课”“油画·素描兴趣课堂”已开展过半,山东美术馆正按照课程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每一堂课,让艺术爱好者相约直播云端,“停课不停学”,共同享受艺术带来的美好体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