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访 » 正文

田周玲:坐得了冷板凳,打得了冲锋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26  浏览次数:166188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张影▲ 田周玲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表彰了93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97个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田周玲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张影

▲ 田周玲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表彰了93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97个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田周玲荣获“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田周玲现任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保护组组长、古籍保护科技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平凡的岗位上攻坚克难、创新突破,在文献脱酸和标准制定等科研方面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对文献保护行业的发展起到领航员作用。


01

热爱图书进入国图


2005年,田周玲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研究生阶段,学习应用化学专业的田周玲不仅成绩优异,还担任班级党支部书记,获得优秀毕业生的荣誉。当年,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图书保护组仅剩周崇润老师一人,亟须人才。周崇润向田周玲所在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寻求毕业生。作为学院推荐的几个优秀学生之一,田周玲在笔试及各级面试中表现优秀,最终入职国家图书馆。

田周玲在研究生求学期间经常到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但对图书馆的工作不了解,对文献保护、古籍保护等概念也是第一次听说。“凭着对图书的热爱,加入到国家图书馆。”入馆工作后,她才意识到,作为一个读者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图书馆的工作远远不止书籍借阅,涉及领域非常广泛。

入馆后最初的工作琐碎繁复,每周一次全馆10多个库房查库,查看库房的温湿度情况、虫霉病害情况,进行冷冻杀虫和古籍文献扫描监护。在平凡的岗位上,田周玲兢兢业业,积累着经验。

2007年古籍保护计划启动,田周玲在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协助开展古籍保护督导、古籍普查培训班管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珍贵古籍名录评审等工作。2007年起,她负责筹建国际一流的古籍保护专业实验室。2010年,实验室建成后,科研工作逐渐走上正轨。经过几年发展,实验室科技水平迅速提升,实验室具备了文献保护科研和检测的硬件和软件能力,科研队伍也逐渐壮大。2014年,实验室被文化部评为古籍保护科技文化部重点实验室。


02

自主研发脱酸设备,拯救历史文献

田周玲带领团队在多个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田周玲主持科研项目十余项,先后主持国家文化科技提升项目1项,主持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3项,主持民国时期文献脱酸研究与脱酸设备研制项目,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她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脱酸设备对行业具有突出贡献。

在文献保护领域,酸化对文献纸张有致命威胁。pH值如果小于5,就意味纸张已严重酸化。2004年国家图书馆就已经完成了《馆藏文献酸碱度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国家图书馆文献酸化严重。因为纸张酸化,民国等时期的文献,其保存寿命已不足百年。1850年到2000年间约有1亿册图书文献面临生存问题。文献脱酸,迫在眉睫。

刚入馆后,田周玲去拜访了时任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第一次听他提到了图书的酸化问题,以及脱酸的迫切性。田周玲回去后就开始着手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将脱酸作为重点研究方向,2009年发表了对脱酸的一个研究成果《文献用纸方法之分析》。她先后进行文献纸张酸化的检测技术研究、酸化情况调研、国外批量脱酸技术跟踪。2015年获得脱酸方面研究立项。田周玲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自主研发了具有创新性的文献纸张脱酸技术。该技术采用无水液相方法进行脱酸,可进行整本、批量、一体化脱酸。文献经过整本脱酸后无液体残留,干燥快,不变形,对各类字迹材料没有影响。国外脱酸设备动辄上千万元,单页纸张的脱酸价格高达几十元。田周玲带领团队研发的文献纸张脱酸技术价格不足国外的四分之一,脱酸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

田周玲带领团队研发的文献脱脱酸技术,脱酸后文献纸张的pH值得到显著提升,有效延长文献寿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拥有独立知识产权,是图书馆行业的一项重大创新成果。

文献脱酸技术成果的推广将有效拯救我国有历史价值的文献资料。“在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单位都得到了应用。”田周玲介绍,目前共脱酸文献2000多册件30多万页。这批脱酸后文献纸张pH值由3、4、5提高到6、7,pH值提高2-4个单位,保存寿命延长200多年。特别是很多不能用于水溶液脱酸的各种字迹的文献,如钢笔、铅笔或者圆珠笔、油墨等各种字迹材料。


03

“在科研上,最重要的是怀有敬畏之心”

田周玲说自己是个“急脾气”,体现在工作上就是高效率。她习惯性将工作往前赶,常规性、事务性的工作当日事当日毕。科研性的工作,广泛查找资料,找对方向,不吝惜体力、脑力。在高强度的工作下,田周玲一直高负荷运转,全力投入工作。在项目验收结项前夕,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有的时候都加班到一两点钟,周六和周日也加班加点工作。

身体对高强度的工作给出了反应,头疼、脖子疼、腰疼、腿疼,病痛侵袭着田周玲的身体。在家庭生活中,“不能顾家,不能管孩子”,也让田周玲感到遗憾,“孩子上幼儿园没有正点接送过一次,幼儿园的春秋游一次都没有陪着去。孩子小学后,一直放托管班,现在也是在学校托管。”

对科研工作的执著,十年如一日的不懈拼搏,让田周玲一步步成长为技术专家。田周玲现在担任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保护组组长,目前组内共有7人。“文献保护组是国家图书馆文献保护方面的核心脑力,在各类文献的保存保护中出谋划策。”田周玲说,“我们这个组虽然是在古籍馆,但是整个国家图书馆的所有的文献保护工作都归我们管,要负责库房的温湿度、虫霉防治、有害气体监测。全国的各个图书馆有技术上的问题肯定都是要找到我们这里来,所以我们也具有全国图书馆的文献保护技术咨询或者是技术支撑的职责。”

在田周玲看来,文献保护需要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工作严谨、实干肯干、不怕苦、不怕累的人才。田周玲介绍,国图在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多为以老带新、团队合作、分工协作。国家图书馆设立有青年科研项目,鼓励年轻人开展科研工作。国家图书馆拥有宏富的文献实体资源和电子资源,是科研的一大有利条件。在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上,田周玲会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长处,安排工作与研究方向,并从经费和技术等多方面提供科研的支撑,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

“在科研上,最重要的是怀有敬畏之心,热爱科研工作,敢拼,敢干,能拼,能干。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坐得了冷板凳,打得了冲锋战。”田周玲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